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市農委課題——《觀葉垂吊植物產業化生產技術研究及應用》的一部分,空氣鳳梨也作為觀葉垂吊植物在上海植物園內進行示範應用。近日,溫室管理中心在展覽溫室(二)室外中庭打造空氣鳳梨露天造景示範點,探索多種空氣鳳梨在上海露天栽培的適應性。
什麼是空氣鳳梨?
它們包括鳳梨鐵蘭屬植物,以及鶯歌鳳梨屬的一部分植物,是鳳梨科家族中最多樣的一個類群,均為附生植物。捲曲多變的葉片,又有如來自行星,所以又被戲稱為「外星系植物」。
空氣鳳梨
在原產地,空氣鳳梨是棲息在樹幹上、巖石上或是海岸的礁石上等,有人稱它們為「地球上適應力最強的植物」。它們的根部不再是吸收養分、水分的主要器官,而是利用葉片及葉片上的「鱗毛」來吸收水分及養分。正因如此,工作人員將該景點的名字命名為《逆行空間的外星植物》。
空氣鳳梨的最大優勢是生長不需要土壤,為造景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此次造景中,選用的空氣鳳梨種類有安德魯小精靈空氣鳳梨Tillandsia ionantha、霸王鳳(法官頭)T. xerographica、松蘿鳳梨(老人須)T. usneoides、貝可利T. brachycaulos、狐狸尾巴T. funkiana、電燙卷T. streptophylla等,並配合萬代蘭和石斛這些同樣來自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的附生植物共同造景。
造景手法是儘量還原原生態景觀,讓這些空氣鳳梨「長在」枯木上或者鐵絲網上,或者直接擺放在火山石上,並將綠色系空氣鳳梨和銀色系空氣鳳梨進行合理搭配,注重營造高低錯落的層次感。結合正在園內舉辦的花菖蒲展,景點內還融入花菖蒲的多個品種,打造水生景觀。為了增加該區域內的空氣溼度,工作人員也是動了不少腦筋:一是在景點內鋪設水苔,這樣通過澆水在水苔上,就可以增加空氣溼度;二是在梅雨季節結束後,還將在該景點內的地面上安裝噴霧系統,進行定時噴霧。
工作人員各顯身手
在後續的田間觀察實驗中,我們還將持續對空氣鳳梨露天栽培需要的溫度、溼度和光照等環境因素進行相應的數據監測與記錄,探究空氣鳳梨的粗放型養護模式,為其在上海的推廣應用提供數據支持和科學依據。在溫室養護中,我們還將深入研究提高空氣鳳梨繁殖率的技術、手段和方法,為降低空氣鳳梨本土化低價生產進行積極探索。
該空氣鳳梨示範景點將展示到12月上旬。對空氣鳳梨的附生景觀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抽空到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二)室外中庭展區進行觀賞。
圖:小熊貓
審核:茅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