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的
防詐騙
今天又來了一個新案例
大家要記住
微信、微博裡的朋友
很可能就不是真朋友啊
騙你沒商量
冒充「朋友」請求購買回國機票
2019年5月14日,家住三江的黃女士突然收到遠在澳大利亞的好友的騰訊微博信息,對方稱自己準備回國,但是買機票的錢在航空公司那邊出了問題。需要黃女士聯繫一下航空公司票務處的歐經理,讓其幫忙買下機票。錢會先打到黃女士的帳戶,然後黃女士再用這些錢幫「朋友」買機票。
很快對方就發給黃女士一個轉帳19800元的截圖,對方解釋說因為是跨境轉帳,所以要到第二天才能到帳。那麼「朋友」的轉帳記錄在手,自己只是墊付一下機票錢而已,肯定沒什麼問題了。於是黃女士就往對方的提供的帳戶轉了19800元。
第二天,黃女士打電話給朋友問她是否有回國時,朋友表示自己並沒有回國,更沒有購買回國的機票。朋友還說自己的微博帳號昨日被盜了,第二天才找回來。這下黃女士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遇到了騙子。
1「潛伏」
詐騙團夥成員先通過網際網路搜索目標對象(此類目標以出國旅遊、留學生、在國外工作及華人華僑為主),再進入目標對象的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空間,收集掌握其生活習慣及朋友關係等信息。
2「變身」
接著使用一個新的新媒體號碼,把頭像、簡介、空間等信息都複製成跟目標對象的信息一模一樣;利用這個假冒的QQ號碼,去添加目標對象的好友,如果添加成功,就冒充目標對象;或者更加簡單粗暴——直接盜號。
3詐騙
謊稱人在國外無法付款購買機票(以通訊不暢、銀行卡無法支付等理由),委託受害人幫忙訂機票,先向受害人提供預付金額轉帳記錄及所謂「旅遊公司」「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聯繫方式。讓受害人幫忙代購機票,購票成功後,接著提供預付金額轉帳記錄,讓受害人接著幫忙購票。
4拉黑
一旦得逞,就馬上將事主拉黑。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
保護好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的個人隱私信息,一旦發現被人盜用,要及時通知親朋友好友,避免親朋好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騙子冒充熟人或者領導以借錢的名義實施詐騙。當接到親朋好友涉及財、物的電話或簡訊後,更要多方核實。
-END-
與民同心 為您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