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fd
泰國普吉島遊船翻覆事故讓人心痛。遇難者中有來自重慶的母子三人,他們在翻船前拍下視頻發送到朋友圈。視頻顯示當時船內人員基本上都未穿救生衣,窗外可見巨浪翻騰。
視頻來源:重慶晨報
事發時,新聞晨報記者正和家人在另一條遊船「海角七號」上。全船幾十位中國遊客經歷了海上大風暴的驚魂150分鐘,萬幸的是最終平安靠岸。事發前,由於天熱救生衣又溼,乘客們紛紛把救生衣脫下,掛在船頭晾乾。當風浪襲來時,晨報記者和部分乘客當即提出,讓船員幫忙把救生衣發還給大家。在狂風巨浪中,船上的大人孩子每個人都穿上了救生衣,最終有驚無險。
「你們這個做法太對了!救生衣就是救命衣!這也是所有船隻都要強制配備救生衣的原因。」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水上訓練中心董文海老師告訴晨報記者,海上逃生兩個最大的風險,一是溺水,二是體溫喪失。
救生衣就是救命衣!
救生衣首先可以提供浮力,不管是否會遊泳,穿上救生衣,就可以讓身體浮在水面上;救生衣的另外一個作用是:能夠快速把口鼻抬出水面,讓風浪不至於進入,發生溺水。救生衣還能減緩體溫的喪失。
董文海介紹,目前常見的救生衣有兩種,一種是充氣式的,一種是固體浮力式的。前者主要用於工作中防止人員落水,後者主要在海上求生中使用,大多被客船採用——晨報記者在普吉時,船上確實都是固體浮力式的。
為了更好演示,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水上訓練中心還拍攝了關於如何正確使用救生衣的視頻,通過新聞晨報發布給公眾。
▼海上救生衣講解(單人)▼
▼海上救生衣講解(雙人)▼
此外,救生衣還提供了增加搜救機會的附件,包括反光帶、口哨和自亮燈,口哨用於水中向搜救人員發出信號,自亮燈入水後遇水則發出閃光,向搜救人員表明遇險人員位置。
▲救生衣屬具-哨笛
▲救生衣燈
董文海表示,按規定,救生衣的設計要使75%以上初次使用救生衣的人,在沒人指導的情況下,一分鐘內就能快速穿好。一般救生衣的正前方有一個簡單的圖示,可以告訴不熟悉的人如何穿戴。「同時,按規定,如果乘客要在船上呆上超過24小時,船隻就必須安排講解救生衣的穿著方式,或者進行示範。航程不超過24小時的,也最好要簡單講解救生衣的穿法。」
▲成人救生衣標識
▲兒童救生衣標識
董老師講解了救生衣的穿戴要點:「救生衣有兩種穿戴方式:一種是系帶式的,只要按照圖示,像穿馬甲一樣穿上就可以,注意把反光帶朝外,並且在穿上後把系帶打上死結,這是為了防止漂浮過程中,人失去知覺,系帶脫落。」
晨報記者在普吉出海時,穿的是另外一種:卡扣式的救生衣。「現在還有一種卡扣式的救生衣,除了胸部的卡扣,還有腰部和跨部的卡扣點,通過腰部牽引到跨部,卡好,收緊。這種設計主要是防止跳船時,衝擊較大,脖子受傷。」
重要提醒:救生衣襠部的兩根安全扣(安全繩)一定要扣。
兩個多月前,甘肅宕昌紅十字賑濟救援隊隊員趙亮明曾在事發海域做過實驗,穿著救生衣而不系襠部安全繩,「當我從船頭跳入海中的瞬間,救生衣迅速浮起順著身體卡在了我的頸部,導致呼吸困難,而此時身體還在下沉;當我主動踩水想浮出水面時,救生衣反而成了妨礙,導致嗆水。」
不系救生衣襠部安全扣的跳海實驗。 趙亮明供圖 來源:錢江晚報
董文海介紹,根據體重,救生衣有三種標準,小於15公斤的孩子要穿嬰孩式救生衣,15-43公斤要穿兒童式救生衣,43公斤以上穿成人救生衣,「不同人群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救生衣,如果救生衣過大,可能會從身上脫落。」
▲船用救生衣種類
那麼在海上逃生時,如果穿了救生衣,就能確保一定能獲救嗎?
董文海說,救生衣確實就是救命衣,穿上救生衣就可以防止溺水,因為在海裡一旦嗆水,一個海浪打上來就會失去知覺,水性再好也沒有用!
但最終能否獲救,取決於兩大因素:首先,海上天氣情況較好,援助較為順利;第二,水溫情況。「人在水中,體溫的流失速度是在空氣中的26倍。在零到2度的水溫下,一個人存活的時間只有45分鐘;水溫超過15度,存活時間在一天左右;水溫超過20度時,體質較好的人,存活時間可能會更長。」
因此,董文海也提醒,去熱帶旅遊一般穿的都是短袖,但如果有出海計劃,最好帶上長袖衣服,萬一海上遇險,趕緊穿上長袖或厚衣服,因為衣服和皮膚之間可以形成保溫層,降低體溫喪失的速度。
▲個人水中求生HELP姿勢
「普吉海難」事件給我們補上了沉重的一課,作為親歷者,晨報記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水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生死之外,再無大事。晨報記者和海事大學的師生們共同呼籲:起碼從小學開始,就要進行救生衣使用、海上遇險、海上逃生等應急方面的知識教育和演習,使全民掌握應急逃生知識。
提高親水安全意識,普及海上逃生技能,從小普及,人人普及。讓孩子知道,一上船就要穿好救生衣,出現險情到底該怎麼做?這樣的教育,在所有教育中,才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緩!
▲多人水中求生方式
【關鍵問題問答】
問:救生衣有哪些穿戴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
1.選擇一件合適、在有效期內並通過船級社型式認可的救生衣;
2.認真觀看船上工作人員演示的救生衣正確穿戴方法;船上一般會在明顯的區域張貼救生衣的穿戴方法,上船後認真學習;
3.水上活動期間,建議全程穿戴救生衣,尤其是在小船或甲板上活動的時候;
4.救生衣穿戴過程中注意所有可以收緊的裝置,一定要收到最緊,防止跳水過程中,救生衣脫落或對人體頸部的傷害,例如救生衣為系帶式,則胸前系帶應打死結;如為卡扣式,卡扣扣好收緊;如有防入水衝擊胯帶,則胯帶應背後經胯下穿過,與腰部卡扣扣上。
問:玩水上項目要做哪些準備?
1.了解旅遊目的地該季節的氣候、海況情況,例如夏季是東南亞地區的雨季,雨水多,颱風多,海上風浪大等情況;
2.參加水上項目前,收聽當天天氣預報(如果天氣預報為城市的天氣預報,而不是海域的,通常海上風力要比陸地強),掌握出海海域天氣情況,如有預警,取消行程;
3.對於有嬰孩、兒童一起出海的家庭,建議攜帶可攜式充氣救生衣,以防船上不配備該種救生衣;
4.準備必要的藥品,例如暈船藥,創可貼等;攜帶適當的衣物,用於水中保暖。
▲正確的跳水姿勢
問:上船後,以及萬一遇到險情,有哪些注意事項?
1.如知道自己暈船的遊客,建議上船前及時服用暈船藥。
2.上船後,第一時間向船員索取救生衣或了解救生衣的存放點,熟悉船上環境並查看船上逃生路線以便緊急情況下逃生;拿到救生衣後,應檢查救生衣的狀況,學會正確穿戴救生衣。
3.選擇合適的救生衣並儘快正確穿戴。甲板活動期間,建議全程穿戴救生衣,儘量避免在船舷邊緣附近活動,防止意外落水,尤其是大風浪情況下。
4.通常船上是最安全的地方,尤其是船越大越安全,即使遇到大風浪的時候。因此,遇到大風浪後,可以及時把攜帶的保溫衣物穿上並正確穿戴救生衣,服從船員指揮,通常在船長宣布棄船之前,不要盲目跳水求生。即使宣布棄船後,也要聽從船員指揮,有序的通過救生艇筏棄船。跳水求生是不得已的辦法。
5.跳水前,應把不必要的物品取下,例如眼鏡、高跟鞋等帶有尖銳部分的物品,儘量選擇離水面低且遠離船尾推進器的地方跳下;跳入水中後,遊泳到與大船一定距離的水域後,採用減少熱量散失HELP姿勢待命,待命過程中,大家儘量多人圍在一起,蜷縮身體,增大獲救機會,避免盲目遊泳,保存體力;待救生筏自動釋放後爬到救生筏上休息,減少活動,保存體力。
6.如逃生時無救生衣,應儘可能尋找周圍能提供浮力的物品,如泡沫箱、衝浪板、救生圈、大的礦泉水瓶等。
夏天很多人選擇水上遊玩
請掌握這些救命知識!
擴散周知!
來源:新聞晨報(shxwcb)綜合周到App 記者 林穎穎及其他
編輯:PP 璇璇 校對: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