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不僅價高,而且難以買到的"黃鶴樓1916"。另據中國捲菸銷售公司與國家統計局的聯合調查顯示,高檔煙消費量不足捲菸消費總量的4% ,但銷售收入卻佔總銷售收入的近20%。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消費者是高檔煙的主要消費群體,佔高檔煙消費者的80%以上。
有人告訴你一包煙賣到1000元時,你會否吃驚地張大嘴巴?不過,一款名為「黃鶴樓1916」的典藏版產品,每條只有兩包,每包的售價就高達1000元。就連非典藏版產品,其超市售價也高達2300元/條(10包)。
按照這個報價,一包煙230元 ,剛好與中國大部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相近 。
「天價煙的價值並不在於那個煙的質量,而在於你覺得這個東西能幫你達成目的,你就願意出這個價……」李明是湖南長沙一家煙店的老闆,他熟知天價煙市場的行規,「其實每包20元的煙和200元的煙,抽起來感覺差不太多。如果算成本,哪裡會相差一兩百塊啊!」
那麼,天價煙真值天價嗎?它是如何出世的?在市場大潮中,它又是如何得以生存的?
■怪象 「黃鶴樓1916」很難買到「有『黃鶴樓1916』嗎?」「有!」
這裡是北京家樂福雙井店的三樓,唯一一家香菸專賣——「TOBACCO煙」。它宣稱存貨充足,可以開發票並「保證百分之二百是真的」。價格為2300元/條,每根香菸折合11.5元!
這種叫做「黃鶴樓1916」的香菸,由湖北中煙公司生產,拿在手中 ,感覺略重、短粗。包裝並不像它的價格那般驚人,而是古樸的銅色,印有黃色的仙鶴圖案和兩個成年男人的頭像。
家樂福北京雙井店的一位女店員說,「黃鶴樓1916」的銷售狀況有很大不確定性,過年過節送禮多時就賣得多。她提醒說,如果去其他一些同類大商場買,這條煙的價格還不止每條2300元。
家樂福店的路對面,有一家規模不小的菸酒商行。但想要買「黃鶴樓1916」,女店長稱「遙遙無期」,至少需要等上一個月。從這裡向南走,不遠處的公交車站旁,是一家經銷菸酒茶的小門店。
「有『黃鶴樓1916』嗎?」「這煙剛才還有個人來要……我告訴他了,沒有。」男店員略帶詫異,「那種煙,我們這裡基本不上。」
這名店員給出的價格是:一條1400元。但何時貨能到手,不能確定。他說,明天正好要去菸草公司上貨,可以給問問,「這樣的煙,我們不敢到外面去拿 ,只能找菸草公司。像我們這樣的煙店,一年也就能給一兩條」。
■探究 一支煙緣何標上天價「那支煙(指黃鶴樓1916)比一般的煙短,過濾嘴也短。就那麼一小截。」39歲的公務員陳凱說。「當然是送的。咱工資能買得起那煙?」
陳凱在某政府部門任職,級別只有副科但頗有些實權。對「黃鶴樓1916」的口感,他的評價是「黃鶴樓也沒什麼太特別的味兒」。兩條「黃鶴樓1916」是過年時送到他手中的。送煙的人對他說,這是託人拿「條子」才買到的,一般小煙店根本就上不到,也上不起,況且小煙店假煙也特別多,不敢買。
「原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熟悉湖北中煙的業內人士劉楚透露,「黃鶴樓1916」的稀缺,主要是出於兩方面因素。
其一,產量確實少。「社會上有議論說,『黃鶴樓1916』的價格全是捧出來的,包裝出來的。說這話的人,真是不了解這一行。」劉楚透露,像「黃鶴樓1916」這樣的高價煙,也並非外界所傳「貴得一點道理都沒有」,還是有一些技術含量的,與普通煙相比,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手工工藝製作和香料兩方面。這種煙選菸葉、制絲、加香、加料等程序均由人力以手工完成。每200公斤菸葉中篩選出1公斤,這無疑會導致其產量受限。
其二 ,是廠家故意控制產量,不能賣多。這也符合奢侈品營銷原則。一位廣東菸草公司的負責人估計,「黃鶴樓1916」每年全國的產量也只有2000箱左右,「通過正常渠道很難買到」。
■調查 「抽這種煙簡直是作孽」記者經過多方採訪證實,「黃鶴樓1916」之所以難買,還有另外的因素:各地菸草專賣局對「黃鶴樓1916」之類的外地煙包括天價煙市場準入的控制。
各地的菸草專賣局首先要保證本地煙的最大銷量,確保自身上交的財稅。然後,為了豐富市場才引進一些外地煙種,將它們批發給本地煙店售賣。而天價煙,作為對品牌利潤貢獻最大的煙種,也是受控最嚴的。業內人士透露,這是一個博弈、相互「給面子」的過程。雙方都知曉對方的底牌,也都理解對方的欲求。
在瀋陽,當地菸草公司的人員說,在全市消費能力最強的和平區,每個月也只能分到50條左右「黃鶴樓1916」這樣的天價煙銷售額。
不過,即使再有技術含量,再有文化品位,仍然不會有人相信:2300元是一條煙合情合理的身價。按照家樂福北京雙井店提供的這個報價,一包煙230元,剛好與中國大部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相近。
北京的一位成功人士,時常會有朋友送他「黃鶴樓1916」,他坦言:「抽歸抽,但想想一根煙十幾塊,簡直是作孽!」這位出身貧困農家的中年男人,稱常抽這種煙有種「忘本」的感覺。
另據湖北中煙一位內部人士透露,除了市面上可以看到的「黃鶴樓1916」之外,「黃鶴樓1916」還有一種典藏版產品,每條只有兩包,每包售價高達1000元。但只在「個別領域」流通,一般消費者難以見到。(文中人物為化名)
■專訪 天價煙成控煙絆腳石去年11月22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落下帷幕。中國得了一個尷尬的獎項——「菸灰缸獎」,此獎由與會的非政府組織代表評出。
按照規定,今年1月9日,中國必須履行《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第11條關於菸草製品的包裝和標籤的規定。但遺憾的是,除了「吸菸有害健康」的標語從煙盒的側面挪到了正面外,煙企未設任何警示圖片。
中國為何難以履行公約,高價煙對中國控煙又帶來了哪些阻力?記者約請國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協議非政府組織觀察員、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宜群進行了訪談。
記者:最近幾年,媒體曝光了很多公務抽菸的醜聞。在抽高價煙的人群中,公務員所佔的比率是不是非常高?
吳宜群:某菸草企業和國家統計局曾經做過一個聯合調查,近13%的人是通過收禮獲得高檔煙,遠遠高於中低檔捲菸。誰在收禮?毫無疑問是擁有權力的人。
記者:公務抽菸除了是濫用納稅人的錢外,也很不利於控煙吧。
吳宜群:嚴重損害我們的控煙形象,給老百姓做了一個不好的榜樣,另外,從保護公務員身體健康角度出發,也需要控制公務用煙,公務員也是人,而且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記者:但是杜絕起來有那麼容易嗎?菸草部門的勢力似乎十分強大。
吳宜群:2009年,博弈最激烈的是煙包裝警示的問題,這是中國控煙的最大瓶頸,瓶頸問題不解決,後面的問題沒法展開。5月31日戒菸日,我們聯合中國控煙協會、中國疾控中心在媒體上對此做了很多宣傳。
記者:結果如何?
吳宜群:沒有結果。
記者:阻力在哪裡?
吳宜群:國家菸草專賣局的一本書裡講得很明確:如果把警示圖像放上去了,會影響一類煙的銷售。高檔捲菸產品採用的包裝大都是紅色,如煙盒上印上大而醒目的健康警語,將難以被廣大消費者接受,對菸草行業產生直接影響。今年國家菸草專賣要求比去年菸草銷售增長10%,這種情況下還談什麼控煙?!
記者:菸草企業怎麼看待這件事?
吳宜群:清華大學曾經開過一次模擬聽證會,菸草企業的人爭辯說:「控煙就是國際遊戲,我們是《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國,已經做得不錯了。」但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希望引起政府重視,否則在國際舞臺上說不過去。這幾年,「兩會」許多代表委員都建議取消公務用煙,但作用不大。
記者:如果包裝上加上警示圖案,就能杜絕天價煙了嗎?
吳宜群: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你看到一些噁心的圖片,就是對自己的警惕,其次,跟朋友吃飯拿出這種煙,也很不合時宜。而且,送禮沒法送,給長官送這個禮,難道希望他早死嗎!
另外相關部門不重視,對煙的危害宣傳不夠,對禁菸採取的手段也不夠果斷,稅收取代國民健康成為優先考慮。這樣下去肯定不行。
■觀點 怪胎香菸遊走法律灰色地帶「一包煙230元,剛好與中國大部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持平。」幾分鐘抽掉一根香菸,眨眼間十幾元錢灰飛煙滅,卻是一個城市低收入家庭一天的生活費。這使得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天價煙到底是應市場規律而生的商品,還是一個怪胎?
既然是一種消費品,那就不能否認它的經濟價值。據國家菸草專賣局公布的數字,2008年,全國菸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4499億元,而當年我國財政總收入也不過6.1萬億元。這表明,菸草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序列中的支柱性地位,以及它對公共財政無可替代的貢獻。
財政部財政科研所所長賈康在一個有關提高菸草消費稅的研討會上說:「在公款和私人消費的邊界上,最模糊的就是煙和酒。而且,用公款購置高檔香菸,普遍被視為政府正常行為而未被納入審計範圍。這樣,某些高檔煙的消費就有了基本的支撐力,這部分的消費不會因為菸草消費稅的提高而減少。」
這使得我們不難理解,天價煙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其背後就是某些官員「吃飯基本靠請,菸酒基本靠送」的潛規則,天價煙的終端只有一個:權力。而與權力相對應的,主要是官員。
由此可見,某種意義上為權力量身定造的天價煙,雖然罪惡昭彰,卻能夠輕鬆地遊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因此,打擊天價煙腐敗的治本之策,是要建立一套有具體針對性的制度,再加上嚴厲的執法機制的保障,讓官員們不敢接觸天價煙,最終使這一社會怪胎走向消亡。
■連結
部分高檔煙售價
(據資料整理)
●2000元~3000元檔
紅河道 2300元/條
真龍(盛世) 2000元/條
黃鶴樓19162300元/條
●1000元~2000元檔
08黃鶴樓 1800元/條
南京(九五至尊) 1800元/條
鑽石(景泰) 1800元/條
利群(軟) 1800元/條
利群(硬) 1800元/條
冬蟲夏草(硬) 1600元/條
玉溪(境界玉溪)1500元/條
和天下 1500元/條
雙喜(尊貴逸品)1300元/條
芙蓉王(鑽石) 1300元/條
據《中國周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