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Åland)群島中「有名有姓」的大小島嶼就有6500餘座,其中有人定居的不過65座。這65座島上的常住居民人口剛超過29000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居住在奧蘭地區的首府瑪麗港(Mariehamn),而16個市鎮中最小的索屯戈(Sottunga)市居民僅有90人。
奧蘭群島作為自治區,有權自行立法,可以就重大問題作出決策。國際條約規定奧蘭群島為非軍事中立區。這裡已經成為一個較大的國家內的少數文化地區政治自治、社會繁榮的範例。
奧蘭群島如今的主要經濟活動包括船運、旅遊、農業、金融業、商貿等。我們採訪了五位奧蘭群島「島民」,聽他們講述群島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態度積極的人生贏家
「我傾向於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這就是我作出的選擇。」安德斯·維克倫德表示。他曾被評為奧蘭群島上最積極向上的人之一。
攝影:Maria Rosenlöf
2016年,瑪麗港青年商會宣布:安德斯·維克倫德(Anders Wiklund)和他的妻子卡米拉(Camilla)因為幫助弱勢群體所做的工作而獲得奧蘭群島「最積極向上獎」。
維克倫德夫婦有四個孩子、一條狗和幾隻貓。他們住在瑪麗港北面的鄉村裡。這是一處寧靜的所在,大海、森林、田野、草地,開門就是。安德斯是奧蘭群島上一家在全球市場運作的公司的CEO。
「島上的世界是一個小世界,不過通過工作卻能參與到全球規模的世界中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安德斯說道。
一邊從事著令人振奮的工作,一邊生活在自然風光包圍之下的世外桃源,同時各種現代便利條件一樣不缺,安德斯喜歡這樣的生活。除了去戶外遠足和垂釣,他還鍛鍊健身,每年要參加幾場跑步比賽。休息日裡他喜歡待在位於奧蘭群島最東端的城鎮考卡(Kökar)的木屋裡。在那裡他可以暫時從日常工作的忙碌中擺脫出來,全身心陪伴家人。
「伸出援手,就能改變別人的生活。我發現這會讓人感覺到自己的能力。」他說。「我傾向於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這就是我作出的選擇。」
跳島奔波的遠程辦公者米婭·漢斯特羅姆三十多年前離開瑞典來到奧蘭群島定居。她喜歡親近大自然,親身感知四季的變幻。
攝影:Maria Rosenlöf
米婭·漢斯特羅姆(Mia Hanström)生在瑞典,三十多年前因為工作搬到了奧蘭群島的「大陸」——本地人對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就是這麼叫的。若干年後她覓到一個機會,搬到了「大陸」東面的庫姆靈厄(Kumlinge)島,這座島上居民不過300多人。她住在大自然的環抱之中,四季變幻親身感知,讓她十分歡喜。
「所以經常在庫姆靈厄與『大陸』之間來回奔波我也不在乎。」她說。
米婭開了一家個人顧問公司,從事青年與平等機會的工作。她同時還負責管理著一個教育團體,並在各種協會和政府委員會中任職。庫姆靈厄與瑪麗港之間坐渡輪加開車單程就需要兩三小時。米婭的解決方案是遠程辦公,效果很好。她在庫姆靈厄島上自己家中辦公,在瑪麗港也有一間辦公室。有許多工作她是在渡輪上完成的。
「旅途中我十分專注,儘可能充分利用時間。」她說。
在庫姆靈厄島上的家裡,住著她和她的家人以及許多動物——驢、馬、貓、雞,甚至蜜蜂。米婭說:「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來到戶外,和我的動物們在一起。」這家人還接待來島上農場工作的志願者。
「這才叫生活質量——出門就是大自然,大海就在身邊。」她說。「海洋的氛圍有利於精神健康。」
舉重冠軍郵遞員綽號「肯塔」的郵遞員肯尼思·山特維克也是一名舉重運動員,保持著多項歐洲紀錄和世界紀錄。
攝影:Maria Rosenlöf
綽號「肯塔」的郵遞員肯尼思·山特維克(Kenneth 「Kenta」 Sandvik)也是一名舉重運動員。他曾經獲得過多項芬蘭、歐洲以及世界舉重冠軍稱號,還曾打破過歐洲紀錄和世界紀錄。他和妻子及女兒住在瑪麗港郊外約馬拉(Jomala)新建造的居所裡。他是奧蘭群島本地人。他的妻子也是舉重運動員,來自斯洛伐克,於2005年搬來此地。
「在女兒出生前我們倆一直是一起訓練的,現在則是輪流訓練。」山特維克說道。「每人每周訓練三次。」
他認為舉重運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運動員所處的社會環境。
「訓練和比賽的社會影響至少和運動成績同等重要。」他表示,「舉重的另一個優點是,對於自己訓練的進展情況可以有一個十分真切的、直接的感受。你能舉多重,取決於你的訓練做得有多好。」
山特維克說體育運動是奧蘭群島社會與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經費也通過捐款和贊助得到保障。
「居住在島上,到各地去參加比賽當然會略微麻煩一點。」他說道,「但是奧蘭群島上的生活很愜意。一切都近在身邊。」
青年攝影藝術家攝影藝術家納雅布·伊克拉姆每次在國外長時間旅行之後回到家裡,也是她對奧蘭群島最情深意切之時。
攝影:Maria Rosenlöf
青年攝影藝術家納雅布·伊克拉姆(Nayab Ikram)居住在奧蘭群島上,她與雙親以及一對虎皮鸚鵡一起住在瑪麗港。她經常去戶外,到哪裡都儘可能步行。
她的姐姐搬去歐洲大陸定居了,納雅布也曾在斯德哥爾摩待過很長一段時間。每次在外長時間的緊張工作之後回到家裡,也是她對奧蘭群島最情深意切之時。這是能讓她喘一口氣的地方。海上的空氣和大海的景致對她來說十分重要。
「我會去海邊走走,清理思緒,安靜片刻。」她說,「奧蘭群島讓我可以停下腳步,不迷失自己。奧蘭群島的好處是我隨時可以來這裡。這裡是我的歇腳點。這對於我的創作過程有著重要意義。」
國際婦女節(三月八日)、五月節(五月一日)和仲夏節對伊克拉姆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親朋好友相聚慶祝的時節,在其他時間裡我們都天各一方。」
奧蘭群島以及島上人口不多的社區對伊克拉姆影響很大,在她的攝影藝術作品中這種影響顯而易見。她的創作就是運用多種視覺媒體解構文化認同以及這種認同感的構成。
「奧蘭群島的居民給我幫助很大。」她說道。「大家分享知識,很容易得到幫助。這讓我感到很溫暖。奧蘭群島讓我有安全感。」
家庭農場裡的有機乳製品珍妮弗·松德曼在她的家族農場裡養奶牛,她的家族從1815年起世世代代經營這座農場至今。
攝影:Maria Rosenlöf
珍妮弗·松德曼(Jennifer Sundman)與丈夫和兩個孩子住在奧蘭群島北部松德(Sund)的一座農場內,她的家族從1815年起世世代代經營這座農場至今。
「從小時候起我就一直說我將來要接管農場,養一群奶牛。」她說。
和其他許許多多奧蘭群島本地人一樣,珍妮弗高中畢業後也離開了故鄉,出去深造求學。她在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學習畜牧農藝學專業的時候邂逅了未來的丈夫,他也來自奧蘭群島。學業接近尾聲的時候她接觸到了農場乳製品廠,並且立即意識到這就是她希望在家族農場裡做的事情。
畢業後,夫婦二人回到奧蘭群島,住進了珍妮弗的家族農場。他們在農場上建造了一所小型乳製品工廠,現在農場上養的奶牛產出的有機牛奶可以就地製作成奶酪、酸奶、哈羅米乾酪甚至冰激凌了。夫婦二人還種植洋蔥、馬鈴薯、穀物和牲畜飼料。
「生活在奧蘭群島的松德,最大的優點就是這裡的大自然。」珍妮弗表示。
「春天是我最愛的季節。綠意盎然,白天開始變長了,牛犢可以放出去了。仲夏節前後的日子很魔幻,不過繽紛的秋日我也同樣喜歡。」
「我喜歡住在這座農場裡。祖輩留下的痕跡讓人頓生敬意。」
撰稿:Linda Wiktorsson-Lång,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