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志之下的狼的意志,即使感人,即使生動,也只是人的感人和生動;因此這依然只是一部人的電影,狼是作為一個賣點、一個噱頭的,僅此而已。馮紹峰很毀戲,髮型一變再變,中間好像還染黃了,整個氣質也不像一個文革下鄉青年,倒像正兒八經的電影學院畢業生。總得來說,整部電影缺少一個足以撐得起全片的人物形象,使得故事本身也如流水帳一般。據說導演剪輯版會更好;不管怎樣,在中國影院出現的這部片子,失望大於收穫。
一輩子只寫一本書而且靠此博的大名的,一般都是奇書。比如古代的《紅樓夢》、《聊齋志異》,那是真的批閱十載嘔心瀝血,且只留後世名不換當時利,讓人崇敬得五體投地。而現代,想要一輩子只寫一本成功的書就更加困難,成名後利益的驅動,出版方的壓力都會讓作家繼續創作下去。真正一本鮮吃遍天的人,若非實在江南才盡無以為繼,如《鬼吹燈》的天下霸唱,就是在一本書中傾注了自己一生的全部熱情與生活經歷,就像《狼圖騰》的作者姜戎。
很棒的電影改編,因為期待不高,所以完全超過預期,把一本長篇故事在121分鐘裡講述成這個樣子,已經是非常優秀了。滿足了我的童年幻想,十分感謝。之前覺得馮紹峰演技一般,但是當小狼被摔死的那個劇情,他眼眶一下子就紅了的畫面到現在我還忘不掉,當時真的是被馮紹峰的演技給驚豔到了。
電影確實很好看,場面震撼,也不乏動情之處,但存在的問題是思想邏輯架不住揣摩。電影壓縮了原著中狼性崇拜的思想,轉而突出為自然崇拜,但主題的改造弄不好就導致兩者的張裂,原著故事中沉浸的狼崇拜意識和電影試圖宣揚的環保主題難以統一,於是導演為了彌合二者的裂痕,只得把狼化身為自然的代言人,賦予狼以優秀的品質和神秘的能力,把對大自然、騰格里、長生天等的崇拜凝結為對狼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