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座廊橋已加固完畢 最多1座壓了200多個沙袋

2021-02-19 若飛走監督

溫州泰順廊橋受颱風「莫蘭蒂」重創後還沒來得及修復,颱風「鯰魚」又氣勢洶洶地來了。

昨天,泰順文物部門派出3個工作組,由專家帶隊對15座國保、省保級廊橋進行加固。記者 甘凌峰

9月15日,在颱風「莫蘭蒂」中,泰順一天痛失3座國寶級廊橋,損失無法估量。

颱風過後,溫州相關部門對剩餘廊橋的狀況進行系統勘察,發現了不少隱患:南陽橋局部瓦片破損,橋墩前漂浮物堆積;山洪造成池源橋廊屋梁架扭曲;三條橋的橋身整體傾斜……

颱風「鯰魚」又要來了,「受傷」的廊橋們能否經受再次衝擊?9月26日下午,針對勘察中存在隱患的13處省級以上文保單位,溫州市文廣新局下發文件,要求制定抗臺防汛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加強防範。

目前,被毀廊橋的大小構件已收集到90%以上,但打撈工作尚未結束。為了應對「鯰魚」,泰順各鄉鎮的工作小組已暫停廊橋木構件打撈作業,把精力放在了現有廊橋的安全巡查上。泰順文化系統則實行24小時值班制。

昨天一早,由泰順非遺中心主任季海波帶隊的工作組最先來到泗溪鎮的北澗橋。北澗橋被稱為「世界最美廊橋」,此前橋墩處的風雨板被山洪衝壞,部分材料被洪水衝走。

「我們巴不得往橋墩裡填水泥漿加固,但文物修復工作要論證後再統一修復,所以現在只能採取一些臨時加固措施。」季海波表示。

加固的主要辦法有兩個:一是往橋面上壓沙袋,壓在主要梁木的位置,兩頭多中間少,用沙袋的重力對抗洪水的浮力;二是在橋墩附近打地樁,然後用鋼絲索固定在橋身上,起到平穩、固定的作用。

季海波說,他們一天加固了7座橋,都沒時間休息,「最多的一座橋上壓了200多個沙袋,最少的也壓了60個。」

昨天上午,經防汛辦協調,上遊水庫提前慢慢洩洪降低水位,以防臨時洩洪水位暴漲。

颱風影響期間,清理隊伍將24小時巡查。「如果有雜物、木頭卡在橋墩上,就用竹竿撥開,減少對橋的衝擊。」

昨天下午,受溫州籍愛國華僑委託,溫州市僑辦在泰順縣文物局搞了個儀式,成立「溫州僑愛廊橋修繕基金」。

國寶級廊橋被衝毀的消息傳開後,受到了各國溫州籍華僑的關注。他們準備捐款300餘萬元用於修復廊橋。修橋款分為3批,第一批131.1萬元正在到位。

此前,國家文物局下撥了300萬元國家文物緊急搶修經費,國內的多個民間網絡眾籌平臺也已經匯集了300多萬元修橋愛心款。

溫州廊橋文化學會會長鍾曉波介紹,截至昨天,他們成立的「廊橋陽光公益基金」共收到愛心款90餘萬元,最大的一筆來自溫州泰順商會,捐資50萬元。這些錢將分別匯到溫州市紅十字會、溫州市慈善總會等公益基金專戶。

來源:都市快報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公益廣告

我要爆料 →若飛走監督公眾號留言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若飛社區APP,隨時隨地爆料

你關注的就是頭條

這裡是若飛走監督,用新聞力量關注民生。

相關焦點

  • 中國33座國寶級廊橋,泰順就佔15條,真正的廊橋之鄉
    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這15條國寶級廊橋+1條國寶級碇步。當她在「情愛廊橋」茶館裡,見到我的幾百張廊橋時光時,問著,我走了多少座橋,在泰順的這15座,北澗橋、溪東橋、文興橋、文重橋、三條橋、仙居橋、薛宅橋、南陽橋、霞光橋、池源橋、普賓橋、城水橋、劉宅橋、永慶橋、毓文橋,南陽橋、霞光橋、普賓橋,我還沒去過。
  • 忠縣的這幾座存世古橋,你走過幾座?
    從最初在小河小溪上建橋到之後的於大河大江上建橋,一座座橋的給人藝術感、科技感始終有增無減。 在忠縣2000多年的歷史裡,因水而誕生了無數橋,有木板橋、石拱橋、石板橋、風雨廊橋、還有承擔了同樣職能的跳蹬......每座橋,都有不同的年輪和故事。
  • 長江漢口站超警戒 武漢封堵113座沿江閘口 江灘公園關閉多個出入口
    目前,全市已封堵113座沿江閘口,三鎮江灘公園也有多個出入口關閉。長江漢江水位雙雙超警戒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通報,7日7時,長江漢口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氣象部門預計,未來幾天湖北強降雨將持續。當前,武漢各區各部門正加強科學研判、查險整險和應急處置,積極應對汛情。
  • 3天3座珍貴古橋受損,有的是「中國廊橋史上...
    3天3座珍貴古橋受損,有的「墩毀橋塌」記者從現場了解到,伴隨近日多地持續強降雨過程,僅6日至8日3天內,樂成橋、鎮海橋、彩虹橋3座珍貴古橋相繼遇洪受損。樂成橋始建於明代,位於安徽旌德縣,是長約150米的石拱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日,在洪水衝擊下,這座11孔古橋的多個橋孔突然垮塌,截至9日,被毀至僅剩2個橋孔,殘存水中。
  • 廊橋遺夢:永春有座東關橋
    廊橋曾經遍布福建全境,即使是今天,它還依然在福建山區尋常可見。周亮工《閩小紀》載:「閩中橋梁,最為巨麗,橋上建屋,翼翼楚楚,無處不堪圖畫。」這些廊橋或小巧,或大氣,或粗樸,或精緻,或豔麗,或素淡,或平直,或曲拱,或古老,或現代,或長,或短,或有名,或無名,橫跨在急流深澗及輕波細浪之上,仿佛一段凝固的鄉愁,一道拉長的門樓。這是離家時最好的送別之所,也是回家時最好的接塵之所。
  • 擁有15座國保級廊橋的溫州泰順,看完後就對於廊橋,審美疲勞了
    擁有15座國保級廊橋的「廊橋之縣」泰順說起浙江溫州的泰順,給人第一印象的標誌性建築,就是目前泰順有近千座橋梁,古廊橋就有33座,其中15座古廊橋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看過這裡的廊橋之美、之巧,國內其他地方現代建造的廊橋,都入不了眼了。
  • 杭州桐廬廊橋橋頂坍塌事件:歷史首次出現九級大風 ,現場已無被壓人員
    發生突發事件的這座橋是1984年建造的,因群眾有納涼躲雨需求,於2016年建造上面的木質廊橋,花費20餘萬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事發時,正值九級大風,為當地歷史最高,目前,現場確認已無被壓人員。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28日凌晨0時30分左右,桐廬縣合村鄉召開事故通報會,黨委副書記朱曉東在介紹相關情況時說,發生突發事件的這座橋是1984年建造的,因群眾有納涼躲雨需求,於2016年建造上面的木質廊橋,花費20餘萬元。
  • 泰順廊橋:深山裡的天工圖騰
    橋體上方,長方形廊屋8個小巧玲瓏的白色翼角斜伸向天空,令整座橋看起來甚是靈動。但因常年經風歷雨,用蠣灰浸泡過的廊屋四沿泥瓦、頂部脊梁磚塊,都已漸漸變黑,令整座橋都透出濃重的冷色氣息。 唐寰澄更發現,在閩東北、浙西南、溫州地區的崇山峻岭中,保存著近200座木拱橋,論數量,閩多於浙,而保存質量則浙優於閩。
  • 這座廊橋橫跨萊茵河,屹立河上兩個世紀
    瑞士和列支敦斯登之間的第一座萊茵河橋梁建於1867年於本德爾和哈格之間。在1867年到1879年間,萊茵河谷共建造了13座有蓋的木橋。這座浪漫的木橋長135米,寬6米, 有效載荷為3.5噸,共耗資28,000瑞郎,是歐洲同類橋梁中最大的橋梁,並且是瑞士木材工程最重要的代表作。
  • 外國也有廊橋,瑞士這座廊橋居然還是一座網紅橋
    琉森湖邊有一座網紅廊橋。此橋是歐洲最古老的木製廊橋。橋長約為200米,有兩個小的轉彎。廊橋頂部每隔幾米就有一幅彩畫,共有110幅。橋身中間的折彎處建有一石頭的八角型水塔,34米高。這座木製廊橋是琉森的網紅廊橋,來琉森必來這座橋打卡。不過可惜的是此橋1993年8月17日為一場火災損毀大半,現在看到的是新建的。
  • 閩浙廊橋①中國廊橋最多的縣不是泰順,而是...
    浙南、閩北山區溪流縱橫,山巒疊嶂,先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造就閩浙古廊橋建築群。這一地區現共有保存完整的木拱廊橋數百座,佔全國現存同類廊橋總數的80%。其具體分布範圍大致在浙江甌江水系以南、福建閩江水系以北。
  • 巢湖市環湖各鄉鎮:加固圩堤 守護家園
    上午9時,記者在中廟街道老船塘區域看到,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等搶險隊伍正在裝沙袋壘築防水堤。「80名搶險人員從凌晨4點就開始築防水堤。」中廟社區書記武幫銀說。據介紹,該社區目前有53戶居民家涉水,177人已安全轉移。「這麼大的洪水長這麼大沒見過。」居民楊華告訴記者,「街道已經組織人員在景區湖岸線壘沙袋加固堤壩。」
  • 半月談丨泰順廊橋:橋架山澗,意通古今
    為打破地理阻隔,也為往來的旅人提供遮風避雨、集市貿易的場所,古人在溪澗架起座座廊橋。高超精妙的營造手藝,讓一顆顆散落的「橋梁建造活化石」留存至今。當地通過積極保護,讓廊橋文化得以活態傳承,在現代文明中閃耀出經久不衰的光輝。在浙江泰順拍攝的廊橋。
  • 廊橋舊夢 | 泰順十五座國保級廊橋及鄉土文保
    這裡沒有現代化的鋼筋水泥,也沒有都市摩肩接踵的紛擾,泰順的田裡鄉間處處展現著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意境。上圖:泰順土樓交垟(國七) 溪水上丹紅的漆色橋身橫臥或旋臥在水面,像一條彩虹,這便是廊橋,常見的廊橋種類有八字撐木拱廊橋、水平梁廊橋等。
  • 下鄉的味道 | 這3座屹立於壽寧下黨的廊橋瑰寶,你都知道嗎?
    山城壽寧,地處閩浙邊界素以其廊橋之多、保存得完整被稱為「中國貫木拱廊橋之鄉」廊橋,採用特殊的榫卯結構不用一釘一鐵,編木為虹,屹立千年今天,小旅帶大家一起認識坐落於壽寧縣下黨鄉的3座廊橋瑰寶「世界廊橋之最」稱號的鸞峰橋,全長47.6米,寬4.9米,孔跨37.2米,南北走向;是當前世界現存單拱跨度最長的貫木拱廊橋。
  • 廊橋:堅固的田園理想
    廊橋結構示意圖1.在平臺上蓋橋屋,以木料、瓦片、磚塊等分量加壓,將各著力點壓緊實,越壓反而越牢固,再在兩側加蓋風雨板,在平臺上蓋兩層厚地板,讓內部木質構件避免風吹日曬。泰順一縣保存完好的有33座,其中18座現為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5座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其中又有6座被讚譽為「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蹟」,它們是泗溪姐妹橋(溪東橋、北澗橋)、三魁薛宅橋、仙稔仙居橋、筱村文興橋以及洲嶺三條橋。
  • 金鄉三座古民居修繕完畢 家門口將有「琴棋書畫」院
    古民居  朱珊超  蒼南新聞網11月18日消息:曾經以生產標牌、徽章、臺掛曆等聞名全國的金鄉鎮,將會在修繕完工的古民居內開辦琴、棋、書、畫等私塾機構,這讓今年74歲的本土畫家餘國賢感到興奮不已。
  • 去泰順,開啟一場別有韻味的廊橋文化之旅
    截止目前,泰順共有46座各個時期的廊橋,其中19座廊橋在2005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座廊橋於200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澗橋,溪東橋,三條橋,仙居橋,文興橋,薛宅橋,文重橋,南陽橋,霞光橋,池源橋,普賓橋,城水橋,劉宅橋,永慶橋,毓文橋。
  • 美國廊橋多不勝數,為何偏偏這十座被冠以最
    弓背廊橋由堅硬的木材建造,中間有著不同尋常的拱形弧度,中間比兩端要高出約1.2米,優美的弧度使其更加的上鏡。這座廊橋於1857年至1929年使用,之後由於通向高速桁架橋的建成而逐漸被遺棄,在20世紀50年代,被當地的農民使用。之後廊橋周邊5英畝的土地被開闢為一個小公園,於1954年對遊客開放,1969年被這座古老的廊橋被列入國家史跡名錄,如今它已成為一個備受歡迎的拍照勝地和婚宴舉行地。
  • 翠湖片區博物館群已有15座 王九齡舊居紀念館一樓布展已完畢
    今年5月,「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對外公布,半年來翠湖片區博物館群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參觀,目前還有4座紀念館在修復中, 「十四五」期間翠湖片區博物館數量有望突破20個。10月13兩座博物館的修復情況如何了?都市時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目前王九齡舊居紀念館一樓布展已完畢。  10月的翠湖,秋景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