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男人怕自己老婆過分幫襯娘家,娘家也怕女兒過分地向著婆家,凡事什麼好東西都往婆家拿,所以很多人家,防嫁出去的女兒,也防嫁進門的媳婦。
其實很多時候別人不說,我們作為當事人其實也能感受得出來,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也是外人,
其實我們自己根本沒有想那麼多,不管是娘家還是婆家,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自己的家,娘家是養自己長大的家,而婆家是自己後半輩子要待的家,不管是娘家還是婆家,其實都跟自己密切相關,不管是哪方有什麼事,自己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但是很是有很多娘家人防嫁出去的女兒,婆家人防自己的媳婦,就跟防小偷似的。
我一個高中男同學,我們去年聯繫上了,因為我在空間上留言說我失眠了,他發信息過來關心我,然後我們聊了聊近些年的情況。
他說他結婚了,也有了自己的小寶寶了,我問他日子過得怎麼樣。他說還可以了,但是婚後跟結婚前完全不一樣了,他跟他老婆也是高中同學,在一起談了好多年,分分合合,最終修成了正果,按說這樣的感情應該是比較深的,但是生活中有矛盾,也會避免不了。
他現在自己開了一家小的裝修工作室,他說讓他老婆學習學習,然後給他打下手,做個文員兼會計,但是他老婆不願意學,說學不會,但是另請他人,他又不放心所以裡外都是自己一個人忙。
他向我抱怨最大的一點還是說,他老婆跟他結婚雖然有幾年了,孩子都幾歲了,但是還是凡事向著娘家。他說自己每天跟自己的老婆為了一點利益鬥智鬥勇,心力交瘁。
關鍵是女人講不過自己就撒潑打諢,自己真的拿她沒辦法。他說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丈母娘太厲害了,自己老婆凡事都聽她媽媽的。
其實這樣的情況,很多家庭都有,只是程度不一樣而已。媳婦是向著婆家還是向著娘家,都不一定,就像一家人有兩個孩子,有的人家寵著大的,有的人家溺愛小的一樣。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沒必要厚此薄彼,不管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是自己的家,都是跟自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的。
張馨說「和老公吵架,回娘家待了一個月,就看清楚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張馨又跟老公吵架了,又賭氣回了娘家,這次張馨媽媽雖然沒有逼著自己女兒回沒婆家,但是也間接地表示在娘家也玩一個多月了,結婚了應該要顧家了,老是待著娘家也不是個事。
說:「過年過節回來看看媽就夠了,你老是跟建國(張馨丈夫的名字)一吵架就回我們這來,時間長了於你們夫妻並不是件好事。
雖然媽這不缺你一口吃的,但是既然嫁出去了,你就是跟他們張家姓,就是王家人,已經成家了,就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
夫妻哪有不吵架的,小事忍忍就過去了。你老是回娘家,在他們家看來就是沒有把自己當成他們家的一分子,甚至你婆婆想多了,還以為你只是把娘家當成自己的家,凡事向著娘家呢。而且已經是成家的人了,要學會顧家,不能跟談戀愛時那樣。」
作為過來人,張媽很清楚,自己女兒剛嫁過去沒多久,沒有經歷過太多生活的大風大浪,因為離家近,有點委屈,就回來了,但是這樣是不好的,婆家人會多想的。
自己也是從媳婦熬過來的,在婆家受委屈也是有時有的,動不動回娘家要挾婆家人,讓婆家人讓著自己,時間長了會惹人生厭的。
其實很多女人,一跟自己婆家人鬧了矛盾,或者是自己夫妻倆之間鬧了矛盾,都喜歡往娘家跑,因為我們知道娘家是自己永遠的家,是自己的避風港。
女人其實一輩子很苦,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還要上班掙錢,都說日本的女人只做家務跟生兒育女,德國的女人只知道上班掙錢,只有中國的女人,家裡外面一把抓,像超人一樣。
在中國有一場很火的真人秀《我的媽媽是超人》節目裡,我們看到每一個媽媽背後的不容易。
在網上也有很多人說不支持遠嫁,說如果以後在婆家受委屈了,娘家人都不能給你出頭,別人受了委屈可以回娘家,但是遠嫁的女人想回娘家這個避風港就難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爸爸媽媽吵架,我媽媽總是愛收拾衣服往外婆那邊跑,但是也不能經常去,一開始的時候,我爸爸還會去那邊接我媽媽回家,但是後來,就不管了,知道她自己會回來。
其實,生氣回娘家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矛盾。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不是從根本上把問題解決了,只是在迴避問題。但是後來,我外婆去世了,我媽跟我爸吵架就不再提回娘家了,只是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不吃不喝。
當我們有娘家可以依靠時,我們在婆家說話都有底氣些,但是娘家也不是自己永遠的避風港,自己強大起來,在婆家可以當家作主,才能不受委屈。我們不存著向著娘家或者是婆家,但是我們所作所為肯定是讓這個家越過越好。
不管是娘家,還是婆家,都是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