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約九公裡的西南丘陵地,僻靜地坐落著一個叫永安村的村子,永安村又叫永安城,也有些年齡較大的人叫它永安古城。據說永安村已有七百多年歷史,比管轄永安村的山口鎮年代更久遠,歷史更悠久。先有永安後有山口。山口鎮是合浦縣、北海市、乃至廣西的東部重鎮 。山口古稱山之口,是古代祖國南疆的軍事海防要塞之一。
先從歷史記載來大概了解一下永安古城吧!說在明朝洪武年間,先後設立永安守御千戶所和永安守備,負責地方防衛和沿海邊防。在明朝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至明末所設的潿洲遊擊及所部陸營、水師左部、右部也駐防永安城(今合浦縣山口鎮永安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設龍門協水師右營,駐防永安城,管轄戍守合浦沿海一帶。如此一來,永安村真的不簡單了 ,甚至有說永安村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在山口鎮到沙田港的新公路段上,有兩個路口可以直接到達永安村,兩個路口距離永安村各是約兩公裡,要經過一片丘陵坡地,有一些桉樹和雜灌木叢生的小山林。從第一個有個石刻碑牌「永安村」的路口進入的路上會見到很多老舊低矮的泥瓦房,大大小小點綴村中,再一直往前就看見永安村市場那段路彎曲窄小,上一個坡就看見永安村委會和大士閣。從下一個路口進,會看見一個剛建不久的新的大門樓,從這個路口進入會先看到永安小學,還有永安小學旁邊的孔子廟,也要上一個坡就可以看見大士閣。
大士閣是永安村的重點景點。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果按照大士閣碑記,大士閣最早建於北宋時期,那大士閣也有近千年的歷史了!那這樣一算,永安村的存在也應該有過千年的歷史了!
大士閣的建造風格非常獨特,為兩層雙亭相連的亭閣式結構,整座亭閣共有36根柱,72條橫牽,108個矮仔頂。其中一根柱懸空不落地,這是大士閣中最奇特的部位。全閣均為榫卯連接,無一釘一鐵。屋脊、飛簷和封簷板均雕刻或繪有神話人物、飛禽走獸和花草等,壯觀豔麗。整座建築構造合理、協調,構成一個優美穩固的統一體。建築手法上保留了宋、元時期的風格,是研究南方古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
除此之外,二層樓閣裡供奉著觀音大士,這也是大士閣名的由來,大士閣也叫四牌樓。二層的觀音菩薩可以讓那些善男信女遊客敬拜祈願,平時一般人是不可以上去的。
沿海是颱風多發的地區,大士閣又靠海那麼近,千百年來毫無動搖,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從此也可以看出它的建造功能是多麼的強大和耐久,非常令人讚嘆和震撼!
其實在永安村,除了著名的大士閣,你會發現另一部分奇觀,也就是村上許多大小各異零散分布的庵堂廟宇、姓氏宗祠、土地公神……它們也是永安城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士閣旁邊就有城隍廟、關聖殿等等。
孔子廟在永安小學旁邊,好像是連著永安小學校園,我那天看到的應該是側門或小門,而從永安小學大門往裡面看可以看見有孔子廟的一部分。
永安古城的城牆幾乎沒有多少了,大部分在文革時期拆毀,城牆的磚被村民拾去建築他用,現在的永安城牆只剩下一個基本清晰的輪廓,僅剩城南一段200多米已被雜草灌木所掩蓋;也是在同一個時期,摧毀和丟失了很多永安城的歷史文物古蹟。永安古城的雄偉壯觀的身姿只能在傳說和記載中去領略和欣賞了!
根據有關永安古城的相關數據記載,永安村內至今仍保留著7處古蹟如古城城牆斷垣殘壁、文衙門遺址、武衙門遺址、永安大井等;9座古廟如城隍廟、南堂、北堂、孔子廟、北極殿、關聖殿、天后宮、大王廟等;8幢古建築大士閣、古炮樓、黃家大圍屋、吳家大院等。
很遺憾那天我沒有看到永安古城牆遺址、永安古井、古炮樓,以及吳家大院和黃家大圍屋。如果下次再次去遊覽永安城,一定要儘量去找到這些遺憾錯過的景點!還好最讓我興奮和安慰的是我終於可以看到我早就想看到的傳說中的見血樹。在永安大士閣左前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有一棵長得特別高大特別醒目的大樹,它就是見血封喉樹,我非常興奮非常驚訝地凝望著欣賞著眼前的這棵大樹,它就是我第一次見到的見血封喉樹,目測應該要十個人左右才可以抱得過樹幹,這顆見血封喉樹已經有500多年的樹齡了!興奮嗎?驚訝嗎?震撼嗎?感動嗎?
順便一起普及一下,見血封喉(學名:Antiaris toxicaria Lesch.),又名箭毒木,多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喬木,高25-40米,胸徑30-40釐米;具乳白色樹液,樹皮灰色,春季開花。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是一種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痺(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稱它為「見血封喉」。箭毒木主要分布於我國的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廣西、雲南南部。世界上的分布主要在斯裡蘭卡、印度(包括安達曼群島)、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聽說見血封喉樹的唯一解藥是生長於我國雲南的紅背竹竿草。也有聽說生長在箭毒木周圍的某些植物也有解毒功效。
永安村,永安城,是一個不容你匆匆忙忙、走馬觀花的經過它,而是要你用心去欣賞它、感受它、探幽它的千年古城。
大士閣,四牌樓,猶如一尊巨大的青銅寶鼎,蹲坐在城中央,鎮壓城池,護守一方安寧。
見血封喉樹,毒箭木,像一把巨大的傘,蔭庇永安村民,為永安村民世代擋風避雨。
孔子廟, 文廟 ,時刻提示著人們要尊師重教,崇學尚文,知書達禮,傳承國學文化,發揚傳統美德。
聽當地一位養蜂的劉姓村民說到,永安古井,一直是滋養永安人的甘露,水井從不乾枯缺水,一直都是用多少有多少,井水千百年來從不斷絕……
永安村值得一遊。永安古城猶在,它的歷史底蘊濃厚,它的韻味在,它的脊梁在 ,它的守候在,它千年的夢猶在……
永安,猶如它的名字,或許正是它名字的真實意義所在,祈願永遠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