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買18樓,我媽說這個數字不吉利要我退房,陝西娃他媽真厲害

2020-12-16 老陝的吃喝拉撒諞

01我媽讓我把買的新房退掉

2018年春節,大年初七我跑去售樓部看房。

當時西安房價已經譁啦啦漲上來了,我速戰速決,當天看當天買,當天就交了定金。

交完才給我媽說,我媽張口就一頓數落,「買房這麼大的事,你咋自拿主意和我都不商量,你好歹也應該帶我去和你一起看房再買麻,你這娃咋這麼性急的?」

我媽是農村婦女,常年住農村,她連城裡的小區都沒進過,她能看個啥。

我對她說,「等你過來三看兩看,七挑八撿,那房子早都沒了,房價也都坐上火箭了。」

當我告訴她我把房子買在頂樓18層,她顯得更生氣了,強烈要求我退房換房。

她很理直氣壯告訴我,「nie ran (關中方言,別人的意思)說,十八樓這個數字不吉利,意思是十八層地獄,我這可是為你好,你趕緊把這房給我退了。

「退了?這咋行?西安房價漲得我已經快要買不起了,再看就首付變廁所了!」我一口回絕。

nie ran說了,住18樓會影響你以後的運勢,對你不好,這件事你得聽我的,你不聽我的話,以後不好了可別怪我。

我媽依然不依不饒,還是強烈要求退房換房,要不然她來幫我退換!

嚇得我趕緊把電話掛了。

我媽65年生人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這輩子牢牢和農村捆綁在一起。

50多年的農村生活,我媽練就了一套本領,就是你和她對話,仿佛「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我媽總有她的一套道理,雖然你覺得很雞肋,但是卻又難以反駁,實在是厲害,讓我這個211畢業的大學生自愧不如。

陝西娃他媽,尤其在農村有過較長生活經歷的,無形中都練就了這樣一身本領,說話很能「以理服人」。這個理是她們的道理,在農村很有市場,誰都說不過她們。

02陝西娃他媽的「nie ran說」

nie ran (別人)說,這三個字是陝西娃他媽最普遍的口頭禪,她們要是想表達什麼觀點結論,總會冠以「nie ran 說」。

這個「nie ran」,很多時候代指的是村裡的張三李四或者王麻子。

在我媽的思維意識裡,nie ran說的都是正確的,只需拿來用,從不變通改造。

有一次我媽受到她撮合姻緣的一對小夫妻邀請,專門去楊凌逛,逛完後那對小夫妻邀請我媽去她們家看。我媽一去才知道人家也住頂樓,也是18層,我媽還專門跑到人家的房頂去看,和我的房頂做比較,然後還把人家小夫妻問了一通,房子漏水不,夏天熱不熱。

那天從人家小夫妻那裡回來,我媽就給我打電話,說18層也不錯,讓我不要換了。

呵呵,即便是我想換,小區也沒房了。

大至找工作買房,小至生活上的雞零狗碎,我媽那裡都有一套堅定不移的「nie ran 說」理論。好像nie ran 說的就是聖旨,誰都不能違背,誰要違背,我媽就會跟誰急,然後再是一通長篇大論。

現實中,關於nie ran 說這個問題,我總是和我媽爭鋒,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總是「nie ran 說」,你自己哪裡去了。

但事實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我有我的邏輯,我媽有她的理論。我是一個人說,可我媽身後有無數人,這個nie ran,大到族裡長輩權威,小到鄉鄰四舍,她們都用一套既定的經驗在鄉間為人處世,安穩生活。

而我一個農村出身在西安工作的上班族,接受著城市文明的改造,接受著網絡科技的改造,我無法再照搬農村既定的經驗和方式。

所以,「nie ran 說」對我就是一種荒誕,我媽不斷拿這種荒誕讓我屈服。

但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從眾心理,我不適用,自覺屏蔽。

03.微信密集症

若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最能堅持,當然是太陽,東升西落。

若問身邊人誰最能堅持,當然是陝西娃他媽。

如果我媽的堅持屬第二,身邊沒有人敢說第一,因為我媽的堅持往往能讓事情發生180度的大轉變。

一到節假日前夕,我媽會連珠炮一樣在微信上催問我:放假了,你打算回來不?

我:暫時不回了。

第二天我媽又發消息:放假了,你回來吧?

我:不回去!

第二天晚上,一不小心,我媽又發:你明天回來吧?人家兵兵、龍龍都回來了。

我:暈!說了,放假不回去!!!

媽:暈?你咋了?咋暈了?

我:······

媽:省略號啥意思,我不懂。

我:我回!

然後我媽又是一串叮嚀:你明天坐車坐到縣上,再倒12路坐到鎮上,再···

我:卒。

本來打定主意放假不回家,回去了真的很無聊,除了吃就是睡,除了睡就是玩手機,日子太乏味。

但我媽就是我媽,她想喊我回,我插上翅膀都躲不掉。

每次回家前,被我媽左叮嚀右叮嚀前叮嚀後叮嚀,但我又不是魚,只有七秒鐘記憶,連坐車我媽都要發一長串微信,好像我是外太空來的似的。

唉,你有體驗過一個90後被60後的媽微信上鋪天蓋地發消息嗎?一條一條,跟彈幕似的,滑得我手酸。

突然發現一個秘密,檢驗一個媽是不是親媽,就看她是不是有微信密集症。

我媽除了喜歡沒完沒了地發文字,連圖也都是一長串地排隊。也不知她從哪裡搜羅了這麼多圖,一下給我甩過來,看得我非常凌亂,又是早上好,又是晚上好。我知道世界上存在極晝極夜,日月同在這種現象也只有我媽這種天賦異稟的人才能看到吧?

為什麼你如此密集地給我發消息?

因為你對我愛得深沉!

那也請給我一點自由和輕鬆,

那便是我的小確幸。

04一廂情願

在娃他媽和兒女之間,一廂情願大概是娃他媽最喜歡做的事。

小時候,娃他媽按照自己想像中的後代培養兒女,長大後,娃他媽還是試圖用她們的經驗和方式影響改造兒女的生活和未來。在影響和改造兒女的路上,娃他媽從不放棄,從不言敗。

事實是不少娃他媽最後勝利了成功了,這就影響了無數娃他媽要堅持下去。

一次,妹發了朋友圈:我兩個應該來個角色互換,這樣是不是更好。

配圖是一個醫生蹲在醫院大樓的窗戶外。

看到這一條的時候,我立馬意識到妹狀態不好,應該是遇上事了。

我趕緊聯繫,妹和我訴苦,被媽一次又一次逼婚。

我媽是想妹結婚想瘋了吧?遇著人就託人給妹介紹對象,從不問妹的意見和想法。別人剛給我妹介紹一個男娃,我媽激動得巴不得這事立馬能成似的,催促妹趕緊跟人家微信家聊,跟人家見面。每天像監視妹一樣,了解妹和那個男娃的進展。

這條朋友圈,妹沒有屏蔽人,包括媽,結果媽對這條朋友圈的回應讓人無語到死。

媽問妹:你給朋友圈發的是什麼,好像是個男醫生蹲房頂幹什麼。

我能告訴媽:那個男醫生想死嗎?

這樣一條讓人神經敏感的消息,竟然讓媽毫無所察。我想問媽:你到底有沒有同理心?為什麼對別人的痛苦視若無見呢?

妹告訴我,她有一種想把媽拉黑的衝動。何止於妹,我也曾經有過很多次呀!

一個60後的媽,整天閒在家裡,張嘴閉嘴都是勸婚勸嫁,每次見到你給你擺現象講道理,

質問你為什麼不結婚不嫁娶!

娃他媽總是一廂情願,自作主張給孩子張羅相親對象,為你考慮為你好,這是娃他媽最大的油頭,但不亂結婚,也是一個有為青年應有的底線。

結:

陝西娃他媽,有些可愛,有些可憎,也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90後的世界已不容易,歲月還長,一路有你,望娃他媽往後多多關照。

相關焦點

  • 你媽給你弟買房了 這婚房是我娘家買的 我媽住為什麼不可以?
    因為我結婚的時候,婆婆只給了5萬彩禮,而小叔子結婚,婆婆給了整整15萬!兩個都是他的兒子兒媳,差距怎麼可以這麼大?我當然不高興!但是婆婆卻跟我說,你結婚那會早,時代不一樣了!跟婆婆有了意見之後,我跟老公也經常吵架,我經常跟他說,我就是倒貼過來的,彩禮那麼點,還倒貼了一套房子。
  • 老公去我家過生日,我媽辛苦做菜但是他下樓說的一句話讓我想離婚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是我老公的生日,在生日前幾天我就問他怎麼過有沒有什麼想吃的,他說這麼大人了隨便一點就行,在家裡做點菜就好了,我還記得生日那天中午我又問了一遍要吃什麼,他說要不買點螃蟹吧,我給他跑了好幾家店,都說螃蟹還沒上市呢,所以我就跟老公說了這個情況,他說那要不就算了吧。
  • 女生財務自由5個階段上熱議,當媽的我說聲「呵呵」,一個沒實現
    三、財務自由當媽的財務自由和小姑娘的財務自由是不一樣的,小姑娘隨便買車釐子,當媽能隨便買尿不溼就不錯了。萱媽一直在強調,準備當全職媽媽,就一定先要掌握財政大權,今天買個尿不溼、明天買罐奶粉,雖然都是必需品,可老公不會理解,他只看到天天要錢的你。
  • 「真不吉利!」親戚給龍鳳胎每人200壓歲錢,寶媽回禮卻遭到嫌棄
    其中孩子們春節的紅包回禮,也需要父母格外上心,稍不留意就犯了交往大忌,遭到對方嫌棄。親戚給龍鳳胎每人200壓歲錢,寶媽回400紅包惹人不滿:寧願不給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事情,一位寶媽吐槽春節過得也不安生,因為紅包回禮引起兩家的風波。寶媽在春節前幾個月,剛生下一對龍鳳胎。
  • 「神變臉寶媽」帶娃火了,娃嚇懵了:難以置信,我竟然是渣男?
    導語:寶寶的可愛之處之一就在於總是會時不時地給人一些不一樣的驚喜,可以說這些最真實的反應也是最惹人喜愛的地方。相信,很多寶媽奶爸對於寶寶的這個反應都是深有體驗的吧?當淡定萌娃遇到不靠譜的寶媽又會是怎樣的體驗呢?
  • 說實話我真不知道我媽為什麼看上我爸的
    2.美女,沒事就別撩頭髮了,我會愛上你們的3.看到狗子都側著身子走路了,估計晚上受罪了4.說好一起玩樹杈的,你們為什麼要忽悠我啊?5.別練了,再練就嫁不出去了6.事實證明,美女都是有才藝的7.哥今天沒刷牙吧,人家姑娘都被你給燻暈了8.讓你嘚瑟,不過我真不是故意的哦9.哈哈哈,比選手跑得更快的也只有攝像師了
  • 出國旅行,給娃買啥紀念品最有意義?米粒媽竟然推薦了……
    米粒媽除了愛剁手以外,也熱愛親子旅行,相信很多粑粑麻麻與我一樣。旅行可是挑選好物的大好時機哇!很多爸媽會買好吃的、玩具、旅行紀念品等等。米粒媽的推薦理由:1、不只是看浮光掠影,而是深入感受當地的文化、歷史、習俗和風土人情咱們大人出國前,要研究攻略啊,安排路線啊,甚至像米粒爸這種,要閱讀一兩本關於當地文化歷史的書
  • 給我媽買的神仙水,她一次都沒有用過
    幾個月前我去商場買口紅,路過SK-II就買了個神仙水的禮盒回家送給了我媽,我媽雖然嘴上抱怨著我又亂花錢但當時還是喜滋滋地把神仙水放到了梳妝檯上,我叮囑她:「一定要記得用啊,這個要長期堅持用才有效果的。」我媽滿口答應。
  • 婚房是我家買的,你媽能住,我媽怎麼就不能住了?
    婚房是我家買的,你媽能住,我媽怎麼就不能住了?我和老公是在旅遊的途中認識的,他在路上比較照顧我,要了我的聯繫方式後,每晚都要跟我聊天,還為了我改變了旅遊的路線,在路上我們慢慢的就處出了感情,迅速牽手成為了男女朋友。
  • 和小姨手牽手去逛街,我媽問我那是誰,我腦子一抽……
    這時旁邊一妹子弱弱地說:「同學,瓷磚碎了……」3:吃過晚飯,一家人在客廳看電視。我切了一個西瓜端到茶几上,用牙籤紮起一個個西瓜片餵3歲的兒子。過了一會兒,老公扭頭不悅地說:「能不能平衡一下俺的心理,兩個男人你咋只餵一個呢?」我瞟了老公一眼,正要接話,兒子一旁認真地說:「這是我媽,想吃你找你媽喂!」
  • 寶媽感慨:生娃後才明白,一味心疼老公,是我生活不幸福的根源
    要麼是老公自己不會做飯,不能留他一個人在家,要麼是老公打來電話說孩子哭得哄不住,甚至連孩子拉在紙尿褲上也能把她召喚回去。我們都奇怪,讓她老公自己搞定不就行了,非得她來回跑一趟?小美總是跟我們說,她老公搞不定,什麼都不會做。家裡得全靠她呢,累都累死了。 不少寶媽生娃後都是這樣的狀態吧。明明自己累得要死,老公卻像個甩手掌柜似的,不僅不能搭把手,反而還要人照顧。
  • 買房被這些條件局限就錯了,不買13樓18樓?為何便宜幾萬也不買?
    買房選樓層也很關鍵,什麼樣的樓層好,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一旦說哪個樓層不好勸你別買,可能還會挨罵。樓層好不好都是相對性的,畢竟建築樓層有高低,所以這個不能一概而論。不過,有些樓層相對來說卻是不那麼好,就比如有人建議別買13樓和18樓。但,買房被這些條件局限就錯了,不買13樓和18樓?為何便宜幾萬也不買?為什麼不買13樓和18樓?
  • 買房被這些條件局限就錯了,不買13樓18樓?便宜幾萬也不買?
    買房選樓層也很關鍵,什麼樣的樓層好,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一旦說哪個樓層不好勸你別買,可能還會挨罵。樓層好不好都是相對性的,畢竟建築樓層有高低,所以這個不能一概而論。不過,有些樓層相對來說卻是不那麼好,就比如有人建議別買13樓和18樓。但,買房被這些條件局限就錯了,不買13樓和18樓?為何便宜幾萬也不買?為什麼不買13樓和18樓?
  • 寶媽對娃說冰淇淋是「辣的」,養娃路上女人撒起謊來,腦洞大開
    文|好孕姐昨天,我閨蜜家孩子非吵著讓他爺爺給買冰淇淋吃,而且還一口氣吃了三個,結果晚上就回去拉肚子了。然後今天她在寶媽群裡抱怨,希望大家給支支招,看怎麼才能讓娃少吃或不吃冰淇淋。結果,一個寶媽悠悠地說:「我家孩子現在三歲多了,從來不吃冰淇淋,因為從小我就告訴他冰淇淋是『辣的』。」哈哈,把甜的硬說成辣的,寶媽這段位讓人服氣。看來,養娃路上女人撒起謊來,真是腦洞大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媽帶娃還經常撒些什麼謊話。
  • 老婆,我媽過壽,你拿著300塊錢羊肉和4700塊錢散錢來是啥意思?
    男的自私自利,女的確實也是沒心眼的,再我們那邊是給4700,人家會說數字不吉利(死妻),所以說你缺心眼,你多取幾百塊,或者是少個幾百塊也行的,給的時候和老人解釋清楚不就沒事啦!暫且不說給4700還是5000這個問題,從媳婦說婆婆愛吃羊肉買了300的羊肉來看就知道媳婦是孝順婆婆的,但是看看男方是怎麼說話,女方父母的付出就是理所當然!
  • 李娟: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
    幾乎成為她整個人生的轉折點。    回來後,第一件事是掏出一枝香奈兒口紅扔給我。輕描淡寫道:「才兩百多塊錢,便宜吧?國內起碼三四百。」——在此之前,她老人家出門在外渴得半死也捨不得掏錢買瓶礦泉水,非要忍著回家喝開水。    那是最後的購物環節,大家都在免稅店血拼,我媽站在一邊等著,不明所以狀。有個老太太就說了:「你傻啊你?
  • 一個人獨自帶娃有多難?挺過這幾件事的寶媽都很厲害
    但是生完孩子兩個月後,小雅突然給我打電話一邊哭一邊說:「我實在是受不了了,帶孩子真是太累了」,不是我親耳聽到的話我還真不敢相信世界上還有事情能夠把小雅難倒。不過說實話,帶孩子到底有多難,沒有帶過孩子的人是無法體會的,尤其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沒有人幫襯的時候,那應該是非常的痛苦,很艱難。那麼到底一個人獨自帶娃有多難了?
  •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行回來……
    你卻和他談臺灣,你什意思?好在對方是本分的農民,碰到我媽這號人,也只是淳樸地豔羨著。無論聽多少遍,都像第一次聽似的驚奇。事情的起因是一場同學會。同學會果然沒什麼好事。畢業四十年,大家見了面,敘了情誼,照例開始攀比。我媽回來後情緒低落。說所有同學裡就數她最顯 老,頭髮白得最兇。顯老也罷了,大家說話時還插不進嘴。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一號寶媽:我家女兒是公認的可愛,我本人也很喜歡給孩子穿搭,每次出門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得配套搭好。
  • emm,他說花錢給我買個男朋友!
    好吧,我在那一刻深刻的認識到自家父母的沙雕,我再也不是我爸我媽的小甜心小寶貝了···打彈弓我爹思維極其跳躍,是那種想一出是一出的人。半夜爬起來跑水庫釣魚 ,周末上草原住蒙古包什麼的都是小case。這種人真要命的是,帶著墨鏡 開車一路上不看路,全程在注意路兩邊的黃耗子 ,看見一個就立馬停車,掏出他的彈弓,開始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