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的懸壺濟世的老中醫

2021-02-23 鄉村旅遊伏溪站

   

      濟世爺姓易,是貞宋公四子元性公的四子,名啟賓,字振華,生於民國四年乙卯暑月。有多少人曉得千年古村伏溪,就有多少人曉得橋頭有個懸壺濟世的老中醫,濟世爺。

       在我的老家,爺奶叔嬸,皆出口分明。唯有濟世爺,村裡村鄰,年老年少皆呼之,大有敬重之意,無亂輩之嫌。

      濟世爺名聲響亮,概因濟世爺醫術高明,還有一手絕活——針炙。

      那年頭,缺醫少藥,村民有個頭痛腦熱、受涼發燒、胃腸不適之類的小毛病,都找濟世爺。濟世爺從粗布針袋裡取幾枚褐色銀針,對穴下針,順捻逆搓,插深拔淺,行針片刻,針拔病除。病人慶幸,再三額手稱謝,濟世爺臉上核桃紋微舒,揮揮手,去吧。

       佐以針炙,濟世爺自採草藥,研粉熬膏,獨制無名藥丸藥膏,遇跌打損傷、瘡疔膿腫患者,濟世爺施針塗藥,幾經來回,病患祛之。眾人足不出村,小病小癢即除,老少皆樂。三裡五村百姓仰慕濟世爺大名,問診治病者絡繹不絕。

       濟世爺診病,收費甚微。若困難者常分文不收,醫者感激不盡,常過意不去,摘些自種水果蔬菜或幾個雞蛋,提壺水酒送之,濟世爺笑而受之。

       濟世爺不僅醫術精湛,還稔熟一些八卦小技。誰家雞鴨牛羊走失,都找濟世爺問卦。濟世爺隨手摺一樹枝,在地上劃道畫圈,掐指一算,總能說個八九不離十,眾人誰也不以此為迷信,皆曰:神。

      某年秋日,已有意中人的堂兄難為母意,擇日定親,淋雨溼身,四肢無力,疼痛難忍,伯母急找老中醫。濟世爺取針扎穴,取藥粉一勺衝服,肚疼立止。隨後傳言女方,命相剋,不能成親。女方篤定,照禮結錢全退。伯母甚喜,提蛋雞感激,濟世爺笑而接之,曰:你家兒子心高,早有意中人,若主動反婚,分文難取。念你孤兒寡母可憐,才出此下策。

       吾受益濟世爺有二:一日二姐上山,摘貌似金銀花野生植物,煮茶飲之,頭暈眼花、噁心嘔吐。濟世爺見狀,大罵二姐無知,誤食斷腸草險喪性命;二是腿生一毒疔,膿腫流汁,疼痛難受。二患自是濟世爺醫治,藥到病除,如華佗再世。

        濟世爺風流倜儻,高高挑挑,英俊瀟灑,從那時銘刻在腦海之中。   

        濟世爺解放前乃一條血氣方剛漢子。曾為護寨衛村鄉勇,單槍匹馬智鬥河盜數人,在方圓百裡成為美談。

       濟世爺父親元性公,廣施善交,為人有善,深得先居袁、王大姓好評。雖元性公先父自易家村(現武邵,黃泥,道光三村合併)逆流而上,安居於此,卻在橋頭擁有一方寶地,建青磚瓦屋當街門面四間,隔河相望是老橋頭一道亮麗風景。

       家鄉老人談起元性公,自會津津樂道:借千借萬,不借掃帚與禾摑。話說元性公見有人來借,會拿出借物擺放橋面三刻,讓來人觀摩良久,然悄然收之。借物者羞赧,上山砍竹伐樹,手勤腦通心悟,感元性公指點迷津、用心良苦。

      元性公見四子記性好,悟性甚高,授以祖傳醫方。元性公好友也見濟世爺聰穎,授以針炙絕活;解放後又得一南下老幹部的醫術真傳。濟世爺又拜當地著名老中醫為師,與當代邵陽名醫袁先虎,袁世書,陳端明都為同門弟子,曾在人民公社老橋東的袁家宗祠同處共事多年。

    一年寒冬臘月,上遊來一襤褸「叫化」,濟世爺好心收留,安放老橋尾車田廟旁的城隍廟裡居住,施以茶水熱飯達一月之久。老者正月散宵告辭,無以相報,授濟世爺祖傳多方及傳以八卦小技。濟世爺名聲漸盛。

    有一王姓鄉人,從田地歸來,放下鋤頭,突然昏厥。家人手忙腳亂抬到橋頭寺院,醫生個個搖頭,忙亂中有人說,快求濟世爺。濟世爺匆忙上岸,一手捻針,一手掐穴,片刻功夫,王姓家人長出一口氣,夢醒般睜開眼睛。濟世爺說,無大礙,天熱心躁急症。眾人皆鬆口氣。

     然世道變故,不久見王姓鄉人,被淹河中而死。濟世爺憤然毅然,丟神針於河中,連同懸掛老街多年的葫蘆,告誡子孫,不再懸壺。

      濟世爺丟棄神針,村民著急,怨言竊竊。村民就鄉醫,怨言之聲傳濟世爺之耳,難免有悔之意。雖憤而丟壺,但順時濟世依舊。一智者遂出主意,傳徒,這針灸絕技不能失傳。然濟世爺三子,皆對從醫不感興趣,終成遺憾!

濟世爺把希望寄托在孫兒身上,但孫兒個個聰慧過人,人人上大學、考研。教書,做生意,當官,唯獨對針炙、當歸、人參等不感興趣。

     倒濟世有一張姓外孫,名三樂。聰明好學。濟世爺看在眼裡,喜在心中。

   除手把手傳授醫術外,還書信師弟,引薦高學。

    三樂學歸,技術猛增,中西結合,鄉民皆喜。

    濟世爺子孫滿堂,於公元2005年閉上雙眼,駕鶴西去,享年九十有餘。仙逝之前特叫外孫三樂等近前,授以手抄《本草綱目》於之,並送布囊一個。囊中為何物,除在場知曉,外人不得而知。

    濟世爺去世多年。千年古村的伏溪村人永遠忘不了,德高望重的懸壺濟世老中醫,濟世爺。

作者簡介

劉長軍,邵陽縣人,1988年邵陽縣一中輟學回家沒有離開家鄉半步。因家鄉伏溪村列為國家旅遊村拿起筆用僅有的文字記錄家鄉的人與事三百餘篇,分布發表在《魏源湖畔》、《湘楚山地文學》、《芙夷文苑》、《高舉閣》、《事事平論》、《醉歌文苑》、《邵陽人》、《鄉村旅遊》等網絡平臺或散見於縣市雜誌、報刊上。


伏溪人自己的公眾號!邵陽縣長樂鄉伏溪村公眾號發布平臺!

         伏溪人的詩和遠方,外界人看伏溪,伏溪人看世界!及最鄉土的特產發布,最新家鄉建設信息,最新伏溪旅遊指引,……等等。

     請關注鄉村旅遊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老中醫》不僅是懸壺濟世,更書寫了一段上海灘傳奇
    而正在熱播的《老中醫》,可能會成為一個異類。全劇用詳實的表現手法和豐滿細膩的筆觸,將觀眾帶回到上個世紀的特殊時期,透過主人公翁泉海懸壺濟世的經歷和遭遇,折射出大時代背景下,以醫生為代表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與悲歡離合。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老中醫》,由毛衛寧執導、高滿堂和李洲聯合編劇的近代傳奇劇。
  • 懸壺濟世 | 「濟世」醫者本分 「懸壺」卻是為何?
    提起「懸壺濟世」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醫生吧,自古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懸壺濟世」也成為了人們對醫者最高的讚譽。「濟世」即為普濟眾生,這既是醫者的本分,也是他們的善行。那麼,「懸壺」又是什麼意思呢?懸壺濟世 圖片在現代,「壺」作為一種器皿,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茶壺、酒壺等用具皆為此類。但在古代,「壺」與「葫」同義,是為葫蘆(藥葫蘆)。由此可知,「懸壺」即為「懸葫」,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將葫蘆懸掛起來。
  • 中醫為啥叫「懸壺濟世」
    從古至今,人們常把中醫行醫雅稱為「懸壺」,對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老中醫的職業生涯,多美譽為「懸壺濟世」。那麼,中醫大夫到底懸的是什麼壺呢?  從典籍記載來看,懸壺源自《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裡的故事:「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指街頭)。」
  • 「中國蛇醫泰鬥」餘培南懸壺濟世53年 年近八旬仍每日坐診
    「中國蛇醫泰鬥」餘培南懸壺濟世53年 年近八旬仍每日坐診
  • 【共和國蘭大人】許自誠:懸壺濟世 杏林春滿
    撰寫中醫著作為國慶70周年和蘭大110年校慶獻禮 金奉乾 攝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  懸壺濟世近70載,提出「臟腑理論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在老人的家裡,記者看到了一摞摞發黃的中醫研究專著,一枚枚記錄榮譽的獎牌,一幅幅陶冶心志的水墨畫作,還有標滿修改痕跡的一頁頁中醫研究文稿……毋庸多言,這就是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杏林春滿的老中醫許自誠近70載初心不改,醫者仁心的真實寫照。  許老依舊很健談,落座不久,他就打開了話匣子。
  • 花橋慈濟宮:義診施藥惠眾人 懸壺濟世傳千年
    花橋贈藥義診所每天都有醫生坐診□本報記者 廖培煌 黃凱傑 文/圖扶危濟困 火種傳承千年  宋朝時期,泉州疫病流行,名醫吳夲帶著門徒在花橋亭義診贈藥,救人無數,贏得民眾的愛戴。吳夲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 「懸壺濟世」典故的傳說
    我們經常看到有患者給醫生送錦旗,會寫著「懸壺濟世」等,這裡懸壺可不是真的指懸著的壺,是一個醫學的代名詞,下面是關於懸壺的兩個傳說。《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 費長房 者, 汝南 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 長房 於樓上覩之,異焉,因往再拜……遂能醫療眾病。」
  • 傳承 懸壺濟世五千載·杏林春暖九州福
    傳承丨懸壺濟世五千載·杏林春暖九州福  中醫乃我國國寶之一,有著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承載了國人太多的期待和感情;同時,中醫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科學遺產,也是一門正在發展的東方科學。
  • 【愛國奮鬥精神在鹹陽】國醫大師張學文:懸壺濟世 杏林春滿
    點擊播放 GIF 0.0M他懸壺濟世幾十載讓成千上萬患者告別病痛的侵擾他精研醫術,革故鼎新為治療疾病帶來了新方法他嘔心瀝血,育才傳薪培養了一批批懸壺濟世的白衣天使他就是「國醫大師」張學文張學文生於陝南岐黃世家,自幼熟讀醫學典籍。
  • 劉志明,懸壺濟世,溫病大家
    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首批五百位名老中醫之一,首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導師。曾任多屆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顧問。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八十餘載,擅長治療外感熱病及內科疾病,對溫病、傷寒等外感急症具有獨到見解,療效顯著。
  • 《老中醫》:大醫精誠 以德濟世
    電視劇《老中醫》的熱播讓很多對中醫從不問津的觀眾開始產生了興趣,這對中醫文化的傳承是件好事。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因傳統文化的浸潤而傳承數千年,尤其體現了傳統醫者學人的價值觀和認識論,有著歷久彌新的強大生命力。
  • 「懸壺濟世」的主人公原來是這麼傳奇的兩個人
    從古至今大家都喜歡把醫生治病救人的行為稱為「懸壺濟世」,這個典故的來源是因為在古代有一位賣藥人每天都會在集市上懸掛一隻壺,每當有人來買藥,他就會從壺裡取出藥給對方,病人吃過藥之後必然痊癒。因此歷代的醫家學成開業為人治病的行為就被稱為懸壺濟世,稱讚醫生也多用「懸壺濟世」。
  • ​【才聚馬鞍山 智贏新時代⑤】陶家安:懸壺濟世31載,杏林妙手...
    ​【才聚馬鞍山 智贏新時代⑤】陶家安:懸壺濟世31載,杏林妙手濟蒼生 2019-11-25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淳安:行醫十年,34歲的他絲毫不忘「懸壺濟世」
    童翔是淳安縣中醫院康復醫學科科主任,中醫主治醫生,還是一名優秀的中共黨員,國家級名老中醫沈景允流派第三代傳人,曾參加援鄂西北智力幫扶。治病救人,懸壺濟世。這八個字,始終是他行醫十年來的行為準則。年輕的中醫,畢竟沒有老中醫那麼值得信賴,很多患者都喜歡找年長的老中醫。但童翔作為中醫內科專業本科畢業,內科方劑開得也非常好。憑藉良好的服務態度和積極上進的學習心態,在針灸推拿結合中藥調理方面,他得到了患者很大的肯定。
  • 青雲志手遊天音寺門派詳解 懸壺濟世普度眾生
    青雲志天音寺門派介紹: 門派: 天音寺一個懸壺濟世,普度眾生的地方,是佛教聖地,是一個非常具有正義的地方,而且在幾個正道門派中,天音就是佛祖的象徵,創始人大梵般若悟源本身,須彌芥子,擅長使用真氣來固本培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懸壺濟世的生命光華——賀宋紹潼七十大壽「良草(四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懸壺濟世的生命光華守候著生命的每一道門眉那是人間美麗的眺望那是人世浸染的芳菲那是一種定義之外無法定義的概念那是你心中澎湃的情感那是你血脈奔騰的喧囂那是你點亮天性的華彩那是你立存天地的榮耀 宋老師,七十年的光陰以舊簇新你以中國大國手的風雲際會以一代中醫的最高境界書寫著懸壺濟世的生命加減
  • 《老中醫》在京舉行發布會 國粹醫道正式開診
    2月15日,電視劇《老中醫》在京舉辦「懸壺濟世、醫者仁心」發布會。編劇高滿堂,導演毛衛寧,主演陳寶國、馮遠徵、陳月末、南吉、王小橙、陸駿瑤、夏銘浩來到了發布會現場,為即將於21日在央視綜合頻道20:06重磅首播的電視劇站臺助威。發布會上,片方還曝出了精美群像版片花,令人印象深刻。
  • 一壺千金 懸壺濟世
    在古代,葫蘆除了各種用處之外,它與中醫、中藥有很深的緣分,我們常說「懸壺濟世」,就是專指醫生行醫施藥。這個成語來自《後漢書·費長房傳》。說在汝南市集,有一老翁賣藥,他在商鋪的上頭懸掛起一個葫蘆,「懸一壺於肆頭」。每當市集關閉時,他就跳入葫蘆。費長房受邀進入老翁的葫蘆裡,只見其中「玉堂華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
  • 懸壺濟世七十載,醫者仁心是本真
    懸壺濟世七十載,醫者仁心是本真 2019-08-23 15:18:39   來源:中國山東網
  • 【道教知識】懸壺濟世,壺天日月……仙道為什麼都隨身攜帶葫蘆?
    在道教典籍裡,形圓而中虛的葫蘆被視作一個小宇宙「壺天」,壺天仙境的時間與俗世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所謂「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這是神仙世界最令世人嚮往的原因之一,也是道教追求長生成仙理想的一種折射。       後世的詩人常把壺中天地作為理想境界的代稱,此類詩大都與道士有關,詩人也常把道士的居處比擬為壺中天地。此外,唐傳奇小說中也出現了壺天仙境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