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面積不小,人口大國,具備大國條件,為何發展不起來

2020-12-06 珂夢看世界

如果從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來看,除了中國外,有成為大國潛質國家有,巴西、印度、墨西哥,還有就是世界上第一大群島國家印尼了;印度尼西亞領土疆域橫跨太平洋,人口排名世界第四,陸地面積排名世界第十五,若算上海洋面積,領土排名還能靠前;但印尼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很低,除了擁有數量如此眾多,面積廣袤的群島外,這個國家還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那麼,有人問了,印尼要領土有領土,要人口有人口,而且還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這個國家為何發展不起來呢?其實,印尼的發展現狀與這個國家的國情有著緊密的聯繫,本篇文章,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的真實發展情況。

印度尼西亞表面上的情況和實際上相差甚遠

其實,印度尼西亞國家經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貧窮,至少這個國家國民解決溫飽問題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印尼還是世界上GDP超過萬億美元的國家,由此可見,印尼這個國家並不窮,相反還有點小富。

不過,印尼人口基數的龐大,人均收入就低,這也是導致這個國家國民收入就無法持續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畢竟印尼擁有著2.62億人口,而他們的國土面積也達到了190多萬平方公裡,但是和其他大國不同的是,印尼的國土基本上都是以島組成。也因此,印尼作為一個海洋國家就需要遭受到海嘯、暴雨、地震等自然海洋災害的影響。

印度具有地緣優勢

我們來看看,印尼這個國家的地緣優勢,印尼坐落在南海以南地區,他們擁有著世界海上貿易通道區,佔據馬六甲海峽的區位優勢,有著海上貿易的優勢,印尼的商品就不愁賣不出去,並且印尼四周都沿海,坐落在北半球太平洋中心,是亞太地區交通的重要一環。印尼一頭以亞洲大陸相連,是我國通往東南亞的玄關,一頭與澳大利亞相連,也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如果拋開我國、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不談,印尼是可以是完全可以成為全球經濟中上流的國家,但是國家的國民人數太多了,直接導致了人均GDP就為此在4000美元之下,這也是印尼經濟的弊端。

因此,我們只能夠說,印尼在國際上算是經濟勉強還不錯的國家,但是絕對算不上經濟強國;儘管由於先天的地緣條件,印尼的通商口繁多,但是國內的資源情況並不樂觀,在表面上看,印尼擁有這豐富的資源,但是島國的資源往往是無法和大陸國家相比較,印尼如今的國內資源很多都存在著告罄的危機。

由於是島國,印尼經濟板塊無法整合在一起

儘管,海洋賦予印尼絕佳的地緣優勢,同樣也給印尼帶來了發展的阻礙,印尼周邊的國家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而南方的澳大利亞雖然經濟還算過得去,但是澳大利亞也面臨著印尼一樣的窘況,海洋終究成為島國發展的瓶頸。

印尼表面上的情況和實際的情況差別,也使得國際上對印尼的發展一直都是唱衰,這種唱衰並不是嘲諷類型,而是印尼的確如今困難重重;由於島嶼太多,整個國家的結構不可避免地變得支離破碎,體現在經濟發展上就是,印尼國內的經濟板塊根本無法整合在一體。

海洋的天然阻斷功能,限制了印尼各島上的有效交流,各島彼此交流都需要跨洋,在這種海洋地緣隔絕下,印尼的運輸業存在很大的短板,而且印尼還不具備跨洲貿易能力,幾乎印尼大部分商品都是依賴於海洋強國的貿易外包而實現,而這種外包直接使得印尼貿易成本加重。

為什麼存在這個情況呢?大家看看印尼的經濟結構就能夠知曉,印尼的工業建設十分的薄弱,這個國家無法生產出高精細的工業產品,而印尼對外出口的商品以農作物、瓜果蔬菜以及一些資源,而這些產品的價格普遍低廉,大批量的運輸有時候運費,都會接近貨物本身的價格,由此可見,印尼的破萬億GDP發展更深層次是靠量取勝。

印尼的政治影響力根本拿不出手

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影響力都拿不出手;我們先來分析下印尼國內的政治影響力。印尼在近代時期曾有過幾次大政變和種族欺凌,而印尼的政府也並不是一直平穩發展,在印度尼西亞這個大國內政變,在上世紀90年代前是時有發生的。

其原因就印尼的種族與宗教問題,因為群島的林立,各個民族不是混住在一起,而是一個民族住在一些群島區域,另一個民族住在另一個區域,而區域的劃分就促使了民族勢力的對峙,而印尼的主體民族人卻不佔優勢,導致分裂勢力多,因而,印尼長期一段時間,政權不穩定。

而且印尼的海上力量根本不夠,海軍人數不多,作戰裝備以及艦艇都是二戰時期,美國淘汰下來的產物,海上作戰水平在世界強國的面前完全像鬧著玩,而持久的內部鬥爭,致使這個國家的政治影響力不斷的下降,而現今的政府的確緩和了民族和宗教之間的問題,但是近代長期的鬥爭使得這個國家的政治實力,需要長時間進行恢復。

印尼在國際影響力上更加不夠,在聯合國大會上,印尼代表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原因就是發表了大國們也不會把自己當回事;印尼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所倚仗,也沒有出彩的外交,這兩道可以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支柱,都做不到位,這也致使了印尼在國際上話語權極低。

印尼如今國際政治影響力,頂多就是影響到東南亞地區,而往外衍生那就啥都不是。不過隨著澳大利亞的逐漸介入,印尼的東南亞老大哥地位也面臨著威脅。

印尼拒絕學習日本模式

作為一個世界大型島國,印尼應該向日本學習,日本就是以一個島國的身份成功利用資源整合來達到提升國際影響力的作用,不過,印尼對二戰日本侵略史依舊是耿耿於懷,對日本模式,印尼也是拒絕模仿學習,這也使得印尼失去了大發展的一個模式借鑑。

而作為一個島國,不能夠光考慮到海運運輸發展,島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必須朝向陸運,特別是印尼,如果印尼不發展陸運,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一定會受到極大的成本限制,印尼的群島太多了,資源劃分也是十分不均衡,國家能源輸送也是做得十分不到位,印尼的一些地區燈火通明,而另外一些地區則一片黑暗,就連乾淨的飲用水都存在地區資源失衡現象。

而對於這一切,印尼並不是沒有做出努力,但是他們無法將資源合理的調度到各個地區,原因就是海洋隔絕,而國家又不願意鋪設跨洋電纜、跨洋油氣輸送,就連跨洋大橋都沒有幾個。

印尼面積龐大,但是可耕種面積卻不多

印度尼西亞地盤不小,但是可利用的耕種面積卻不多,一個國家要發展農業和種植業,那麼,就必須要大量的平面或者低洼地,但是在印尼地區,符合耕種條件的土地並不多,而且還零散地分布在幾千個島嶼上。整個印尼找不出一個面積龐大、氣候宜人的大型平原,因而就無法有效進行機械化作業,糧食生產成本自然就高。印尼地質災害頻發,特別是海上自然災害,這也導致了印尼可耕種的植物品種存在著很大限制。

而且人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印尼這個國家並沒有經歷過農耕時代的演化,對於種植和農業,這個國家欠缺的知識和經驗太多,而缺少農耕經驗的印尼農民們,他們種植的農作物,不僅質量不行,而且數量也不多。

國家缺少農業和種植業的底層大力支持,那麼對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是十分不利的;而印尼政府也意識到這一點,可是本國國情就是如此,政府再如何投入資金也無法對國家的地緣情況做出改變。而現在的印尼經濟發展就處於一種全面撒網,靠量取勝的狀況。

結尾

印尼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和廣袤的面積,具備著成為大國的條件和潛力,但是國家依舊是發展不起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海洋因素,地質災害,地緣因素等影響外,人的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同樣是島國,英國,日本,就能成為發達國家,為啥印尼不行。

或許,印尼面臨著比日本、英國更多的種族和宗教問題,主體民族不佔有絕對優勢,國家很難形成統一的合力,分裂勢力較多,就會導致政權不穩,國家不穩,發展經濟自然無從談起;而印尼地處於熱帶,在高溫環境對人的體力,腦力都是用影響的,熱帶人更容易懶惰,影響工作效率,但這都不是絕對的,現代工業文明完全能解決,由於高溫帶來的問題,而印尼這種天然的地緣缺陷如何彌補,也只能靠著一代代人的智慧和努力去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區位條件得天獨厚,為何沒有成為世界一流大國
    澳大利亞面積遼闊,資源豐富,四面環海,可以說區位條件得天獨厚。不過澳大利亞區位條件那麼好,但經歷了二百多年的發展,澳大利亞不僅沒有發展成世界一流大國,反而存在感很低,給人們的印象就和打醬油差不多。不禁有人要問:澳大利亞區位條件那麼好,為何沒有成為世界一流大國?第一,澳大利亞雖然面積遼闊,資源豐富,但自然條件並不怎麼好。
  • 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裡,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裡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印尼人口2.62億,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佔人口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和馬來族分別佔7.5%。
  • 瑞典是歐洲面積大國,為何人口只有一千萬?
    說到歐洲的面積大國,除了俄羅斯之外,一般都會提及面積60.37萬平方公裡的烏克蘭(含東部及克裡米亞半島),面積55萬平方公裡的法國(歐洲部分),面積50.6萬平方公裡的西班牙。或是32.25萬平方公裡的波蘭,30萬平方公裡的義大利,卻往往忽略另一個歐洲面積大國,這就是瑞典。
  • 歐洲面積大國瑞典,人口為何只有一千萬?
    說到歐洲的面積大國,除了俄羅斯之外,一般都會提及面積60.37萬平方公裡的烏克蘭(含東部及克裡米亞半島),面積55萬平方公裡的法國(歐洲部分),面積50.6萬平方公裡的西班牙。或是32.25萬平方公裡的波蘭,30萬平方公裡的義大利,卻往往忽略另一個歐洲面積大國,這就是瑞典。
  • 另一個大國即將分裂,人口超過,領土面積是英國的十倍
    事實上在蘇聯解體之前,他的面積已經佔據了世界土地的1/6。由於歷史原因,他被迫分裂成15個國家。我們要談的是另一個大國在蘇聯之後分裂,人口超過2億,領土面積是英國的十倍!那麼這在哪裡?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據報導,這個國家是印度尼西亞,他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巨大的島嶼群,屬於那裡最大的國家。
  • 法國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為何不是超級大國?
    這個假定太牽強,要是人口少、資源多成為了超級大國的條件。那就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莫屬!加拿大土地面積1000萬平方公裡排全球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數量才3800萬;澳大利亞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人口數量更是才2500萬。
  • 哪個大國存在感最弱?2.6億人口高居世界第四,卻很少被人想起
    此國國土面積接近200萬平方公裡,居世界第14位;人口數更是超過2億6千萬,高居世界第4!該國是一個毫無疑問的世界大國,然而卻絕對不是一個強國,甚至可以說一直都沒什麼突出的國際地位。怎麼回事呢?這個國家就是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如果不是熟知地理和世界格局的朋友,一時之間甚至不會想到印尼是這樣一個大國,尤其人口數能排進世界前四,因為此國的存在感確實不強。
  • 擁有2.6億人口的東南亞大國,卻很有可能被分裂,到底為什麼!
    從全球範圍來看,最有可能分裂的國家還真的是一個大國呢,它的面積一點都不小,但是存在感卻是非常低的。只是因為一個原因,那麼就是內部不夠團結,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尼西亞。我們知道,印度尼西亞是屬於東南亞的一個大國,從面積上來看,絕對是算得上東南亞排名第一的啦。畢竟它的面積有190萬平方公裡開外,人口也是特別的多,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6億以上的人了。
  • 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人口已接近14億,為什麼不實行計劃生育?
    導語: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人口已接近14億,為什麼不實行計劃生育?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這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近14億人口。在國際上,我們國家不僅經濟和軍事力量是數一數二的,我們的人口數量更是數一數二的。
  • 富饒的南美為何沒有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南美地區為何沒有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首先,南美地區缺乏世界大國和其自然環境有一定關係。南美洲雖然面積遼闊,又瀕臨兩大洋,但實際區位條件並不好。南美洲大部分領土位於赤道帶內,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都位於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是叢林和山地。叢林地區是人類開展經濟活動最困難的生態群落。
  • 存在感「最低」的大國,人口僅次於中美印,卻很少被人提及
    目前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有幾個「最」出名的:面積最大的俄羅斯,人口最多的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美國,在很多人眼裡,擁有一個「最」的國家是很容易記住的,但實際上只要符合大面積、人口多或經濟實力前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就可以稱之為大國。
  • 第二人口大國,國土面積排名第七,因何成不了世界強國?
    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現在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有望超過中國成為第一,國土面積在全球排第七。作為南亞大國,獨立68年來,我們看到印度雄心勃勃,經濟發展也很快,還經常與我國一爭高低。但印度自獨立到現在,既沒有成為經濟強國,也沒有成為工業強國,而且在西方人眼裡是民主大國,但國家依然有許多不民主的現象,至今還是三流國家,那麼作為一個南亞大國來說,印度為何成為不了一個世界強國呢?
  • 未來百年,中國人口數量會怎樣發展,能否保持人口大國地位嗎?
    未來一百年,中國依然是數一數二的世界人口大國,但人口第一大國的位置將被印度所取代,但100年後中國的人口恐將退至10億以下。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截止至2019年,中國的人口為14億716萬人,印度的人口為13億7431萬人,兩個人口佔到了世界人口的32%強,比歐洲和南北美州的人口加起來還要多。中國過去實行的計劃生育很好地控制住了人口,但由於人口基數大,因此歷年來人口都呈增長之勢,只不過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漸放緩。
  • 印度尼西亞有一萬七千座島嶼,為何一半人口生活在爪哇島?
    在東南亞地區有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大國,它就是印度尼西亞。印尼由一萬七千多座島嶼組成,國土散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五千公裡的海面上,分布非常鬆散,這就很容易讓人忽視印尼的真實面積。
  • 哈薩克斯坦為何成糧食出口大國?人均耕地面積全球第二
    但是實際上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是不折不扣的糧食生產大國,2018年糧食總產量為2280萬噸。考慮到本國人口只有1800萬人,因此這樣高的產量不僅能夠滿足本國需求,而且還有大量糧食出口。2018年糧食出口量為900萬噸,主要出口糧食種類為小麥和大麥,出口出口到俄羅斯、伊朗、中國和其他中亞國家。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世界前三的人口大國,中國2019年人口13.95億,印度人口13.54億,美國人口3.26億。中印美三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0.5%,所以會對全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主導未來社會的發展。在這三個國家中,美國對另外兩個國家的態度截然不同。
  • 武器全部依賴進口,人口數量世界第二,印度為何成不了一流大國
    印度式閱兵印度全國擁有13億人口,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擁有如此多人口的國家,整個國土面積卻僅有320萬平方公裡。據了解,印度目前仍然有30%的人口依然生活在世界銀行規定的貧困線以下,5歲以下的兒童中,有40%營養不良導致的體重不達標。
  • 世界領土大國中,為何只有中國印度人口超10億,遠超其他國家?
    世界領土大國中,為何只有中國印度人口超10億,遠超其他國家?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指標,除了經濟和科技,主要就看人口。我們不難發現,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領土面積都是非常大,但在國際社會上的發言權,實際上和歐洲的小國差不多。
  • 看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有感:歷史上「大國崛起」的條件
    歷史上,哪些國家真正的實現過大國崛起?在什麼條件之下才能真正的實現大國崛起?這篇文章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國崛起,從而帶領我們對世界走向做出判斷。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既往的規則。歐洲諸國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被逼下海的,要不,沒啥背景的哥倫布為何可以一而再地忽悠到西歐各國的王室貴族出錢出力。
  • 全球人口密集最大國:面積不如山東大,密度卻是我國9倍仍拼命生
    全球人口密集最大國:面積不如山東大,密度卻是我國9倍仍拼命生說起人口大國,不少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中國,中國的人口基數大,人口密度也不小,人口大國這個稱號可謂是實至名歸。但大家知道嗎?即使我國的人口數量佔據了地球人口數量的五分之一,但我國還算不上是地球上人口最為密集的國家,因為雖然人口多,但是我們的國土也夠遼闊,所以人口密度還算適中。不知道大家又是否能猜到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是哪個國家呢?這個國家就是位於南亞地區的孟加拉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