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第一張專輯裡的第一首歌傳唱至今 每個城市人都在「鹿港小鎮...

2020-12-20 東北新聞網

  三十四年前,也就是1982年,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問世,這是羅大佑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他把從事歌曲創作六七年以來累積的一切反覆咀嚼之後,貫注全力提煉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之乎者也》在那個時代它震動了整個臺灣,這張專輯也讓羅大佑真正成為了橫掃世代的標記。那時候他就是一頭捲髮、帶著墨鏡、一襲黑衣的時髦憤怒青年。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鹿港小鎮》是羅大佑這張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也是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首。

  《鹿港小鎮》這首歌曾經還在KTV不知死活唱過幾次,抱歉每次唱每次都很毀,而且會招來死黨的白眼和嘲笑,倒是自己很暢快。其實羅大佑式的老派搖滾真的很有意思,這是他獨創的全新音樂種類。

  這首歌都三十多年了,為什麼現在還是有人在唱,還是有很多人想聽?因為它能引起身處城鎮人強烈的共鳴。

  在急速工業化、都市化的時代,推土機抹平了許多舊文明的痕跡,大環境的驟變和「小我」的成長幻滅重疊。文藝青年哀嘆故鄉之不存,也是在哀悼自己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回憶。

相關焦點

  • 聽《鹿港小鎮》,尋羅大佑歌中的那座美麗的小鎮
    《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鹿港小鎮》是樂壇教父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也是羅大佑最早的、最深刻的政治歌曲之一。以至於有些飯店都以它命名,可見其傳唱度之一斑。
  • 歌神羅大佑的「鹿港小鎮」,紅磚綠瓦還剩多少?
    鹿港鎮,是臺中彰化縣西北端的著名小鎮曾與臺北艋舺、臺南府治並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歌神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英雄式人物,華語流行樂壇的標杆1981年首次擔任唱片製作人並製作出了歌曲《童年》1982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
  • 對現代文明的反思,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和黃家駒的大廈
    但凡事都有兩面,興一利必生一弊。當錢成了人們追逐的焦點後,一切都開始變得浮躁和勢利,人們變得不再淳樸,人與人的交往不再單純。幹掉一些陳舊陋習也是好事,可與此同時,一些值得傳承的藝術和有價值的傳統,也沒了。有兩個現象值得高度關注。一是隔代人之間的關係,長幼不再有序,尊敬和禮貌成了字典裡才有的詞彙,兒子打老子,孫子罵爺爺,似乎已經司空見慣。
  • 臺灣彰化縣:羅大佑的鹿港小鎮,200年繁華,如今卻成「廢港」
    羅大佑《鹿港小鎮》「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1982年,當羅大佑靜靜地彈奏著吉他,用沙啞的嗓子唱出《鹿港小鎮》時,他才28歲;這被業界稱作是羅大佑第一首「政治」歌曲,比起廣為傳唱的《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是羅大佑《之乎者也》中的一首歌 BY 網絡其實羅大佑並沒有到過鹿港。據他自己介紹,這首歌是源於他在臺北做見習醫生時遇見的修車小夥子。一番交談間得知,這個小夥子從鹿港老家而來,偷了家裡20000塊錢到臺北,夢想著可以多賺些錢回去光宗耀祖。
  •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羅大佑的鄉愁1982年,28歲的羅大佑在臺灣發表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這成為臺灣社會認識這位歌手的開始。而從某種意義上,這張專輯的A面第一首歌,成為了所有人了解羅大佑的起點。「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 臺灣訪學|曾經被羅大佑傳唱大江南北的鹿港小鎮,如今變得怎麼樣了?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羅大佑《鹿港小鎮》1982年,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傳遍大江南北,讓鹿港這座小小的海港出了名。2017年3月9日,古村之友來到鹿港,看看這座小城是否還存留著歌中所唱的淳樸與溫暖。
  • 歌詞漫談《鹿港小鎮》羅大佑作詞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我離開家鄉的時候她才十八歲,人很漂亮,頭髮又黑很長。(每個懵懂的少年,心裡都有一個思念的戀人,有時愛情才是支撐你繼續前進的動力。)羅大佑在夢裡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在夢裡我多少次回到了鹿港小鎮
  • 為什麼羅大佑從未去過鹿港,卻寫出了著名的歌曲《鹿港小鎮》?
    1979年的一天,羅大佑去修摩託,見幫他修理摩託車的維修工在那裡一邊修車一邊唉聲嘆氣的,覺得很奇怪,年紀輕輕的有什麼不高興的?就和他閒聊起來。對方告訴他,自己是從鹿港來的,偷了家裡兩萬塊新臺幣,想來臺北闖天下,賺大錢回去光宗耀祖,誰知道,沒多久,這筆錢就被自己花光了,現在沒有錢也沒臉回老家了,只好每天窩在這個車行修理摩託車。臺北距離鹿港只有三小時的車程,可是那些離開家鄉的年輕人卻因為在大都市混的不好,不敢回家。
  • 羅大佑的歌 知識分子的樣子
    1982年,羅大佑以近似鮑勃·迪倫的扮相,推出了改變了整個華語音樂歷史進程的《之乎者也》——民歌時代的小情小調、詩和遠方,被《鹿港小鎮》中怒濤般的失真吉他砸了個粉碎。這張融合了搖滾、雷鬼、爵士和民謠的專輯,最終位列華語百大唱片之首。
  • 臺灣的鹿港小鎮,歌詞背後深刻的意義幾人曉?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臺北不是我的家》不同於同一時期臺灣歌曲的吉他彈唱風格這張唱片帶著鮮明的搖滾風,由此迅速成為臺灣搖滾第一人。羅大佑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 除了《成都》總有一首城市歌你沒聽過!
    像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宋冬野的《安和橋》,李志的《杭州》,萬能青年旅社的《秦皇島》,山人樂隊的《香格裡拉》,張智的《巴克圖口岸》......一座城市一首歌,還有哪些歌聲中的城市勾起過你的記憶與嚮往?當年,隨著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的熱播,由汪峰作詞作曲的《北京北京》傳唱大街小巷。
  • 探訪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尋找媽祖廟後的小雜貨店
    讀研究生的時候,學校文藝演出,上臺吉他彈唱了羅大佑的《鹿港小鎮》,至今還記得那首歌詞,「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 羅大佑紅館開唱《鹿港小鎮》激起林青霞無限鄉愁
    前晚羅大佑的第二場演出,同樣來自臺灣的林青霞是座上嘉賓,當羅大佑唱到《鹿港小鎮》時,林青霞聽得淚流滿面,她說:「唉,我隱藏在心中的多年鄉愁,頓時都爆發出來了。」羅大佑看著林青霞激動的模樣,忍不住笑說:「你很容易感動耶,不要那麼悲情嘛。」
  • 探尋羅大佑著名歌曲中的臺中小清新 鹿港小鎮
    探尋羅大佑著名歌曲中的臺中小清新 鹿港小鎮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3-08-30 15:12:13    來源:網絡綜合|0
  • 就是這首被寫進了大學教材的歌,奠定了羅大佑在華語音樂的地位!
    情歌是羅大佑身上的標籤,他曾經感染了一代人。他的情歌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會聽到自己的青春。為什麼他會指著自己的鼻子說出:"我這個男人不可相信的!」所以90年代初,哪怕被封禁,也阻擋不了羅大佑歌曲的爆紅,《童年》《鹿港小鎮》《戀曲1980》《東方之珠》《光陰的故事》,《鹿港小鎮》、《亞細亞的孤兒》、《之乎者也》、《未來的主人翁》、《愛人同志》……直到今天這個男人一手締造了華語樂壇四十年的經典,情歌、搖滾、民謠……他都信手拈來,同時兼具社會性
  • 段信軍新歌《在鹿港小鎮看眼淚》搶先聽|《臺北敘事詩》的遺珠
    2013年,段信軍,我們更習慣喊他凌凌,發表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臺北敘事詩》。回首往昔,這是一張特別的唱片,凌凌以「客」的身份,卻寫出了和原鄉人或異鄉人迥異的視角,也正是因為我們的不得不分開,這才更讓我們看清彼此的傷痕與美麗。
  • 臺灣最具特色的小鎮,被稱作「小泉州」,因為羅大佑的歌被人熟知
    去臺灣的人自然要去臺北、高雄等大城市感受繁華,內地人大部分對臺灣不太了解,臺北、高雄雖然繁華,但一些小地方更令人回味,像香港的一些街道一樣,這些小鎮才能夠代表臺灣,今天想介紹的這個城市的各位一定不陌生,也一定知道,你可能沒去過,但一定聽過很多次那個名字,這就是鹿港。
  • 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如果說李宗盛把在滾石的第一次獻給了張艾嘉,那麼,羅大佑和張艾嘉就是把彼此的第一次都獻給了對方。沒錯,《童年》是張艾嘉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也是羅大佑製作和創作的第一張專輯。這張專輯於1981年3月由滾石唱片發行,其中收錄了《童年》《光陰的故事》《四季》等羅大佑早期的作品。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1974年創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
  • 林夕:如果沒有羅大佑,或許他現在還只是教書先生
    那年,他將《童年》,收錄進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羅大佑拿著這張專輯母帶,跑遍了臺北的唱片公司,卻沒有一家接納:「他的作品和市場主流音樂差別太大了,而且歌詞太過露骨,誰都不願意冒這個風險。」再看《鹿港小鎮》的主歌部分:「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歸不到的家園,鹿港的小鎮,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儘管歌詞當中洋溢著濃濃的鄉愁意味,但很明顯,當中也不乏對臺北移民政策和現代文明的諷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