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遊界對中國旅遊業的復甦前景抱樂觀態度

2020-12-13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網-國際頻道】;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趙雯博、玄番登史江)「旅遊再出發,北京與你同行」。2020北京文旅全球戰略合作在線論壇日前如期舉行。這是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首次採用在線直播方式舉辦的跨境業內論壇,分別針對歐亞非地區和美澳地區的海外旅遊同業,採用英、中、日、韓、西五種語言進行了在線直播。論壇視頻可於10月23日前在線觀看。

在「歐亞非會場」,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的三位代表分別作了主題演講。其中,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規劃建設部總體規劃處處長桂琳以「赴冬奧之約,看北京未來之變」為題,介紹了為迎接北京冬奧會北京正在發生的變化。

另外,還進行了三場小組互動討論。其中由亞太旅遊協會(PATA)副主席黃順華主持的小組討論題為「旅遊歸零與重建後疫情時期的中國旅遊新常態的建立」。麥肯錫公司董事合伙人沈思文在論壇發布《新冠疫情復甦期旅遊意願趨勢報告分享》。

此次在線論壇為國際機構、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及導遊等多方面提供了同聚一堂,暢言分享的良機。

中青旅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煒在 「中國旅遊銷售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的主題演講中,詳細介紹了中國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旅遊業界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對後疫情時期新路線和新產品的開發以及中國旅遊業的的促進發展提出了建議。

白川由佳子是一名日本旅行公司的職員,論壇後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嘆到:「新冠發生以來,中國實施了比日本更加嚴格的衛生管理。了解到中國對民眾進行的防疫方面的細緻教育,以及國家政策被很好傳達到基層的一些事例後,我對中國的印象大為改觀。中國旅遊業目前推行的復興方式跟日本的「Go To Travel」很相似。從以往的促銷旅行產品,轉變為更重視對目的地的宣傳,吸引遊客『上門』。」

十一8天長假,中國各地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近八成。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近七成。記者發現,即使該論壇舉辦在國慶之前,大多數的參與者仍然表達了積極的觀點,他們對北京乃至整個中國抱有期望和樂觀看法。

對比偏重報導負面消息的日本媒體,白川女士說:「相比中國克服新冠,人員開始密切往來這些積極的報導,日本的負面消息更多,即使想出行但很多人還是會表現出擔心。現在通過數據和圖表了解了中國的情況後,感受到大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很高興能收穫到很多在日本很難了解到的信息。」

中日旅遊文化商務促進會(CJTC)是本次論壇日方參與者的服務提供方,該協會的井上正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慶長假期間中國人實現了6億人以上的大移動,旅行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現在,日本也在開展 『Go To Travel』活動。但日本目前還未到後疫情階段,仍處於疫情常態化階段,旅行時自然也會有很多限制。另外,在旅行消費方面,日本的1億人口也與中國的14億人口相比不是一個量級,難以相提並論。等疫情解除後,中國人的入境消費將是日本的經濟復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力。所以,現在對於日本旅遊界來說正是了解中國,強化對華宣傳的好時機。與此同時,2020北京冬奧會即將舉辦,中國也應該以此為契機加強對日宣傳,吸引更多的日本人到中國來。」

相關焦點

  • 專訪柯淑丹:面對未來的全球旅遊業市場,我們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新加坡,作為頗受中國遊客乃至世界遊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在2019年迎來了高達1910萬人次的入境遊客,較2018年的1850萬入境遊客人次增長3.3%,全年旅遊收入預計為271億新元。其中,中國遊客為363萬人次,比2018年增加6%。
  • 前景不明朗 短期難樂觀 澳科大七建議助澳門旅遊業復興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理事長林志軍表示,從剛結束的國慶黃金周數據可見,澳門旅遊業復甦前景仍不明朗,經濟發展短期內仍難樂觀。特區政府和居民需充分了解現時所面對的制約因素和困難的嚴峻性,積極採取可行和有效措施,創造條件,促進本澳旅遊業和整體經濟的儘快復甦。就此,林志軍提到七點建議。
  • 土耳其旅遊業持續強勁復甦
    新華社安卡拉3月30日電(記者施春 秦彥洋)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30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土耳其旅遊業持續強勁復甦,今年前兩個月,入境土耳其的外國遊客超過30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5%。2017年土旅遊業復甦跡象明顯,全年外國遊客超3200萬人次,其中來自俄羅斯和歐洲的遊客增長迅速。業界人士預測,2018年土耳其旅遊業復甦勢頭將延續,有望恢復到2015年的水平。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努曼·庫爾圖爾穆什預期,2018年來土的外國遊客將超過3800萬人次。
  • 選舉結束,或許會放開大陸赴臺遊政策,前景樂觀
    蔡英文連任,估計島內的旅遊業形勢會更加嚴峻,但是有學者卻保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不可能比現在更差。旅遊專家為當局提出多條合理化的建議,改善臺灣的旅遊業的現狀有旅遊專家對蔡英文當局提出建議,想要改善臺灣的旅遊業,應該出臺一系列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旅遊業不景氣的現狀,而不是一味地拿錢來砸「缺口「。
  • 中泰國際:博彩行業前景保持樂觀態度,重申銀河娛樂及金沙中國的...
    3.宏觀數據未有改善,貴賓廳業務短期難樂觀民企經營環境及盈利狀況未有改善,削弱民營企業家赴澳博彩的需求。中國2月財新PMI報49.9,雖較1月回升,但仍處於收縮期。4.對行業前景保持樂觀態度,重申銀河娛樂(27.HK)及金沙中國(1928.HK)的「增持」評級我們對澳門博彩中長期發展保持樂觀態度,1)周邊基建完善帶動人流增長、2)中國居民赴澳門滲透率低,擁巨大成長潛力、3)行業結構趨向平衡化、健康化及穩定化、4)大灣區規划進一步增加澳門非博彩元素,有利把澳門建設成為優質旅遊城市,促進澳門博彩業的長遠發展。
  • 杜拜2021年經濟前景樂觀
    隨著新冠疫苗上市,杜拜2021年經濟復甦前景樂觀。&nbsp&nbsp&nbsp&nbsp根據最新發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杜拜11月PMI從10月的49.9降至49,非石油行業私營經濟上行動力不足,整體表現仍顯疲軟。
  • 端午假期旅遊業復甦背後:景區靠自由行很難養活自己
    端午假期看似旅遊業有復甦的跡象,但旅遊行業人士依然不抱樂觀態度。各地仍然只開放當地遊和周邊遊,跨省旅遊遙遙無期,出境遊更是難以預測。而目前中國遊客超一半還是依靠旅行社進行團隊遊,目前開放的當地遊和周邊遊自由行居多,旅行社成團相比往年少了8成左右。
  • 冰島央行認為冰島經濟發展前景樂觀
    據《冰島晨報》7月20日報導,冰島央行行長榮松(Asgeir Jonsson)表示,冰島經濟發展前景樂觀,沒有跡象表明通貨膨脹將成為冰島的主要問題。與之前經歷過的經濟低迷不同,今年3月,冰島克朗匯率下降,使得通率低於目標匯率,上半年通脹率一直在央行目標通脹率2.5%左右。榮松不擔心克朗貶值,反而認為夏季過後,克朗可能會再次升值。7月份克朗疲軟,但交易量很少。
  • 美國旅遊業開始復甦但前路漫漫
    過去幾周美酒店預訂量穩步增長,航空旅客數量在上升,汽車旅行也在增加——這些跡象表明,因疫情幾乎停滯的旅遊業已開始復甦。  曙光乍現  據美國旅遊協會(US Travel Association)統計,全美旅遊消費已悄然回升。
  • 多國疫情嚴重反彈 旅遊業復甦前景再次蒙上陰影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全球多國再次「抬頭」,新興市場國家旅遊業復甦正面臨嚴峻的外部壓力。國際金融協會(IIF)預計,旅遊業收入流入銳減將影響旅遊業依賴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受疫情廣泛封鎖措施影響,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的遊客流入數量在今年上半年基本維持在較低水平。
  •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中國旅遊業重啟給全球數百萬人帶來希望
    2020年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於9月5日舉行,主題為「重啟旅遊 再創繁榮」,旨在通過全球旅遊業界的交流與分享,展望旅遊業的前景,推動旅遊業的復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羅利卡什維利通過視頻致辭。
  • 日本為了刺激旅遊業復甦,竟然做出了這個決定
    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受到衛生事件的影響,海外赴日旅遊的遊客數量出現了大幅較少的情況。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日本的海外遊客人數已經連續6個月出現了99%的大幅下跌。在9月份當中,日本更是只接待了大約1.37萬名外國遊客。對於以往旅遊業十分繁榮的日本而言,這樣的局面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 全球旅遊業將從今年三月下旬開始復甦,新加坡旅遊也將陸續開放
    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近日發布最新預測指出,全球旅遊業將從今年3月下旬開始復甦,夏季旅遊需求將強勁反彈,2021年將有多達1.11億個旅遊相關工作崗位得以恢復。這一樂觀預期極大提振了全球旅遊行業從業者信心。
  • 西藏旅遊業快速復甦
    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廳廳長王松平說,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西藏自治區疫情防控實現在全國最先清零,為西藏旅遊業復工復產和率先復甦提供了強力支撐。在跨省團隊旅遊受疫情阻斷的情況下,西藏以「西藏人遊西藏」為突破口,推出了「藏東鄉愁之桃村尋蹤」「藏南鄉戀之紅谷遊」「藏西田園之農事休閒遊」「藏北牧歌之黑帳慢享遊」等區內旅遊項目,並於3月底有序開放了300多個可進入的自然類景區,其中A級旅遊景區35家,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線路,推出系列優惠政策,有效刺激了區內旅遊的「爆發式」增長,實現了旅遊業快速復甦。
  • 新加坡:服貿會為旅遊業復甦傳遞信心
    服貿會專門設置的旅遊服務專題,為後疫情時代國際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傳遞了信心。海外參展旅遊企業也表示,這次展會是旅遊業復甦的一個契機,向世界旅遊從業者釋放出積極信號。新加坡著名的綜合度假城——聖淘沙名勝世界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裡遊客銳減,今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跌94%,創下開業以來最差季度表現,淨虧損8.4億元人民幣。
  • 看好中國旅遊業前景 日本各大旅行社急欲投資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許多日本大型旅行社都看好中國的旅遊業前景,決定在今年內投資中國,在上海、北京等地開設新公司。  據了解,日本的大型旅行社JTB、近幾、HIS以及日本航空公司屬下的代理店JALPAK都已經先後向中國提交了申請書。
  • 澳大利亞旅遊業發展迅猛,業界敦促降低入境籤證門檻
    澳大利亞旅遊業發展迅猛,目前旅遊業市場價值已經達800億元,而亞洲遊客是推動澳大利亞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為了吸引更多亞洲遊客,澳大利亞旅遊界人士建議,降低入境籤證門檻,簡化籤證辦理程序。 雨果網從澳洲《新快網》以及澳聯社的10月29日報導中了解到,一個行業團
  • 花旗:對香港銀行業明年展望持謹慎樂觀態度 首選渣打集團(02888)
    智通財經獲悉,花旗發表研究報告稱,在宏觀經濟改善下,對香港銀行業2021年展望持謹慎樂觀態度,偏好匯控(00005)及渣打(02888)。花旗經濟學家預測,得益於低基數效應、淨利潤增長及全球經濟前景改善,香港2021年GDP將從今年收縮5.8%至增長3.5%,其中經濟活動正常化的早期跡象正在湧現,包括10月PMI大幅回升至49.8,以及國內消費和出口的改善。內地邊境開放的前景和其他經濟體達成旅行泡沫,應該使遭受重創的旅遊業和零售業得益。
  • 「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全球旅遊業復甦有望在22-23年?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冬全球疫情非常不樂觀,我們一放開就前功盡棄。」中國的旅遊從業者艱難地等待出入境旅遊得以真正復甦,在海外的華語從業者也深陷「極度寒冷」的處境。從2月至今,歐洲的導遊、旅行社、酒店、奢侈品店、免稅店、租車公司等行業可以說一夜之間業務清零。
  • 日本採取措施促進旅遊業復甦
    這是近日一家日本旅行社在《讀賣新聞》刊登整版廣告中的一個旅遊優惠項目。近期翻開日本各大報紙,每天都能看到類似的旅遊產品促銷廣告。2019年,訪日外國遊客數量超過3188萬人次,連續7年創新高,貢獻了當年7%的國內生產總值。受疫情影響,今年訪問日本的外國遊客數直線下跌,國內遊客數量也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