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緣之爭仍在持續。
繼韓國欲向獨島(日稱竹島)派駐大規模軍事力量進行演習之際,處於西太平樣核心位置的日本也不甘示弱,旨在通過政治、文化等層面強化獨島的控制措施也已出爐。
據環球網消息,東京奧組委官網在畫有國內聖火傳遞路線的地圖上,「悍然」將獨島、南千島群島標註為本方領土。日方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宣示主權,既有悖於「和平體育」的宗旨,也不利於奧運賽事的順利舉辦。
消息傳出後,各方反應不一,韓國和俄羅斯針對此事和日本政府硬剛起來。按照韓國方面的說法,日方的做法侵犯了韓國的主權,並對韓國造成了傷害,日方應立即改正,並給予「道歉」。俄外長扎哈羅娃也明確表示:日本此舉既不利於雙邊關係,也可能對安倍政府構成「殺傷」。
從表面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在打「口水戰」,但結合近期的東北亞局勢來考慮,日本此舉用意不簡單,背後可能另有深意。
上月末,俄羅斯的軍機飛入了獨島上空,並做了危險性舉動;8月2日,俄羅斯總理踏入了南千島群島,並做了短暫停留;8月5日,俄媒公開發聲,質疑日本對於該島嶼主權的索要行為……與此同時,韓國也向日本加碼。繼日本將韓國移出貿易白名單後,首爾也已於昨日通過了同等的反制議案,並表示將對日方採取更「激進」的反制措施。
韓國、俄羅斯和日本的摩擦,從表面看是領土主權爭端,實則是遠東海域地緣之爭。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海上貿易的擴大、油氣資源的開發、海軍活動的日益頻繁,各方對於海域資源的覬覦之心比較任何時刻都顯得強烈。尤其在遠東這個歷史問題交織、經濟摩擦不斷的「是非之地」,這種海域爭端凸顯的格外複雜。
對於韓國而言,日本是其一直揮之不去的「噩夢」,這個曾在二戰時期給予己方大規模傷害的國家,竟在70多年後,不僅一改之前「犯錯者」形象,反而在領土問題上表現得格外「搶眼」。
日本罔顧韓國民眾的民族情緒,日本視二戰史為「無物」的做法,深深的傷害了韓國民眾的感情,也讓韓日的民間對立衝突演變的格外尖銳。日本表現出的「激進」,不僅不利於和平解決領土爭端,也讓雙方的交往產生了裂痕。
比較韓國關於領土的訴求,俄羅斯卻表現得更為「直接」。南千島群島,無論從法理或是歷史淵源分析,其屬於俄方領土的說法有些「牽強」。但攝於俄方強大的軍事實力,日本在70多年的歲月裡,只能默默忍受這一「事實」。南千島群島,成為了俄日正常交往中不可碰觸的敏感詞,也成為了俄日關係無法正常恢復的「巨大阻礙」。
此次日本通過奧運會這個平臺,積極的對外發聲,明顯是受到了內部勢力的裹挾。對於安倍政府而言,領土問題比較任何時刻都顯得棘手。有跡象表明,韓國或在8月份的軍演中,完全控制該島,並將日本的勢力驅逐。而俄羅斯已經完成了事實上的「侵佔」,並在國際層面上尋求更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
韓國和俄羅斯的做法,對於安倍政府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也在間接地動搖其民意基礎。當下的日本,正處於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
進,可以在美國的「默許」下,積極的向外「擴張」,並完成本方的軍事化目標;退,可以融合於美國的「戰略體系」中,堅定的執行外部擴張政策。這一退一進中,日本的「軍國主義」都將泛濫。這一「擴」一「縮」間,日本或將再度失去獨立發展的機會。
對於獨島、南千島群島的「聲索」,從某種角度來說,或是日本平複本國民眾情緒,並對美國「主子」施壓的一種方式。
如果日本能夠借勢向外出招,在打亂美國制衡亞洲國家的戰略部署的同時,也可以間接增加向華盛頓索要籌碼的力度。
可以預見的是,日本、韓國、俄羅斯的交惡對於美國有著諸多的利好,而日本或將再次淪為亞太戰略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