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南橋新城建設正緊鑼密鼓,各種新氣象不斷呈現。作為新城的核心板塊,作為奉賢區政府所在地,南橋鎮所獲得的大好機遇不言而喻。這也意味著,多年來一直在全區各鎮中穩坐綜合實力頭把交椅的南橋,仍有望在今後較長時間內引領新一輪發展。
然而,這一次我們聚焦南橋鎮,並不是因為其不容置疑的地位和實力,而更多在於它在漂亮成績面前的謹慎態度,以及較早就開始的各種轉型努力。剛過去的五年,該鎮工業產值增加了1.3倍,稅收增加1.45倍,但5年新增的工業用地卻只有300畝……正如該鎮鎮長徐正文所說,南橋鎮真正要做的是「內涵式發展」模式的排頭兵。
為何提出一項新經濟指標?
2012年,南橋鎮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項新的經濟考核指標,那就是力爭「既有企業畝均產出水平增長15%」。一般來說,一個地區要想謀求工業用地平均產出的明顯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新項目的拉升,但南橋鎮居然敢把原有的企業項目單獨列出來進行考核,可見其在工業經濟「內涵式增長」上的決心和底氣。
徐正文告訴記者,南橋總的產業園區用地9500畝,目前已經用去7500畝,所剩空間不大,這就要求全鎮幹部和落戶企業都樹立「惜土如金」的理念。然而,如何才能讓大大小小的企業對此有切身認同?讓人驚訝的是,南橋鎮通過幾年努力,竟然讓眾多的企業家轉變了理念:以前,鎮裡召集企業家開會,希望降低土地閒置率,提高單位產出,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土地拿下了用不用是自己的事;但現在,在這樣的會上,一些企業家要是發現自己企業土地產出低,就會感到很難為情。
政策的導向作用,首先讓企業轉變了想法。2008年,南橋鎮推出「畝均產出前十名企業」的評選,在給予獎勵的同時進行大力宣傳,在企業中逐步樹立「提高產出」的光榮意識。2009年,鎮裡出臺了面向鎮級工業園的畝均產出考核政策,使這一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去年,該鎮不僅進一步提高了扶持企業發展的獎勵標準,還對畝均稅收低於3萬元的企業取消財政扶持政策。今年,又出臺了更嚴格的政策,一旦土地產稅低於一個標準,企業還需自行補繳差額部分。這就讓企業越來越意識到,能不能用好土地資源,能不能提高土地產稅,不僅是政府部門的事,也與企業自身利益密切相關。
技術改造政策,也被南橋鎮用到了極致。目前,該鎮已建立了企業信息庫,每家企業的佔地、產品、工藝、產稅等情況都被記錄在其中。每年,鎮裡會對企業進行深入分析,要是發現有的企業市場前景較好、但產出卻較低,就幫助進一步分析是否工藝、技術等落後了,進而推動其實施技改。在市、區給予的扶持資金基礎上,鎮裡還給予1:1的配套扶持,企業只要出極少的資金就可以實施技改。今年,該鎮將拿出1500萬元技改專項扶持資金。不僅如此,以前政府部門推進技改項目,主要注重投入,對後續效果較少考量,不少技改項目實施後還出現了負增長,但南橋鎮如今將扶持資金的發放與企業後續產稅的增量掛鈎起來,大大調動了企業積極性。統計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該鎮每年推進的技改項目產稅增長基本高於10%,極少出現負增長。
騰籠換鳥,則是「更徹底」的產業升級調整方式。據了解,近幾年來,南橋鎮平均每年要淘汰3家左右的劣勢企業,每年騰出70多畝土地,今年力度更大,將至少調整5家劣勢企業。該鎮幹部津津樂道的一個案例,說明了這項工作的成效:有家老企業佔地30多畝,以前產稅不到30萬元,該企業被調整出去後,很快引入了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投產第一年稅收就達到2000萬元,第二年達4500萬元,今年更有望產稅6000萬元。今年,該鎮還將探索新的「騰籠換鳥」辦法,讓原有企業主「自我調整」,進行招商引資,如果引進了優勢企業,不僅可以獲得廠房租金,還可獲得政府部門的獎勵。這樣的調整方式,兼顧各方利益,既有利於產業升級,又緩和了各種矛盾,減少了騰籠換鳥的阻力。
此外,該鎮還在想方設法挖掘工業經濟「內涵式發展」的潛力。目前,該鎮不僅培育一批企業做大做強,還推動3家企業進入上市後備隊伍。同時,該鎮在招商引資上努力抓「引領性產業」,力爭新落戶企業要符合奉賢區「6+8」產業導向(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重大裝備、航空發動機配套、智能電網為主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以輸配電、精細化工、電子信息、汽車配件、光儀電、物流裝備製造、農產品深加工、遊艇製造為主的八大傳統優勢產業)。去年,該鎮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產值達209億元,其中「6+8」產業佔比接近50%。
一連串和諧努力圖什麼?
在南橋鎮有關負責人看來,當前面臨的最大機遇,就是城市建設的重點正由中心城區向郊區轉移,而這具體表現就是南橋新城的規劃建設。與此同時,全市範圍內的轉型發展環境,也給南橋鎮謀求內涵式發展提供了大好氛圍。但是,挑戰也如影隨形。一方面,這幾年經濟發展的外部大形勢並不太好,另一方面,轉型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對一個地方來說,越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越要確保和諧穩定。
據了解,過去的五年裡,為了新城建設、大項目落地等,南橋鎮已動遷了1500戶農戶、130戶企業和商家。但與此同時,種種與「穩定」相關的指標卻明顯趨好。比如,信訪數量逐年下降,入室盜竊案近3年年均下降15%,第三方測評的公眾安全滿意度也在全市位居前列。其中的關鍵,是該鎮把「民生和諧」放在了重要位置,讓當地老百姓共享地區發展的成果。
在百姓居住環境方面,該鎮不斷改善各種基礎設施。到目前為止,南橋已完成對所有居民樓的「平改坡」,所需資金全部由政府埋單。同時,鎮裡還完成了460萬平方米的舊區改造。從前年開始,該鎮已將天然氣通到了「未被覆蓋」的6300戶居民家中,今後三年還將有4萬多戶居民受惠。該鎮高度重視平安建設,為全鎮7800個樓道安裝防盜門,僅此一項政府就投入了4000萬元。在農村地區,鎮裡近5年已投入4500萬元整治了大小黑臭河道,同時還全面啟動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程。
在百姓生活品質方面,鎮裡也想方設法提升水平。為了豐富人們文化生活,鎮裡選擇在最中心的位置投入巨資建起了一座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總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全鎮17個村也將陸續興建「農家會所」,讓村民讀書、看戲、喝茶、聊天等有個好去處。各村還建起了健身點,其中設有多種健身設施,受到農民歡迎。農民的保障也更加全面了。去年,該鎮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8%以上,農村退養老人每月養老金最高可達到500元以上。為了幫助困難群體,去年該鎮的救助補助資金也達到了2300萬元。
這幾年,南橋新城正加快建設,每年都要新增100萬平方米的建築。在此過程中,南橋鎮也沒閒著,而是想方設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對他們來說,南橋已不是一個鎮的概念,而是要將其作為一個「城」來看待。從2009年起,該鎮在市容環境上的投入每年都要增加20%。與此同時,還摸索創建出了一系列長效機制,打破了城市管理「創建—整治—反彈」的怪圈,如今南橋城區禁得起「隨時隨地的市容衛生檢查」:一張廢紙丟到馬路上,最多在半小時內就會被清理掉。比如該鎮在城區市容衛生中實行管理、作業、執法單位「三位一體」的做法,緊密合作,成效顯著。全部農村地區則被劃分成4個片區,每個片區有一個職能部門包幹督查,一旦發現問題就要求整改,上面還有監察室對各督查部門進行總體「督查」。為此,鎮裡還成立了專門的「城鄉管理辦公室」,每個月進行一次市容環境督查的講評和公示,要求相關責任單位的負責人都要參加,由此形成爭相創優的良好氛圍。而全鎮範圍內的市民教育活動,也在廣泛開展。
一個關鍵突破口在哪裡?
雖然南橋鎮並不承擔新城建設的任務,但是,如何為正在崛起的新城提供全新的產業支撐,如何為即將匯聚而來的新城人口提供優質服務,推動「產城融合」更好的實現,則是該鎮當下必須要好好思考和實踐的問題。對此,徐正文表示,南橋鎮轉型發展的最關鍵突破口,就在於能否推動現代服務業的蓬勃興起。
作為民營企業集聚、活躍的地區,奉賢居民的消費潛力巨大。幾年前,百聯購物中心一落戶南橋,就受到當地居民的追捧,但很快,大家又不滿足了:購物中心的品牌基本處於中低檔,並不能滿足居民的消費需求。不久後,百聯購物中心對定位、品牌等進行了重新調整,人氣又開始趨旺,一到節假日,周邊幾條馬路幾乎車滿為患。第二年,購物中心就實現了較好盈利。去年,整個南橋鎮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1億元,同比增長22.9%。但該鎮並不滿足,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將二、三產業的比例由6.7:3.3至少調整到6:4。
可以說,生活性服務業,本就是南橋鎮的強項。此前,該鎮已經在餐飲、會務等休閒產業方面小有名氣,甚至還被稱為「小香港」。但如今,相關服務業設施將進一步提升水平。以五星級酒店為例,南橋鎮原有的悅華酒店經過改造,已於去年由「四星」成功提升為「五星」;建成沒幾年的南郊賓館,如今也成功創建成「五星級酒店」;原有的聖淘沙酒店業則正在衝刺「五星級酒店」;此外,新城區域內的一座五星級酒店已經結構封頂,老城範圍內的另一座五星級酒店也將在今年動工。如此算來,幾年後南橋鎮就將擁有5座「五星級酒店」,而並不擔心「會否過於飽和」。
同時,南橋鎮還在全面提升原有的商貿業,並規劃布局新的亮點。鎮裡的人民路原是一條特色服飾街,今後將與解放路一起被打造成新的商業中心,功能更多元,檔次也更高一些。在南橋路和南亭路口,則已經新建了一個小型商業綜合體「中心公館」。不久後,在原來致遠高中的舊址上,還將新建一個中等規模的商業中心。而在新城南面的金海路邊,軌道交通五號線延伸段的沿線,還將規劃建設多個專業大賣場,比如建材賣場、家具賣場等。而在新城範圍內,包括百聯購物中心在內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已經逐步浮出水面。
生產性服務業,則是南橋鎮要重點勾畫的全新板塊,也是南橋經濟轉型成功的重要標誌。據透露,目前該鎮已在軌交五號線沿線、新城邊上規劃了好幾個點,都定位於生產性服務業,最小的面積在340畝,其他的則在700畝到800畝,可謂「雄心勃勃」。為此,鎮裡還專門成立了「現代服務業管理辦公室」,並開始想方設法吸納相關專業人才。今年上半年,鎮裡還將醞釀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進一步扶持生產性服務業的起步、發展。
在南橋鎮的周邊,還將逐步打造出更加優美的鄉村環境,使之成為向新城提供生態居住、休閒度假、優質農產品等功能服務的「廣闊腹地」。
「產城融合、產業先進、要素集聚、服務高效、人民幸福」——這是南橋鎮對「十二五」期末的自我期許。眼下,它正踏踏實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來源:東方網 供稿:奉賢區委宣傳部 選稿:王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