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怎樣才能成為北京冬奧志願者
——訪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
12月5日,志願者代表在儀式現場豎起大拇指歡呼。新華社發(彭子洋攝)
12月5日,志願者代表在儀式現場豎起大拇指歡呼。新華社發(彭子洋攝)
12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賽會志願者全球招募正式啟動,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對賽會志願者招募的熱點話題一一作答。
以下是採訪實錄:
記者(以下簡稱「記」):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一次北京冬奧會全球志願者招募,與2008年有什麼不同?其中最大的特點或亮點是什麼?
閆成(以下簡稱「閆」):冬奧會與夏奧會有很大不同,賽事特點決定志願服務有不同內容和技術要求。我們在志願者培訓、選拔時都會有不同的要求。另外,我們希望通過十幾年來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讓北京冬奧會進一步促進中國志願服務事業,特別是讓北京和張家口兩座舉辦城市的志願服務事業有新的發展。這將以賽會志願者全球招募啟動為起點,進一步深化。前期,冬奧組委已經培養了滑雪戰隊等專業志願者,目標就是讓志願者更好地服務北京冬奧會。
記:相較北京奧運會,這次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賽會志願者總人數規模縮小了一半以上。這樣的志願者人員規模,是基於怎樣的依據測算出來的?
閆:冬奧會和夏奧會規模不同是主要原因,冬奧會的運動項目、運動員相對較少。在《奧林匹克2020議程》和《新規範》的指引下,奧運也注重節儉、瘦身、可持續。志願者數量是參照歷屆冬奧會的人員計劃,根據我們自身的崗位需求測算出來的。目前階段,我們計劃招募2.7萬名冬奧會賽會志願者,1.2萬名冬帕運會賽會志願者,冬帕運會賽會志願者主要是從冬奧會志願者中進行保留。
記:志願者報名從今天開始啟動,一直持續到2021年6月30日。為什麼要設置這麼長的報名時間段?您建議早報名還是晚報名?換句話說,晚報名在錄用和崗位分配上會不會吃虧?
答:錄取機率和報名早晚沒有關係。賽會志願者申請人報名時間為北京時間2019年12月5日至2021年6月30日晚24:00。賽會志願者錄用工作將於2021年9月30日前全部完成。我們會在所有申請人中進行資格審核,進行必要的測試,最終發放錄取通知書。報名早晚,取決於本人時間的方便,可通過線上、線下報名,也有團體組織報名。我們主要是看崗位需求和本人意願。
記:賽會志願者招募授權或委託的組織機構都包括哪些?想報名的人從哪裡能找到這些信息?
閆:北京冬奧組委是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賽會志願者招募工作唯一合法、有效的機構。經北京冬奧組委授權或委託,相關組織機構可以以北京冬奧組委名義,協助招募賽會志願者。這些組織機構包括但不限於:國內各省區市省級共青團組織以及志願者組織、港澳臺地區志願者組織、我國相關駐外使(領)館、海外華僑華人社團組織、國際相關志願者組織等。北京冬奧組委將通過官方渠道,與有關部門合作,確定授權或委託的組織機構清單,並通過授權書或委託書形式,明確與被授權或委託的組織機構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這些組織機構具體名稱將在後續工作中逐步明確並向社會公布。
記:國外的大賽,志願者當中經常可以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北京冬奧會是否會讓志願者年齡、結構多元化,給更多普通人機會?
閆:招募賽會志願者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要有開放的視野、開放的心胸,要給各類人員平等機會。賽會志願者基本條件之一是,截至2022年1月1日年滿18周歲,即2004年1月1日及以前出生,在年齡方面沒有上限。包括殘障人士,我們也會提供報名機會,只要有意願和滿足賽會需要的技能,我們歡迎各界人士參加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志願服務。
記:賽會志願者有什麼要求?能得到什麼回報?
閆:首先,基本條件要符合,相關信息已在網上公布。比如要有強烈的參與願望,有服務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基本技能。第二,符合賽事服務需要的身體條件和素質,相比夏奧會,冬奧會的志願服務強度和艱苦性更加嚴峻,長時間戶外工作,寒冷的考驗、意志的考驗需要一定的身體條件。第三,一些特殊崗位需要一定的技能,比如語言等。回報方面,志願服務是一個「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事業,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將獲得心靈的升華。同時,奧運會是全球舞臺,是每一名志願者提升自身素質的機會。通過服務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人生將有一次難得的經歷和歷練。
記:賽會志願者將得到哪些培訓?
閆:主要分為通用培訓、專業培訓、場館和崗位培訓。通用培訓將在志願者錄取後,採取當面或遠程的方式,對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基本知識進行培訓。專業培訓與夏奧會有很大不同,比如競賽組織、賽事服務有很大區別,這主要是運動項目決定的。將根據崗位不同進行不同門類的專業培訓。場館和崗位培訓具體落實到志願者所服務的場館、崗位,根據不同的服務客體和技能要求進行培訓。
記:賽會志願者將得到什麼保障?
閆:賽會志願者全球招募啟動後,我們會在網站上公布相關保障政策,這都是奧運會通用標準,在交通、餐飲、註冊以及一些住宿方面都有保障政策,還包括針對海外志願者和各省區市志願者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