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過留聲 07|懷念我的爺爺

2020-12-19 我是阿孟

文|阿孟

圖|部分來自網絡,如侵聯刪。

小的時候,我就曾被一個問題困擾過。為什麼人都會死去?一直活下去不好嗎?

後來,學習,生活,工作,快樂和難過,太多的事兒需要考慮,奔波,太多的情緒需要消釋和轉化,已有很多年不執著這個問題,也是沒時間執著。

隨著年齡的增加,先後經歷了幾次生離死別,當時是想不明白的,被悲傷驅動,沒有清醒的神經思考,就是難過,只想哭嚎,放肆地流淚。

當憋在胸口的無以言表的痛,從喉嚨衝出,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任性地從眼睛裡跳躍奔跑,才能喘口氣痛快一點兒。哭,確實是個很好的發洩方式。就是後遺症嗓子疼,眼睛疼,睡不著覺。

01

2020年12月8日,農曆十月廿四,我一百零二歲的爺爺走了,這個跨世紀的老爺子的故事圓滿地畫了句號6。

那兩天我的腦袋大如鬥,空白迷茫,哭累了,只想放空大腦和身體,人像木偶做著指定的程序。

之前聽我媽,老姑,嬸子他們開玩笑,說爺爺都一百了,身體還硬朗,真有那麼一天,他們都六七十歲了,來回走幾趟的都得拄拐杖了。玩笑歸玩笑,這一天到來時,還是恐慌無主,擋在前面的人消失了,他們成了直面生死的人。

爺爺一生百年,從舊社會走到了新社會,受過舊社會的苦楚,也感受了新社會的恩澤,冷眼看過小日本的槍,經歷過難熬的三年自然災害,見識過文ge時期的批鬥大字報,但依舊耿直厚道。

爺爺從三代單傳到和我奶奶一起開花散葉,從三兒三女到後來的四世同堂,爺爺的一生有榮耀,更多是不容易。

一百年的坎坷和幸福,都暗暗標著價格,也偷偷積攢著福氣。

倔強又樂觀的爺爺,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家族的延續,更有他用言語和行動為我們豎起的標杆。

我不否認,人無完人,但值得我們傳承的家風需要被記錄,被「吹捧」,有時候太低調會有「凡爾賽」嫌疑。

02

給我爺爺立「實在厚道」flag的是我三舅姥爺(我媽的舅舅)。據說,這也起到了促成我爸和我媽婚姻的作用,所以得記之。

時間應該被拽回到上個世紀60年代,那時候挖河道都是靠人工,大舅姥爺和三舅姥爺當時約摸20出頭,跟隨所在大隊來我們家這邊任務點挖大河。

那時候河道都是靠人一鍬一鍬挖出來的,為了減少來回奔波的勞苦,就近安排到農戶住宿吃飯。他們剛好被安排到我爺爺家。

爺爺奶奶那時候應該三,四十歲,待人熱情,吃的用的雖然匱乏,但真心實在地照顧他們,這給年輕的三舅姥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十幾年後聽聞給我媽介紹的對象,是熟識人家的兒子,當即和姥爺稱讚這家人不錯,兩口子都是實在人,老實厚道。據說有了兩個小舅子的認可,我姥爺很痛快地就決定了這門親事。

事實證明我媽沒有嫁錯人,我爸更是熱心腸,還有一種「俠義」,做事乾脆利落,待人掏心掏肺。除了年輕時愛喝酒,沒有啥可以挑剔的。話說回來,有我們三個閨女,我爸有喝酒的命。

03

我爺爺和我奶奶共同生活了六十多年,從小土房到大瓦房;從兩個人的家,過成了八口之家;再到後來給兒子們娶了媳婦,把女兒們一一出嫁,繁衍出了我們這一代;我們又成家立業,如今大家庭算起來6,70口人四世同堂。

太爺爺,曾爺爺,爺爺三代單傳,所以爺爺喜歡在過節和生日時默默清點人數,別以為爺爺過百腦袋會糊塗,他都能叫出名字。差誰沒到都知道,得告訴他是有什麼事兒耽擱了。他會笑笑,點頭說好。

我奶奶去世17年了,如今爺爺終於和奶奶團聚了。回來的路上,大妹說爺爺奶奶沒什麼感情,我說他們那個年代的農村結婚,能有幾對兒是有感情的,情分都是慢慢過日子過出來的,而且很少有離婚的。

奶奶腦血栓栓到了眼睛,有七八年時間都是爺爺照料起居吃飯,洗漱有兒媳閨女幫忙。有時候兒爺爺也會發脾氣,「你個張丫頭,我是伺候夠你了。」說是說,做是做,嘮叨之後爺爺還照常照顧奶奶。爸媽在堂屋聽見了偷偷笑,這就是老一輩人的「打情罵俏」。

有爺爺在,他的孩子們清閒很多,能夠忙自己的日子。所以我媽說爺爺不容易,80多歲還能幫忙伺候自己的老婆子。這就是相互扶持到老,我記得爺爺在奶奶走時哭得稀裡譁啦,說奶奶這輩子嫁給他也不容易。

爺爺的節儉是出了名的,要不怎能在那個年代養活六個孩子,還給他們成家。據說奶奶買塊豆腐,爺爺都讓送回去,說「咱們不是吃豆腐的人。」

在爺爺奶奶合葬的黃土前,我們念叨可別委屈了,現在他們是買啥吃啥都可以的人,只是再不能回到他們的曾經。

黃紙燃燒,煙飛灰舞,那跳躍的火苗溫暖著我們,那竹節的噼啪聲,是他們在訴說著什麼嗎?

2020.12.12

作者:阿孟,喜歡寫文的英文教書匠,用心發現生活的溫暖。感恩遇見,感恩生命和生活。

喜歡阿孟的文字,歡迎關注。原創文字感謝轉發,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雁領隊」鑄造15萬志願服務隊員「團魂」「——雁過留聲」志願...
    11月21日,鄆城縣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雁過留聲」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雁過留聲」志願服務總隊、14支「雁過留聲」志願服務分隊的領導成員及隊員代表共100餘人參加了此次授旗儀式。「雁過留聲」志願服務隊的成立和活動的開展,推進了文藝志願服務大眾化,更拓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陣地。
  • 懷念柳樹
    懷念柳樹   □劉寶庫  懷念黑土地上的那棵老柳樹。樹已經很老了,樹皮皴裂,縱向扭曲爆裂,溝壑很深,人手指平放進去都填不滿,似用尖利物什隨意雕鑿。高大的樹冠,能給大半個籃球場那樣的面積遮陰。
  •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歷史上那些對於「死亡」的看法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活著做有意義的事業,死的那一刻走的安寧沒有那麼多的遺憾。大家都有一個願望和夢想:「走的那一天能夠萬人空巷地去送行!」席間,一位朋友直抒胸臆:我不是君子,但我不能成為小人。這是至為樸實無華的一句話,無為之思想,界定了自己的道德底線,樹立了人生觀。世間事有所為有所不為,許多事心知肚明,只是不屑為之,惹得同道中人取笑。身處大千世界面對芸芸眾生,滄海一粟而已,若是碌碌無為,則迅速被歷史潮流所淹沒被世間所遺忘。
  • 我懷念的——懷念那時的我們
    那個少不更事、幼稚又頑固的年紀,真的值得這樣翻來覆去的懷念嗎?有時覺得,懷念是個很心酸的詞,懷念也許是因為當下的不如意,是在疲於奔命的生活裡,突然羨慕以前那個有人依靠的自己。Ⅱ高三那年,歷史老師恨鐵不成鋼地告訴我們:學習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臺下是叫苦不迭,是18歲的不屑一顧。
  • 真實的故事: 爺爺在香爐下壓了幾張「紙錢」使我大病全愈
    爺爺雖然過世已經幾十年了,但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裡,還是那麼的清晰。因為我的農民爺爺帶我到八歲多時,我才離開爺爺跟母親到了鎮上。在我有記憶的那一天起,我的爺爺就有八十多歲了,爺爺有四兄弟而他是滿兒子。所以老了以後就跟著我的父親過老,但爺爺身體特別的健康而且也閒不住,他總是會給我們做一些可口的飯菜。我的父親每天做事,都很晚回來,我母親又在鎮上工作,所以我一般都是跟爺爺睡,因此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我與爺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在我的腦海裡,爺爺那慈祥的容顏就似生了根樣的。
  • 「花樣爺爺」——讓我再站一班崗
    「花樣爺爺」——讓我再站一班崗 2020-07-0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生肖雞後半輩子大富大貴,讓人羨慕!
    常言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生肖雞的一生都是低調中時而有高調的表現,有本命菩薩的庇護,一生運勢大旺,財運也逐漸好起來,有貴人在身邊指點迷津,日子定會蒸蒸日上,有好運相伴,後半生大富大貴,令人羨慕。
  • 我來寫高考作文|爺爺的進城夢(天津卷)
    我來寫高考作文|爺爺的進城夢(天津卷) 西坡 2017-06-07 14:52 來源:澎湃新聞
  • 重讀《菜根譚》六0、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重讀《菜根譚》六0、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春至時和,花尚鋪一段好色,鳥且囀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復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 東山:「谷書記,我們永遠懷念您!」
    4月4日早上,東山赤山林場赤山頂上人頭攢動,綠樹環繞的谷文昌陵園碑前,擺放著鮮花、香菸、美酒、水果等供品,香爐上插滿了香燭、香菸,數千名幹部群眾、部隊官兵等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先後趕到「谷公」墓前憑弔祭奠,在「谷公」塑像前敬獻花籃,參觀谷文昌紀念館,寄託無限的哀思和懷念。
  • 網易雲熱評:我見爺爺哭過兩次,一次是「你咋瘦成這樣」,一次是…
    網易雲熱評:我見爺爺哭過兩次,一次是「你咋瘦成這樣」,一次是… 那時時光正瘋狂 如今都已不復存在 都變成我的所執所念 我變成一個安靜的人 誠實的釋懷與懷念 ——網易雲熱評《且聽風吟》
  • 五年級作文:我的爺爺
    爺爺喜歡喝酒,喝完就睡覺,正常來說,爺爺應該會越來越胖,可不知為什麼爺爺越來越瘦,爸爸不下百次勸爺爺別喝太多,喝多了會傷身體,可爺爺每次都是一句話:「一醉解千恨!兒啊,你老了就知道了。」所以爸爸都拿他沒辦法。
  • 三年級作文:我的爺爺
    愛跳廣場舞的爺爺我的爺爺今年56歲,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他長得黑黑、瘦瘦的。和同齡人比起來,他的身高算比較高的了。他的臉就像一個松果,濃濃的眉毛,小小的眼睛,小巧玲瓏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有一天,爺爺去跳廣場舞,順便帶我去看看。爺爺在中間跳,我就在旁邊看爺爺跳。只見爺爺的舞姿很優美,他就像一隻開屏的孔雀,翩翩起舞,好看極了!他跳得很開心,非常入迷,都忘了回家。看到很多人都回家了,我大聲對正在跳舞的爺爺說:「阿公,我們是不是也該回家了?你看好多人都回去了。」爺爺好像沒聽到的樣子。
  • 我無比懷念那個夜晚——四十年後,回望高考
    但是,在這個大家庭中,我作為最小的孫輩之一,因為爺爺、奶奶的特別呵護,我的童年生活是甜蜜、自在的。十二三歲讀了《紅樓夢》,我就想,雖然家境與賈寶玉無法相比,但以「老祖宗獨寵」而論,敝人童年也與玉兄仿佛。 爺爺不僅識字,而且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我幼年習字,記得就是臨摹爺爺寫的字帖。爺爺經常教導我,寫字的關鍵,就是字要立得住,像做人一樣,站得穩。
  • 感恩宮崎駿爺爺(久石讓爺爺)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
    當然父母的不勞而獲,貪吃和變成豬的事實反映了社會中一部分人的縮影,哦,不,應該說裡面的色色每一個人物,湯婆婆的巨嬰,鍋爐爺爺的小寵物工,還有無臉男還有河伯爺爺還有很多代表性的人物。都一一在宮崎駿爺爺的筆下描繪的栩栩如生。長大以後再看千與千尋中的部分經典臺詞,才有了很深的感悟,這不僅僅屬於一個孩童的動畫電影,更是我們這一代人治癒的經典。
  • 寫人作文:我的爺爺
    月亮不知什麼時候升上了天空,此時的我,正和父母一起,坐在回老家的車上。我無聊地望向車窗外,那寂靜的夜幕,令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即將見到的爺爺。他的臉黧黑如夜,眉頭總是緊鎖著,不常笑,給人的感覺嚴肅而冷漠。我從小便與他不親,有些怕他。記得有一年,我被父母送回老家過暑假,從老屋旁邊的小山坡上摔了下來。剛想站起身,腳上就傳來一陣刺痛。原來扭到了腳踝處,又紅又腫。到底是年紀小,我禁不住這痛意,開始大哭起來。奶奶聽到哭聲,立馬過來查看,眼裡滿是心疼,焦急地打算送我到鎮上的診所。爺爺只淡淡掃了一眼我紅腫的腳踝,開口道:「男子漢,這點小痛哭什麼哭!」
  • 懷念小時候的新年,懷念小時候的元宵節!
    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但是新年、元宵節的味道卻越來越淡,忍不住懷念起小時候的新年,懷念小時候的元宵節!照片來自網絡那時候的新年是豐盛的,平時不讓吃,不捨得吃的,見過或沒見過的各種食物都會擺上桌子,直到桌子擺滿食物放不下碗筷——這時候,圍在桌子上的不僅僅是自己家裡人,還有同宗族的爺爺奶奶,大伯大媽全家老小——
  • 懷念柳樹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劉寶庫  懷念黑土地上的那棵老柳樹。樹已經很老了,樹皮皴裂,縱向扭曲爆裂,溝壑很深,人手指平放進去都填不滿,似用尖利物什隨意雕鑿。高大的樹冠,能給大半個籃球場那樣的面積遮陰。柔軟枝條如瓔珞,隨風起舞,婀娜妙曼,似乎凝固了時光,將青春永遠定格。
  • 懷念豐縣老家的煎包,那年我一口氣吃了22個
    文:李青林圖:來自網絡在豐縣歡口鎮,我很想念一個叫「八」的回族老人,整個初中,我和其他同學都很愛吃他家的包子,他做的煎包,其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軟嫩,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有一次,我和同學打賭,竟一口氣吃了22個(超過20個他付錢),那同學不得不把一周的夥食費拱手拿來買單。但同時也換來一個「大肚子」的綽號。記得那時我從學校回去,都會給年邁的爺爺奶奶帶幾個回去,縱然到家時已經涼了,但爺爺奶奶直誇「好吃,好吃!」至今,他們雖然已經離世多年,我還能記得爺爺奶奶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
  • 我的爺爺,專門撿拾死人的骸骨!
    當年我剛考上大學那陣子,爺爺接了一個二次葬的事,那一次我才真正的見識到了二次葬,也正是那一次,我和爺爺差點就死在了這二次葬上面。那天清晨的天氣不錯,我放暑假回家。因為是南方天氣,所以氣溫高的離譜。門外進來兩個人,在爺爺的屋子裡談論了半天,走的時候臉上帶著愁容。後來我仔細的打聽,才知道原來這是三年前慘死的一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