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銀行今日登陸港交所 盤中破發報收於發行價4.8港元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年內首家銀行登陸資本市場,7月16日,渤海銀行(9668.HK)在港交所正式掛牌。

掛牌當天,渤海銀行在總部天津通過網絡連線方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該行董事長李伏安、行長屈宏志代表渤海銀行敲響開市鑼。

開盤後渤海銀行出現破發,最低觸及4.71港元,最高4.82港元,尾盤拉升於發行價格4.8港元,全日成交1.76億股,成交額8.41億港元。

上市首日,渤海銀行總市值831.84億港元,市淨率0.9倍。渤海銀行此次募資134.7億港元,用於補充資本金。渤海銀行上市後,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中僅剩下恆豐銀行和廣發銀行未上市。

不過與去年掛牌港股的晉商銀行和貴州銀行相比,晉商銀行上市當日收盤也與發行價3.82港元持平;貴州銀行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2.48港元/股,收於為2.30港元/股,跌幅達7.66%。

香港發售認購不足六成 國際發售1.2倍認購

據7月15日晚渤海銀行披露的IPO發售價及配髮結果,發售價釐定為每股發售股份4.80港元,擬發售28.8億股股份,淨籌資134.7億港元。

渤海銀行此次發售的28.8億股,本來預計5%香港公開發售,95%國際發售。7月15日配髮結果顯示,香港公開發售初步提呈發售股份認購不足,不足六成;而國際發售初步提呈發售的發售股份獲輕度超額認購。

根據公告,渤海銀行本次IPO在香港發售股份8471萬股,國際發售股份27.9529億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若超額配股權悉數行使,還將額外收取所得款項淨額20.31億港元。

渤海銀行7月15日公告顯示,其香港公開發售出現認購不足,合共接獲9668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8471萬股香港發售股份,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1.44億股的約0.59倍,相當於全球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2.94%(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

國際發售上,渤海銀行則獲輕度超額認購,為國際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國際發售股份總數27.36億股的約1.20倍。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合共5929萬股發售股份已重新分配至國際發售。由於該重新分配,根據國際發售分配予123名承配人的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為27.95億股發售股份,相當於全球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97.06%(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

渤海銀行此次引入九名基石投資者,認購8.40億股,佔到該行全球發售完成後已發行股本總額的4.84%(假設超額配股權未行使) 。宜昌東陽光健康藥業有限公司已認購約3.23億股發售股份,香港華麗有限公司已認購8073萬股發售股份,浙江榮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榮盛房地產發展(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翠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已認購8073萬股發售股份,津聯(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承德建龍特殊鋼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團、新奧集團分別已認購4843.8萬股發售股份。

去年7月,晉商銀行公開發售認購也在香港市場「遇冷」,僅認購總數的0.18倍;貴州銀行在港公開發售僅認購總數的約0.25倍。

亟需IPO補充資本

2005年12月30日,渤海銀行正式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立,2006年2月開業,註冊資本為50億元。當時渤海銀行股東結構中,天津泰達投資控股公司是第一大股東,擁有25%股權;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持股19.9%,約1.23億美元位居第二;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擁有13.67%的股權,是第三大股東;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分別擁有11.67%的股權,並列第四大股東。當時,天津信託投資有限公司通過集合資金信託方式吸收自然人資金參股10%;天津商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吸收民營企業入股方式參股8%。

2016年底,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將股份全部轉讓給其全資擁有的中海集團投資有限公司,2017年,天津信託將其股份轉讓給泛海實業和其他五家公司。

此後,渤海銀行經歷增資擴股。2010年4月,該行的註冊資本由人民幣50億元增加至85億元;2019年11月,註冊資本增至144.5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末,泰達投資持股25%,為渤海銀行第一大股東;渣打銀行持股19.99%,中海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3.67%,國開投與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均持股11.67%,泛海實業持股9.49%。

截至2019年12月末,渤海銀行的總資產為11169億元,同比增長7.6%。2019年實現營收283.78億元,同比增長22.27%;實現淨利潤81.93億元,同比增長15.72%。

資產質量方面, 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渤海銀行連續三年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74%、1.84%和1.78%。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渤海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187.73%,較上年同期的186.96%,上升了0.77個百分點。

為了補充資本,繼發行次級債券、二級資本債券後,2019年9月11日渤海銀行宣布獲批發行不超過20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4.75%,為首家發行永續債的非上市銀行。

不過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仍然逼近監管紅線。截至2019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3.07%,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06%,接近監管要求的7.5%最低標準。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渤海銀行擁有33家一級分行(包括直屬分行)、30家二級分行、127家支行、54家社區小微支行,並設立了香港代表處,網點數達245家。

與2019年8家銀行登陸A股、2家銀行登陸港股的IPO成績單來說,2020年過半,僅有渤海銀行登陸港交所。記者獲悉,在7月16日舉行的105次發審會上,廈門銀行過會,將成為今年首家登陸A股的銀行。廈門銀行過會後,在A股IPO排隊候場還有11家農商行、7家城商行共18家銀行。

相關焦點

  • 6隻新股扎堆破發!打新不再躺賺?有人戲稱「中10籤虧6萬」
    9月10日,創業板下跌1.6%,鋒尚文化股價也繼續下跌,截至收盤,報收128元/股,相較發行價下跌7.26%。這只是近期新股破發的一個縮影。截至9月10日收盤,今年上市的股票中,已有6隻跌破發行價,均為今年8月及9月上市的新股。
  • 51信用卡登陸港交所:開盤價8.76港元 較發行價漲3%
    新浪科技訊 7月13日上午消息,51信用卡今日正式登陸港股,股票代碼為「02051」。開盤價8.76港元,較8.5港元的發行價上漲3.06%。以開盤價計算,51信用卡的市值為103.98億港元(約合13.25億美元)。
  • 快餐帝國上市首日,先暴漲後破發!最高賺188%最慘虧67%……
    今日港股上市的新股快餐帝國,上演了一場令人瞠目的過山車行情。上午盤中其最高上漲近190%,但隨後直線回落破發。巨震190%!快餐帝國上市首日破發數據顯示,首日在港上市的新股快餐帝國,高開83%後繼續走高,上午十點半左右,盤中一度漲187%至1.87港元。
  • 2020盤點:生物醫藥AH股十大「破發」公司
    3.成長性慘遭質疑的生物藥企--和鉑醫藥和鉑醫藥的發行價為12.38港元,於12月10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收盤價為11.02港元,跌破發行價,跌幅10.99%。之後,公司股價更是持續下跌,市值不足80億。破發原因:(1)成立至今尚未盈利。
  • 百勝中國為何上市首日即破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9月10日,頭頂「發行價之王」光環的百勝中國登陸港股,成為第四家歸港上市的中概股。IPO首日,百勝中國港股開盤即跌破發行價,盤中走勢低迷,最低價相比於發行價下跌超5%。百勝中國為何上市首日即破發?許多投資者認為其選錯了上市時機。美股連跌,港股申購期處於農夫山泉凍資的期限內讓百勝中國港股的IPO帶了幾分生不逢時的意味。「發行價之王」首日即破發9月10日,百勝中國正式亮相港交所。
  • 榮萬家上市即破發,跌幅8.17%市值蒸發4億港元
    1月15日,榮盛發展(002146)旗下物業公司登陸港交所上市,這也是2021年度首支登錄港交所上市的物業股。  然而,榮萬家上市首日即破發,截至下午收盤,榮萬家跌幅超8%,市值蒸發4.1億港元。
  • 時隔七年,阿里巴巴重回港交所:發行價每股不超188港元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5日電 時隔七年,阿里巴巴終於重回港交所。阿里巴巴今日公告,於香港時間2019年11月15日啟動香港公開發售,發售數量為1250萬股,最多可調整為5000萬股,發行價格不超過每股188港元。
  • 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上市破發 收盤錄得10%的跌幅
    原標題:港股IPO|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上市破發,收盤錄得10%的跌幅
  • 映客破發港股「僧多粥少」 鬥魚臨時轉舵赴美IPO
    今年,獨角獸上市熱情洶湧,以至於排隊的公司太多,港交所的鑼都不夠用了,而獨角獸上市後處境艱難,尚德機構、小米、獵聘網等公司先後破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有消息稱,原計劃赴港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轉身投奔納斯達克。7月24日,鬥魚官方在面對《證券日報》記者求證時表示,暫無回應。
  • 大陸網際網路公司扎堆去香港敲鐘,港交所的鑼不夠用了
    此時的港股正在迎來一波中國大陸公司的上市熱潮:6月21日,同程藝龍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6月26日,找鋼網招股書在港交所公布;6月28日,寶寶樹擬赴港IPO;6月29日,獵聘在香港上市;7月3日,滬江教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7月9日,小米在香港上市;7月12日,八家公司同時登陸港股,其中三家網際網路公司;7月13日,51信用卡在香港上市。
  • 1633倍超額認購,這隻票上市首日卻破發!服務超7億微信用戶,中國版...
    來源:新三板論壇新三板退市公司樂享互動9月23日登陸港交所,不過,儘管業績良好且在公開發售階段超購近1633倍,同時身具騰訊概念,甚至被比喻為中國版TTD(The Trade Desk),這家被業界各方看好的新經濟公司在掛牌首日還是破發了。
  • 渤海銀行在香港上市 募集資金134.7億港元
    7月16日,渤海銀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該行董事長李伏安、行長屈宏志和渤海銀行股東代表及中介機構代表等出席了上市儀式。董事長李伏安表示,未來渤海銀行將繼續緊跟監管導向,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嚴格防控風險。
  • 阿里香港上市開盤價187港元 敲鐘的為什麼是這10個人
    從「1688」到「9988」與港交所再度牽手,阿里已從小苗長成大樹就像一部偶像劇,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男女主角分手,最後再破鏡重圓。兜兜轉轉12年,阿里巴巴又回到了港交所的懷抱。12年前的2007年11月,阿里分拆B2B業務登陸港交所,發行價13.5港元,代碼1688.HK。
  • 和鉑醫藥-B最新總市值為84.62億港元
    港股公司和鉑醫藥-B(02142.HK)今日港股上市。早盤,和鉑醫藥以11.94港元低開,盤中震蕩逐漸上行,尾盤突發暴跌,最終破發收盤,最終報收於11.02港元,較發行價12.38港元下跌約11%,最新總市值為84.62億港元。
  • 「發行價之王」首日破發海底撈連創新高 百勝打新者一手日虧1100...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亓寧9月10日盤中,半年虧掉9.65億的海底撈股價創下55.7港元新高。同一天,快餐巨頭百勝中國赴港二次上市,開盤破髮長陰收跌。一天前,賣水的農夫山泉上市首日大漲,造富無數的同時,創下了6700多億港元的凍資紀錄。
  • 中通快遞港交所二次上市,市值超兩千億港元
    9月29日,中通快遞正式登陸港交所。中通快遞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快遞企業,為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根據公告,中通快遞本次計劃發售新發行4500萬股A類普通股,最終發售價為每股218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估計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為96.74億港元。
  • 內地旅行社首次在港交所上市融資
    新華社香港6月28日電(記者方棟)香港交易所28日迎來6隻新股發行,其中飛揚集團和途屹控股成為首批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旅行社。上午9時30分,鑼聲響過,兩家公司正式在港股主板掛牌交易。飛揚集團開盤價為0.99港元,當天最高觸及1.01港元;途屹控股開盤0.405港元,最高價0.43港元。飛揚集團此次發行採用紅籌架構,10%公開發售,90%國際配售。在21日的招股中,公開發售獲得逾19倍的超額認購,而國際配售也很快足額,最終以港交所規定的超額15%的發行上限超募發行1.5億港元。
  • 2018年最貴新股破發 上市19天後養元飲品跌下「神壇」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杜宇破發!曾被寄予2018年最能讓打新資金賺錢的養元飲品(603156,SH),在登陸A股第19個交易日後,今日無奈破發,盤中股價跌破其發行價78.73元/股,這也是2018年新股中首隻破發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