現在我國的生育現狀是:年輕人不願生或者只願生一個,中年人冒著高齡生育危險打著生二胎的算盤。前者是為了自由輕鬆,後者是為了讓孩子過得自由輕鬆。
的確,如果多一個孩子,那麼將來就會多一個人來分擔老人晚年的醫療費用、住院費用,不至於孩子被生活壓力給壓垮,所以生個二胎給老大作伴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但近年來,我們時不時地會看到一些關於二胎家庭的悲劇新聞:姐姐因被父母忽視燒傷弟弟、哥哥因為妹妹得到的關愛太多而跳樓輕生、姐姐缺少關愛將2個月的弟弟從8樓扔下……
如果不想讓喜劇變悲劇、親人變仇人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家裡。那麼為了家庭和諧,希望父母在生二胎前後做好3手準備:
1、詢問老大的意見:
不要只問老大願不願意,還要問他舍不捨得失去。雖然父母或許認為自己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但生完二胎後你才會發現,因為有老二拖著,自己是很容易忽略大寶的。
所以在詢問大寶意見的時候,父母最好問得更具體一些。比如跟大寶說:「生了弟弟之後,你的玩具就要和他一起分享了」,這樣來試探大寶的態度。如果大寶極力反對,那麼最好暫且先放下生二娃的打算。
2、注意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差:
俗話說:「三歲一個代溝」。如果兩個孩子年齡懸殊太大,那麼兩人的行為習慣以及思考模式都截然不同,這樣相處起來就很困難了,尤其是當大寶年齡超過二寶6歲以上的時候。
因為6歲以後正是孩子開始獨立生活、探索世界的階段,非常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與關懷。如果這時候生出一個弟弟或妹妹,父母又做不到公平公正,那麼對于大寶的性格建立是很不利的。
如果大寶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媽媽更愛弟弟/妹妹」的想法。那麼往後發展下去,可能會得到親人變仇人的結果,這個結果可能是暫時的,也有可能是永久的。
3、不要用二寶壓制大寶:
前面兩關通過之後還不算完,等二寶出生之後希望父母能平衡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做到一碗水端平真的很難,但至少請留出父母其中一方來照顧大寶的情緒。
有弟弟妹妹的孩子,幾乎都聽父母說過「他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這句話。但希望父母切記不要用這句話來教育大寶,它帶給大寶的感受開始會是委屈,但慢慢可能會變成不甘、厭煩,甚至是記仇。
各位父母,你有生二胎的打算嗎?會提前做好老大的心理建設嗎?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