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腹部包塊患罕見腫瘤 醫生提醒:要學會「兩會自查手法」

2020-12-13 騰訊網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魏然 馬計超)10歲男孩左腹部隆起,腹腔內長有巨大腫瘤,將腎臟擠到肋下,也壓迫得左腿運動不靈,因手術病理診斷為罕見的小圓細胞惡性腫瘤,免疫表型符合腎外惡性橫紋肌樣瘤伴出血壞死。

據男孩回憶說,只記得從一個月前被桌角撞了一下後就開始感到不適。對此醫生表示,分析為外傷誘因導致腫瘤內出血而產生的突然增大。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主治醫生馬計超介紹,男孩剛剛來院的時候左側腹部膨隆明顯,觸及巨大腫塊,似小西瓜大小,腹部疼痛明顯,左下肢活動已經受限較為嚴重,呈被動體位。經影像檢查,在男孩腹腔內有一個佔位,經查為一個直徑約為15釐米的巨大腫瘤,因為它的佔位,已經將男孩的腎臟擠到了肋下位置,而且腫瘤底部處於盆腔內,直抵左側閉孔,這也就解釋了男孩左腿活動受限是因腫瘤壓迫的原因。

對於孩子體內有腫瘤一事,男孩的家長還是一直不能接受。因為孩子一直都好好的,生活運動都很正常,沒有受到任何的限制。在一個月前由於意外腹部外傷,加之疫情原因未能及時到大醫院就診,直到入院前一周左右,孩子自己發現左下腹部有一個硬的包塊,加之入院前兩天,發現孩子的左腿活動受限,他們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外院做腹部超聲顯示腹部有佔位,左腎缺如?於是帶著孩子才來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進一步診治。「腫瘤怎麼會發展得這麼快?我們以前怎麼沒發現呢?」家長對腫瘤突發很難理解。

普外二科張浩然主任介紹,在手術中,發現腹膜後巨大腫瘤,質地硬,形狀不規則,表面凸凹不平,且瘤體右側與腹主動脈、左髂動脈、左側輸尿管粘連較為緊密,左腎被擠壓上移明顯,腫瘤下極深達盆腔左側閉孔內。術中手術難度大,保護周圍大血管及神經組織,完整切除腫瘤,並清掃腹膜後、脊柱旁及盆腔淋巴結。

張浩然主任介紹:「從術中情況可見,腫瘤巨大,生長迅速,考慮外傷後導致腫瘤內組織壞死、出血,以致讓它突然增大,從而壓迫盆腔左側血管神經導致左下肢疼痛、活動受限。正如男孩在術後回憶,在一個月前,他曾經被桌子角撞了一下左側腹部。

目前患兒術後恢復良好,考慮術後病理結果腫瘤惡性程度極高,近期將進行放化療。

據中國抗癌協作調查數據顯示,兒童惡性腫瘤已經成為除意外創傷外,會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收治兒童腫瘤患兒近10餘例,均已手術康復出院。

張浩然主任提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留意孩子健康,在給孩子洗澡或換衣服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做一個簡單的排查。如洗澡時按部位擦試,同時順便摸查全身。主要順序可按三條線:頭頸上肢,前身下肢,後身腰腹部。或按「八字訣」的順序:頭頸、肩、臂、腹、腿、背和陰。家長手指併攏,邊塗肥皂邊在孩子的皮膚表面觸摸。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建議家長朋友們,如發現寶寶身體狀況出現異常,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東北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四個月寶寶腹部有包塊 糊塗媽未意識到是腫瘤
    一個月前,千千的母親在撫摸寶寶時,發現寶寶腹部右下方有個硬硬的包塊,並未引起注意。直到最近,因為重感冒,千千母親帶孩子到市兒童醫院看門診的時候,無意中跟醫生提到這個包塊,醫生建議做進一步檢查。市兒童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周維介紹,經過檢查發現,千千腹內右側有個大包塊,右腎已經被腫瘤完全侵蝕。腫瘤還壓迫、推移腹部脆弱的大血管下腔靜脈。
  • 慢生活·健康 | 少年腹部切除腫瘤,醫生在他大腿外側取組織修補腹...
    馬上有個腹部大包塊出血的孩子送到醫院,請你們做好接診準備。」半個月前,新橋醫院急救部接到來自合川區的一個急救電話。原來,15歲的高一學生翔翔(化名)在學校跑步時,突然感到腹部疼痛不已,並有出血。老師和學生立即撥打了當地醫院120,並送至當地醫院,經過腹部CT檢查,翔翔腹部有23×18×8釐米大的腫瘤破裂出血,建議送到上級醫院就診。
  • 腹膜後腫瘤切了又長,醫生在生命禁區「排雷」,摘除6斤重腫瘤
    12月24日上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普外科為一位75歲高齡的老人成功切除腹膜後巨大腫瘤,腫瘤大小約28*21*10釐米,切下的腫瘤重約3kg。
  • 7歲女孩肚子有腫瘤,醫生檢查後確定孩子是男孩?還建議切除性腺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小女孩兒,非常活潑可愛,現在已經七歲了,一直沒有什麼異常問題。 但是最近卻發生了一個不得了的情況,家屬在無意中發現孩子肚子裡有一個小包塊,為了看一下是不是有什麼嚴重問題,家長帶著孩子去了湖北武漢兒童醫院就診。
  • 老人腹部出現這種包塊,一定要當心
    老人腹部出現這種包塊,一定要當心 2020-04-30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包塊和腫瘤的區別是什麼
    核心提示:  包塊和腫瘤的區別一直都讓很多朋友非常關注,其實這二者帶來的影響可能是同等的,那麼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對自己有正確的判斷。無論包塊和腫瘤有什麼區別,都建議大家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醫,千萬不要由於自行判斷,導致嚴重後果產生,這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是極為不利、得不償失的。
  • 3歲男孩身上包塊竟會「動」,醫生劃開一看,所有人震驚了!
    江蘇蘇州三歲男孩小剛從半年前開始皮膚經常癢痛紅腫起先其父母以為是普通的皮膚病誰知後來紅腫的包塊居然醫生用術刀劃開小剛肚皮一看所有人震驚了!事情還要從半年前說起,當時蘇州三歲男童小剛(化名)經常和父母說自己肚子上癢,還忍不住經常用手去撓。
  • 腹部包塊、腹痛,一定是子宮肌瘤嗎?這3種情況,女性一定要留意!及早...
    那麼,出現腹痛或腹部包塊,就一定是子宮肌瘤嗎? 本文就重點聊聊:子宮肌瘤和「肚子上」的這些事兒! 一、子宮肌瘤不一定摸到腹部包塊 子宮位於盆腔深部,子宮肌瘤出現早期,瘤體較小,腹部摸不到腫塊。
  • 10歲男孩在鋼琴聲中接受了脊髓腫瘤手術。腦電波隨之變動
    11月18日,義大利羅馬,一名10歲的癌症患者在進行手術時,一位醫生為安撫情緒為他演奏鋼琴曲 彈鋼琴的醫生表示,儘管處於被麻醉狀態,男孩的大腦仍然能感知到音樂。
  • ...是惡性腫瘤男子反覆揉搓瘋長成「拳頭」專家提醒:不明性質包塊...
    背上多年來長了一個不痛不癢的小包,39歲的李先生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無事可做,總是用手揉搓它,沒想到僅三個月的時間,包塊就瘋長到拳頭大,到醫院就診後才知是惡性腫瘤。由於反覆人為刺激才導致腫瘤在短期內長成這麼大,切除腫瘤後背部會留下一個巨大的創面,只能再皮瓣修復。
  • 排便規律改變腹部有包塊?腸道篩查要儘早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8月28日,著名演員、電影《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罹患結腸癌去世,終年43歲。據悉,他在發現腸癌時已經是三期,與疾病鬥爭了四年後終不能倖免。其實,在世界範圍內大腸癌已成為男性第3位和女性第2位常見惡性腫瘤。
  • 身上有包塊就是癌?淺表腫瘤大多是良性
    (上遊新聞記者 向嬌)「我昨天洗澡的時候摸到背上有個包塊,是不是癌呢?」「我手臂上有一塊深紅色的包塊,會不會變成癌?」……面對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遇到的疑問,專家表示,這種包塊稱為淺表腫瘤,它基本屬於良性腫瘤,治療效果很好,早發現早治療大多可以完全治癒。
  • 1歲幼兒頭上鼓「包」 顱內竟藏著一個巨大的腫瘤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羅超)1歲多的幼兒,頭皮上鼓了一個小小的包,下面竟然藏著直徑15釐米的腫瘤!由於瘤子太大,佔據了患兒近一半的腦容量。
  • 12歲少女,體重190斤!醫生一看她的小腹,驚了...
    直到小嘉痛得厲害才來醫院,醫生看到她那個如同懷孕五六個月的巨大的肚子,都不禁吸了口冷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嘉11歲初潮,平時月經也還算規律。 去年年底,小嘉發現自己的腹部好像有點鼓起來,但是也沒有什麼其他症狀,她還以為是吃胖了,也沒放在心上。
  • 女子肚內藏巨大包塊 體積比1個籃球還大
    湖南某高校研究生黃顏(化名)通過兩個月減肥,體重輕了20多斤,但腹部卻越來越大如足月妊娠。醫生檢查發現,其肚內藏了一個巨大包塊(卵巢囊腫),包塊內囊液多達12000毫升,相當於24瓶礦泉水的容量。  卵巢囊腫屬於廣義上的卵巢腫瘤的一種,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腫瘤,可發生在一側或雙側卵巢,良惡性的卵巢囊腫都存在。腫瘤並不都指惡性,良性的某些身體組織包塊,也叫腫瘤。各個年齡均可患卵巢囊腫,但以 20~50 歲女性最多見。其中卵巢腫瘤中最常見的卵巢上皮性腫瘤好發於 50~60 歲的女性,而卵巢生殖細胞腫瘤多見於 30 歲以下的年輕女性。
  • 52歲婦女腹部取出14斤腫瘤 液體裝滿兩口袋(圖)
    【來源:新商報】  52歲婦女腹部取出14斤大腫瘤  新商報訊 (記者 蔡毅) 「這幾年,我只能敞懷穿的衣服,現在終於能扣上扣子了。」昨日,家住甘井子區的朱女士向記者分享著她的喜悅。帶給她喜悅的是大連市婦產醫院白山路腫瘤病房的醫生,在這裡,醫生只用了鑰匙孔大小的切口就幫助朱女士取出14斤重的右卵巢巨大囊腫。用微創手術切除如此大的囊腫在我國還屬少見。  11月24日,52歲的朱女士準備摘掉帶了25年的節育環,在做B超檢查的時候,醫生對她投來了質疑的目光:「你這裡面長了一個大瘤,需要立即住院手術。以前從來沒有察覺到嗎?」這一問,將朱女士驚出了一身冷汗。
  • 體內有癌,腹部先知,腹部若有這三種變化,很可能是癌症的信號
    醫生,我自己用手摸到了,這裡好像有一個腫塊,而且最近一個月,我瘦了不少。56歲的老宋用手指著腫塊的位置,告訴醫生。 醫生按照老宋指的方向,觸診了一下,果真發現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質地比較硬,與周圍的分界不是很清楚。 通過進一步檢查,醫生很快發現了罪魁禍首,導致老宋右下腹包塊的真正原因,在於升結腸癌。
  • 醫生提醒:4個異常上身,請別再拖,或是腸道有腫瘤
    王女士近年來頻繁感覺腹部不適、排便異常前來就診,醫生建議王女士做個腸鏡確定病因,起初王女士也是百般不願,認為並不是什麼大病,只需要開點藥服用就可以,但在醫生的勸誡下無奈去做了腸鏡,結果顯示腸道有異物,進一步做了病理檢查顯示居然是腸癌前期。
  • 偶爾陣痛不重視,女子腹部的包塊長到18斤
    43歲的李燕家住貴州省六盤水市,今年年初,李燕偶爾出現腹部陣痛現象,但由於情況不嚴重,一直沒有引起重視。隨著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李燕所在工作地需要支援上崗,李燕受命堅守在工作崗位,身體檢查的事情便不了了之。
  • 38歲女子腹部膨脹像足月孕婦 竟因內藏23.8斤腫瘤
    17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管外科病房內,醫生為38歲的患者鄒慧(化名)制定了周密的腸道功能調節治療方案,就在一周前的5月10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管外科主任趙紀春團隊成功為她摘除了23.8斤的腹膜後腫瘤,總重相當於4個足月胎兒的重量,對腹部臟器嚴重擠壓,這也是川大華西醫院血管外科目前成功切除的最大重量的腹膜後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