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6月4日,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開了一段麋鹿產仔的視頻,這是首次拍到的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中母鹿產仔的珍貴影像。
視頻記錄的是4月4日12時左右,保護區內一頭野生雌性麋鹿自然分娩的部分過程。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麋鹿的前蹄。
每年四五月份是麋鹿的生產旺季。為了記錄下麋鹿野外生產的視頻資料,今年初,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大了野外麋鹿的監測力度,廣泛採用紅外相機實施專項監測。
據保護區監測人員介紹,野生麋鹿產仔之前一般都會離群,選擇像樹林、高竿植物群落等比較隱蔽的地方生產。產後1至3天,再把幼崽帶出來。此前,北京麋鹿苑、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拍到過母鹿產仔的視頻。但是,在人為幹擾比較多的保護區內拍到野生麋鹿自然產仔的過程還是很罕見的。
此外,視頻還捕捉到了麋鹿寶寶吃奶的畫面。畫面中,身體溼漉漉的麋鹿寶寶緊跟著媽媽,十分可愛。
保護區宣教負責人蔡家奇告訴記者,麋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產於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曾一度在我國消失。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著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此次是首次在保護區內拍到母鹿產仔。今年,保護區新出生麋鹿187頭,刷新了保護區年產崽紀錄。
據了解,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11月成立,位於石首市長江北岸天鵝洲,佔地面積1567公頃。當地氣候溫和,水草豐盛,是恢復麋鹿野生種群的理想場所,有「中國麋鹿之鄉」的稱號。截至目前,保護區的麋鹿種群已突破1600頭。形成了核心區、江南三合垸、監利兔兒洲、湖南洞庭湖四個亞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