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9日消息(記者馬闖 湯一亮)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28日)凌晨,一架從泰國普吉島飛往成都的航班降落在昆明機場。機上乘客表示,飛行途中飛機出現異常顛簸,隨後所有座位上的氧氣面罩掉落,機上有乘客出現耳鳴、流鼻血等情況。航空公司表示是機械故障。後續的賠償尚在協商中。萬米高空的航班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昨天凌晨,從泰國普吉起飛的泰國東方航空公司OX682航班出現抖動,不少乘客表示聽到飛機腹部位置發出巨大的漏氣聲。乘客徐小姐說,不久後,乘客座位上的氧氣面罩掉落,機艙裡一片混亂。
徐小姐:我們在飛機上感覺到耳鳴,很不舒服,氧氣罩落下來趕緊戴上。過了一會兒,手腳開始發麻、頭髮昏,旁邊一個奶奶血壓升到180,這是兩個小時後測出來的。
徐小姐表示,大部分乘客的耳朵都出現了問題,在就醫後,醫生建議以後不能再坐飛機。
徐小姐:機上大部分人員都有耳朵出血的情況,開始大部分都是覺得疼,去了醫院發現裡面有血。醫生說不建議再坐飛機,可能會有後遺症,但是因為工作原因要回去,所以還是坐的飛機。
網易航空主編曾濤分析稱,當時機艙內很可能出現了失壓的情況,導致乘客耳朵流血。
曾濤:氧氣面罩掉下來一般是兩種原因,一是機組主動釋放失壓、二是失壓。當時OX682很可能是出現了艙內失壓的情況,觸發了氧氣面罩垂下來。網友反映有些旅客出現了暫時性耳聾和耳朵流血的現象,這很明顯,可能就是客艙的壓力系統出現了問題,由於飛機的急速下降導致的。
遇到類似的問題該怎麼辦?北大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夏瑞明表示,此類症狀被稱為航空性中耳炎,在類似的緊急情況下,應該立即張嘴,做吞咽、打哈欠等動作。
夏瑞明:內外氣壓沒調解平衡的話,就會在那個鼓膜內外造成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壓力差,如果那個壓力差到一定程度的話,就可以造成鼓膜破裂。另外中耳之內的負壓還可以造成中耳黏膜血液滲出,甚至說嚴重的血管破裂。可以造成中耳的一些出血和滲出液,這都有可能,主要是儘快維持中耳氣壓的平衡,主要就是靠咽鼓管的功能,這種情況下趕緊張嘴,做咀嚼、打哈欠、吞咽等動作,儘量維持中耳和外界氣壓平衡,能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
對於事件的原因,一位泰國東方航空在成都的工作人員表示,是因為機械故障導致的,涉事飛機正在昆明進行修理,事後,泰國東方航空從曼谷調了一架飛機到昆明,將180多名乘客送回成都。不過,另有20多名乘客因耳膜充血、耳鳴發炎、缺氧等原因選擇從昆明坐火車回成都。
泰國東方航空公司給出的初步解決方案為,從普吉飛成都的乘客每人賠償500元,同時耽誤了當天成都飛普吉乘客的行程,航空公司作出每人賠償400元的解決方案。不過多名乘客表示,對這一賠償方案不買帳。
徐小姐:這個方案我們是不接受的,這不僅僅是延誤的問題,這個解釋我們不滿意,方案我們不接受,我們到了後很久都沒有救援過來。降落後根本沒有救護車,在機場等了兩個小時,後來還是我們自己打120去醫院的。有個乘客在飛機上耳鼻都出血了,後來醫生說是急性中耳炎。
民航法專家張起淮認為,此次事件是一次嚴重的飛行事故,給機上乘客帶來了人身傷害,包括驚嚇,施壓和缺氧,機上機組人員緊急採用了吸氧面罩,同時給乘客帶來了出行不便延誤了時間。因為侵權發生地在中國,根據中國的侵權責任法,除了航班延誤的賠償之外,乘客還可以就精神損害和人身傷害向航空公司提出賠償,包括醫療費用、專家診斷費用以及就醫交通費等,旅行社也有連帶責任。
張起淮:迫降就是飛機出現了重大的隱患後,不得已降落,這架航班已經出現較大危險,甚至可能危害整個飛機的安全,所以我個人認為還是劃為迫降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