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億萬富翁布拉德·凱利今年55歲,靠經營折扣香菸生意發家致富。人們對他的了解不多,只知道他生於美國肯塔基州、喝自己釀的波旁威士忌、開一輛福特皮卡,出遠門的時候乘自己的私人飛機,還喜歡飼養珍稀動物,不太接受媒體採訪。在如今這樣一個信息化、電子化的社會裡,凱利既不上推特,也不用電子郵件。凱利還有個身份——他是全美第四大私人「地主」。
四大「地主」土地總和驚人
根據美國地產月刊《土地報告》,布拉德·凱利名下的土地已經達到百萬英畝,1600平方英裡(約合4144平方公裡),購買成本超億美元,位居全美最大私人「地主」排行榜第四名。而美國的羅德島州面積也不過才1215平方英裡(約合3139平方公裡)。
現在在這個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的是自由傳媒集團的董事長約翰·馬龍。 2011年,馬龍收購了緬因州和新罕布夏州超過100萬英畝的林地,使他名下的土地總面積達到220萬英畝(約合8903平方公裡),榮登全美最大私人「地主」寶座。
被馬龍擠下第一名寶座的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創始人泰德·特納,他名下的土地有200萬英畝,在此前的15年裡一直是美國最大「地主」,在美國境內擁有3280平方英裡土地(約合8499平方公裡),另外在南美洲還擁有156平方英裡土地(405平方公裡)。
排第三的是以木材業巨頭阿奇·阿爾迪斯·埃默森為首的埃默森家族,他們名下的土地達180萬英畝(約合7284平方公裡)。
這四個人所擁有的土地面積加起來已經超過2.9萬平方公裡,比我國北京(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市 (面積16807平方公裡)和上海(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市(6340.5平方公裡)加起來還大。
凱利說,他買地並非是為了成為全美最大「地主」。他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我從小在農場裡長大,這也許能解釋我為什麼喜歡土地。土地是我熟悉的東西,我熱愛土地,它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融入了我的DNA。 」
投資土地年淨收益達4%
在如今經濟不景氣的時代裡,土地已經成為越來越熱門的投資。一些投資者看到,手裡的土地可以對抗通脹,全球低利率則使得購買土地的成本越來越低。世界糧食價格高企、人們盼著樓市回暖,土地已經成為為數不多的、可以帶來真正收益並且能穩定升值的投資項目。凱利就認為:「土地不會壞也不會貶值,把我的錢投在土地上,這就是最好的投資方式。 」
美國銀行專業資產管理團隊主任丹尼斯·穆恩表示,人們想在土地上投資,這種想法很容易理解。他的客戶中就有人直接投資農田進行灌溉生產,生產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大豆和小麥,在過去的一年裡掙了1.75億美元,每年的淨收益可以達到4%。也有一些客戶就更為謹慎,擔心這麼高的增長率可能意味著市場存在泡沫,農業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農田本身的價值和農業生產成本都可能帶來風險。
凱利喜歡養殖珍稀動物,他並不指望能從這些動物身上獲得多大的回報,真正給他帶來利益的就是土地本身。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美國牧場的平均價值比5年前上漲了12%,如果單看德克薩斯州,這個數值就更高,達到了30%。投資者可以將牧場功能細分出售,例如這塊地可以發展養魚釣魚,那塊地方可以用來打獵;也可以將牧場打造成 「觀光牧場」後出售。
「地主」買地經營策略不同
德克薩斯州石油巨頭、「油神」布恩·皮肯斯將他的土地投資策略概括為一個字——「變」:「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改變牧場土地的用處」。皮肯斯最近和其他6人合作,成立了一家名為「體育牧場」的基金會。基金會經理傑·埃利斯介紹,他們打算在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蒙大拿州、俄勒岡州、愛達荷州購買12個至15個牧場,並將它們修復改造成「觀光牧場」後再出售。
今年8月,該基金以600萬美元在科羅拉多州買下了第一個牧場,面積達760英畝(約合3.08平方公裡),包括一條2.6英裡(約合4184米)長、可供釣魚的溪流和5個湖泊。該基金打算將其修整一番,並於2014年出售,底價將超1000萬美元。
第二大 「地主」特納回憶說,他1987年第一次買牧場時就是為了來釣魚緩解壓力。「我愛上了西部遼闊無際的土地,這裡風景優美、生活自由。我馬上就意識到,我想要更多的土地、大量的土地。 」當然,特納買了地以後,也還是希望能獲得收益,「畢竟我們是在投資,除了進行必要的保育和再生產之外,還是需要考慮土地的投資價值。 」
凱利則有著不同的牧場經營策略。他會在偏遠的地區查看養牛的牧場,如果發現價值被低估,他就收購。凱利喜歡買進相毗鄰區域的地塊,因為他覺得這樣可以建立一個更大的牧場,管理起來也更加方便有效。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說,購買隔壁的地也相對容易,因為買方早就知道自己要買的究竟是什麼,也知道賣方究竟是怎樣的人。目前,凱利在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佛羅裡達州(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的土地已經能連成片了。
奇怪的是,儘管凱利買了不少地,但幾乎都沒有進行後續開發。凱利解釋說,那是因為他不希望使本來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被他的做事方式所影響。他買下土地後,不會改變原來的牧場運作,還會把土地交給之前的所有者管理,因為他們熟知已有的運作體系。
30年來幾乎只買地不賣地
至於凱利擁有的土地目前到底能值多少錢,這就很難計算了。德克薩斯州的一名房產經紀人約翰尼·卡朋特說:「凱利開始在這裡買牧場的時候,我們都以為他瘋了。 」在過去的5年裡,卡朋特向凱利賣出了6個位於德州(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西部的牧場。 5年後的今天,凱利在這裡買下的土地價格已經翻了一番。
德州另一名牧場經紀人奇普·科爾賣了15個農場給凱利。科爾介紹說,自從凱利買下牧場後,土地價格在2005年和2006年間已經漲了一倍,到2008年的時候,市場上已經沒有土地流通,因此難以給凱利地產進行估價。
對凱利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叫他「土地投機者」更令他生氣。他解釋說,在過去的30年間,他賣掉的土地只佔他原有土地面積的15%,如果算上買進的土地面積,那賣出的土地只佔了總數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凱利強調,他賣出去的土地大部分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出於管理上的考慮。凱利每年都要修繕幾十英裡長的籬笆,確保水井都能正常使用。「我名下的土地狀況得到改善,我為此感到很自豪。 」曾為凱利工作過的人回憶說,凱利會帶著家人孩子來釣魚,也會在狩獵季節帶著家人過來打獵。自1999年開始在德州西部牧場為凱利工作的荷馬·米爾斯回憶說,凱利蓄著長長的紅鬍子,有時候會穿短裙,喜歡烹飪,只釣魚不打獵,是個「肯塔基州的老式好男孩」。
在家庭生活外,凱利也是個低調、精明的商人,不喜歡出現在聚光燈下。他的大部分地產都登記在一些公司的名下,而不是他自己個人的名下。
「你不需要打電話給布拉德·凱利,他會打過來。這裡的每個人都想把土地推到他面前。 」另一名地產商喬·戈特說。
繁殖珍稀動物不是為了錢
凱利在肯塔基州富蘭克林市一個種植菸草的農場裡長大,總認為自己以後也會成為一個農夫。凱利回憶說,1974年,他17歲,在他童年住所附近買下了他人生的第一塊農場,連帶著牲畜,那年他才高中畢業。儘管考上了西肯塔基大學,但凱利輟學四次,始終沒有畢業。
上世紀80年代,菸草產業開始轉變,菸草初加工的業務量下降,肯塔基州內有不少舊倉庫都空關著。凱利買下這些空關的倉庫,把裡面的設備搬走,並將其租給其它行業,比如家具業和紙張加工業。有一天,正在從一個倉庫搬除舊設備時,凱利偶然發現一些舊的香菸生產設備仍可以正常使用。於是,他抓住了這個機會,進入了消費品生產領域。
凱利1991年在肯塔基州鮑靈格林開創了他的香菸牌子 「大英國協」,還做一些別的香菸牌子,比如美國黃金、索諾瑪、國家價值和一種名叫 「婆羅門」的雪茄。 2001年,凱利以10億美元的價格將「大英國協」賣給了赫臣斯實業公司。
1997年,凱利愛上了德州西部,開始在肯塔基州外投資土地。由於價格便宜、風景又美,再加上經紀人不停慫恿,截至目前,他在德州的土地總計已經達到了85萬英畝。同年,凱利在加利福尼亞州花了100萬美元買下一幢房子,在2000年以550萬美元賣出。由於想飼養珍稀動物,2004年和2005年兩年間,凱利又在洛杉磯的德索託縣收購了40000英畝土地,估價為5000萬美元。
凱利現在有了一個專門飼養珍稀動物的地方,稱為朗姆酒溪農場,致力於一系列瀕危物種的繁殖,包括貘、小水牛、河馬、犀牛、羚羊、野生牛等。凱利與動物園和環保團體合作,其最終目標是讓這些動物返回故土棲息地。
當然,土地只是凱利投資的一部分,他的其他商業投資範圍很廣,從電信到建築材料、從啤酒到能源技術,他都有所涉獵。
說起他的成功,凱利說,他只是沒有錯過任何一個機會,「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生活會把人帶往很多地方,我們只需要校準自己的方向。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