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我和我的姨媽報團來到了尼泊爾旅遊,姨媽那年是62歲。我是49歲,我們娘兩個,為了互相照顧,踏上異國他鄉尼泊爾旅遊,尼泊爾是地處亞洲的南部,大概佔地面積15萬平方公裡,有八座山峰地處於八千米以上,所以說,尼泊爾有《高山王國》之稱。
在我們乘坐飛機從北京起飛往尼泊爾時,沿途看到的都是高聳入雲、連綿不斷、疊嶂起伏的群峰山巒。在即將到達尼泊爾境內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喜馬拉雅山脈以其雄偉的英姿,坐落於高高的雲端之上,俯視著人間,感覺就像人間仙境一般。
當我們到達尼泊爾,下了飛機後,帶給我們的並不都是美好。剛開始「感覺心裡涼涼的」。我們沒想到這個國家的首都國際機場規模竟跟汽車客運站差不多。當地導遊接到我們,走出機場樓,引導我們上了大巴車,一路顛簸,因為尼泊爾幾乎就沒有油漆路,到處是泥土地面,而且還特別不平整,摩託車擦肩而過,塵土飛揚、噪聲震耳;我們到《加德滿都》
最繁華的泰米爾商業街去逛,馬路狹窄,電纜線縱橫交錯,天網恢恢;商品的品質粗糙,落上了厚厚的灰塵。真的沒有想到,首都如此凌亂,眼前的一切,在我們的心底增添了失望,但是讓我們高興的是,氣候非常好,我們去的時候是12月初,北京的天氣是穿棉衣的,到了尼泊爾就換上了夏裝,
氣候宜人,不冷不熱,非常適合。
我們入住酒店之後,導遊告訴我們,自來水不能飲用,喝水只能喝瓶裝礦泉水,其實自始至終困擾我們的則是道路交通。尼泊爾的交通是左側通行,右側駕駛,崎嶇顛簸的盤山路,我和姨媽是坐在大巴車的後排,因為第一天上車,前排就被別的客人佔下來了,所以,以後每天都按照第一天做的位置就坐。哎!別提了,每天就怕上大巴車 ,承受顛簸的痛苦,我記得有一次,就聽到噹啷一聲,顛的我頭,都頂到車頂了,感覺腸子都要出來了。車的行駛是,左側貼著邊(懸崖絕壁);中間貼著面(兩車之間);右側貼著肩(車和山之間)。回想起來,至今都後怕。
不過,儘管物質條件並不富裕,但尼泊爾人們的幸福指數普遍較高,我認為是他們有信仰。尼泊爾是旅行者的天堂,
旅遊是為了坐享美 ,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不管前行的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為了留存美好,記錄感動,勇往直前是我們的動力。為了俯瞰美麗的《費瓦湖》,我和姨媽,不顧年齡的阻止,花去700元人民幣,做了一次滑翔傘,
體驗了我人生最難忘的一次旅遊經歷,為了拍到魚尾峰的理想畫面,我們連續兩天起大早去登海拔1600米的觀景臺;
為了拍到珠穆朗瑪峰壯觀奇觀,我們一路顛簸,大巴車行駛在狹窄上下顛簸的路上,來到了海拔2000多米高山的酒店,從清晨等到中午,盼著霧雲散去。留下美麗奇觀的風景。
我和姨媽的尼泊爾之旅,我們互相照顧,完成旅行,雖然幾天下來比較累,而且還受到了一路的顛簸之苦,但是收貨還是比較豐富的,它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精神,一種生命的超越和靈魂的錘鍊,讓我的意志更加堅定,從此飄向遠方。把祖國的大好河山收到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