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聖諸葛亮的故裡、紅嫂的家鄉,人口97萬,走進山東沂南縣,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沂南縣地處魯中地區,東鄰莒縣,西接蒙陰,南鄰市區,北接沂水,總面積1719平方公裡,山地、平原、丘陵各佔1/3,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下轄14個鄉鎮、1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96個行政村(社區),97萬人口。沂南縣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特色產業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電商進農村示範縣」「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範縣」「全省雙擁模範縣」。
沂南縣交通便利。境內有「三高一鐵」(京滬、日東、長深高速公路和膠新鐵路)及4條國、省道,距臨沂飛機場30公裡,距日照港80公裡。
沂南縣是智聖故裡。沂南古稱陽都,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一代賢相諸葛亮的出生地和成長地,也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祖居地。境內文物古蹟、人文景觀眾多,北寨漢畫像石墓群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齊魯小敦煌」,北京奧運會紀念幣設計圖案即取材於其中的漢畫像圖案。
沂南縣是紅嫂家鄉。沂南是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發源地和沂蒙紅嫂精神的誕生地。革命戰爭年代,蘇魯邊區省委、山東分局、八路軍一一五師、山東縱隊、抗大一分校、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曾長期駐紮沂南,被譽為「山東小延安」。我國第一個省級民主政權——「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0年8月在沂南青駝寺成立。這裡還是孟良崮戰役的主戰場和著名革命歌曲《跟著共產黨走》的誕生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羅榮桓、徐向前、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戰鬥和工作過。全縣先後有30餘萬人次參軍支前,犧牲1萬餘人,湧現出了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的「沂蒙紅嫂」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於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大青山突圍戰遺址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沂南縣是旅遊強縣。沂南山清水秀,生態怡人,沂河、汶河、蒙河三河匯流,蒙山彩蒙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生態良好、景色秀美。依託「紅綠古泉」資源優勢,先後建成了竹泉村、智聖湯泉、沂蒙影視基地、紅石寨、馬泉創意休閒園等4A級景區5家、3A級景區7家,是「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和「山東省旅遊強縣」。竹泉村旅遊度假區是全省第一個系統開發的4A級古村落景區,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先後榮獲「2014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中國人居範例獎」等稱號;智聖(國際)溫泉城功能完備、設施一流,是一處生態園林式溫泉旅遊度假區;沂蒙紅嫂紀念館是「山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基地」,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完成了《沂蒙》、《紅高粱》、《鐵道飛虎》等300餘部影視作品的拍攝,所在的常山莊村是「2015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沂南縣是特色產業名縣。沂南資源豐富,優勢礦種石英砂探明儲量6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被評為「中國矽砂之都」。產業特色鮮明,培植壯大了食品加工、文化旅遊、鞋帽玩具、新能源電動車4大主導產業和新材料、電子信息、醫養健康3大新興產業,被評為「中國電動車產業基地」「中國製鞋基地」「中國黃瓜之鄉」,擁有「沂南黃瓜」「孫祖小米」「雙堠西瓜」「雙堠櫻桃」「磚埠草莓」 「茶坡芹菜」長虹嶺花生」7個「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蔬菜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肉鴨年加工量6億隻,佔全國市場份額的20%。突出園區建設,搭建以開發區為主陣地,雙創科技園、新材料產業園、醫藥健康產業園、鞋藝小鎮、電商物流園、鐵路物流園等專業園區快速發展的「一區多園」產業平臺。探索區域化突破、全域化提升、系統化推進的鄉村振興路徑,朱家林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初見成效,成為「國家田園綜合體標準化建設示範推廣平臺」「全國田園綜合體示範基地」,朱家林村獲評「中國最美鄉村」;常山莊片區提升成效明顯,獲批「創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
智聖故裡、紅嫂家鄉,美麗的沂南歡迎您的到來,紅嫂精神、代代相傳,生態優美、環境良好,山清水秀,生態怡人的沂南歡迎您!
(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