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文旅君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第一次
城市的燈光是陽光板耀眼
而不是光汙染的厭棄
第一次
堵車的間歇有愉悅的笑聲
而不是焦躁的怨懟……」
這是基層公務員羅頌華朗讀自己經歷感染新冠到康復後的自創詩歌——《76天的等待》。
她朗讀的契機,是因為央視金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來到武漢進行直播,地點在漢口江灘三陽廣場的朗讀亭。
10月16日-18日直播的三天裡,主持人董卿也在朗讀亭和預約前往的朗讀者聊天交流。直播結束後,江灘朗讀亭會保留到本月底,現場駐守的《朗讀者》節目工作人員透露,後續來到朗讀亭的朗讀者也可能會出現在節目正片裡。
央視在武漢設置的「快閃」文化地標長什麼樣?文旅君前去探訪。
○10月16日至18日,《朗讀者》第三季「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在北京、武漢、廈門三地同步開展,央視頻全程直播。微博總閱讀量約1.2億。
進入漢口江灘三陽門後,筆直走到臨江處,花壇裡的花像彩虹落在地上,一旁的「朗讀亭」如寶藏呈現。
這一季的朗讀亭和以往不同,外面擴展了閱讀空間,由最美書店「鍾書閣」布置陳列,是「朗讀+書店」的集合體。
偶然路過想進入朗讀亭,恰好有書籍可供挑選。
更多的是慕名前來的朗讀者。一位婆婆很早就來了,掀起毛衣露出藏在裡面的獎章,迫切地說自己準備了好幾天。
好在工作人員反覆解釋,耳朵不好的她才知道活動沒有結束,於是放心離去等設備裝好了再來。
90分鐘後,朗讀亭錄音設備就位,迫不及待進入一探究竟。
亭子隔音極好,關上門與世隔絕,站在專業的錄音設備前清清嗓子,從KTV麥霸轉換成朗讀者。
上方有兩個小相機錄下正在朗讀的你,兩側黃色燈泡不僅營造溫馨氛圍,還負責打光重任。文旅君試過了,仿佛開了美顏,上相。
○點擊看《朗讀者》第三季預告片
「走過凜冬,迎來春光,走過乾涸,迎來甘甜……」《朗讀者》第三季最新1分鐘宣傳片中,黃鶴樓從沉睡迎來甦醒,過早的武漢人熟稔地喊一嗓子:「老闆,來碗熱乾麵。」
《朗讀者》第三季為什麼來到武漢?
董卿曾說,2020年中國人心中最難忘的一座城市,一定是武漢。通過《朗讀者》,展現一個重新出發的武漢,和武漢人在疫情之後的新生與感悟。
來到武漢,董卿採訪的第一位嘉賓是「人民英雄」張定宇,他展示了和妻子程琳多年來的家書,感情甚篤,讓董卿也紅了眼眶。
程琳也成為武漢朗讀亭001號朗讀者,選擇了席慕蓉的《點著燈的家》。
《朗讀者》第三季的朗讀亭聚焦於普通人,他們帶著自己的故事,朗讀一段文字,獻給最牽掛的人。故事裡都是家長裡短,人間煙火,讓人動情。
9000萬人一起「雲養娃」的小石榴的爸爸媽媽朗讀了一首《人間四月天》贈給寶寶。
大學生、醫護人員、交警、企業家、退休老人等紛紛走進朗讀亭,表達他們的心聲。
以前常說,中國人不擅長表達感情,羞怯於說出「我愛你」「我想你」,《朗讀者》的意義,讓更多人通過朗讀文字表達情感。
很多朗讀者們表達了對武漢的愛。疫情之後,他們更能發現武漢這座城市的美,也更為它自豪。
/
走出朗讀亭,玻璃房子在陽光下,映射出斑駁的樹影,像是一開始就生長在這裡。門口有經過的老人、中年人、孩子,他們好奇地走過來瞧一瞧。
秋高氣爽,爹爹們在江灘邊放風箏,阿姨們很有集體意識穿上紅衣服跳舞。
江水滾滾,熟悉的江灘,熟悉的武漢。朗讀亭還會存留11天,儘早去打卡。
//
�� 《朗讀者》第三季
朗讀亭
��地址
江岸區三陽路漢口江灘三陽廣場(從漢口江灘三陽門進入)
⏰開放時間
9:00-18:00
��截止時間
10月31日
��如何參與
可現場直接進入,無需預約
//
編 輯 = 語 文
攝 影 = 廖晨陽、黃大頭
設 計 = 言大午
信息來源 = 長江日報
| | 時髦老廠房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
版權所有,轉載請留言或聯繫
whlywtg@126.com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漢口江灘有個玻璃小屋,央視董卿打卡3天,月底就沒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