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國家有一國的節日風俗,而身在這個國家了解該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感受其多樣文化的途徑。他和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同,德國的節日和大多和西方國家一樣,起源多於宗教因素。而聖誕節作為德國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德國當地的人們是如何過的呢?
下面來了解一下德國的聖誕節傳統,也是德國當地人最喜歡做的事情。
1、Der Adventskranz (花環)
生活在德國的小夥伴們一定對它不陌生,當有家庭將花環中的第一根蠟燭點燃起來時,也就意味著聖誕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Advent」的詞源是拉丁文「Adventus」意指即將到來。從基督教意義上說,是等待耶穌的再次降臨。這四個周就統稱為降臨節。降臨節花環共有四支蠟燭,依照傳統應該是三枝紫色蠟燭,一枝粉紅色或白色蠟燭,每一個周日燃點一枝蠟燭。其實現在對蠟燭的顏色沒有那麼死板的規定,五顏六色和彩虹似的這就最好了!
2、Die Bescherung(聖誕禮物)
在中國每逢過年過節時贈送禮物或禮品是傳統,而在德國,在傳統的節日尤其是聖誕節贈送禮物更是不可或缺的。在德國中部和北部地區,尼古拉斯被稱為「 聖誕老人」,德國的聖誕老人也帶著一個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或是稱作「 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助手,肩上背著個裝著禮物的大袋子,手上拿著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禮物,頑皮的孩子卻要給教訓幾棍子。孩子們把空鞋放到戶外,以便聖誕老人可以在聖誕前夜(或聖尼古拉斯日12月5日)贈送禮物。贈送禮物不單單是指聖誕老人,家庭成員和朋友也互相給予禮物。在德國的多數家庭中,禮物是在聖誕節前夕就要包裝好的。
3、Das Krippenspiel(聖誕戲劇節目)
聖誕節期間在德國的許多學校、教堂、劇院和文化中心,傳統上是在聖誕節前夕舉行耶穌降生節目的。聖誕節是歐洲的重要節日,步入十二月,每家每戶都掛上裝飾,街頭巷尾瀰漫著濃濃的聖誕氣氛。歐洲各地大大小小的聖誕市集在十二月開鑼,身在歐洲的你一定不能錯過熱鬧的市集。歐洲最歷史悠久的聖誕集市非紐倫堡聖誕市集莫屬,這市集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市集中有各式各樣的商販,他們會販賣聖誕裝飾、手工製品和食物飲品。來到市集的你千萬不要錯過聖誕節的必備飲品–熱紅酒和紐倫堡的特色美食 - 紐倫堡薑餅和紐倫堡香腸。在德國傳統特色美食攤位上,不同口味的烤香腸、不同年份的紅酒以及多種飲料非常受人歡迎。旋轉木馬上,不僅有小朋友,也有成年人坐在上面樂此不疲。儘管天氣寒冷,但美食的香味、五彩繽紛的燈光以及不斷播放的節日音樂,讓逛集市的人仿佛置身於歡樂的海洋中。
4、Der Weihnachtsbaum(聖誕樹)
在歐洲在德國,聖誕節最缺少不了的,肯定就是聖誕樹,聖誕樹一般會擺放在客廳的一角,與周圍的環境巧妙搭配,聖誕樹擺放讓聖誕家居更富有情調。
聖誕樹象徵著生命和肥沃。幾個世紀以來,鬆散的樹枝變成了小樹。根據歷史傳統,這種裝飾最早是由不萊梅工匠於1570年開始的。他們在公會房屋的冷杉上裝飾著糕點、蘋果和堅果,供孩子們吃。
5、Würstchen oder Weihnachtsgans(聖誕節美食)
民以食為天,德國人過聖誕吃什麼呢!在古老的基督教傳統中,從11月11日的馬丁節到12月24日是齋戒期。因此在聖誕夜,餐桌上只有一份簡單的食物,比如鯉魚,因為魚是象徵性的齋戒食物。不過,德國最受歡迎的聖誕大餐是土豆色拉加香腸。根據2018年的一項問卷調查,幾乎一半的德國人家中都在這天吃土豆色拉加香腸。這樣,孩子們不必等那麼久就可以進入聖誕節的重頭戲- 互送禮物。排在第二位聖誕大餐是雞鴨肉菜餚(17%),之後才是著名的聖誕烤鵝(13%)和炸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