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戰鬥機
近日,外媒報導稱,埃及已經下定決心要從俄羅斯購買26架蘇-35戰鬥機,其花費高達20多億美元。此前美國多次要求埃及放棄俄戰機,否則將予以制裁。並且隨著F-35戰機售價不足8000萬美元,埃及購買的蘇-35單價比F-35還貴,而埃及不懼美制裁堅決從購買俄羅斯戰機又是為了什麼呢?
媒體提到,埃及之所以要堅決購買蘇-35,是因為俄羅斯會附帶提供R-27空空飛彈等武器,甚至還會提供為蘇-57開發的KH-59MK2隱身空射飛彈,算是配個全套,這樣算下來並不比買F-35要虧多少。不過即使這樣,埃及犯得著得罪美國麼?
在去年的時候,埃及還很配合美國關閉伊朗油輪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航線,導致一艘伊朗油輪在繞遠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被英國海軍扣押,至少說明埃及並無意和美國對著幹。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這次埃及不惜得罪美國也要得到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或許,埃及正在為一場戰爭在做準備。
建設中的復興大壩
近段時間,就有報導稱埃及與衣索比亞就復興大壩問題進行談判,雙方就這座尼羅河上遊建造的大壩問題還未談攏,僵局也持續多年,衣索比亞堅持要造完大壩,而埃及堅決反對造大壩,甚至兩國因此有了不少火藥味,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為何一座大壩能牽動兩個國家?而埃及購買俄羅斯蘇-35戰機又與此事有何關係?
埃及位於尼羅河下遊,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全年乾旱少雨,國內用水依靠尼羅河,因此埃及的聚落基本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可以說尼羅河就是埃及的生命線,然而這條生命線卻掌握在另一個國家手裡。
尼羅河
衣索比亞位於尼羅河上遊,大部分地區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分為明顯的乾濕季,降水主要集中在7到10月,這也導致尼羅河的汛期在8到1月。但是衣索比亞一直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尼羅河上遊建起一座大壩,攔截尼羅河水流從而改變過往「靠天吃飯」的歷史。
但是大壩的建起,必然會導致尼羅河下遊水量急劇下降,於是下遊的埃及與蘇丹都強烈反對衣索比亞建大壩,在復興大壩計劃之初,埃及就多次威脅派戰機對衣索比亞進行轟炸,而過去衣索比亞實力遠遜於埃及,也不敢越過紅線。
然而近年來,北非政局陷入動蕩,蘇丹、利比亞陷入內戰,埃及也被波及其中,軍事實力大為削減。另一方面,依靠中國的投資,衣索比亞這幾年國家建設風生水起,軍事實力也大大增加,完全具備了與埃及軍隊掰一掰手腕的實力。衣索比亞認為,現在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加速了大壩的建設,同時在政治上尋求歐美的支持。
埃及軍隊
可以說一個必須要建大壩,一個不準建大壩,兩埃之間的矛盾似乎已經不可調和了,雙方都在為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前面說到,衣索比亞正在尋求歐美的支持,於是埃及希望另一大國來幫助他。
通過支持利比亞哈夫塔爾的國民軍,俄羅斯這幾年在北非的影響力日益增加,同時美國還處於觀望態度,於是埃及認定俄羅斯能給予的支持會比美國更大。考慮到這層因素,埃及願意購買26架蘇-35戰鬥機,更像是給俄羅斯遞上「投名狀」。(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