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場面震撼,也不乏動情之處!

2020-12-20 御樂糖果

人的意志之下的狼的意志,即使感人,即使生動,也只是人的感人和生動;因此這依然只是一部人的電影,狼是作為一個賣點、一個噱頭的,僅此而已。馮紹峰很毀戲,髮型一變再變,中間好像還染黃了,整個氣質也不像一個文革下鄉青年,倒像正兒八經的電影學院畢業生。總得來說,整部電影缺少一個足以撐得起全片的人物形象,使得故事本身也如流水帳一般。據說導演剪輯版會更好;不管怎樣,在中國影院出現的這部片子,失望大於收穫。

一輩子只寫一本書而且靠此博的大名的,一般都是奇書。比如古代的《紅樓夢》、《聊齋志異》,那是真的批閱十載嘔心瀝血,且只留後世名不換當時利,讓人崇敬得五體投地。而現代,想要一輩子只寫一本成功的書就更加困難,成名後利益的驅動,出版方的壓力都會讓作家繼續創作下去。真正一本鮮吃遍天的人,若非實在江南才盡無以為繼,如《鬼吹燈》的天下霸唱,就是在一本書中傾注了自己一生的全部熱情與生活經歷,就像《狼圖騰》的作者姜戎。

很棒的電影改編,因為期待不高,所以完全超過預期,把一本長篇故事在121分鐘裡講述成這個樣子,已經是非常優秀了。滿足了我的童年幻想,十分感謝。之前覺得馮紹峰演技一般,但是當小狼被摔死的那個劇情,他眼眶一下子就紅了的畫面到現在我還忘不掉,當時真的是被馮紹峰的演技給驚豔到了。

電影確實很好看,場面震撼,也不乏動情之處,但存在的問題是思想邏輯架不住揣摩。電影壓縮了原著中狼性崇拜的思想,轉而突出為自然崇拜,但主題的改造弄不好就導致兩者的張裂,原著故事中沉浸的狼崇拜意識和電影試圖宣揚的環保主題難以統一,於是導演為了彌合二者的裂痕,只得把狼化身為自然的代言人,賦予狼以優秀的品質和神秘的能力,把對大自然、騰格里、長生天等的崇拜凝結為對狼的崇拜。

相關焦點

  • 《狼圖騰》95%場面系真實 草原狼「本色出演」
    投資7億人民幣、經歷了7年籌備期和一年半的拍攝期,僅養狼就耗時3年的《狼圖騰》,宣布將於2014年年底全球公映,並且有望代表中國角逐201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根據中國作家姜戎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中法合拍片《狼圖騰》,從一開始就有著狼一樣的「野心」——以環保的名義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
  • 評電影《狼圖騰》:對圖騰文化的闡釋缺乏根基
    這部電影場面恢弘,故事真實感人,但離奧斯卡獎還有一段距離。  十年前,我從地攤上買了本盜版的《狼圖騰》。那時候這本書太瘋狂了,校園書攤上幾乎都擺著本黑色封面、透著神秘色彩的《狼圖騰》。閱讀後,感覺不像小說,更像農耕文明的反思錄。
  • 狼圖騰,草原的圖騰,人性的圖騰!狼的讚歌,也是狼的輓歌
    《狼圖騰》就是這樣一本書。該書隨手翻來,滿頁皆是過目難忘的文學細節。其"質地"的獨特、真實、密集、生動、準確,令人慨嘆。《狼圖騰》向我們展示了曾經美麗的蒙古大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艱難、豐富而又讓我們覺得新奇的生活。作者十幾年的知青生活,使得這些故事讀來娓娓動人,躍然紙上。作者姜戒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寫成的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書中故事情節曲折緊張,場面宏大而神奇,同樣讓我對狼有了新的認識。
  • 狼圖騰中如何拍攝動物傷亡的場面?導演竟是動物保護協會的!
    我們在這狼圖騰電影裡看過很多驚心動魄的場面。你比方說狼馬大戰,人狼大戰,我們都說馬和狼要真碰到一塊,你想像導演的要求那樣按這個畫面正常進行,不可能的。有人說那咋整,比如說現在電腦科技部厲害啥不靠電腦科技,高科技的這種製作不都上來,你看。
  • 《狼圖騰》中的草原邏輯
    以前看了一部電視劇——《沙場點兵》,片子裡邊那個蒙族軍官康凱的一番話讓我對狼有了一個想重新認識的衝動。他說:「狼是馬背民族的楷模和導師,是馬背民族的精神圖騰。實際上狼是一種特別有靈性的動物,它的智慧和狡黠,頑強和尊嚴,它的毅力和耐性,尤其是它的團隊精神都堪稱是百獸之首。長期以來在草原上對抗的兩大陣營,一是人群,一是狼群。
  • 天邊草原烏拉蓋,走進電影《狼圖騰》拍攝地,品味布林泉
    歷史流傳布林聖泉泉水有強體健身之功效,會給人帶來健康和運氣,天南海北的遊客無一不想嘗嘗這天然甘甜的布林泉水。《狼圖騰》歷時7年拍攝完成,電影講述了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牧民與狼為了生存而彼此展開搏殺的故事。
  • 狼無圖騰
    他相信狼是草原生態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狼,草原必將退化。 2003年3月,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與畫家陳繼群創辦的環保組織「曾經草原」,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一次「曾經草原」文化展覽,也舉辦了草原保護方面的論壇。陳繼群是《狼圖騰》作者姜戎的同學,兩人曾一起到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插隊,非常要好。
  • 拉直《狼圖騰》的 五個問號
    電影《狼圖騰》餘熱未消,圖書《狼圖騰》又有喜訊傳來,本周三,某圖書銷售網站揭曉2015全民閱讀熱力榜,在2005年至2014年最受歡迎中國小說類中,《活著》、《平凡的世界》、《狼圖騰》、《穆斯林的葬禮》四部作品入榜,有望成為21世紀前十年「新四大名著
  • 狼圖騰能救中國?
    近日內地暢銷小說《狼圖騰》通過講述幾十個「狼的故事」,鼓吹「狼性民族」的歷史觀,忽然成為了中國文化界的爭論焦點。  今夏北京有本時髦書,叫《狼圖騰》。厚厚的一本小說,講一個知青當年自願下鄉到內蒙,見到牧人與狼搏鬥的各種事件,牧人是如何敬佩草原狼的團結、智能、拚勁,外來的幹部根本不明白牧人世代積下來的對狼的了解。
  • 《狼圖騰》蒙古民族狼性精神的畫卷
    電影《狼圖騰》講述的是城市青年陳陣到內蒙古大草原插隊,住在畢力格老人家,分配當了馬倌。去場部辦事,回來時,因不聽畢力格老人的叮囑,抄近路,被狼群圍攻,驚恐之即,陳陣用敲擊鉄馬蹬擊退狼群。這次與狼的較量遭遇,讓陳陣對蒙古草原狼著了魔,由恐懼進而敬畏和痴迷。
  • 釐清《狼圖騰》價值的最大公約數
    自2004年出版始,《狼圖騰》即引發文學界,甚至文化學、歷史學、民族學、軍事學等多領域爭論,煞有介事的口水戰至今未曾平息。春節期間,由《狼圖騰》改編的同名電影熱映,好事者又將「口水戰」從幕後打到了臺前。
  • 《狼圖騰》神似勝過形似,精神重於表象!
    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狼從來不是蒙古人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這是一漢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禍蒙古人的偽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薩滿後佛教。狼是蒙古人生存天敵,狼並無團隊精神兩窩狼死磕,狼貪婪自私冷酷殘忍,宣揚狼精神是反人類法西斯思想。
  • 《狼圖騰》作家姜戎出新作:寫完「天鵝」了卻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2004年,一部名為《狼圖騰》的小說出版,這部以草原為背景、以狼為主角的作品迅速風靡全國,並走向海外,影響了上千萬的讀者。時隔16年,《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天鵝圖騰》。前晚,《天鵝圖騰》首發式舉行,低調的姜戎一如既往地沒有到場。
  • 小月書評|蒼茫的天,草原的狼,一個民族的靈魂——《狼圖騰》
    ——《狼圖騰》《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遊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作者簡介:呂嘉民(筆名姜戎),漢族,1946年4月生於北京,籍貫上海。曾任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師。
  • 走進《狼圖騰》,領略狼精神
    從古至今,狼都扮演著一個兇殘,狡詐,什麼狼狽為奸,狼心狗肺,我想狼在大部分孩子的心中形象就是這麼的不光彩,狼是一個"壞名詞」包括在小編心中也是。而《狼圖騰》卻是如此的不一致,如此的別出心裁,它是打破常規的,打破自始至終印在骨子裡的壞「狼」形象。
  • 「隨筆」由電影《狼圖騰》所想到的
    為此,我決定在要求學生搜集含「狼」字的成語的基礎上,推薦學生閱讀賈平凹的《懷念狼》、沈石溪的《狼世界》和根據作家姜戎的小說《狼圖騰》改變的同名電影。在教學設計思路確定下來以後,為了讓自己的推薦有一定的引導性,我決定自己先看看電影《狼圖騰》。下來,我就自己所看這部電影的感想簡要匯總如下,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 《狼圖騰》| 五千年的狼性文化,道盡了人性的複雜和失衡
    說起圖騰並不陌生,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化現象之一。而且,不同的地區和國家的人,都有不同的圖騰崇拜,比如我們最常聽說IDE一般是龍圖騰,但你知道「狼圖騰」嗎?狼圖騰》是一本關於草原民族圖騰的書,它的作者姜戎曾任北京一所大學的教授,1967年插隊落戶於內蒙古額侖草原牧區。在草原上,他掏過狼窩,養過小狼,親眼目睹過狼與黃羊、狼與人、狼與馬群之間的戰爭,這讓他深為震撼。1978年返回北京後,他用了差不多6年的時間,創作了小說《狼圖騰》。
  • 評電影《狼圖騰》:一曲唱給狼的精神輓歌
    中國人喜歡用「沉鬱」和「蒼涼」等字樣來形容人生和那些大氣磅礴的作品,把深沉和內斂看作是人品和作品的最高境界,我想,由法國大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狼圖騰》完全擔得起這些讚美之詞。   作為第一批有幸觀看這部電影的人,我更願意把這部影片看作是一部「西部片」,就像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和類似的電影《最後的武士》一樣,在《狼圖騰》中,狼就扮演了印第安人和日本武士的角色,在草原資源被逐漸利用的年代,它們的「消失」是不可逆轉的現實,但令人敬佩的是,狼這個物種,並沒有因為一場早已註定的「敗局」而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它們是一群不屈的戰士,寧可站著死,不願坐著生。
  • 讀《狼圖騰》隨想
    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動物,我們只是在動物園裡見到它、認識它,從書本裡面大致了解它。「圖騰」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是他們視為氏族的保護者和標誌。我們炎黃子孫自古以龍為我們的圖騰千古不變。這本書是以狼為圖騰的蒙古遊牧民族和狼的愛恨糾葛。 狼的睿智、勇敢是蒙古草原人畏狼、敬狼的根源,就將狼視為草原的生命圖騰而言,我們便對狼之精神可見一斑。
  • 狼圖騰
    如果不是因為此書,狼——特別是蒙古的草原狼——這個中國古代圖騰崇拜和自然進化的發動機,就會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質一樣,遠離我們的地球和人類,漂浮在不可知的永遠裡,漠視著我們的無知和愚昧。媒體評論:康莊在《狼圖騰》這部書出版之前,我們對「狼」知之甚少。極其有限的關於「狼」的零星知識,來自於幼時被曲解的童話和寓言,以及當下電視中的部分動物環保節目。在潛意識裡,我們懼怕狼;甚至憎恨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