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隔離政策實施的影響,SEA旗下電商平臺Shopee已「滲透」進新加坡的大部分消費日常中,其平臺的訪問量大幅增加。數據還顯示,(市場份額)前五名中,本土平臺佔據了四席,亞馬遜是唯一一家進入前五的跨國運營商。
Shopee的訪問量大增的部分原因在於它推出了包括Shop From Home,4.4閃購日, Super Mart Month,6.6 促銷、 7.7促銷等營銷策略,來吸引「價值驅動型」消費者到平臺消費。Shopee地區總經理Ian Ho在5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2020年(發生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生活、工作和購物的方式,極大地加速了人們向網絡生活方式的轉變,而且這種轉變是廣泛的、深刻的、不可逆轉的。」
新加坡電商平臺的品類規模顯著增加體現了這一點。隨著疫情的蔓延,為了保證自身安全,人們已經習慣了足不出戶,網購物品的平均數量也有所增加。有數據顯示,新加坡消費者在電子產品上的平均花費從2019年上半年的63.67美元漲到了103.47美元,家庭生活用品的平均花費從32.92美元漲到了56.39美元。運動和戶外裝備的購買量也有所上升,平均訂單金額從24.62美元上升到52.39美元。但新加坡消費者對時尚品類購買慾略有降低,從77.58美元降至75.35美元,降幅為3%。總體而言,新加坡的電商平臺在2020年上半年的總網絡訪問量增長了23%。Shopee的訪問量從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增長了82%,僅在第二季度(隔離期間)就增加了近500萬的平均訪問量。
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420萬,2020年上半年,新加坡消費者給Shopee帶來了5050萬的訪問量,從季度環比來看,Shopee在2020年第二季度有3260萬訪問量,高於去年同期的2250萬。但其實Shopee在東南亞地區的「霸主」地位也受到了其他平臺的衝擊。排名第二的Lazada訪問量從去年上半年的4300萬增加到4900萬,另外,與去年同期相比,Lazada的季度數據也從2100萬上升到2500萬。數據還顯示,Shopee的增長略有放緩。在經過訪問量從546萬增長到1175萬的連續5個月的增長後,其6月增長數量下降到1170萬。儘管亞馬遜開始深入新加坡市場,但Shopee增長的疲軟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歸因於Lazada的「堅守陣地」。
Shopee和其他亞洲電商平臺的「後視鏡」中將隱約出現了電商巨頭亞馬遜的身姿。過去12個月裡,亞馬遜在新加坡的業務量暴增——2019年1月,該站點的訪客量為751467人次,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攀升至1940萬,一年之內就增長到了84.6萬多人。按季度計算,它的業績也很出色:其訪問量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不到42.2萬上升到今年同期的近1100萬。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亞馬遜的部分增長可能是因為Zalora等本土平臺的市場份額流失造成的。2020年的上半年,Zalora訪問量同比下降了19%,在6月份Zalora的訪問人次不足100萬第二季度Zalora的用戶數量下降了近39%,市場份額佔比從第三名降至第七名。
(編譯/雨果網 Yoe)
上雨果網搜索「跨境資料庫」,領取歐美/東南亞各國市場商機、各大平臺熱銷品報告、跨境電商營銷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