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媽讓我把買的新房退掉
2018年春節,大年初七我跑去售樓部看房。
當時西安房價已經譁啦啦漲上來了,我速戰速決,當天看當天買,當天就交了定金。
交完才給我媽說,我媽張口就一頓數落,「買房這麼大的事,你咋自拿主意和我都不商量,你好歹也應該帶我去和你一起看房再買麻,你這娃咋這麼性急的?」
我媽是農村婦女,常年住農村,她連城裡的小區都沒進過,她能看個啥。
我對她說,「等你過來三看兩看,七挑八撿,那房子早都沒了,房價也都坐上火箭了。」
當我告訴她我把房子買在頂樓18層,她顯得更生氣了,強烈要求我退房換房。
她很理直氣壯告訴我,「nie ran (關中方言,別人的意思)說,十八樓這個數字不吉利,意思是十八層地獄,我這可是為你好,你趕緊把這房給我退了。」
「退了?這咋行?西安房價漲得我已經快要買不起了,再看就首付變廁所了!」我一口回絕。
「nie ran說了,住18樓會影響你以後的運勢,對你不好,這件事你得聽我的,你不聽我的話,以後不好了可別怪我。」
我媽依然不依不饒,還是強烈要求退房換房,要不然她來幫我退換!
嚇得我趕緊把電話掛了。
我媽65年生人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這輩子牢牢和農村捆綁在一起。
50多年的農村生活,我媽練就了一套本領,就是你和她對話,仿佛「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我媽總有她的一套道理,雖然你覺得很雞肋,但是卻又難以反駁,實在是厲害,讓我這個211畢業的大學生自愧不如。
陝西娃他媽,尤其在農村有過較長生活經歷的,無形中都練就了這樣一身本領,說話很能「以理服人」。這個理是她們的道理,在農村很有市場,誰都說不過她們。
02陝西娃他媽的「nie ran說」
nie ran (別人)說,這三個字是陝西娃他媽最普遍的口頭禪,她們要是想表達什麼觀點結論,總會冠以「nie ran 說」。
這個「nie ran」,很多時候代指的是村裡的張三李四或者王麻子。
在我媽的思維意識裡,nie ran說的都是正確的,只需拿來用,從不變通改造。
有一次我媽受到她撮合姻緣的一對小夫妻邀請,專門去楊凌逛,逛完後那對小夫妻邀請我媽去她們家看。我媽一去才知道人家也住頂樓,也是18層,我媽還專門跑到人家的房頂去看,和我的房頂做比較,然後還把人家小夫妻問了一通,房子漏水不,夏天熱不熱。
那天從人家小夫妻那裡回來,我媽就給我打電話,說18層也不錯,讓我不要換了。
呵呵,即便是我想換,小區也沒房了。
大至找工作買房,小至生活上的雞零狗碎,我媽那裡都有一套堅定不移的「nie ran 說」理論。好像nie ran 說的就是聖旨,誰都不能違背,誰要違背,我媽就會跟誰急,然後再是一通長篇大論。
現實中,關於nie ran 說這個問題,我總是和我媽爭鋒,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總是「nie ran 說」,你自己哪裡去了。
但事實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我有我的邏輯,我媽有她的理論。我是一個人說,可我媽身後有無數人,這個nie ran,大到族裡長輩權威,小到鄉鄰四舍,她們都用一套既定的經驗在鄉間為人處世,安穩生活。
而我一個農村出身在西安工作的上班族,接受著城市文明的改造,接受著網絡科技的改造,我無法再照搬農村既定的經驗和方式。
所以,「nie ran 說」對我就是一種荒誕,我媽不斷拿這種荒誕讓我屈服。
但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從眾心理,我不適用,自覺屏蔽。
03.微信密集症
若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最能堅持,當然是太陽,東升西落。
若問身邊人誰最能堅持,當然是陝西娃他媽。
如果我媽的堅持屬第二,身邊沒有人敢說第一,因為我媽的堅持往往能讓事情發生180度的大轉變。
一到節假日前夕,我媽會連珠炮一樣在微信上催問我:放假了,你打算回來不?
我:暫時不回了。
第二天我媽又發消息:放假了,你回來吧?
我:不回去!
第二天晚上,一不小心,我媽又發:你明天回來吧?人家兵兵、龍龍都回來了。
我:暈!說了,放假不回去!!!
媽:暈?你咋了?咋暈了?
我:······
媽:省略號啥意思,我不懂。
我:我回!
然後我媽又是一串叮嚀:你明天坐車坐到縣上,再倒12路坐到鎮上,再···
我:卒。
本來打定主意放假不回家,回去了真的很無聊,除了吃就是睡,除了睡就是玩手機,日子太乏味。
但我媽就是我媽,她想喊我回,我插上翅膀都躲不掉。
每次回家前,被我媽左叮嚀右叮嚀前叮嚀後叮嚀,但我又不是魚,只有七秒鐘記憶,連坐車我媽都要發一長串微信,好像我是外太空來的似的。
唉,你有體驗過一個90後被60後的媽微信上鋪天蓋地發消息嗎?一條一條,跟彈幕似的,滑得我手酸。
突然發現一個秘密,檢驗一個媽是不是親媽,就看她是不是有微信密集症。
我媽除了喜歡沒完沒了地發文字,連圖也都是一長串地排隊。也不知她從哪裡搜羅了這麼多圖,一下給我甩過來,看得我非常凌亂,又是早上好,又是晚上好。我知道世界上存在極晝極夜,日月同在這種現象也只有我媽這種天賦異稟的人才能看到吧?
為什麼你如此密集地給我發消息?
因為你對我愛得深沉!
那也請給我一點自由和輕鬆,
那便是我的小確幸。
04一廂情願
在娃他媽和兒女之間,一廂情願大概是娃他媽最喜歡做的事。
小時候,娃他媽按照自己想像中的後代培養兒女,長大後,娃他媽還是試圖用她們的經驗和方式影響改造兒女的生活和未來。在影響和改造兒女的路上,娃他媽從不放棄,從不言敗。
事實是不少娃他媽最後勝利了成功了,這就影響了無數娃他媽要堅持下去。
一次,妹發了朋友圈:我兩個應該來個角色互換,這樣是不是更好。
配圖是一個醫生蹲在醫院大樓的窗戶外。
看到這一條的時候,我立馬意識到妹狀態不好,應該是遇上事了。
我趕緊聯繫,妹和我訴苦,被媽一次又一次逼婚。
我媽是想妹結婚想瘋了吧?遇著人就託人給妹介紹對象,從不問妹的意見和想法。別人剛給我妹介紹一個男娃,我媽激動得巴不得這事立馬能成似的,催促妹趕緊跟人家微信家聊,跟人家見面。每天像監視妹一樣,了解妹和那個男娃的進展。
這條朋友圈,妹沒有屏蔽人,包括媽,結果媽對這條朋友圈的回應讓人無語到死。
媽問妹:你給朋友圈發的是什麼,好像是個男醫生蹲房頂幹什麼。
我能告訴媽:那個男醫生想死嗎?
這樣一條讓人神經敏感的消息,竟然讓媽毫無所察。我想問媽:你到底有沒有同理心?為什麼對別人的痛苦視若無見呢?
妹告訴我,她有一種想把媽拉黑的衝動。何止於妹,我也曾經有過很多次呀!
一個60後的媽,整天閒在家裡,張嘴閉嘴都是勸婚勸嫁,每次見到你給你擺現象講道理,
質問你為什麼不結婚不嫁娶!
娃他媽總是一廂情願,自作主張給孩子張羅相親對象,為你考慮為你好,這是娃他媽最大的油頭,但不亂結婚,也是一個有為青年應有的底線。
結:
陝西娃他媽,有些可愛,有些可憎,也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90後的世界已不容易,歲月還長,一路有你,望娃他媽往後多多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