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就是創造?英國藝術家「自毀」剛拍出的百萬英鎊畫作

2020-12-12 浙江在線

2018-10-07 17:45 |澎湃新聞

倫敦時間10月5日晚間,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的名作《女孩與氣球》在蘇富比拍場,上演了一出先高價拍出後被自動裁切成碎片的戲碼。104.2萬英鎊的畫作疑似毀於藝術家本人之手,此舉被評論為對藝術受資本控制的一次最有力的嘲弄。不過,從未受此重創的拍賣行也迅速作出反應,稱「作品其實更加珍貴了」,也許是「轉化」成另一種形態,同時正在與買家商討處理辦法。

拍賣結束不久,班克西在社交媒體分享了一張畫作被切割成碎紙片的照片,照片中拍賣行的工作人員個個目瞪口呆,同時他還配文:「加價、繼續加價、消失了。」稍早前,班克西還上傳過一段視頻,清晰地記錄了他將碎紙機植入畫框的全過程。他在視頻中寫道:「幾年前我在作品裡秘密安置一臺碎紙機,預防有一天作品進入拍賣會。」

倫敦當地時間10月5日「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專場上,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Banksy)的畫作《女孩與氣球》最後亮相。經過一番激烈電話競價,拍賣師敲下成交槌,畫作以104.2萬英鎊成交(約合135.7萬美元,基本與班克西2008年的拍賣紀錄持平)。正當場內鼓掌慶祝時,畫框突然響起警鈴,在眾目睽睽下,框內畫作緩緩下滑,畫框內置碎紙機把畫作切割成碎紙片。

班克西的畫作《女孩與氣球》拍出後,框內畫作緩緩下滑並被內置碎紙機切碎。

蘇富比歐洲當代藝術部主管布萊希克(Alex Branczik)表示此前毫不知曉並猜測,此事應該是班克西本人按下遙控,操縱碎紙機運作。藝術家的行動被視為對藝術市場的抗議。

事件發生後,有名戴著黑色太陽眼鏡和帽子的男子在拍賣場入口與保安發生爭執,但沒人知道這是否就是藝術家本人。有人猜測作品上拍並破紀錄的行為激怒了這位難以捉摸的藝術家,令他自己按下了破壞作品的按鈕。

不過,從班克西發表在個人社交帳號的內容來看,整個事件似乎有所預謀——拍賣結束不久,班克西在Instagram分享了一張畫作被切割成碎紙片的照片,同時他還配文:「加價、繼續加價、消失了。」稍早前,班克西還上傳過一段視頻,清晰地記錄了他將碎紙機植入畫框的全過程。他在視頻中寫道:「幾年前我在作品裡秘密安置一臺碎紙機,預防有一天作品進入拍賣會。」目前,視頻播放量已超過370萬次。

拍賣結束不久,班克西在Instagram分享了畫作被切割成碎紙片的照片,並配文:「加價、繼續加價、消失了。」

2017年,班克西的街頭塗鴉作品《女孩與氣球》榮登「英國人最愛藝術品」排行榜第一名。

《女孩與氣球》2017年參與一項票選,擊敗透納、安東尼·葛姆雷等人,榮登「英國人最愛藝術品」排行榜第一名。向來不以真實身份示人、躲在面具和大帽簷裡以班克西為「代號」的藝術家,這次拿出了「一個玩笑、一場不正經的欺瞞,同時又是一件無法更嚴肅、更有力、更精密的行為作品。在它面前,一切自以為是、裝腔作勢得到的只有嘲弄和羞辱。自命不凡的藝術圈,頭一次被玩得團團轉。」

Banksy作品《蠢貨們》(Morons),文中畫面上的譯文為「我不信你這個白痴會買這件狗屎」。

一位市場觀察者說:「這是在藝術市場最重要也是最耀眼的場所,對藝術受資本控制的一次最有力的嘲弄(自嘲)!價值100萬英鎊的一次完美的藝術行為!西方從來就不缺這樣具有自我批判性的藝術家。」

雖然班克西的行動被視為對藝術市場的抗議,不過拍賣公司已開始研究到底這件作品算是被「毀滅」還是「轉化」成另一種形態。布萊希克說﹕「你也可以說作品其實是更珍貴了,因為它很明顯是第一件拍賣完後即刻被碎紙的作品。」 按照行規,拍品若在交收前損毀,交易會取消,但蘇富比表示,現時他們正與買家商討事件處理方法。

誰是班克西

不久前,「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曾報導過班克西的動態,他抗議今年夏天莫斯科未經允許收費展出其作品,他也因土耳其女藝術家兼記者因畫下獄,公開塗鴉抗議並在社交網站公布來自獄中的通信。那麼,這位挑戰藝術市場、正義感滿滿、深受英國人喜愛的藝術家究竟是誰?

2018年3月,班克西與另一位塗鴉藝術家共同在紐約的一面牆上創作了70英尺高的壁畫《釋放澤拉·多安》,抗議女畫家被捕入獄。

根據《BBC》引述設計師卓斯坦(Tristan Manco)著作《模板塗鴉》指出,班克西出生於1974年,在英國西南部城市布裡斯託市長大,父親是複印機工程師,班克西原本打算當個肉店屠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布裡斯託興起了一股結合trip hop、drum&base電子樂與塗鴉藝術的地下文化潮流,班克西深受當地這些藝術家的啟發,走上了塗鴉創作之路。

目前,班克西是一位匿名的英國塗鴉藝術家、社會運動活躍分子、電影導演及畫家,他的作品世界聞名,卻沒什麼人見過他本人的樣子。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不時舉辦他的作品特展、他的作品幾度在拍賣會創下高價紀錄、他執導拍攝的紀錄片在各地播映,其中《畫廊外的天賦》還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但他本人幾乎從來不公開露面。

2010年《時代》雜誌將班克西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雜誌問他要照片,他給了這張作品的圖片。

班克西肖像

班克西的作品主題涵蓋各種政治與社會議題,包括反戰、反恐、反法西斯、反帝國主義、反獨裁、無政府主義、虛無主義及存在主義,他常常在作品中惡搞警察、軍人等象徵國家機器的角色,以及知名的政治人物或公眾人物,甚至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畫成猩猩,以此宣告猴子統治地球的時代即將到來。

除了塗鴉作品,班克西更有多次「惡作劇行為」,包括曾經製造了一大批面額10英鎊的假鈔票,鈔票上的英女皇頭像被黛安娜王妃頭像取代,而「Bank of England」(英格蘭銀行)的字樣則由「Banksy of England」(英格蘭班克西)代替,這批假鈔後來還被充當為一個貧民區聖誕畫展的邀請函到處發送,並且在拍賣網上掀起每張約售200英鎊的熱潮。

另外,班克西也曾潛入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英國泰特美術館等,將世界名畫抽換成自己的惡搞畫作,他也曾溜進大英博物館,將一個畫著獵人推著超市購物車的石頭偷放進去,有無數參觀者對這個「文物」膜拜,而博物館好幾天後才發現這場惡作劇,這些行為被評論為他對藝術權威的嘲諷。

班克西街頭塗鴉作品

(原標題《班克西「自毀」剛拍出的百萬英鎊畫作:嘲弄資本與藝術市場》,原作者陸斯嘉。編輯樊成友)

1538905535000

相關焦點

  • 從自毀藝術作品看藝術家與資本的博弈:「毀滅就是創造」說得通嗎
    劉豐果 10月6日,英國著名畫家班克斯(Banksy)的名畫《手持紅氣球的女孩》(Balloon Girl)在蘇富比拍賣行以1,042,000英鎊成交,瞬間又被畫框內藏的碎紙機破壞,此事最近在媒體上炒的沸沸揚揚,筆者認為這件事是藝術市場的綁架與藝術家抗拒的必然結果。
  • 全世界最神秘的藝術家班克西,自毀價值104萬英鎊畫作
    一位歐洲女收藏家舉牌到86萬英鎊,加上佣金,需付104.2萬英鎊。 落槌之際,畫作的警報聲響徹大廳。眾目睽睽之下,畫作滑落到畫框之外,畫框內藏的碎紙機將畫作下半部分、左下角的女孩人像切割成均勻的長條,右上角的愛心仍停留在畫框裡。
  • 當藝術向金錢反咬一口:班克斯與自毀藝術的傳統
    班克斯已把他策劃的這齣好戲做成視頻並發布了出來。這其中我最愛的一幕是:—位打扮精緻、戴著眼鏡、顯然是藝術界專業人士的男子把手搭在額頭上,對眼前的一幕感到難以置信——一幅價值百萬英鎊的作品被切成了條。他看起來十分驚恐,因為一場革命已經波及到了梅費爾(Mayfair,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區域),激進分子們即將席捲蘇富比拍賣行。
  • 很多英國老百姓的傳家寶竟是中國瓷器,動輒拍出上百萬英鎊
    連英國的民間,都珍藏著很多中國的珍貴文物,動輒就拍到了上百萬英鎊的天價。老祖宗的遺產,卻成了老外的家傳寶,造福了一群外國人......這件乾隆時期的青花釉裡紅龍紋抱月壺,是一名不透露姓名的英國男子在閣樓裡面發現的。拿出來的時候,上面已經布滿了灰塵。最終卻在香港以48.8萬英鎊(約合488萬元人民幣)賣出。
  • 逾750萬英鎊落槌!班克西諷刺畫作拍賣 臨摹莫奈名畫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英國《衛報》報導,10月21日,蘇富比拍賣行宣布,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的臨摹諷刺作品《Show Me The Monet》,在拍賣會上以逾750萬英鎊的價格售出,超出了預估價格。
  • 「手持氣球的女孩」來了英國塗鴉藝術家作品臺北首度展出
    被稱為最神秘的英國街頭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其作品〈手持氣球的女孩〉(GirlWithaBalloon,2006)去年在拍賣會落槌即以碎紙機裝置自毀後,成為業界討論話題。香港富藝斯拍賣將這位藝術家作品首度帶到臺灣,於臺北BELLAVITAB1藝文空間推出《班克斯:叛逆有理》作品展,展出25件不同時期作品,感受班克斯充滿叛逆又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
  • 英國老奶奶一個噴嚏,讓房價一夜翻了14倍……
    上周一個清晨,全英最陡街道——布裡斯託市韋爾街的居民一覺醒來,發現拐角一棟民宅牆面上出現了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Banksy(班克斯)的藝術作品。畫作描繪一名戴著頭巾及拿著手帕的老奶奶,正在彎腰打噴嚏,因用力過猛而噴出假牙,同時應聲鬆開右手的手杖和手提包。也許正面看著只是一副普通的畫作,但視角一轉——她的噴嚏直接噴倒了面前的一溜建築。
  • 畢卡索巨作以近5000萬英鎊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佩】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1日報導,倫敦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官網發布消息稱,畢卡索畫作《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瑪莉-德雷莎沃特)在該行以4980萬英鎊拍出。拍賣是在2月28日晚進行的。
  • 這位天才小畫家7歲時賣畫賺百萬英鎊,9歲竟幫家裡買房子!
    這位天才小畫家7歲時賣畫賺百萬英鎊,9歲幫家裡買房子!英國10歲男孩基龍·威廉森頗有繪畫天賦,獲稱「小莫奈」,慕名者徹夜排隊等著欣賞他的畫作,出售的作品每次都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小傢伙售畫總收入已接近15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406萬元)。威廉森2008年隨家人到德文郡和康沃爾郡度假時第一次拿起畫筆,畫下一艘小船。此後,他的繪畫水平迅速提高,掌握各種技巧,尤以畫海濱和鄉村風景見長。他成熟的畫風以及不容置疑的繪畫天賦得到專業人士肯定。人們把他比作「小畢卡索」。
  •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酒畫拍出百萬英鎊,一生不羈放縱愛飲酒
    我可以一語以答之:勝利,不惜代價贏得勝利,不懼任何可怕局面贏得勝利,無論前路何其漫長艱險也要贏得勝利,因為,不贏得勝利,則無任何存續之機……」「你們應裝備起來,做勇敢的士兵,應準備妥當,明早向那些前來攻擊我們、毀滅我們和聖所的異民作戰,因為我們在陣上,寧願死也不願看見我們的民族與聖所遭遇不幸……」「我們將在法國戰鬥;我們將在任何海域戰鬥
  • 誰偷了價值百萬英鎊的「美國」金馬桶?
    當地時間14日,在英國的一場當代藝術展上發生盜竊案,一個價值百萬英鎊的藝術品「18K純金馬桶」被盜,目前警方已經對此事展開調查。這起盜竊案發生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故居牛津郡布萊尼姆宮,當時這裡正在舉辦一場當代藝術展,而被盜的金馬桶是藝術展上的明星展品之一,據估計它的價值超過1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84萬元)。這個18K金馬桶是美國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的收藏品,出自義大利當代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之手,馬桶被取名「美國」,意在諷刺美國過度的物質繁榮和貪婪本性。
  • 拿破崙英文課手稿「亮相」 古董級萊卡相機拍得百萬英鎊
    日前,法國和英國的兩家拍賣行分別拍出兩件吸引眾人眼球的物品:一件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上英文課時的手稿;一件是價值連城的古董級萊卡相機。下面讓我們來一睹為快!***拿破崙昔日英語學習筆記被拍賣 月底與公眾見面拿破崙作為一位帝王、一名戰爭英雄、一位有著浪漫之心的丈夫而被人們熟知。
  • "歐洲百萬"260萬英鎊得主英國郵遞員照舊送信
    原標題:"歐洲百萬"260萬英鎊得主英國郵遞員照舊送信 英國媒體報導稱,一位來自格拉摩根郡巴裡市名叫馬特·埃文斯的35歲男子,贏得最近一期「歐洲百萬」彩票頭獎,獎金高達260萬英鎊。
  • 佳士得戰後及當代晚拍逾8億收槌 多依格市場熱度不減
    倫敦當地時間3月7日,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晚拍以總成交額96,384,000英鎊(約合人民幣8.12億)、成交率98%、三件拍品超1000萬英鎊拍出的佳績收槌,創造了10項新的拍賣紀錄。2007年,多依格的畫作「White Canoe」在蘇富比上拍,成交價高達1130萬美元,創造了當時在世歐洲藝術家的拍賣紀錄。2013年2月,他的作品「The Architect's Home in the Ravine」又在倫敦以1200萬美元成交。2014年7月1日,彼得·多依格的作品「Gasthof」在倫敦佳士得上拍,成交價已經達到17,038,402美元。
  • 義大利藝術家將香蕉粘牆上當藝術品,拍出近百萬天價,多人瘋搶
    據英國《太陽報》12月8日報導,此前,在美國邁阿密海灘的巴塞爾藝術展上,一根粘在牆上的香蕉竟拍出了1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92萬)的天價。這件藝術品名為《喜劇演員》,是由義大利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創作的。
  • 資訊合集|1926年份麥卡倫拍出百萬美元高價
    定價為12500英鎊(折合人民幣11.4萬),輕井澤藍寶石藝伎36年雪莉桶#5077僅售105瓶,酒精度數61.2% ABV,700ml/瓶,定價為15000英鎊(折合人民幣13.7萬)。這套藍寶石藝伎系列瓶裝設計是由Elixir Distillers創意總監、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Raj Chavda打造。他表示:「我是受藍寶石當中的藍色啟發,藍色是一種備受尊崇的顏色,是日本海洋的代名詞,據說還被賦予了神聖的力量。我將它與龍的細節相結合而設計的背景,創造精細的效果,也帶有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這個設計反映了藝伎獲得的智慧和地位。」
  • 把波普大師的畫作貼滿小廣告,讓我想起那個輕鬆賺一百萬的年輕人
    如果一般人買下一幅波普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的畫作,多半會仔細保管或收藏起來,畫面染上一點汙漬都要心疼半天。但紐約藝術家Nikolas Bentel反其道而行之,他從收藏家那裡買下了美國波普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的作品《無題(1973)》,不但沒有好好收藏保管,反而在上面貼滿了小廣告。
  • 《百萬英鎊》:那個拜金的年代,竟是我們嚮往的美好時代
    關於《百萬英鎊》,我想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陌生。因為它入選過語文課本,也是新課標必讀書目。《百萬英鎊》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發表於1893年的一個中短篇小說。文章以誇張的藝術手法,諷刺中帶著幽默,深刻地揭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
  • 英國攝影師曾拍下原貌,如今值20萬英鎊
    英國攝影師曾拍下原貌,如今值20萬英鎊地處於北京西北郊處的圓明園,是我國古代最為出色的皇家園林,園中的一切設計與建造,既處處體現了中國古代園林建造所講究的精髓,也融匯了西方流行的建築風格,不愧是我國古代皇家園林藝術的出色代表。可惜的是,一場人為的大火,燒毀了這座園林,如今只餘下斷壁殘垣,讓人無盡感慨。
  • 被火毀滅的圓明園曾經有多壯麗?英國一張圓明園照片就價值百萬!
    只有英國一位戰士,無意中拍到圓明園冰山一角,這張照片如今價值百萬,而圓明園的富麗堂皇也可見一斑。一、火燒圓明園的原因這件事還要從清朝說起,八國聯軍已經打到了北京城下,差一點就能打進來,但聯軍很紳士的選擇談判,希望可以不要再繼續戰爭,與清朝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