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 中伊是最大輸家

2020-12-12 網易新聞

(原標題:美高官:中國和伊朗將成最大輸家)

據俄塔社9月3日報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周四在接受美國電臺節目主持人休·休伊特採訪時稱,中國和伊朗將成為以色列和阿聯達成關係全面正常化協議一事上的失敗者。

羅伯特·奧布萊恩 資料圖

奧布萊恩稱,阿聯和以色列之間的協議「將改變中東的局勢」,「經濟、文化聯繫將達到不可思議的水平,將開啟大量投資……對協議締約國來說,這是一項驚人的協議」。

奧布萊恩認為,「此項協議的最大輸家肯定是伊朗和中國。以色列人將在美國以外獲得新的投資來源,我認為將籤署很多交易,而這些交易將迫使中國人退出以色列的科技市場。此外,我相信安全領域的合作即將加強,這對伊朗將是極為不利的。」

美國總統川普此前在8月13日宣布,以色列和阿聯已就雙邊關係全面正常化達成協議。根據該協議,以色列將暫停將其「主權」延伸至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此項領土「吞併」計劃是此前美國解決巴以衝突計劃所規定的。以色列和阿聯的代表團可能很快就會籤署雙邊協議,包括投資、旅遊、安全、電信、技術、能源、衛生、文化、環境和互設大使館。

奧布萊恩還表示,美國希望新一代的巴勒斯坦領導人取代目前的巴勒斯坦領導人。

這位美國總統助理被問及,就以色列和阿聯之間關係正常化的協議來看,巴勒斯坦是否有能力為解決中東問題提出任何新的倡議。眾所周知,巴勒斯坦宣布從阿聯撤回其大使,並稱阿以關係正常化決定是一種背叛和「對阿拉伯和平倡議的破壞」。奧布萊恩表示,巴勒斯坦青年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青年一樣,希望保障自己有住房,組建家庭,實現美好的未來。奧布萊恩認為,目前與巴解組織有關的巴勒斯坦領導人,他們有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馬列主義革命鬥爭的思維模式」。

奧布萊恩稱,「我們需要新一代年輕的巴勒斯坦領導層,他們希望自己、他們的阿拉伯兄弟和鄰國以色列擁有美好的未來。我們已經準備好幫助他們實現那個未來,我希望他們能很快握住我們的援助之手。」

被問到是否有可能在將來再出現類似以色列和阿聯之間締結的那種協定,奧布萊恩表示肯定。奧布萊恩總結道,「我相信會達成協議,但那與美國11月3日的選舉日程沒有關聯。」

相關報導:

以色列發表反華社論?中以的真實關係是怎樣的

這些天,美國媒體在輿論上對咱們中國的攻擊愈發頻繁,一些美國小弟也紛紛跟進。

以色列主流媒體《耶路撒冷郵報》先是發表社論:表態要加入美國所謂的「清潔網絡」計劃,承諾未來5G等通訊領域排斥中國設備和技術。


8月19日,該媒體又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已經被證明是反派,我們啥也不欠他們》的社論。


以色列最近對中國釋放出來的惡意,讓部分中國網民不解,因為在大家的認知中,似乎以色列對中國的態度很好。

以前,中文網絡還充斥著海量的諸如「以色列心懷感恩,無私幫助中國」、「猶太人和中國人在二戰期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等神話傳說。

但其實,很多傳說都是假的。是因為猶太人掌握了輿論機器,所以特別會宣傳而已。

比如,以前有種流傳很廣的說法,說二戰時期日本人曾經配合德國,追殺在中國的猶太人,是中國人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日寇巴結希特勒,也曾策劃滅在滬猶太人。有兩條猶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堂,一度被鬼子前後出口焊上鐵柵門,禁止出入達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裡的二千餘人,最後大部分都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全款靠居住在周圍的上海市民,路見不平,接二連三地採用「空投」、就是將麵餅等食物擲過房頂去的原始方法幫了他們一把。」

但其實,日本人對幫助德國人殺在中國的猶太人一直不怎麼上心。

納粹德國曾在1942年6月,派蓋世太保駐日本首席代表約瑟夫·梅辛格上校赴滬和日寇佔領軍交涉,要其協助納粹「解決」上海猶太人。


但日本人只在虹口地區搞了個「無國籍難民區」,將無國籍的猶太難民約1.4萬人遷入其中。

原因也不複雜,因為日本人和猶太財團一直都有合作。

早在日俄戰爭時期,一位名叫雅可布·希夫的美國猶太富商就主動向日本提供了2000萬美元貸款,這筆錢對於當時的日本至關重要。


戰後,雅可布·希夫一下成了日本的英雄,被日本媒體連篇累牘地頌揚,甚至連明治天皇也在皇宮舉行宴會款待。

此後,日本內部出現了一些「親猶派」,試圖利用世界範圍的內的猶太財團,幫助日本進行侵略擴張。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甚至有過一個「河豚計劃」:

即吸引大量猶太移民來東北,獲得大量的猶太資本,並讓猶太移民在東北安家落戶,形成獨立的社團,甚至在東北劃一片土地,重建2000年前的「猶太國」。


為了加強猶太人好感,日本的「親猶派」甚至編造出「日本人是猶太失散的第10個部落」這種荒謬言論。

當然,這個計劃最終因為美國猶太領袖的反對而破產。

現在旅遊的人這麼多,以色列也不算是冷門旅遊點,但凡去過以色列的朋友都反映,當地的普通以色列民眾都對「中國二戰救助猶太人」這件事一臉懵逼。

(反映上海猶太人的影視劇海報)


倒是中國在以色列有許多務工人員,經常受到以色列軍警欺辱,有個中國記者為了維護中國勞工的權益辦了一份中文刊物,最後被以色列當局驅逐。


以前還有媒體宣傳說,猶太人復國成功後,專門為中國人立下紀念碑,以紀念中國人二戰救助猶太人的義舉。

這個碑是存在的,但是在以色列,類似的大大小小的紀念標誌有成百上千,有以色列官方的,也有民間自己建的小碑,沒什麼專門紀念中國人這種說法。


以色列有個「茲瓦特迪克」基金會,專門對二戰期間所有冒險救助過猶太人的外國人,頒發「國際義人」獎,為其立碑紀念。


截止到2000年,以色列共向世界各國10000多人頒授「義人」獎,其中只有一名中國人——當年在烏克蘭救助了猶太兒童的潘均順

2001年,中國學者發現當時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也給數千猶太難民發放籤證,使其逃離納粹佔領區,所以後來「茲瓦特迪克」基金會也授予何鳳山「國際義人」稱號。


猶太人這個民族,歷史上經常到處流亡,少有穩定建國的時候。

而且,他們大部分時候都是作為一個「錢袋子」,依附於某個政府而存在的,錢袋子是無所謂對哪個民族哪個國家特別友好的,只是利益而已。

近現代猶太人在很多國家的名聲很好,只是因為猶太財團掌握了輿論機器。

猶太人歷史很悠久,他們最早定居在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的烏爾城(今伊拉克納西裡耶),和阿拉伯人都屬於閃米特人,同根同源。

後來到公元前1950年,烏爾城受到外人的侵入。

猶太人這一部落,歷經艱難長途跋涉,逃到了位於敘利亞與埃及之間的丘陵地帶,該地被稱為迦南地,當地土著名為迦南人


當地迦南人對這群和自己體貌特徵、生活習慣有較大差異的外來人很反感,稱其為希伯來人,意為「大河那邊來的人」,雙方長期有衝突。

過了350多年,迦南發生了饑荒,許多希伯來人又遷移到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東部,被埃及法老統治。

之後又過了數百年,希伯來人在首領的帶領下,逃出埃及,又回到了迦南地,此後該地就被猶太教稱為「應許之地」。


又過了些年頭,一支來自地中海的部族腓力斯丁也攻佔了迦南地的部分領土,並在此定居,古代希臘人稱腓力斯丁人的居住地為「巴勒斯坦」,意即「腓力斯丁人的國家」。

從此,巴勒斯坦的稱呼慢慢取代了迦南。


到公元前11世紀,希伯來各部族終於完全統一,並在首領大衛王的帶領下趕走了腓力斯丁人,並奪取了迦南人的耶路撒冷城,建立以色列聯合王國。


同時,雅各的第四個兒子猶大的子孫們又成立了猶大支派,而大衛王就來自這個支派,至此,「猶太」這個稱呼也成為了希伯來人的族名,並逐漸取代了後者,至此,猶太人正式形成了。

不過,猶太人在古代的輝煌也就此達到,這個聯合王國很快分裂為南北,北部名「以色列王國」,南部則稱「猶太王國」,並分別延續幾百年後被亞述和新巴比倫滅亡。


北部的以色列王國這一派系,逐漸被亞述人融合同化,南部的猶太王國先是被新巴比倫奴役,後來波斯帝國滅亡新巴比倫後才得以返回耶路撒冷,猶太人再也沒有重現大衛王時期的輝煌,先後被波斯和古希臘人統治,享有自治權。

到羅馬帝國時期,公元66年,羅馬人大肆屠殺和排擠猶太人,引發了猶太人起義。

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攻佔摧毀,猶太人被趕出了故鄉,又開始了他們長時間的流亡生活。


猶太人在歐洲各地定居後,都遭遇歧視和排擠。

猶太人也固守自己的文化、宗教信仰,和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人產生了嚴重衝突,他們不願意融入當地人,當地人也不接納他們。

歐洲封建主們禁止猶太人擁有土地,當地手工行業協會也抵制猶太人進入。

於是,擺在猶太人面前基本只有一條路可走——經商。

借債、還債、放貸是猶太人最基本的賺錢路子,可放貸在基督教教義中都是邪惡的,所以就使得當地人愈發討厭猶太人。

猶太人靠著放貸和經商不斷獲利,為了傳承信仰,還特別注重讀寫教育,有錢有文化,封建領主很喜歡讓猶太人充當基層行政官吏。

對於猶太人放貸的行為,他們就徵高額的稅收,引導民眾去仇視猶太人,自己拿好處,跟猶太人借錢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抄猶太人的家賴帳。

(中世紀猶太金融家)


於是,猶太人和歐洲人之間的惡性循環就形成了:

猶太人越維護自己的文化傳統,就越是難以融入社會,越來越排外,先是不再對外傳教,然後過分強調血統純正,要求必須是母親是猶太人才可以,到了最後,甚至寧可近親結婚也不和外人通婚。

猶太人在文化上保持得很完整,但上千年都沒有被當地人同化,僅有中國河南開封的一支例外(但近些年受以色列方面宣傳鼓吹,許多人開始重新認同)。

而且,時間越久,猶太人的形象就越來越差:

他們要麼就是幫領主們幹黑活兒的官吏,要麼就是放貸的黑心商人。

莎士比亞名著《威尼斯商人》裡的反派——猶太商人夏洛克就是那時候歐洲人對猶太人的普遍觀感,覺得他們是惡人,怎麼整猶太人都不過分。


從羅馬帝國開始之後,不論是羅馬人,還是英國、沙俄、波蘭、法國等等,都有相當程度的反猶暴動和驅趕猶太人的國家行為,納粹大屠殺只是這其中最為兇殘的一幕,也是當時大部分德國民眾支持的。

各國的排斥和迫害,讓猶太人的排外情緒也不斷達到高峰。他們彼此越抱越緊,長期經商也使得猶太人慢慢養成了重利、只相信自己人的特點。

19世紀末,猶太人開始形成了「錫安主義」思想,也就是猶太復國主義,想要把全世界流散的猶太人全部團結起來,回到「應許之地」——巴勒斯坦,重建猶太國。

後來,在英美等國家的支持下,決定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


但這在當地阿拉伯人看來,這種復國毫無道理。

畢竟猶太人離開這塊地方已經2000年了,當地的阿拉伯人也已經定居了上千年,突然從各地湧入的猶太人要裂土建國,你讓這裡的人去哪裡呢?


讓是不可能讓的,只能打。

為了土地,以色列打了多次中東戰爭,阿拉伯世界各懷鬼胎,內部不團結,而以色列則有美國及世界各地的猶太財閥支持,結果越打越大,愈來愈強。

猶太人不僅將48年聯合國劃分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土地絕大部分吞併,甚至一度侵領了包括埃及西奈半島、黎巴嫩南部、敘利亞戈蘭高地等領土(侵佔至今),並一直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架勢。


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都沒有打贏治安戰,被拖在泥沼裡出不來。

但以色列的軍隊作為外來入侵者,不僅打贏了治安戰,而且明明是入侵,卻總能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

猶太資本的宣傳功不可沒,猶太人控制了許多媒體,所以以色列的霸道之舉總有一堆人為之辯白,但那些失去了家園,甚至失去了生命的巴勒斯坦人,他們的聲音在國際上常常是連個浪花都激不起來。

巴勒斯坦人的抗爭,在民間輿論場幾乎被妖魔化成暴恐活動。


以色列在建交的國家都有文化交流中心,或者猶太人文化中心,以色列政府和民間人士對於國家形象和猶太人文化宣傳,一直都很積極。


在中國,以色列和猶太人的形象一直很好,像《塔木德智慧全書》、《猶太人的羊皮圈》、《猶太人的智慧》等雞湯書籍在中國至今銷量不錯,人氣旺盛。


在中國的社交網絡、論壇和視頻網站上,以色列也好,猶太人也好,都有大量正面宣傳。

很多以色列籍的猶太人在做媒體的時候,也會潛移默化地說,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久而久之,在很多人心裡就會固化下來。

就連四處搞暗殺的摩薩德,也在中國網絡圈被長期吹捧,以色列情報機構創立的實戰格鬥技能馬伽術也在中國開辦了許多培訓中心。

在這種文化輸出下,猶太人和以色列的形象,在中國一直是被神化的。


一開始是說猶太人和中國人在二戰互相幫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就是什麼猶太人在唐山大地震中捐了很多錢,後來甚至發展到了說「以色列對中國軍工發展有很大幫助」,說我國的殲十戰機、防彈衣、空警2000預警機等都離不開以色列慷慨相助。

但其實,以色列本身的軍工水平不高,他們國產的防彈衣因為劣質還被自己政府的國防部長專門吐槽過。

以色列的「獅」式飛機,也是1979年由美國提供主要技術和部分資金,兩國合作研製的,以色列自己的技術是不夠的,更不可能給我們了。


從貿易戰開始以來,中美博弈到現在,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看明白了:

中國作為舊世界秩序的挑戰者,本來就是要觸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被罵上兩句很正常,我們往前走得越高,就會被罵得越狠,黎明將要來臨之前,黑暗總是最瘋狂的。

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裡,從來都只有利益,在這個冰冷的世界裡,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動其實是有害的,美國是因為自己的強大才有很多朋友,而不是因為有很多朋友才強大。

以色列人說不欠我們的,中國更不欠以色列人什麼,很多時候談感情傷錢,談錢就好了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荀建國_NN7379

相關焦點

  • 美高官: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中國和伊朗是最大輸家
    據俄塔社9月3日報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周四在接受美國電臺節目主持人休·休伊特採訪時稱,中國和伊朗將成為以色列和阿聯達成關係全面正常化協議一事上的失敗者。奧布萊恩稱,阿聯和以色列之間的協議「將改變中東的局勢」,「經濟、文化聯繫將達到不可思議的水平,將開啟大量投資……對協議締約國來說,這是一項驚人的協議」。羅伯特·奧布萊恩 資料圖奧布萊恩認為,「此項協議的最大輸家肯定是伊朗和中國。
  • 中東棋局:阿聯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前因後果」
    當地時間8月13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總統川普當天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同意阿聯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聯合聲明還稱,應川普「要求」和在阿聯支持下,以色列將暫停對美國「中東和平新計劃」中提及的區域「實施主權」,將集中精力拓展與其他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關係。
  • 巴解組織:阿聯和以色列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以色列和阿聯之間...
    2 也是在同一天,以色列總理宣布他仍然有意推行其非法吞併計劃。 2.阿聯接受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含義是什麼? 這是與以色列沒有直接戰爭狀態的阿拉伯國家第一次同意與以色列建立全面正常關係。
  • 以色列與阿聯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 歷史性「破冰」難解困局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以色列與阿聯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 歷史性「破冰」難解困局中新社記者 劉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當地時間13日發表聲明說,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總統川普當天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同意阿聯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
  • 美國總統川普為何攛掇阿聯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為了和平?他會...
    叢培影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一帶一路」與青年研究所所長,以色列海法大學亞洲研究系博士後阿聯和以色列8月13日宣布:兩國達成外交關係正常化協議,同意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阿聯成為繼埃及和約旦之後第三個與以色列角力外交聯繫的阿拉伯國家,更是海灣國家中的第一個,給中東地區局勢和國際安全形勢都帶來深遠影響。利益驅動兩國關係實現正常化阿聯在此時選擇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首先,阿聯為實現自身經濟戰略轉型,迫切希望以色列為其提供技術支持。
  • 王晉:阿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促進中東新格局
    8月13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美國總統川普當天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同意阿聯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阿聯與以色列締結「和平條約」是中東政治的重要歷史時刻。
  • 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 期待共促旅遊發展
    中國旅遊新聞網9月18日訊 據色列國家旅遊部駐中國辦事處消息 近日,以色列與阿聯籤署和平協議,以推動雙邊關係正常化發展。和平進展也即將促進旅遊業的發展——雙方旅遊業主要負責人將在阿布達比舉辦第一次圓桌會議,期待會議能夠收穫促進行業發展的碩果。
  • 阿以關係正常化震動中東,埃爾多安:有可能中止與阿聯外交關係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3日,阿聯、以色列和美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阿以同意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與此同時,以色列暫停吞併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計劃。阿聯將是第一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的海灣阿拉伯國家、第三個阿拉伯國家。埃及與約旦分別在1979年和1994年與以色列建交。
  • 【以色列和阿聯達成歷史性的關係正常化協議】路透報導,以色列和...
    文 / 浚濱2020-08-13 23:18:45來源:FX168 【以色列和阿聯達成歷史性的關係正常化協議】路透報導,以色列和阿聯周四達成一項歷史性的和平協議,這將使得這兩個中東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全面正常化
  • 以色列城市市政廳點亮阿聯國旗顏色,慶祝兩國關係正常化
    以色列城市市政廳點亮阿聯國旗顏色,慶祝兩國關係正常化 2020年8月14日 06:57 來源:央視新聞 &nbsp&nbsp&nbsp&nbsp&nbsp
  • 隨著關係正常化,阿聯和以色列開始就能源合作進行談判
    阿聯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之後,兩國舉行了會議來討論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合作。 阿聯WAM通訊社周四報導,歐佩克第三大產油國阿聯和以色列舉行了首次天然氣和石油工作組會議。
  • 以色列與沙特領導人沙漠密會,但未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
    這則消息立即吸引了各界的目光,沙特和以色列關係長期緊張,兩國目前仍未實現關係正常化,若會面的消息為真,這就代表兩國領導人首次舉行了會面。 儘管沙特外交部否認了秘密會面一事,但幾名匿名的沙特顧問與美國官員又透露了更多細節。據《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11月27日報導,這些官員稱,兩國領導人討論了關係正常化協議、伊朗問題等內容,但雙方並未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
  • 以色列:正與多個阿拉伯國家「秘密對話」關係正常化
    新華社耶路撒冷8月30日電(記者 尚昊 陳文仙)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8月30日在耶路撒冷表示,以色列目前正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就關係正常化問題開展「秘密對話」。內塔尼亞胡當日在耶路撒冷會見了到訪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和美國總統高級顧問庫什納。
  • 美總統或將提名諾獎?以色列阿聯建交,誰才是最大受益者?
    就在昨天,美總統在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阿聯和以色列將建交並達成協議。對此美總統難抑興奮,甚至公開表示自己「本來想叫它川普協議的」。美總統如此邀功心切,表明此次以色列和阿聯的關係正常化歸因於美國的斡旋,但為何最高興的是美總統呢?關鍵在於爭取以色列的支持!
  • 以色列高官:巴林和阿曼可能是在阿聯後與以色列建交的國家
    8月16日,以色列情報部長表示,巴林和阿曼可能是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後又一批與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海灣國家。據新華社杜拜8月13日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13日發表聲明說,阿聯將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聲明說,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總統川普當天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同意阿聯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
  • 庫什納:幾個月內將再有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9月1日報導,當天在接受阿聯通訊社採訪時,白宮顧問庫什納被問及下一個阿拉伯國家何時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他回應稱:「讓我們期待這幾個月的消息吧。」報導認為,他這句話表明,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再有阿拉伯國家效仿阿聯,與以色列和解。庫什納還將前往其他海灣國家進行訪問,尋求更多阿拉伯國家支持。
  • 阿以關係將全面正常化,對地區格局影響幾何?誰是最大受益者?
    8月13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發表講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13日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在美國的斡旋下,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成了「全面和正式」的和平協議。新華社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13日發表聲明說,阿聯將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
  • 阿以關係正常化:「突破」朝向何方?
    新華社發【特別關注】9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主持以色列與阿聯和巴林關係正常化協議的籤署儀式,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先後與阿聯外長阿卜杜拉和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籤署關係正常化協議。一個多月以來,美在中東開展密集的外交活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川普的女婿庫什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等政府高層接連出訪中東各國,積極策動以色列與中東阿拉伯國家及域外伊斯蘭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也帶來中東政治格局的重大變化,因此備受世人矚目。
  • 沙特國王薩勒曼:巴以達成協議之前不考慮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沙特國王薩勒曼:巴以達成協議之前不考慮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9-07 09:20 來源
  • 阿以關係正常化後,阿聯遭受大量網絡攻擊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杜拜中華網報導 周日,阿聯網絡安全負責人表示,在阿聯與以色列亞伯拉罕協議後,阿聯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