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家店或一種味道,萌生對一座城的嚮往,聽起來好像難以置信,可我們確實就這樣滿懷期待的啟程了,臺南。
出發前,大概已經在心裡譜出一張簡易的行程圖,第一站,必定是與水果有關。說來也巧,抵達臺南的當天,安頓好住所,已是傍晚時分,本想就近覓食,在附近走走逛逛,但終究還是忍不住美食的誘惑,叫車直奔南山路。司機聽我們說明路牌後,心領神會,「是去那家豬腳飯吧?」我們相視而笑,好像彼此對上暗號,在默契的帶領下一路接近目標。
都說臺南以吃為名,臺南人會吃,懂吃,嘴更是叼,果然,能夠被當地人接納的食家果然沒有令我們失望。吃罷味美的豬腳,夜漸深,我們心滿意足,準備沿府前路打道回府,突然瞥見路口一家店,燈火通明,人來人往,還有聲聲鋼琴音樂傳來,仔細看去,竟是此行府城最大的期待——莉莉水果店。
有關莉莉水果店的前世今生,在果簍好看推薦的《臺南過生活》中有過詳細描述,創始於日治時代,創始人李澤先生,每天必定坐鎮水果店,親自料理各項事務,挺過風風雨雨,一路成長走到今天,雖然已是臺南民眾和名流最愛光顧的水果冰品店,但仍然保持著當初的那份質樸與親切,無論是陳設,還是人情。我們去的時候,李老先生也是在忙進忙出,從收銀點單,到收拾餐餘,事必躬親。
我們徵詢能否拍照,先生笑著點頭,「可以,可以。」 而當相機聲響起,先生好像才慌忙意識到自己也被攝入其中,連忙害羞躲開,甚是可愛。書中還提到,「做生意之餘,大哥會偷得浮生半日閒,理一理文字事業,那些擾攘的喧囂,瞬間彷如塵埃,抖一抖,他便在精神世界裡滌俗了。」
李老先生不僅經營水果店,更是撰寫水果月刊、負責校稿,不斷關注府城的人文耕耘,發起「九二九,老樹共長久」,「共同保護老樹」等等溫暖活動。
莉莉水果店的二樓,是李先生一家精心布置的莉莉臺灣水果文化館,展示了大大小小上百件經營歲月中留下來的珍貴紀念。有記載府城歲月變遷的老照片,老先生(當年還是小夥子)和果農的親密合照,家庭成員的成長瞬間,還有各式各樣與水果有關的文化內容和紀念物。偌大一層,原本可以用來擴大生意,卻寧願留給滿滿的故事。有這樣用心經營的老闆,我們吃在嘴裡的水果盤、刨冰,也是格外甜香。
夜深了,大街已經準時歸於平靜,但來享用水果的人們仍不見少,順著還帶熱意的夜風,視線被帶到街對面的一塊石碑,兩個大字沉靜且醒目:日子。
開在日子邊的水果店,似乎已經不只是一家水果店而已了。「如果你來府城,在莉莉水果店嘗鮮一盤當令水果,請你,也把李大哥生命的愛以及對日子的小小敬重,一起放入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