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這個國家,我們都很熟悉,作為一個在我們南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家,在歷史上曾經是我們的藩屬國。
甚至在某個歷史階段還是我們的地區。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其實中越兩國交往源遠流長。從越南的上古神話和文化起源看,都可以折射出中越兩國的親緣關係。
比如,越南人常說自己是「龍子仙孫」,還認為越族為炎帝神農氏的後代。古時中國稱越南為「交趾」。如《淮南子》中記載:「昔者神農之治天下也……其地南至交趾。」
從考古來看,更進一步證明中越兩國文化生活交流的歷史綿長悠久。比如在越南舊石器和新石器文化遺址、越南中部清化省東山縣青銅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器物與中國南方地區出土的文物呈現出相似、同源的特點。
從越南涼山、義安、安沛等地發現的猿人牙齒化石和勞動工具來看,與距今50萬年的北京猿人相似。現代越南人被稱為「雒越人」,源於揚子江以南的百越人。
儘管如此,越南人對於我們中國人其實並不親近,關係還沒有我們與巴基斯坦關係好,原因是什麼呢?主要原因還是越南敵視我們,畢竟我們還與他們發生過戰爭,所以儘管現在越南藉助我們產業鏈轉移,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但是他們骨子裡面其實並不親近中國。
而關鍵的是越南其實沒有一顆安分的心,內心裏面其實越南還想當東南亞的霸主,甚至在歷史的某個階段差點達成這個目標,但是最終功虧一簣,原因是什麼呢?
這段歷史其實距離我們不遠,也就是20世紀70年代,當時正處於美蘇爭霸的關鍵時候,這個時候的越南看到了自己的機會。
上世紀七十年代,越南戰爭以後,越南實現了南北越統一,正處於百廢待興的時候,但是越南不安分了,覺得自己都能打敗美國這樣的國家,其他國家自己有何所懼呢,所以隨後越南就侵佔寮國,與寮國籤訂了《老越友好合作條約》,條約規定:「寮國人民革命黨的黨政,接受越南共產黨的領導。對外關係上兩國將保持態度和政策的一致性。」
這其實就是一種實質性上的侵佔行為了,但是這還沒有完,在蘇聯的支持下,1978 年12月25日,越南黎筍政府以「統治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曾侵入越南富國島並屠殺在柬埔寨越南裔公民」為由,下令25萬越南軍隊入侵柬埔寨,長達十多年越柬戰爭爆發。
但是越南這時候吃了豹子膽,竟然不到一年,越南又侵佔我國邊境,殺我邊民,我國被迫對越自衛反擊戰。同樣他的行為也對泰國形成威脅。
就這樣越南開始四處出兵,耀武揚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稱霸東南亞。
但是最終他還是失敗了,原因是什麼呢?
一是背後金主沒錢了。
其實我們去看世界政治軍事歷史,一個小國家有時候能在國際上掀起大的風波,必然背後有一些大國支持,而越南背後的金主其實就是蘇聯。
當時蘇聯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 ,蘇聯也開始逐漸衰弱。而且蘇聯陷入阿富汗不能自拔,對越南的支持也捉襟見肘,不可能全力支持越南。
1988年,蘇聯宣布停止援助越南,這就讓越南無法獲得大量戰爭資源,導致越南軍事行動不斷受挫。戰爭消耗的其實就是資源,背後沒有了民主的支持,越南的侵佔行為註定了失敗。
二是自身資源有限
我們去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越南就是一個東西南北戰略縱深很窄的國家,本身國家不大,雖然人口眾多,但是資源有限。儘管有能力佔領柬埔寨、寮國,但越南終究與龐大的中國消耗不起,為什麼抗日戰爭我們能與日本相持那麼久,特別是在武器裝備積極落後的情況下,主要我們有龐大的人口與資源,還有很大的戰略縱深,而越南顯然是沒有這樣優越的條件,所以它想當東南亞霸主,註定是要失敗的。
據資料記載,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越南因為對外用兵,越南的軍費開支已經超過國家財政支出60%,如此巨額的軍事開支,別說一個富國都難以完成,況且越南這樣一個窮國。軍費用多了,也就無力在國內搞經濟建設,老百姓窮得叮噹響,吃不飽肚子打什麼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