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場疫情之後,很多餐飲行業的老闆都表示,2020年一整年可謂是虧損嚴重了,好容易賺的一點錢全都賠進去了,讓人慾哭無淚,如果能夠重頭再來,會慎重考慮是否進入餐飲行業。不過在復工復產之後,有一個餐飲類型卻火了一陣子,巔峰時期竟然出現了每家店都人滿為患,還有人慕名而來「打卡」的情況,它就是「38元醬大骨自助餐」。
38元醬大骨自助餐在去年可謂是「賺錢風口」了,很多人掛牌開店想要跟著沾光,甚至連一些老牌餐飲店為了賺錢,也都開始自降身價增加了醬大骨這個品類,可以說它成了餐飲行業一個「風向標」,它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方式也給很多老闆帶來了啟示。
這種低價的醬大骨自主之所以能火,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了消費者喜歡「貪便宜」的心理,藉助「自助餐」的形式將這種心理不斷放大,讓消費者產生了「38元怎麼都能吃回本」的心理。但是實際情況卻出乎意料,很多消費者表示,吃幾個骨頭就飽了,外加帶著小孩、老婆,平均下來依舊是吃不回本的。
回過頭來看看「38元醬大骨自助餐」背後的「套路」,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類型的店在去年底突然就迎來「關門潮」了。
總結來說,醬大骨自助主要存在4個套路:
首先就是增加了附加消費,雖然門頭寫著是38元一位,但是每個人還需要增加七八元的餐具費或者調料費,而38元只是形狀不規則、肉少的醬大骨,如果想要吃圓谷、棒骨、牛骨,價格可能就是48、58一位了,無形中客單價就上來了;此外,醬大骨是非常油膩的,吃上幾塊就有點膩了,而且肉類原本就比較容易飽腹,小孩、女人胃口小,吃一頓肯定是不划算的。
第三點就是,店內很多的食材其實是需要另外收費的,例如白酒、飲料等,無形中也給店內增加了消費項目。最後一點就是,老闆為了防止真的有「大胃王」進店,就規定了超時收費,也可以避免有些人從中午邊喝酒邊吃一直到晚上了 。
以上這4點其實就是「38元醬大骨自助餐」存在的套路,這種經營模式還是比較新穎的,通過網絡發酵之後,一時間成了「網紅」了,短時間內就開遍了全國各地,很多人都會進店「嘗鮮」,拍照發朋友圈,讓這些店背後的老闆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這類型的店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沒有「回頭客」,消費者的評價並不是很好。很多吃過的人雖然表示吃得很飽,但是卻也表示再也不會來了,因為菜品比較單一、油膩,吃幾塊就不想吃了,帶著一群人去也肯定是虧本的。相較於其他的自助餐店,這種「38元醬大骨自助」優勢並不明顯。原本以為它的價格便宜,但是吃一頓卻發現,還不如加幾十元/客,去吃食材更加豐富的海鮮自助,無論是環境還是用餐體驗都是物超所值的。
所以,38元醬大骨自助餐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又迎來了「關店潮」,很多老闆又要虧本了。你吃過這種自助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