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隻水鴨子,又稱湖鴨,屬水面鳥類生物。我們這種水鳥,形狀略比鴨小,一般生活在草類茂盛的地方,通常浮在水面,有時潛入水中捕食,單獨或分散成小群活動。 我的家,坐落在白雲區豔山紅鎮白雲村的七彩湖,屬麥架河支流高山河上遊,途徑大山洞片區、鋁廠片區、大川白金片區三個區域交匯地段,流域面積約5.14平方公裡。
七彩湖公園一角
聽長輩們說,這裡原先並不稱七彩湖。上世紀80年代中期,伴隨著經濟發展,一些企業在湖的上遊——綠綺湖周邊建起工廠,工業汙水從綠綺湖順流而下。由於地勢低洼,大量的汙水及面源汙染物也一併流入湖裡。 久而久之,湖內不僅蒙上一層厚厚的淤泥,水面上還布滿了各種五顏六色的生活垃圾,七彩湖的名字由此誕生。
現在的七彩湖已是水清岸綠
此「七彩」非彼「七彩」。那以後,由於七彩湖水體流動性較差,富營養化嚴重導致藻類泛濫,加之水體淤積氮、磷增多,迅速滋生了浮萍,枯死腐爛後的浮萍又進一步加速了水體的富營養化.....如此惡性循環,七彩湖不堪重負,變得不僅髒,還發臭。 子非水鳥,安知水鳥之痛?看著自由天地逐漸窘迫,我們整個水鴨子家族也變得沉悶、抑鬱,了無生機。天氣炎熱,周邊的村民還不敢開窗,怕蒼蠅、蚊蟲因「臭」而來。部分老街坊覺得「憋屈」,早早搬了家。
遊客在七彩湖公園放鬆休閒
「我們也走吧?」面對爸爸的提議,我和媽媽更期待轉機...... 2017年,轉機來了。 白雲區政府成立了七彩湖綜合整治工作專班,制定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以「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淨化、景觀打造」為宗旨,啟動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並採用PPP模式,通過引進中國水環境集團貴州雲信水務環境產業有限公司作為社會投資人,投資3.7億開建七彩湖溼地公園,徹底整治七彩湖黑臭水體。 同年5月,白雲區啟動第一階段七彩湖項目建設工作,僅用兩個月便完成了七彩湖沿湖生活垃圾、湖面浮萍及水草清理。同時,還完成了沿湖截汙溝連通和清淤工作,關閉了湖邊7家洗車場,組織動員沿湖民居完成搬遷。 2018年7月,第二階段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工作開啟,七彩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現場指揮部成立,湖內清淤工程、環湖截汙管、排洪渠、汙水處理廠、景觀生態工程建設工作有條不紊推進。 2018年12月30日,七彩湖再生水廠正式通水試運行,標誌著項目治理工作基本完成。2019年3月31日,景觀生態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七彩湖生態公園建設進入尾聲。 2019年4月,清澈乾淨、美麗宜人的七彩湖生態公園正式開園,佔地面積10.8萬平方米,生態景觀用地約為8.6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4.7萬平方米,水中還將投放魚苗、貝類、藻類植物等,形成完整的溼地生態鏈。
遊客在七彩湖公園小憩
遨遊在天地之間,嬉戲於碧波家園……如今,徜徉在七彩湖裡,清清的河水讓我流連忘返,整天的呼朋引伴,讓我樂哉悠哉。 到了冬日,遠在北方的灰雁等一些珍稀候鳥也會在此「安營紮寨」。大家時而遊弋徘徊,時而引吭高歌,一片「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景象。 「能看到這些鳥兒,是一種美的享受,一定要愛護它們。」我常聽遊客這樣說,家住附近小區的市民劉阿姨是其中之一,經常帶著小孫子過來看我。
環衛工人在公園裡管護環境
同時,為了給我們提供優良的棲息環境,環衛工人們時刻留心管護公園環境。這裡還安裝了360度攝像頭,實行24小時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回望2019年,七彩湖如此,白雲區亦是。 該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環境質量和汙染排放總量雙控制,深入實施大氣、水、聲、土壤環境質量改善工作,細化汙染治理要求,充分挖掘汙染物減排潛力,落實汙染治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監管,提升環境管理要求和水平。 實施重點工業汙染源達標治理,多部門聯合開展麥架河入河排汙口調查,每月對區域流域範圍內10個斷面(大泥窩河、宋家衝、沈官河、大路河、麥架河、谷溪河、小河、都溪河、三江河、金鐘河)和1 個水庫(牛場布依族鄉牛角田水庫)進行水質監測,指導鄉鎮運用衛星定位軟體進行操作應用,開展水源保護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印發《貴陽市白雲區2019年土壤汙染防治年度實施方案》,加大全區涉危企業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固體廢物大排查工作,至今,檢查企業60家(次)。
水鴨子正在覓食
2019年,全區環境空氣品質有效監測共365天,其中,238天優(同比增加44天),120天良(同比減少42天),7天輕度汙染(同比減少2天),0天中度汙染(同比持平),0天重度汙染(同比持平),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8.1%。SO2、PM10、PM2.5、CO、NO2月均濃度均有所下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我愛白雲區,我愛七彩湖,這裡是我們生生不息的家園。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唯
編輯 何欣
編審 王太師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