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昭新作:文章有溫度,夏日送清涼|蓉漂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

2020-12-25 紅星新聞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近些年,來自四川鹽亭的「蓉漂作家」李銀昭,放下小說,深耕散文,收穫不小。其中,李銀昭的單篇散文《別如秋葉之靜美》還獲得第八屆冰心散文獎。最近,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李銀昭散文集《一冊清涼》便收入了《別如秋葉之靜美》等多篇獲獎作品。

作家馬平在評價此書時說,李銀昭是一個熱心的人,《一冊清涼》卻給這個炎炎夏日送來了陣陣清涼。

李銀昭的《一冊清涼》至少有三種獨立特行的文學風骨:一是訴說生命溼潤,如玉,在清涼裡琢磨。二是描摹秋葉靜美,如詩,在清涼裡吟誦。三是呼喚風景站立,如畫,在清涼裡閃動。

李銀昭這些散文,堪稱:文章有溫度,夏日送清涼。

周末讀什麼好書?今日,紅星新聞「紅星書評」推薦60後「蓉漂作家」李銀昭的新書《一冊清涼》。有意思的是,本期「紅星書評」的新書評者凸凹和新書作者李銀昭都是冰心散文獎獲得者。

同時,特別選載凸凹在書評裡重點提及的李銀昭散文名篇《她比傅雷更不應該被忘記》,希望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紅星書評|

文章溫度寸心知

——讀李銀昭散文集《一冊清涼》有感

◎凸凹

溫度有高有低,即便是零度、零下幾度,也是溫度。今天,我想說的是文章的溫度。這種「文章的溫度」,有些是健康的、無毒的、給人以陽光與希望的,有些則是陰鬱的、醜惡的、帶病菌的、讓人仇怨和絕望的,還有一些文章處於二者之間,含混,多維,美醜交織。作家李銀昭的文章溫度,在我看來,自然歸屬前者。讀完李銀昭的最新散文集《一冊清涼》(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樣,他的文章不僅有溫度而且適宜,就如同手捧夏日裡的一冊清涼。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題》)。我的寸心告訴我,溫度是銀昭文章中的大事,這件大事,被它的主人不動聲色地藏在文章的細節中。這是我讀《一冊清涼》的一個鮮明感受。

義大利浪漫主義詩人、作家亞歷山德羅·曼佐尼指出:「才能平庸之輩任何時候都不可能為自己的題材找到驚人的、獨特的、雄偉的表現形式,這些形式是偉大智慧的表現。」(《論浪漫主義》)寫傅雷,怎麼寫,一萬個人寫過了?一直在文字中開疆拓土的銀昭幹不了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事。

相對傅雷的大,其夫人朱梅馥是小的,而正是朱梅馥的小,感動了他,讓他的筆選擇了小。「當我站在上海江蘇路他們的舊居門前,平時不太引人注意的朱梅馥,卻從我的印象裡漸漸清晰起來,總讓我覺得眼前這棟舊式的小樓裡,當年進進出出、上上下下的主角就是朱梅馥。」(《她比傅雷更不應該被忘記》)我們再來看看溫度是怎樣從細節中生發出來、直抵我們心靈的:「空隙的上面是充電的插線板,就是我懸空的手機垂直下來的位置,也就是說,我擔心手機一旦掉下來摔爛,就是掉在那塊空隙地上被摔爛,而現在那塊空隙地上放著那女士的包。」(《禪就是地上的那個包》)

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數不勝數,大有一步一景的流布與生態。無論是《那些帶著鮮花和微笑的人》對那位在錦江大橋上賣花的老人蹲在大雨中等作者取花的描寫,還是《遍地冬瓜的下午》對一次又一次數冬瓜數目的言說,再或是《做螢火蟲也是一種理想》對大巴山農民鄧開選小院那群像星空中的秘密突然飛至的螢火蟲的敘述,以及《彼岸有花》對殘疾人楊嘉利艱難寫字的刻畫……細節,均充當了溫度的調控板,和一招制勝的撒手鐧的角色。

著眼小處,盯住細節,見常人所未見,寫常人所未寫,讓銀昭的散文現出了別有洞天的景象與格局:下筆是針尖向深井掘進,收筆是礦藏汽化升華出井,布滿天空。如此這般的作為,其溫度便有了井孔的堅硬深度和雲彩的柔曼廣度。

其實,關於溫度,銀昭自己就告訴你了,是大事。否則,他怎麼會將這部集子命名為《一冊清涼》呢?清涼,就是一種溫度,一種讓人神清氣爽、給精氣神以大力量的溫度。李銀昭總是那麼精神,充滿古老岷水的活力,因為他身體的九宮格即便在空氣被酷熱成固體的環境中,也循環著一冊清涼。

我以為,作者的母親,是作者人本與文本的源頭與根脈。給出這個判斷,不是臆測,而是作者滿含深情明明白白的告知。在《看母親端碗時的端莊和享受》中,他寫道:「但母親,卻把先人們說的話裡的精髓,無聲地融進了她的血液裡,融進了她的生命裡,再通過她無言的行走和端莊,傳教給了她身後的兒孫們。」在《別如秋葉之靜美》中,他又這樣寫道:「有一個人不忌諱說死,也是因為她給了我說死的勇氣,甚至可以說,是因為她,才有了我要循李叔同的生命而去,探看『如秋葉之靜美』的李叔同之死。」此外,在《一個南瓜的故事》等文章中,也多有他對母親言行的記敘、傾慕與禮讚。

銀昭的母親是信佛禮禪的,難不成回歸綿遠河的那一群魚的祈願,與母親的禱告達成了人世間最美好的平衡,乃至最清涼最清潔的傳遞與輪迴?我認為是的。除了母親的言傳身教,李銀昭還接受過故鄉鹽亭山河的教育,那位教民養蠶、繅絲和織衣的嫘祖的教育。這些教育,無不清涼,無不清潔。清涼與清潔,她們是近義詞,也就是有血脈聯繫的近親。

(作者系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冰心散文獎得主)

《一冊清涼》

作者:李銀昭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

簡介:散文集《一冊清涼》,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即「生命的溫潤」「秋葉靜美」以及「站立的風景」,收入李銀昭近些年創作的散文作品27篇,計20萬字。著名批評家周倫佑先生撰寫的專論《散文「親歷性」的文本印證》,評價該書說:總體上有一種親切、親近而溫潤的特質。李銀昭散文吸引我的,或者說讓我感動的,是作品中對他母親和他自己親身經歷的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人與事的抒寫,也就是表現於這些作品中的「親歷性」經驗。

|縱深閱讀|

【作家簡介】李銀昭,60後小說家、散文家,四川鹽亭人,畢業於四川大學文新學院,曾服役於成都軍區戰旗話劇團,現居成都,成都市作協小說專委會副主任,四川省散文學會特邀副會長,冰心散文獎得主。曾發表散文、小說百萬餘字,先後二十多次獲國家級和省級文學獎。

編輯 喬雪陽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敬丹櫻:被詩歌牽引到成都|蓉漂詩人——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⑦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
  • 桑眉:像一棵樹在成都紮根|蓉漂詩人——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⑨
    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這種美學魅力,不僅在於成都的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與宜居,讓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為難以抗拒最終選擇成為「蓉漂」,成為新時代的「新成都人」。為此,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蓉漂詩人(作家)——參與生活美學的新成都人」系列,推薦他們的新詩、新文與新書,以饗廣大讀者朋友,共享成都生活美學。「以『我』入詩,詩意生活」是70後蓉漂詩人桑眉的詩觀。
  • 一半灼熱,一半清涼——李銀昭和他的散文集《一冊清涼》
    《一冊清涼》作者:李銀昭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馬平這個夏天太熱,就連月亮都因熱而脹,說大就大起來李銀昭對此卻是早有準備,贈我一冊他剛剛推出的散文集,名為《一冊清涼》。李銀昭在書的扉頁上宣稱,他要「做個清涼漢子」。我揣度他的意思,他大概是要保持一份「涼而使人感覺爽快」的個性。他的「爽快」顯而易見,但要說「涼」,恐怕了解他的人都不一定會認這個帳。李銀昭是一個灼熱的人。
  • 成都推出全新火鍋夜遊專線 邀請「蓉漂」和市民創意跨年
    成都文旅集團供圖夜色中,一輛火鍋巴士從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出發,穿過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駛向錦江綠道示範段翠風苑上的「錦書來」。一場聚集多位「蓉漂」的夜話活動在此拉開成都生活美學新體驗。活動現場,一位地道老成都通過展示清代蓋碗茶杯、衝泡茉莉花茶,動靜結合地向「蓉漂」們講解源遠流長的蓋碗茶文化。
  • 蓉漂引領 這場招聘會與「蓉漂」青年攜手戰「疫」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4月2日上午,「2020年『蓉漂』人才薈——錦江專場招聘會」在成都市人才大廈拉開帷幕。為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貫徹落實「成都市人才新政12條」,推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和充分就業,成都市錦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疫情期間助力企業做好人才招聘和人才儲備工作,與「蓉漂」青年攜手戰「疫」。隨著全國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蓉漂」小王從陝西回到成都。大學畢業後小王便留在了成都,這是她在成都工作的第二年。
  • 2018「蓉漂」人才薈系列活動在北京大學啟幕
    活動以打造「蓉漂」城市僱主品牌、精準匹配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動員帶動社會各方廣泛參與、推動人力資源高效協同發展為目標,對「蓉漂」品牌進行全面升級,將「敢為蓉漂·蓉你驕傲」的宣傳主題貫穿活動全過程,精準高效開展城市宣傳、新政推介、人才招引、項目對接等活動。
  • 蓉漂是什麼意思?蓉漂故事:成都有人情味市井味有性格
    帶著西南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前往學校報到,憧憬著大學生活,我眼前一片豁朗。四年的大學生活,讓我慢慢摸清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脾性,「四」和「十」很容易鬧笑話,街頭裡巷的小吃很地道,要是不特意提醒不放辣椒,幾乎會默認你是吃辣的。我這個不吃辣椒的北方人,現在幾乎是無辣不歡了。  大學畢業後,我應聘到成都一家知名的金融證券公司,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蓉漂。
  • 中國作家董獻敏新作,《望廬山瀑布》詩意
    中國作家董獻敏新作,《望廬山瀑布》詩意作者:陽信縣河流中學 董獻敏【以下為文章正文】《望廬山瀑布》詩意日光暖暖時見七色彩虹遙掛天際真想踏上去看看九天之上天帝的模樣飛流直下輕絲一般的水時時飄在臉上為夏日披上涼爽
  • 向全國人才發出邀請,「蓉漂」主題航班今日首航
    乘客還可掃描「蓉漂」明信片上的二維碼關注「蓉城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在線觀看4月25日「蓉漂·高峰薈」現場盛況,參與「蓉漂·雲招聘」活動專題,同時了解成都市最新人才政策。同時,主辦方也為幸運乘客們準備了「一份從蓉」福袋和「大運」禮物,展示這座城市對「蓉漂」人才的禮遇和祝福。
  • 武義清涼美學之旅開幕,網紅達人開啟別樣「雲旅行」
    在這樣的季節裡,每一顆靈魂都在渴望著逃離酷暑,走進清涼世界。而在保持著零疫情記錄的山水之城武義,一場「武比清爽·義起嗨皮——2020武義清涼戲水節」已經拉開帷幕。為了給清涼戲水節造勢,近日,抖音網紅何香蓓和人氣攝影師江靈光來到武義,開啟了一場親山、親水的「美學之旅」,也為大家帶來了清涼戲水節的「前線資訊」。
  • 「蓉漂」眼中的成都吸引力 不只是舒適的生活環境,成都對年輕人更...
    「這是一座能讓人在生活和工作之間找到平衡的城市。」李健這樣告訴《第一財經周刊》,「我雖然不是吃貨,但非常喜歡這裡的美食;而在這樣一個特大中心城市,推窗可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山,實在更是難得。」像李健這樣,從外地來的「新成都人」都有一個名字,叫「蓉漂」。成都提出「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
  • 夏日送清涼 哈羅單車萬元免費騎車券致敬勞動者
    6月28日上午,由中華網河南主辦的「最Cool城市代言人·2018夏日送清涼」大型公益活動在鄭州市上悅城購物中心正式啟動,哈羅單車做為愛心企業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與中華網河南一起為戰鬥在一線的交警送清涼。
  • 潮音社區開啟「好客迎新」新場景 創蓉漂社區溫暖新住民典範
    位於成都市武侯區電商產業功能區、西部智谷旁的潮音社區,是成都市知名的〝蓉漂社區〞,社區約44,000名住戶中,有超過80%為非設籍於此的外來人口。這些〝蓉漂住民〞中,有許多為了讓孩子能夠讀上〝科技園小學〞的川內其他城市父母,以及背井離鄉來到成都,進入電商產業功能區工作的青年朋友;潮音社區是他們共同選擇棲居的地方,也是日常生活的所在地。
  • 重慶:夏日街頭流動的風景線 清涼驛站「漂」起來了
    昨日,江北沙坪垻「清涼驛站」開始「漂移」,分別「漂」到江北九街和沙坪垻正街,成為街頭一道流動風景線。  「我只吃一塊西瓜,要給後面的人留著」  「大家都來搭把手,把西瓜切好放到外面的冰櫃裡。」江北九街「清涼驛站」的冰櫃剛安置妥當,4名身著藍色馬甲的志願者就送來了一個大西瓜和消暑藥品。
  • 宣美新作《紫光夜》浪漫上線酷狗音樂,詮釋夢幻夏日愛戀
    事實上,《紫光夜》這首新單曲中本身也充滿著夏日元素。管樂與混音貝斯、清涼夢幻的笛音與爵士感吉他等多種樂器的新奇組合,混搭出宣美獨有的全新音樂風格,營造能讓人感受到炎炎夏日落日時,因溼度和溫度與紫色天空帶來的愉悅氛圍。
  • 炎炎夏日送清涼 工會關愛在身邊 ⑤
    從8月3日開始,嶽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工會為員工們送上了與往年不一樣的「清涼」,選購湖北滯銷的農產品、嶽陽消費扶貧定點物資作為送清涼物資,此舉旨在既助力脫貧攻堅,又讓綠色食品走進嶽陽林紙員工生活該公司發放清涼物資既重「服務」,更重「激勵」。每一份防暑物資,都量身「配套」一張領取卡,輔以鼓勁加油金句,「清涼防暑,關愛職工」「願工會的關懷和溫暖一直伴隨著您」……字裡行間,溢滿濃濃的愛。
  • 炎炎夏日送清涼!7月借款送豪禮,省唄陪伴你的品質生活
    炎炎夏日清涼難尋,為了幫助每位追夢的年輕人實現高品質的生活,省唄APP展開「7月借款送豪禮」活動,準備了泰國乳膠涼蓆、冰感絲乳膠涼蓆等夏季實用好物,只要借款金額達標,就能把這份清涼帶回家,提醒著每個為夢想奮鬥的人們任何時候不要忘記好好愛自己。
  • 「金沙智庫·蓉漂講壇」在成都青羊區人才園開講
    12月31日,「金沙智庫·蓉漂講壇」第一期在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智能會議中心正式開講。本次活動以「摩訶池上醉青春——遇見青羊 再見漂泊」為主題,邀請相關領導、專家學者、人才代表齊聚青羊,探討「蓉漂」品牌,共同為「蓉漂」主題街區打造匯集智慧。
  • 「在成都的每一天都有驚喜體驗」,一起看看「蓉漂」...
    「在成都的每一天都有驚喜體驗」,一起看看「蓉漂」...」,一起看看「蓉漂」城市超級實習生鏡頭裡的成都!》不妨一起來聽一聽他們的心聲楊豔彭州市四川新綠色藥業集團來到成都的這幾天,滿滿的都是驚喜,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小夥伴和熱情的工作人員,感謝遇見!楊逍郫都區德陽街道爽!只想說真爽!無以復加的爽!坐灰機,住在大酒店的感覺真爽!腦洞大開,解謎尋寶的感覺真爽!
  • 有「生活美學」的街道帶來有「溫度」的社區
    如今的成都,這些居民生活中的消費場景越來越多的在社區就能實現,其中,位於成都市錦江區的中糧·鴻雲悅街(以下簡稱:悅街)以「生活美學」為核心,打造出了不一樣的特色社區商業街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認可。成都中糧·悅街丨圖片來源:錦江發布Joy life——讓生活有範兒,今天讓我們來了解成都悅街的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