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之後,大多數女性身體都會出現一些非適應性情況。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懷孕期間,孕媽有妊娠反應是很正常的,但與此同時,身體方面的某些表現,也體現了腹中胎兒的健康狀況,比如當孕期出現這三種「信號」時,那就說明胎兒可能發育不良。
因此,在此期間,每位孕媽都需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最好能夠對自己身體的變化做一個記錄,也方便了解胎兒的情況。
案例:新生兒體重偏輕,原是發育不良所致
小雅懷孕之後,家裡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不管是生活上還是飲食方面都十分小心,即使孕早期孕吐嚴重,婆婆也會每天做不同口味的食物給小雅吃,就希望肚子裡的胎兒能夠吸收到營養。
由於是第二胎,小雅認為自己已經有了經驗,所以想著等到月份大了再停止工作,安心養胎。
所以在懷孕期間,小雅還是正常上下班,期間也沒有進行什麼特別的護理,可沒想到,孩子出生之後,醫生告訴全家人孩子體重偏輕,導致全家人的心跟著緊張起來。
雖然新生兒平安降生,但只有兩公斤多一點,比正常的新生兒體重低太多,所以只能在保溫箱裡住著,一天下來的花費就不少。
除去費用不說,孩子本身也在遭罪,弄得小雅心裡非常不好受,同時也是懊悔不已,若是在孕期好好休息,好好養胎,孩子如今也不至於這樣。
孕期有這3種「信號」,說明胎兒可能發育不良
①、胎動遲遲不出現
通常情況下,胎兒在10周左右時已經成形,在肚子裡開始胎動,但由於個頭比較小、力量比較小,胎動的幅度不是很大,孕媽可能感覺不到。
有些孕媽在孕13周時就能明顯感受到胎動,普遍的情況是在18-20周能感受到胎動。
但是,若是懷孕5個月後,孕媽還不能感受到他在動,那就需要注意了,畢竟,胎動也是胎兒是否正常發育的一個重要標準。
如果孕媽遲遲感受不到胎動,那很有可能是胎兒發育遲緩,活動力量不足,無法刺激子宮壁,孕媽感受不到,這時就需要去醫院檢查,確認胎兒是否發育正常。
②、孕吐現象過於嚴重
眾所周知,懷孕期間有妊娠反應是非常正常的,尤其孕早期,70%的孕媽都會出現孕吐反應。
但是,過了3個月之後,早孕的反應基本會停止,如若早孕反應還沒有停止,甚至孕吐現象十分嚴重,那孕媽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孕早期,胎兒的生長發育其實並不需要特別多的營養,但胎齡增長到3個月之後,胎兒的身體就開始突飛猛進,這時孕媽也需要增加營養補充。
如若孕媽孕吐嚴重,吃下去的東西會全吐出來,導致孕婦食欲不振,可即便如此,也應該注重補充營養,否則胎兒很容易出現發育不良等問題。
沒有經驗的孕媽,千萬別以為孕吐是正常的,孕早期出現孕吐一般會持續三個月左右,身體狀況若是比較差可能會持續四個月,若是超過這個時間,孕吐還是很嚴重,那就需要醫院檢查了。
③、腹圍增長過慢
孕早期,胎兒的變化其實並不大,孕婦的肚子也沒有顯懷,但是等到四個月左右的時候,胎兒就會明顯增加,而孕婦自身的腹圍變化也會更加明顯。
一般情況下,孕16周開始,腹圍增加會變得明顯,而孕20-24周是腹圍增長最快的時間,平均每周0.8釐米左右。
因此,懷孕16周開始,孕婦可以自己在家裡測量腹圍,來判斷肚子裡的胎兒是否有發育不良的情況出現。
孕媽哪些行為會影響胎兒發育
飲食不當
懷孕期間,很多孕婦都不忌口,常常吃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但其實這對胎兒的發育有不利影響,尤其是過於辛辣的食物,很有可能讓孕婦自身和胎兒一起遭罪。
運動過度
有了身孕之後,孕婦切忌不可劇烈運動,有些幅度較大的動作最好也不要做。
雖說適當的運動對胎兒發育有好處,但若是運動過度,那也很容易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情緒不佳
懷孕後,孕婦生理和心理變化都比較大,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心態不穩,但如果孕媽長時間處於這種焦躁不安的狀態中,很有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
立冬過後,這四種水果最好別給娃吃,易傷脾胃,還可能長不高
家裡再窮,有三樣東西也要「捨得」,否則對孩子成長發育不利
懷孕後,這「三碗飯」孕媽儘量不要吃,不然容易「拖累」胎兒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