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想去一個地方最初的緣由總是莫名其妙,也許是那裡的一道風景,一首歌,或者是一個民族。臨滄是佤文化的薈萃之地,如何遊玩才能體驗最純正的佤文化呢?
臨滄,瀕臨瀾滄江而得名,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臨滄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臨滄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因此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 臨滄有著燦爛無比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的古代文明。滄源古崖畫群,歷經三千多年風雨而原貌依然,她講述給世人的是人類從起源到發展的全部奧秘,被中外史學家譽為「哀牢地新大陸」、「滇西南人文史詩」;耿馬石佛洞、文明禮儀之邦鳳慶的「文廟」群、佤山滄源的廣允緬寺、勐省農克硝洞遺址、雲縣忙懷新石器遺址等一大批人文景觀,顯示著厚重的文化積澱,流動著美麗的古老傳說,無不昭示著這塊土地曾擁有不朽的古代文明。 臨滄的主要景點包括:漫灣百裡長湖景區、臨滄大雪山、廣允緬寺、耿馬南汀河、滄源崖畫、滄源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滄源佤山、雲縣大朝山-幹海子、永德大雪山、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南滾河自然保護區等。
怎麼去臨滄?
1.飛機
臨滄機場
簡介 目前僅開通了飛往昆明和普洱兩地的航班。每周的一、三、五,各有一班航班飛往普洱,而飛往昆明的航班則是每天都有。
地址 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
電話 0883-2683198
交通 臨滄市內有開往機場的機場大巴,從建行大廈門口發車,發車時間為每天的7:30和15:00。
2.火車
臨滄境內暫無火車。
3.客車
臨滄市客運站
電話 0883-2123227
地址 臨滄市臨翔區南天路185號
雲縣客運站
電話 0883-3221333
地址 雲縣愛華鎮草皮街
南傘客運站
電話 0883-6630361
地址 鎮康縣公主路1號交警隊對面
鳳慶客運站
電話 0883-4211289
地址 鳳慶縣鳳梧路與稻香路交叉口
耿馬客運站
電話 0883-6121485/6121281
地址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羊耿路入城口
4.自駕
從國家一類口岸臨滄孟定(清水河)——普洱鎮沅——玉溪新平(大開門)——昆明,全長650公裡,其中,昆明至玉溪新平(大開門)148公裡已建成;玉溪新平(大開門)經普洱鎮沅到臨滄孟定(清水河)502公裡。
5.當地交通
公交
臨滄市內有三路公交車,票價1元,可以滿足市內出行的基本需求。
計程車
臨滄市起步價6元裡程3千米。行駛裡程超過3千米的,按每增加0.5千米加收1.5元計價。夜間(23:00時至次日06:00時)起步價漲幅至10元。行駛裡程超過3千米的,按每增加0.5千米加收1.5元計價,不足0.5千米按0.5千米計價。免費等候(禁止狀態)時間累計為3分鐘,等候時間累計超過3分鐘以上的,以2分鐘為一個計費單位,即:免費等候時間累計到3分鐘後,每增加2分鐘開始加收1元。
計價執行範圍:東以祥臨東路為界(含南亞汽車城、茶文化風情園);西以環城西路、環城北路為界;南起祥臨公路與環城西路交叉口(即:大轉山腳);北以祥臨公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為界。超出城區範圍的屬於長途運營,長途運營價格由乘客和駕駛員雙方協商價格,通過收費橋梁、隧道、高速路交納的通行費由乘客承擔。
臨滄住宿臨滄住宿如何安排?
臨滄住宿的地方較多,基本各階段需求都能滿足。且臨滄當地的小旅店很多,私人開的家庭旅館也不少。推薦去住家庭旅館,老闆熱情好客,還可以體會真正的當地特色,既經濟又實惠。
臨滄美食臨滄美食哪裡找?
臨滄境內民族眾多,飲食種類也十分豐富,有代表性的有傣族和佤族。傣族特色美食有香茅草烤雞、香茅草烤魚、牛撒撒、酸筍煮雞、油炸蜂蛹等;佤族人嗜辣如命,典型食品有雞肉爛飯、火燒蛇肉、炒螞蟻蛋、油煎柴蟲等。臨滄其他風味小吃有:豬血米線、稀豆粉米線、粑粑卷、火腿木瓜雞、芭蕉幹、核桃糖等。
1.美食介
▼烤魚
傣味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這種烤魚特別香,原材料採用新鮮的香茅草,用其綑紮魚後烤制而成。這是一道只有在傣族聚居區才能吃到的風味菜。此外,檸檬烤魚也是不可錯過的。
▼ 酸筍雞
酸筍雞是傣族傳統名菜,其味酸辣可口,味道獨特,具有開胃的效果。
▼ 牛撒撇
傣族傳統藥膳佳餚。撒撇,傣語,指牛苦腸內一種消化液之類的苦汁,系牛撒撇菜的主要原料。牛撒撇菜,以牛肚、腰裡肉、直腸、肝、脾、苦腸汁為原料加佐料製作而成。
▼ 拉祜烤肉
拉祜族風味佳餚。拉祜烤肉別具特色,原料過去多用野獸脊肉,現今多用牛肉、豬肉、雞肉製作,製作與羊肉串大致相同,選好脊肉切成薄片,竹籤穿串,抹料烘烤。
▼ 雞肉爛飯
佤族喜歡吃「雞肉爛飯」,視之為上等佳餚。佤族雞肉爛飯選用本地土雞,忌諱用白毛雞煮製。拉祜族也把雞肉爛飯視為上等佳餚。
▼ 酸扒飯
酸扒菜是雲南鎮康地地道道的風味菜,從縣城到農村,鎮康人都有做酸扒菜的歷史,酸扒菜是鎮康人的拿手菜,是鎮康人的招牌菜之一。酸扒菜還有藥作功效,特別對感冒有一定療效。
▼ 綠葉宴
登上高高的景頗山寨,走進一片綠色的世界,那誘人慾滴的墨綠,定能使你敞開擁抱自然的胸懷。「綠」,是景頗山寨永恆的主題。它不僅存在於雲霧繚繞,令人無限遐思的遠山竹樓,就連招待你的餐桌上也會發現一個個綠色的世界。這就是景頗族聞名遐爾的綠葉宴。綠葉宴從景頗族古老傳統的飲食習慣中誕生的,桌上除了綠色還是綠色,就連餐桌,也全為綠葉鋪就,那一張張寬大的綠葉,就是一個個特別的「菜盤」,「盤」中盛滿了景頗人獨特的山珍野味,也盛滿了一個古老民族質樸的深情。
▼ 筒煮肉
利用竹筒烹飪,歷史久遠。最遠的文字記載見於《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筒炙"的菜,用肉餡敷在竹筒上用明火烘烤而成。清代朱彝尊《食憲鴻秘》的"蟹丸",則是將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時至當代,雲南和各少數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飪的傳統餚饌,這與"滿山的翠竹根連根",竹子取之不竭有關,又因竹筒菜清香秀氣,故沿襲不衰。
▼ 傣味包燒
綠葉包蒸的工藝據說是由古時一位位封建領主做飯的老廚師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老廚師原先伺候原先伺候的老召勐(地方之王),只喜歡吃又香又脆的食物。因此,他烹飪的菜餚豆是烤雞、烤鴨、烤肉、烤魚,煎炸昆蟲和乾巴之類。老召勐病逝以後,多病的王子繼承了王位。這位年輕的召勐雖然對香脆菜餚並不反感,但他吃了這些食物以後,常常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不止。因此,管家要老廚師給新召勐製作一種既鮮香又不燥熱的菜餚食用。老廚師苦思冥想了幾個晝夜,才想出了烤後再蒸這種烹飪辦法。接著,他又將大蔥、芫荽、姜、蒜、荊芥、苤菜等佐料加豬油炒熟後,填在烤好的雞、鴨腹內;然後,用芭蕉葉將雞、鴨包好,放在木甑裡蒸製去燥;蒸熟後端給新召勐品嘗。老廚師特別地把蒸好的全雞擺成跪臥之勢,稱為「蓋不喝考」(雄雞下跪);又將蒸好的全鴨擺在存有湯汁的綠葉盤內,叫做「別萊暖波」(鴨遊河塘)。年輕的召勐見到這兩道菜,立刻產生新奇的感覺。召勐笑容滿面地對管家說:「這菜的名字叫得好,味道也好。」並賞給了老廚師不少銀子。
▼ 石板蕎粑粑
石板蕎粑粑:選用臨滄苦蕎面,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塊很平整的石塊,把石塊在火塘上烤燙,用老鼠核桃樹皮燒成灰兌上水,過濾後倒入蕎面中攪拌,然後攤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蕎粑粑。
苦蕎粑粑不僅好吃,還有藥用的功效,可以治胃熱引起的頭昏頭痛、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疾病。
▼ 雲縣樹頭菜
雲縣樹頭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湧寶鎮的特產。雲縣湧寶鎮的樹頭菜歷來為人稱道,因為是在冷涼山區生長的緣故,所以味道與眾不同,清涼爽口,苦味濃鬱,具有很好的清火功效。
樹頭菜屬珍稀野生蔬菜,據云南省產品監督檢驗所檢測《雲質食檢字97001號》樹頭菜含有的膽鹼是印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組成部份,對人體細胞的生命活動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活性物質。其嫩芽可以食用,根、莖可以入藥,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味道鮮美獨特,適口性好,是純天然食品。
▼ 鳳慶核桃
鳳慶核桃栽種歷史悠久,據專家考證,距今約有3000多年。鳳慶核桃由於大多種植生長在山區和高山峽谷的自然生態環境中,無汙染,且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傳統的出口創匯商品,有「中國核桃之鄉」之稱。
▼ 鳳慶臘肉
用酒、鹽和各種香料醃製一個星期左右並掛幹的豬肉,炒、煮、蒸皆可,十分美味,尤其是豬腿肉,比外地的煙燻肉要好吃得多。在鳳慶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
▼ 永德豌豆涼粉
製作方法是以豌豆粉為原料合水調成漿加以過濾,放入鍋,邊攪拌邊煮,熟後入盆放置冷卻待用。食用時將涼粉劃成細條或方砣狀,加入酸醋、麻油、蒜汁、芫荽、辣椒等佐料。在永德,城鎮鄉村小店,交通要道多有擺攤設點出售服務,行路人或趕集人往往以之為理想的晌午餐。
▼ 耿馬香蕉
耿馬香蕉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的特產。耿馬孟定鎮香蕉種植面積大,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近年素有香蕉小王國之美譽,由於農戶接觸種植就走上標準化路線,加上獨特的地熱資源優勢,孟定香蕉平均畝產可達3噸以上,而香蕉目前全國平均畝產1.56噸、雲南平均畝產僅1.26噸。
▼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雙江傣族在每年的潑水節前都要製作「烤崩」。具體做法是:將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乾淨後用蒸籠蒸熟,做成餅狀,晾曬到三成幹,然後放入紅糖水中浸溼,又把它曬乾,這樣重複兩三次後,將浸過糖水的幹糯米餅放在香油鍋裡炸脆,即成成品。傣族製作的烤崩香、脆、甜,顏色金黃,油而不膩,是款待賓客的美味佳餚。
▼ 滄源牛乾巴
滄源牛乾巴選用佤山半野生壯態下放養的黃牛精肉,經當地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營養價值高,色香味獨特,香酥可口。
▼ 蔗糖
臨滄是雲南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有280多年的種糖製糖歷史。全區甘蔗產量達300多萬噸,有機製糖廠15座,日處理甘蔗能力3萬噸,年產糖30多萬噸。
▼ 雲縣白花木瓜
雲縣白花木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的特產。雲縣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掛果早、果實大、香味濃鬱、產量高、果肉肥厚、細膩、無渣等特點,其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品種木瓜,是獨具歷史淵源和發展歷史的特色農產品。雲縣白花木瓜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白花木瓜泡酒具有‚保肝護肝、舒筋活絡、抗衰養顏‛ 三大功能。雲南有動植物王國的美譽,白花木瓜生長在滇西南1800米至2300米之間的高海拔地區,生長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工業汙染,是一種自然生長的生態林果。
▼ 鎮康咖啡
鎮康咖啡是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的特產。
鎮康縣域土壤肥沃,種植及發展咖啡產業的資源和優勢得天獨厚,適宜種植面積達20萬畝以上。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雲南省實施「18生物資源開發工程」的推動下,全縣咖啡產業發展開始起步,截至2011年底,全縣有咖啡種植面積2.5萬畝,投產約1萬畝,產量5400噸,有咖啡粗製加工廠2個,年加工處理咖啡鮮果達2萬噸,產值4500萬元。
2.推薦餐館
阿榮燒烤
地址 臨滄市臨翔區旗山路
曼聽園
地址 臨滄市臨翔區鳳翔路1號
傣味飯店
地址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319省道
3.特產速覽
臨滄自然資源豐富,被人們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藥物寶庫」,特產有:紅茶、蔗糖、橡膠、水果、菸草、中藥等。其中滇紅茶是臨滄最有名的茶葉,也是我國優秀的紅茶品種之一,滇紅茶以其獨特的色香味而深受人們歡迎。
臨滄地區的手工藝品如簡帕、蒲葵扇、鳳尾笤帚、芒團綿紙,食品如:黃果軟餅、雲州冰糖、永康芒果等,都是臨滄當地最富盛名的特產,也是旅遊購物不可錯過的上佳選擇。
4.特產推薦
莫牙蒲葵扇
耿馬孟定莫牙寨因特產蒲葵葉,用以製作扇子特別有名。蒲葵葉有原生扇形狀、薄、韌性好、耐折等特點。所以蒲葵扇製作工藝精湛、美觀輕巧,既可作室內擺設的裝飾品,又有扇涼實用價值。
永德芒果
永德縣氣候適應多種水果生產,有小勐統的梨、烏木龍的葫蘆梨、勐底的荔枝、忙況的石榴、明朗的木瓜、亞練的柿子等等,最為著名的要算永康芒果。
簡帕
「簡帕」一詞為傣族語,意為掛包,通常稱民族包。雲南的傣、彝、哈尼、景頗、佤、傈僳等民族都有生產和使用筒帕的習慣和愛好。是傣族織錦的一種,製作精緻,式樣美觀,圖案有彩蝶、孔雀、山茶花、小鹿、大象等,生動形象,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點,不僅為邊疆各族群眾所喜愛,也引起了國內外遊客的濃厚興趣,日益成為旅遊紀念品中的搶手貨。
滇紅茶
臨滄市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餘年的種茶制茶歷史。
蔗糖
臨滄是雲南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其加工生產的蔗糖是當地主要特產之一。
冰島茶
最貴重的雲南普洱茶之一,是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烈,非常獨特,它是勐庫茶的極品、也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
滄源牛乾巴
滄源牛乾巴選用佤山半野生狀態下放養的黃牛精肉,經當地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營養價值高,色香味獨特,香酥可口。
臨滄節日臨滄節慶有哪些?
1.新米節
時間 農曆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地點 佤族聚居區
介紹 新米節的時候,佤族人民要起個大早,先準備好過節用的雞肉、豬肉、牛肉等,然後前往稻田收割新稻。稻穀收割回來之後,要舉行家祭,新稻和用新米做出的飯都要先獻在神臺上,並請魔巴祭司念咒,請祖先靈魂回家嘗新。敬過神後,必須讓老人和兒童先吃,然後大家再享用餐飯。家祭儀式期間,主人會拒絕外人進家,等儀式結束後,會邀請村民前來共同過節。然後村寨的人們會帶著禮物前來祝賀。等夜幕降臨以後,人們會圍著篝火,跳起歡快的舞蹈,而主人則把最好的水酒和雞肉爛飯拿出來招待客人。
2.插秧節
介紹 又稱「惹島」節。在山巒重疊的阿佤山上,每當春耕季節,勤勞的佤族人民便忙著耙田耕地,準備插種稻穀,同時舉行饒有風趣的插種節。插種節當天,大家要修築好村中的道路,各家房屋內外打掃乾淨,青壯年自動組成幾個小組,有的上山去狩獵,有的在河邊捕魚。有全寨性活動和各戶單獨活動兩種形式。全寨性的活動,要在寨中廣場上剽牛一頭,然後將牛肉切成塊,按戶各分一塊;各家獨過「惹島」節時,每家主婦要到自己的田地裡,做些象徵的插種動作。傍晚,全寨男女老幼聚集在通紅的火塘邊,飲酒唱祝福的歌。領唱者必須是年長者或者德高望重的老歌手。
3.芒果節
時間 7月中旬
地點 永德縣
介紹 永德是著名的芒果之鄉,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條件,形成了永德農業產品的多樣性,而以芒果、荔枝為主的萬畝果園是永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連片種植的芒果園4.63萬畝,年產芒果4萬多噸。每年的芒果節,全縣各族人民身著節日盛裝,載歌載舞,喜慶芒果豐收,與各方高朋賓客共同品嘗芒果,分享豐收的喜悅。
4.摸你黑狂歡節
時間 5月初
地點 佤族聚居地
介紹 節慶活動期間人們用特製的具有防曬、美容、護膚的黑色原料互相塗抹。節慶上,被摸得越黑的人,表示得到的祝福越多。
5.滇紅茶文化旅遊節
時間 十月十六日
地點 臨滄
介紹 臨滄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以「滇紅』、「蒸酶」、「早春綠」、「勐庫青」等名茶享譽世界,鳳慶又是「滇紅」的原產地,悠久的栽茶制茶歷史,孕育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茶文化。茶文化旅遊節集中展現茶歌、茶舞、茶禮、茶俗、茶道、茶藝等茶文化。
6.水文化旅遊節
地點 耿馬
介紹 旅遊節期間,將舉行青年歌手賽、民族服飾展演、打歌、傣族黃瓜舟賽、民族歌舞聯歡、民間工藝展、潑水、打陀螺、風味小吃展等活動。
7.佤族剽牛祭祀
地點 翁丁村
介紹 翁丁寨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在那裡可以欣賞到佤族人古樸豪放的舞蹈,熱情奔放、極富抒情性的木鼓舞、甩髮舞會讓人沉醉其中,而每年的打歌會、剽牛祭祀等活動更會以獨特的形式,更讓人對佤族的民風民俗產生濃厚的興趣。
旅行指南臨滄百事通
1.當地氣候
臨滄屬於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總體來說一年中溫差並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光照充足,無嚴寒、酷暑。臨滄境內降水充足,主要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份。
2.最佳旅行時間
最佳季節 10月-次年6月
建議遊玩 3-4天
3.穿衣指南
早晚溫差較大,請注意著裝,預防感冒。
臨滄室外紫外線照射較強,注意防曬,帶好防曬用品。
4.民俗禁忌
傣族
1、水對於傣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萬勿往水井和水源裡丟棄廢物,汙染水源。
2、傣族全族信仰小乘佛教,在族人進行祭祀活動時,絕對禁止外人參觀,也不允許外人入寨。
3、傣家人的臥室是不允許外人參觀的。客廳中有三根柱子,其中靠近火塘的一根柱子是絕對不允許依靠的,因為那是傣家人的頂梁柱。
4、如入住傣家,夜間不可隨意挪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可吹口哨。
5、傣家竹樓門口有竹子編織成的米字標誌,說明家有產婦,不歡迎外客;如果門口是一個裝水的竹筒,且水中放有樹葉,說明主家正在辦喪事。
5.旅行小貼士
TIPS
1.臨滄市地勢中間高,四周低,並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斜。境內最高點為海拔3429米的永德大雪山,最低點為海拔450米的孟定清水河,要注意休息,防止高原反應;
2.在選購旅遊紀念商品、當地土特產時,請注意貨比三家;同時注意不要隨意去動擺設的樣品,以防意外損壞;
3.在旅遊途中在這些處所必要不用盲目買東西,避免產生不愉快;
4.臨滄的飲食偏鹹偏辣,特別是腸胃不好的,不習慣很容易拉肚子,可以帶好一些止瀉藥。
臨滄景點1.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
翁丁佤語意為「雲霧纏繞的地方」,是滄源縣中西部的一個普通村莊,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鬱,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旅遊的必遊景點。
門票 40/人元
開放時間 全天
地址 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
2.滄源崖畫
風景旅遊區是一個以崖畫為依託,充分展示佤族民俗文化為核心,集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全長共78公裡,總規劃面積600多公頃,該景區分為藏龍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景區、崖畫景區、勐懂口岸景區、永和國門景區。分布於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勐省、曼帕、丁來、吳良等10處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約距今3000年。崖畫主要是狩獵、採集等生產活動及娛神等宗教活動的場面。還有戰爭凱旋圖,上繪幹欄式房屋建築及手持兵器、驅趕豬羊勝利而歸的人們。所畫粗獷古樸,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歷史的重要資料。
地址 滄源縣佤族村寨勐來鄉
3.廣允緬寺
廣允緬寺俗稱「學堂緬寺」,始建於清代,為小乘佛教建築。寺院佔地2200平方米,由在殿和寺門組成,系三重簷與四方閣組合的建築。由一圍廓式歇山頂三重簷殿堂與四方形五重簷亭閣組合而成。亭閣前雕有盤龍繞柱。殿堂內牆壁及藻井均有彩畫,大殿內牆面的10幅壁畫,共48平方米,保存完好,內容為佛教故事和風景畫。建築藝術上,漢式建築的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有機結合,別具一格。
門票 2元/人
開放時間 08:30~18:00
地址 滄源縣城勐董大街北側
4.五老山森林公園
五老山森林公園系臨滄大雪山自然保護區緩衝區域,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山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閒談而名,主峰海拔2583米,植被為典型的常綠闊葉林,間有部分雲南松。此外,還有眾多的野生花卉和珍稀動物。公園山中自然景觀山勢峻拔,溝谷縱橫,林中遍布流泉飛瀑,山崖藤羅密布。陽春三月,山野杜鵑如火如荼。夏秋陰雲凝聚時山間白霧翻騰,山峰如雲海仙島。宿雨初晴,碧空如洗,山色蒼翠欲滴,山腰白雲如天然玉帶。夕陽西下,餘光返照,層林生輝。山中金竹林大疊水從懸崖峭壁飛流而下,形成高30米寬3米多的巨大水簾。
門票 15元/人
開放時間 08:00~16:00
地址 臨滄市城東約15公裡出
交通 到景區暫無班車,只能從縣城包車前往。
5.南滾河國家公園
是雲南省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然保護區,保存著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同時,還分布由普耳松和雲南松組成的針葉林,形成了多種原始森林植被景觀,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庫,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天然植物園和動物生活的樂園。保護區周邊是以佤族為主體,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少數民族雜居的多民族聚居區,與自然完善的結合、和諧的生活,構成了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風景線。是集原始森林動植物、地貌、水文、人文等景觀為一體的休閒、度假旅遊勝地,是雲南動植物王國的基因庫,有北回歸線上最後一塊綠洲之稱。
地址 滄源佤族自治縣
6.幹海子
雲縣大朝山--幹海子風景名勝區位於雲縣境內,由溫灣──溫竹河、大朝山──大雪山、愛華鎮、亮山天池等四個片區及 溫灣──大朝山水陸遊覽線組成,景點129個,總面積190.8平方公裡,景觀有巍峨雄奇的大雪山,茫茫蒼蒼的林海,滿山遍野的杜鵑,繁華似錦的木棉,溫竹河上三疊瀑,瀾滄江上第一壩等。風景獨特迷人,民族風情濃鬱,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地址 雲縣
7.佤山雲海
佤山滄源特殊的氣候條件常在壩子、谷底上空形成逆溫層,霧日較多,特別是冬春兩季,美麗的自然風光加上變幻莫測的雲山霧海,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在眾多雲山霧海中要數南滾河晨霧、勐來、勐董、勐省壩的雲海最具特色。每逢冬春季節,清晨雲霧茫茫,或濃霧瀰漫、或輕紗籠罩、變幻莫測、虛無縹緲。
門票 15元/人
開放時間 08:00-18:00
地址 滄源佤族自治縣
8.大雪山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位於瀾滄江西岸,距縣城直線距離19公裡,是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為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景區內地形多變,地勢險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懸崖壁立,洞穴四布,植被繁紛,類型錯綜,動植物種豐富,垂直自然景觀明顯。是自然旅遊、探險旅遊的理想勝地。
地址 永德縣境內東北部
9.石佛洞
石佛洞遺址系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由地殼的自然運動變化而形成,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洞穴遺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洞深不可測,秘不可探,洞口高達20餘米,寬至50米還多,洞口面寬約80米,高30米,縱深約100米。就在洞口下文化堆積層厚達3米,其中竟有早期人類房屋柱洞。
地址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城南25公裡處的小黑江畔
10.天坑群
天坑群,位於滄源縣崖畫谷風景區中段半山腰,海拔約1300米,素有「天外來客的腳印」之美稱。天坑四周被高山石壁環繞,周圍有大片大片的橄欖樹,四五月份,正是橄欖成熟的季節,當地群眾把這一帶形象的稱之為「天坑群,橄欖坡」。在全長13公裡的山路沿線,共有6、7個蔚為壯觀的天坑,其中直徑最小的有50米。均勻分布在同一水平線上,猶如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散落在青山碧水間。
地址 滄源佤族自治縣
交通 從通往崖畫的山路岔口乘車,30分鐘便可到達。
11.茶文化風景園
是集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旅遊景區。景區以滇茶文化及少數民族茶文化為主,兼顧中國及世界茶文化,展現了古老的茶道、差異、茶經、茶禮、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華。遊覽臨滄茶文化風情園能不僅使你了解源遠流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還可親自體驗採茶、制茶的樂趣,領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地址 滄源佤族自治縣
12.西門公園
西門公園分為花卉植物觀賞區、兒童遊樂區、動物園、盆景區、運動休閒遊賞區、民族風情區等,設有兒童娛樂、溜冰、茶飲、棋牌、划船、老年健身、休閒、動植物觀賞等旅遊項目,整個公園綠草茵茵、百花爭豔、靈鴿飛舞、遊人如織、熱鬧非凡,是臨滄人周末和閒暇時間休閒、健身、娛樂的理想之地。
門票 2元/人
開放時間 全天
地址 臨滄市臨翔區風翔鎮
13.孟定洞景佛寺
「洞景」在傣語中是鎖骨的意思。孟定洞景佛寺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建築結構及陳設屬南傳上座部佛教山林派。大殿內有釋迦牟尼金色大佛一尊及彌勒睡佛22尊,神採各異。因埋藏釋迦牟尼「舍利子」而聞名東南亞。形成了一個佛祖救世濟世,普渡眾生的佛教聖地。
地址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洞景寨
14.景戈白塔
景戈白塔始建於清乾隆43年,至今已有228年的歷史。塔基呈六邊形,邊長25米,象徵佛祖的主塔高30.3米,與周圍代表一年12個月的12座副塔簇擁成群。附設有蹲獅、踏步、走廊、佛龕即各種浮雕彩繪,主塔座下六面都有上下兩層佛龕。塔南的兩尊麒麟,昻首嘯天,好似白塔護神。立身塔下放眼望去,田園村舍、山水城郭和縣城全貌盡收眼底。
門票 免費
地址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15.南汀河
南汀河發源於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流經臨翔區、雲縣、永德縣、鎮康縣、耿馬縣後於耿馬縣清水河出境。沿岸珍稀動植物和物產豐富,有名貴中藥材3000多種,名貴花卉80多種,珍貴林木、野生珍禽異獸數百種,沿河兩岸文物勝跡諸多,壩區茶園連片,蔗田如海,膠林密蔟、果樹成林,叢竹婆娑、田疇如畫、民族村寨星羅棋布,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構成了一道優美的熱帶河谷風光景區。
地址 臨滄市
16.南傘跨國溶洞
景區地處邊境貿易特區極少數民族集聚地,總佔地面積6000畝。跨國溶洞內自然景觀奇特,觀賞性強。從洞內遊覽2公裡及道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縣境內,是雲南乃至全國唯一的「一洞跨兩國」自然景觀。
地址 鎮康縣南傘鎮
17.鳳慶文廟
鳳慶文廟是祭祀中國傳統文化偉大先驅,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紀念性建築,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雲南現存第二大孔廟。由鳴鳳閣、崇聖殿、大成殿、大成門、欞星門、龍門石坊、泮池等建築組成。鳳慶文廟始建一明萬曆三十四年,清康熙八年遷建。欞星辛、大成門、石坊等保存完整。整體建築布局合理,技藝精湛,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水平及歷史研究價值,是鳳慶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全天
地址 鳳慶縣
18.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原稱阿魯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名的歷史古鎮。是古滇西茶馬古道要道之一,也是滇西保存較為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之一,形成了「三街七巷一廣場」的集眾家之長的獨具一格的格局。同時,民居建築模式受到大理白族文化的影響,也兼具南詔風格的建築群落。
門票 免費
地址 鳳慶縣
【臨滄1日遊路線】
DAY 1:臨滄 —— 翁丁原始部落 —— 五老山
【佤山風情1日遊】
DAY 1:滄源——崖畫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翁丁原始部落——葫蘆小鎮
【佤山風情2日遊】
DAY1:滄源——崖畫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司崗裡溶洞——葫蘆小鎮——司崗裡大劇院
DAY2:廣允緬寺——翁丁原始部落——遠眺南滾河國家公園
【兒童佤山科普體驗3日遊】
為了讓兒童了解到關於佤族的民俗文化,感受3000多年前佤族先人們的智慧,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他們有一種全新的體驗,特地準備了這樣一個針對兒童的遊覽路線。
DAY1:滄源——滄源天坑——崖畫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司崗裡溶洞——司崗裡大劇院——滄源
滄源天坑,據說該天坑是雲南第一大天坑,於2007年被發現;天坑周邊更多的是雜草叢生的荒蕪之
DAY2:翁丁原始部落——遠眺南滾河國家公園——班洪抗英遺址——芒團旅遊景區——孟定
DAY3:清水河國門——洞景佛寺——臨滄
【滄源-孟定清水河口岸-滾弄-臘戌異國風情之旅5日遊】
DAY1:滄源——崖畫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司崗裡溶洞——葫蘆小鎮——司崗裡大劇院
DAY2:廣允緬寺——翁丁原始部落——遠眺南滾河國家公園——孟定芒團旅遊景區——孟定
DAY3:清水河國門——滾弄小鎮——三江口——臘戌——北禪邦古城鎮——木邦
DAY4:中央市場——觀音山——城頭佛塔——清水河國門——孟定
DAY5:洞景佛寺——臨滄——昆明(乘機)
大美臨滄,西南絲茶古道必經之地,茶文化豐滿而立體,自然風光無限美好,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古代文明流光溢彩。
這片夢開始的地方,理想邀你一起開啟奇妙之旅。
來源:新浪認證微博@旅遊科長
【平臺聲明】本平臺所推送的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推送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