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師們做科儀時候為什麼常常會噴出一口水?

2021-01-09 道教文摘

在一些玄幻仙俠影視作品中,尤其是90年代英叔的系列殭屍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橋段,即扮演道士的演員們進行齋醮科儀,也就是俗稱的做法。

做法前,通常會布置法壇,擺滿各種法器,如降神驅魔的三清鈴,招兵催神的五色令旗,斬妖誅魔的法劍等等。

當道士主角們走上壇場後,往往一手揮著法劍,一手搖著三清鈴,足下步罡踏鬥,嘴裡念著神秘的咒語,最後往往還會噴上一口水。

這是為啥呢?為什麼還要噴一口水?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還真不是藝術加工,在真實的道教科儀法事中,高功法師們在做科儀法事時也同樣常常會噴出一口水,箇中原因嗎,請聽小道士我慢慢道來。

首先,水為道教五供養之一,有滋潤萬物之能。

水在道教有著重要的地位,供奉神明時都會用到供水,道教將供神所用之水稱之為七寶漿,據《太上大道玉清經》記載七寶漿分別是:「日精寶漿、月華寶漿、星精寶漿、甘露寶漿、金液寶漿,靈光寶漿、玉匱寶漿」。

在道祖老子《道德真經》中「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經《靈寶玉鑑之敕水禁壇門》也記載「人性至善,非善則不能明道也。水性亦然,故善則能利於物。靈寶大法有敕水禁壇之科,引三光之正炁,運九風之真精,策役萬神,吐納二炁,躡罡履鬥,結界禁壇,小則清肅方隅,大則淨明天地,飾嚴內外之儀則」。

因水幾於大道,所以可澤被萬物,滋潤眾生。

其次,水還能清淨雜欲,洗滌塵埃,起到「禁壇」的作用。

道教高功法師此種「噴水」之法在道教被稱為「噀(xun)水」或「敕(chi)水」,法師們在念誦咒語之時配以水法,普通的水經過法師的道法加持,有除塵蕩穢解氛之用。

所謂:五方淨水勝非常,一滴能令遍十方。蕩穢除氛塵不染,清淨自然及壇場。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水的作用,當被高功法師加持過的水也就是「法水」被噴灑在壇場內外時,就能夠禁絕壇內的穢氣,使壇內形成一個隔絕外部穢氣的空間,這就是「禁壇」的含義。

最後,在道教科儀法事中還有以「噴水」驅邪治病一說。

道教高功法師招神請將後,所噴的水,是清淨之水,日月華蓋,中藏北鬥,內隱三臺,神水灑出去,將一切災禍除去,將福氣引來。除此以外,道教認為法水除了有賜福消災之力以外,還有驅除治病的神效,祖天師張道陵在鶴鳴山修道煉丹時,便常用符咒法水為當地百姓治病驅邪。

那麼,下次看到高功法師在壇場噴出一口水時,趕快把臉伸過去哦!嚯嚯嚯...

相關焦點

  • 從一個奇葩科儀視頻講革新的分寸
    各個領域的變革,只要找到那個大義,就不難判斷哪些改革可以做,哪些不能做。給大家舉個例子,前幾天看到個很好玩的視頻,名為泰州市心聖觀新編道樂道教科儀。有點長,沒有耐心的可以直接拉到11分鐘的地方,有大家熟悉的天仙配。
  • 道教迎鸞接駕科儀
    按道教的風俗,臘月二十五是玉皇大帝巡天下凡之時,道教宮觀要於農曆臘月二十五日子時(即零點)舉行迎接玉帝聖駕大典。道教所有的廟院均要舉行迎接儀式,只是十方叢林要按照規範來做,而其它小廟則可以根據情況繁簡不同。
  • 道長們做科儀時的「步法」,竟源自上古!
    常來道教廟觀的朋友們一定看到過道長做科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法事或道場。其間,壇場莊嚴肅穆,道長如法如儀,站在中間的高功法師在禱神作法時,常常「翩翩起舞」,會走起一種貌似奇怪的步法,咋一看有點兒像跳舞,還有點兒像功夫…實則,這個步法被稱為「步罡踏鬥」,還因為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留下,所以又被稱為「禹步」。
  • 神秘的道教:道士都是法師嗎?道士的稱謂知多少
    由於道教門派眾多,歷史悠久,針對道士的稱謂也有很多種,簡單的可分為:天師,法師,祖師,真人,羽客,居士,方丈等等,下面一一為大家介紹。文中的張天師即是正一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後代,張道陵也被稱為第一代天師,祖天師所創道派,稱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天師一詞是在《莊子·徐無鬼》中:「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天師」從字面解釋就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
  • 什麼是道教超度?超度的作用又是什麼?
    十方超度即是法事設壇把附近的各類孤魂野鬼全部招過來進行統一的超度,一般大型的法會都會有這類的超度,主要作用是超度十類孤魂,功德無量,法師在舉行法會的時候不會受到他們幹擾。正一道士一般會用靈寶濟煉科,全真道士一般會用青玄濟煉焰口鐵罐施食科。
  • 道教的弟子分類你清楚嗎?網友:明白了!
    我們一般碰到的道教弟子一般都稱為道士,道教弟子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這四類,我們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這四類的分類細節。1、信士信士指的是沒有經歷正式的宗教認定儀式,這個還是居多的,信士重點還是在一個信字,可以說每一個信奉道教的人都可以算為信士,只不過沒有經歷過正式的傳承,其實就算是在古代信士也是居多的,有人覺得加上這個「信」字就感覺有了迷信的成分,其實不是的,信士是有信仰的,這個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我覺得有信仰能夠對自己常常反省,多做善事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而講述科儀的經書稱為「科書」,意為「照本宣科」。在打醮建壇中,參加科儀的道士都有一定的稱謂和職能,其主要有高功、都講、監齋三法師主持,另有侍經、侍香、侍燈、鍊師、攝科、正儀、監壇、知爐、詞懺等道人參加。法術是齋醮中的重要核心,而科儀活動主要通過上香、誦咒、掐訣、罡步、跪拜、燃燈、步虛、存想、運諱、叩齒、進表、鍊度等外在與內在方法共同完成。如在齋醮全部活動中都符合科儀,稱為「如儀」。
  • 清明節的由來與道教祭祀
    道教典籍《太平經》中有「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見汙辱也。」意思是說當天下處於「清明」狀態的時候,會呈現出大地萬物欣欣向榮、世界一片和諧安寧的局面;而當一個人處於「清明」狀態時候,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已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兩千多年來,清明節流行的掃墓、春遊等風俗,不僅蘊涵著傳統的中華倫理精神,而且與道教提倡的「回歸自然」的生命倫理相互輝映。
  • 道教所說的「超度」是什麼意思?這幾點要記住
    它也是中國道教祭祀的前身。它的祭祀對象可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超度是祭煉科儀五科名目裡的第三種。祭煉屬黃籙儀,《靈寶玉鑑》記載:「靈寶大法,有受煉更生之道」等語,故又知祭煉科儀之源頭在於靈寶法。祭煉,又稱濟煉、鍊度,此外,更包括「度」一項。
  • 論道教燈儀的形成與文化功用
    3由此可知,道教認為行道禮誦,燈燭為急,燈燭可以續明破暗,上映無極福堂,下通九幽地獄,是最上乘的一種勸德。這裡,就道教燈儀的沿革與文化功用做一探討,以求教於道教界大德及學界同仁。一、道教燈儀的由來與沿革道教燈儀的由來,源於中國古代。古代祭儀中有火祭的記載,但並無燈儀。
  • 閭山法師奏職晉職法會公告
    經過多年的歷史傳承下,閭山道教在大中華南部以福建為中心,發源於閩江之底的神秘世界閭山,流行於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江蘇、湖南、山東等地,與海外的臺灣、東南亞。如果說茅山法師是警察,閭山法師是法官,各師其職,茅山法師抓鬼,閭山法師祈福解災、超度亡魂。官有官職,仙有仙位。閭山派法術以強硬的霸道法術為主,本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想,不管是針對鬼魂還是對手,都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方法,其強硬程度和茅山派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閭山派行法的方式看,所用的決和咒幾乎都是攻擊性的,所踏罡步也體現了閭山派的霸道之法。
  • 中國道教-閭山派
    閭山派是在唐宋時期,在福建寧德發源產生的,供奉閭山九郎、臨水夫人(即: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張覓娘等諸神,並且吸收了靈寶派、茆山派等諸派的符咒科儀,是中國道教的重要流派。閭山派和淨明忠孝道所信仰的神靈相同,兩個道派都尊奉許真君(許遜)為祖師,所唯一不一樣的是:忠孝道是以道德倫理為主,而閭山派,則是以符咒法術為主。
  • 六字大悲咒是佛教的,為什麼道教也有六字大明咒?
    為什麼《大悲咒》會這麼流行呢?最主要還是與《千手經》裡所宣揚的此咒的功效。如經中提及,誦持此咒可得十五種善生:「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者,恆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 道教法器,什麼是道教法器?道教的法器有哪些?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法器,道教齋醮法壇所需之用器,稱為法器。一般在醮壇配合經韻及科儀使用,有些也可在專行法術時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故品種繁多。下面給大家內紹一下道教比較常用的法器。道教繼承原始宗教的法術,將其精純化、道教化,成為道教法術。
  • 青城山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是道教齋醮法事中使用的音樂,它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青城山道教音樂,歷史悠久。《魏書·釋老志》記載:「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成,齋祠跪拜,各成法道。」可見當時已有道教自身的一套科儀。
  • 中國南宗道教舉辦2017迎春祈福迎祥法會
    中國南宗道教舉辦2017迎春祈福迎祥法會 2017-01-21 16凌楠 攝   中新網海口1月21日電 (記者 王子謙)中國南宗道教21日上午在海南玉蟾宮舉辦「2017迎春祈福迎祥法會」,邀請中國道家99位大道長蒞臨,為中華迎洪福,為信眾降吉祥。  法會上午九點半開始,位於海南文筆峰盤古文化旅遊區的玉蟾宮廣場前人頭攢動。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作揖手勢稱為「拱手禮」,我們不「合十」!
    作為道教祖庭,我們天師府的醫卜星象、科儀齋醮,畫符作法都是很靈驗的,所以很多遊客前來參觀的時候,也會到大殿去求籤後找師兄們問卦。但是,每天,都會有可愛的遊客朋友們在大殿前拜祖師爺的時候做「合十禮」。今天,小道就來跟小夥伴們聊一聊,我們道教的作揖手勢,以及再說一次,福主,我們不「合十」!
  • 論道教開光(1)|神像法器的開光不如法,會有什麼後果?
    那個時候,我還未到天師府常住,就是個傳度弟子,對開光科儀的理解很膚淺……當時,我遠從北京空運四尊神像、7副神仙捲軸、及金碟玉碗一隻,特意到龍虎山找汪法師開光。深刻到什麼程度呢,以至於平安科儀法事都快忘乾淨的時候,對開光科儀依然誦持的朗朗上口……所以那年的農曆三月十五財神聖誕舉辦了開光法會,當時道末在唐山青龍山財神廟修行。
  • 道教舉行法事的具體步驟,每一步都有特殊含義
    開壇的程序:一是三吹三打;二是澄清韻;三是舉天尊;四是吊掛;五是香供養;六是提綱;七是開壇符;八是舉天尊;九是中山神咒;十是救苦韻;十一是大讚;十二是小開門。「請水科儀」是繼開壇之後進行的法事。通過法師念唱,梵香供養,傳遞信息給水官天帝,五氣龍君,九江八河、五湖四海的龍君、河伯河候,水府眷屬,一切與水有關的威靈神真降臨壇所,順迎這五氣,洗滌諸愆。
  • 道教齋醮科儀的源流:早期齋醮的形成、齋醮科儀的修訂
    為表示祭者對神靈的虔誠和敬仰,常常會有各種規範性的禮儀的出現,或合掌默祝、或俯地叩拜,諸如此類,構成了古代宗教的儀式。道教產生之後,這些儀式逐漸被吸收並加以改造,形成了道教的齋醮科儀:早期齋醮的形成其一,張道陵在巴蜀創立五鬥米道,是道教齋醮科儀形成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