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王慧、馮立啟
從 1990 到 2020,中國資本市場從零開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初步建立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模式,朝著國際化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三十年間,中國資本市場從稚嫩到成熟,誕生了茅臺、萬科、格力、美的等一大批偉大的上市公司。為了致敬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騰訊財經發起系列在線論壇——「三十而立,見證奇蹟」。
本次論壇的最後一期,我們邀請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榮盛發展首席經濟學家尹中立,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和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和大家一起回顧和展望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
李大霄表示,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了30年,最近終於到了退市改革的關鍵節點。這個改革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改革力度都要大,因為它解決了優勝劣汰、資源優化配置的問題。
李大霄認為,原來的資本市場是「牛」比較短,「熊」比較長。但是未來,「牛」應該漲的時間溫柔一些、長一些,「熊」的過程可能要短一些,給投資人的傷害少一些、回報多一些,A股下一階段的發展特徵是「溫柔牛」。
關於2021年的投資策略,李大霄認為,應該是順周期崛起,價值大於成長。李大霄同時表示,明年港股市場是全球的價值窪地,「三傻」板塊(銀行、保險、地產)隱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退市新規是資本市場30年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
主持人: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此次退市新規被稱作是史上最嚴,對於退市新規,你有哪些看法?普通散戶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李大霄: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了30年,終於到了退市改革的關鍵節點。我覺得這個改革比之前的任何一次改革力度都要大,因為它解決了一個優勝劣汰、資源優化配置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退市改革可以使整個上市公司的質量得到提升。我們看到境外成熟市場退市的公司要比上市的公司更多,比如說美股就是這樣的情況,留下來的公司質量就相對來說比只進不退的市場質量要高一些。
退市新規可以使整個投資的邏輯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過去三十年,很多投資者沒有意識到股票會退市,這樣就形成一個追逐比較差公司的風氣。退市制度推出之後,這種「炒差」的遊戲就會變成一件非常高風險的事。所以我說,要做好人,買好股,方能得好報。
此外,怎麼樣保護散戶投資人也是退市推進過程中重要的課題。因為違法違規、虛假的,因為造假而退市的公司,怎麼樣給投資人適當的補償和賠償,這個課題也可以進行研究。
A股下一階段的發展特徵是「溫柔牛」
主持人:你最近提到,中國股市的「溫柔牛」到來了,該怎麼理解這句話?
李大霄:隨著中長期資金的入市,使得整個市場藍籌股的估值在提升,整個市場的基石開始夯實,它的重心在不斷的上行,我覺得這個是反應了整個資本市場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特徵。
還有一個特徵,原來的資本市場是「牛」比較短的,「熊」比較長的。但是未來,「牛」應該漲的時間溫柔一些、長一些,「熊」的過程可能要短一些,給投資人的傷害少一些、回報多一些,我覺得「溫柔牛」是這麼一個含義。
只有擁抱偉大的企業,才能享受豐厚的回報
主持人:在退市新規和所謂的「溫柔牛」下,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應對?買大票還是買小票?
李大霄:第一個方向,抓大放小。 我們要看整個發展的趨勢跟邏輯,美國的五大科技龍頭,或者是六大科技龍頭佔的比重是在不斷的提高的,我們國家的市場,其實發展邏輯跟美股發展邏輯是一樣的,頭部公司越來越大,它的重心不斷上行,市值不斷膨脹,這種趨勢大家一定要清清楚楚地考慮到。
還有一點,要與優秀的企業家為伍。我們要與馬斯克、庫克、馬云為伍。我們要擁抱偉大的企業,擁抱偉大的企業家,才能享受豐厚的回報。為什麼我老是強調要做好人,買好股,方能得好報,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非常優秀、低估的上市公司才能夠最終勝出。
散戶入市應該有臺階,先買基金後買股票
主持人:有業內人士說,A股接下來將進入一個去散戶化、大資管的時代。對於普通散戶,你覺得應該如何適應這個時代?
李大霄:我不太贊同去散戶化的提法,但是我建議散戶入市是有臺階的,先買基金後買股票,買基金畢業了之後再買股票。買基金是念小學,買股票是念大學,不要顛倒過來。很多人不理解這個程序,先念大學,念了一輪沒念成,再過來念小學,這樣的時間程序就錯了。
美國為什麼有大牛市呢?是因為美國有401K(養老保險計劃),很多工薪族通過401K計劃享受到了美股轟轟烈烈幾十年的大牛市。美國的老百姓也不會炒股票,都要經過小學再到大學這樣一個過程。很多人是通過公募基金這個模式進入股市,使得市場獲得源源不絕的長期資金,這個是股票運行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改變牛短熊長歷史的重要手段。
明年順周期會崛起,價值大於成長
主持人:展望2021年,你最看好的投資板塊是什麼?
李大霄:我對2021年有一個「十大預言」,因為比較多,在這裡我簡單講兩個。第一個是全球的經濟復甦,中國的地位會迅速提升。第二是整個全球的利率會上漲,人民幣會持續走強。在此背景下,我認為順周期會崛起,價值大於成長,所以2021年大的機會在這裡。
還有一個大的市場機會在哪裡呢?推薦香港。明年港股市場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機會,這是第一個結論。
港股是一個價值窪地,「三傻」隱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主持人:為什麼你覺得港股會有機會?
李大霄:美元還會下行,人民幣還會走強。疫情爆發的時候,美聯儲放出大概14萬億美元的QE,但是當明年開始之後,疫苗開始上場,整個全球就開始復甦了。全球復甦的時候,這個錢就有可能從美國往外流,往外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窪地,就是新興市場。新興市場裡面,香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市場。
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港股已經把所有的利空因素全部體現了。從估值情況來看,不管是0.3PB的銀行, 0.3PB的地產,還是0.3PB非常優秀的國企,都集中在香港,這可以說是很多年都沒有過的機遇集中在香港。
很多投資人已經把最低估的資產命名為「三傻」。「三傻」是什麼?銀行、保險、地產,傻是傻瓜的傻,很多人覺得買這些東西就是傻子。但是這裡面隱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