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Nexus 5是北京時間11月1日發布的Nexus「親兒子」系列的最新作,伴隨著它發布的還有代號為KitKat系統Android 4.4。同時Nexus 5還是少見的發布即刻開賣的手機,11月1日已經能在香港直接買到港版Nexus 5,而我們也第一時間拿到了這款產品,跟著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五太子吧。
Nexus 5(國際版)配置表
從Nexus 5的硬體配置來看,相對於現在動不動5英寸以上FHD大屏、1300萬像素攝像頭、3000mAh電池的旗艦來說,Nexus 5在配置上並不算出眾,尤其是電池方面對於接近5英寸的屏幕來說確實有點「捉急」,當然,續航還是要看看實際使用情況。而在SoC、Ram、屏幕方面,Nexus 5都算是高端手機的「標準配置」。而攝像頭方面像素和光圈都不算出眾,但是這顆攝像頭帶有OIS光學防抖可謂一大亮點。
Nexus 5的包裝風格和Nexus 7 2013版很類似,也是採用藍色為主色,和去年的Nexus 4有明顯區別▼
包裝背部▼
剝開外面的藍色,裡面還有一層白色的紙盒▼
繼續打開就可以看到Nexus 5的廬山真面目▼
包裝下層有配件和說明,配件很簡單,只有電源適配器(充電電流1.2A)、USB數據線以及卡針▼
卡針的造型很特別,而且Nexus 5的針孔要比一般的手機小得多,所以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強行把別的手機的卡針插入Nexus 5▼
Nexus 5正面有一塊硬質的保護膜▼
激動人心的時刻▼
保護做得比較到位,四周的邊框也有軟質保護貼▼
Nexus 5正面是一塊4.95英寸的1080P屏幕▼
頂部的聽筒造型也較特別,白色機身的聽筒也是白色的,看起來有點突兀。左側有前置130萬像素的攝像頭,右側有光線傳感器和距離傳感器▼
屏幕周圍的黑邊並不明顯▼
背部是白色的啞光材質,很多網友笑稱Nexus 5的背部造型像肥皂,而誇張的攝像頭造型和白色的後蓋也顯得有點不和諧▼
Nexus 5使用了800萬像素的攝像頭,帶有OIS光學防抖,這也是迄今為止攝像頭最強的Nexus手機了▼
背部的Nexus logo顯得很醒目▼
機身頂部是3.5mm耳機插孔,這個角度可以看出邊框採用亮麵塑料材質▼
底部是microUSB接口、揚聲器、麥克風▼
按鍵採用了拉絲工藝▼
機身右側是開關鍵和SIM卡卡槽▼
部分用戶可能覺得Nexus 5的「下巴」過長,這是因為要給下方的Led信號燈預留了一些位置,這顆信號燈在原生系統中功能很少,只能在有通知時閃爍,將來第三方ROM可以賦予它豐富的功能
和前代產品Nexus 4對比,由於屏幕尺寸的增大,所以機身看起來要比Nexus 4長一些▼
背部設計風格差異較大,Nexus 4是一整塊玻璃,並伴有耀眼的銀色小方格,而Nexus 5則顯得低調很多,另外揚聲器也由背後換到了機身底部▼
Nexus 5的造型給我們的驚喜不多,也許是受限於成本,所以邊框和後蓋的用料並不太讓人滿意,甚至邊框的黑色亮面漆會讓人感覺很廉價。但是Nexus 5依然保持著Nexus系列一向的簡潔風格,正面渾然天成(白色款聽筒處也是白色會略有違和感)。手感方面,Nexus 5雖然有4.95英寸的屏幕,8.59mm的機身,但是整機重量只有130克,握持起來給人一種輕飄飄的感覺,不過Nexus 5的手感還是比較優秀的,側邊的斜面和圓潤的背後設計都為Nexus 5的手感增分不少。
Nexus 5的屏幕使用了4.95英寸的1920*1080解析度的屏幕,PPI高達445,從屏幕精細度的角度來說相對Nexus 4肯定有巨大的提升,我們使用微距來看看兩者的差距▼
首先來看一個小問題——工字屏。我們在使用觸屏手機的時候部分機型在陽光下回看到屏幕有一些小方格甚至是類似「工」字形狀的圖案,實際上這並不是屏幕有問題,而是觸控螢幕上的點陣,是電容屏的一種正常現象。部分產品相對來說會較明顯,但是點亮屏幕以後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而「工字屏」較明顯的屏幕往往容易給人一種「廉價」的感覺。
小編之前拍的NVIDIA Shield的屏幕,這幾乎讓人「瞎眼」的工字屏看上去確實讓人不爽▼
而作為Nexus 5的「親兄弟」G2,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我們對比一下Nexus 5和G2的工字屏現象▼
可以看到G2的工字屏比Nexus 5更加明顯,Nexus 5的用戶不需要過於關注這個問題,影響不大
Nexus 5的屏幕使用的是1080P級別的IPS屏,色彩還原方面我們使用自家「兄弟」G2來對比一下:
純色對比(上G2,下Nexus 5)▼
純色對比(上G2,下Nexus 5)▼
純色對比(上G2,下Nexus 5)▼
兩者在紅、綠、藍三色對比中的表現很接近,處在相同水平。
純色對比(上G2,下Nexus 5)▼
白色的差異較大,Nexus 5的明顯偏暖。
純色對比(上G2,下Nexus 5)▼
Nexus 5的漏光比G2更嚴重一些。
再從另外兩個角度觀察,漏光現象依然嚴重▼
鮮豔色系對比(上G2,下Nexus 5)▼
Nexus 5的顏色偏綠,而且花朵的顏色偏淡。
原圖▼
顯示紅色系對比(上G2,下Nexus 5)▼
這一組Nexus 5的表現更好,花瓣的細節表現更出色,G2顯得飽和度過高了。
原圖▼
顯示綠色系對比(上G2,下Nexus 5)▼
Nexus 5更接近原色,但是稍微有些泛白。
原圖▼
從以上對比來看,Nexus 5的屏幕表現還是讓人滿意的,足夠高的PPI,較好的色彩表現,但是漏光確實過於嚴重。
Nexus 5作為第一款使用Android 4.4系統的手機,系統方面自然是其最大的特色了。Android 4.4究竟為我們帶來什麼呢?以小編的角度來看,Android 4.4除了在系統的一些配色、圖標、虛擬鍵透明化等一些外在的改進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提升就是「全屏」概念的引入,除了我們常見的視頻、圖片中的自動隱藏虛擬鍵之外,還加入了全新的「沉浸式」的全屏模式。此外,還加入了全新的ART運行環境。下面我們一起看看Android 4.4的一些特色改進和功能。
作為「親兒子」系列,Nexus 5當仁不讓地用上了最新的Android 4.4系統,它在界面和功能上都相對Android 4.3有不少的改變,首先從啟動器上看很多系統應用的圖標就已經更換了。通知欄和虛擬鍵欄也變成透明,且通知欄的圖標變成了白色▼
啟動器管理,效果比以往更絢麗▼
依然保持了二級菜單,圖標比以往增大了不少▼
下拉欄變動不大▼
多任務管理也和以前風格一樣▼
系統設置,以灰色為主▼
系統版本Android 4.4▼
代號為Kitkat的Android 4.4彩蛋,終於不是那果凍豆了…
雲列印服務▼
NFC付款▼
新增Emoji輸入法,有點太萌了,小編表示受不了…
新增的簡訊(即環聊)裡也可以選擇Emoji表情▼
撥號面板▼
環聊已經整合了系統的簡訊▼
最後提一下Android 4.4的兼容性問題,在短時間的試玩過程中,Nexus 5運行部分第三方應用會有自動跳出的現象(重新啟動後則正常),而小編經常使用的BSPlayer則會出現黑屏的奇怪現象▼
部分遊戲會出現強制關閉的現象▼
自帶的音樂播放器,採用灰色做主色調▼
特色功能
Google Now
以往我們需要調出Google的搜索欄都需要在啟動器處點擊搜索按鍵或者通過上劃虛擬按鍵來實現,而在Android 4.4中,在啟動器下我們只需對著手機喊一聲「OK,Google」即可彈出搜索框,不過使用這個功能的前提是系統語言是英語▼
全屏模式
在使用自帶播放器播放視頻或者在圖庫中查看圖片時,會自動變成全屏,這個特性在以往的帶有虛擬鍵的Android手機就已經具備▼
而新的全屏模式,除了Google官方的Play圖書之外,小編暫時還沒有找到其他支持沉浸式全屏的應用,所以只能用它來做演示了,進入應用以後,Play圖書自動全屏顯示。通過從屏幕頂部下劃或者屏幕底部上劃,可以調出虛擬鍵和標題欄,這比傳統的全屏模式更加智能,當然前提是需要應用本身適配這個API▼
此外,小編還發現運行豌豆莢的時候虛擬鍵可以自動變成半透明,這也是一種新的表現形式,不過由於兼容性還有些問題,所以標題欄遮住了UI內的貼圖▼
快圖瀏覽器最新的V3.2 beta6也支持Android 4.4的全屏模式,是一種介於沉浸式全屏以及虛擬鍵半透明的形式,全屏的時候標題欄和虛擬鍵處依然有陰影▼
Nexus 5使用了高端手機常用的驍龍800處理器,型號為MSM8974,頻率是2.27GHz,Adreno 330的頻率為450MHz。從參數上來看,Nexus 5已經是高端水平,那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在測試性能之前,我們先看看Nexus 5的一些相關參數。Google官方宣稱,Android 4.4甚至可以在512M RAM的手機上開機剩餘RAM,1.4G,表現不錯▼
可用ROM在12.5G左右,對於16G的ROM來說也算正常▼
GPU驅動,高通Adreno系列GPU驅動分為很多版本,我們常見的有V6、V14、V45等,而Nexus 5上的驅動是最新的V53,正常情況下版本號越高,圖形性能會越強,在跑分和遊戲幀數上都會有體現▼
高通SoC會有自身的一個「PVS值」,它代表著處理器的「體質」,體質好的SoC可以在更低電壓下達到特定的頻率。當然這個沒有什麼規律可言,甚至同一批的手機中也有不同體質,我們對手上這臺Nexus 5進行體質進行檢測。
這裡也介紹一下驍龍800查詢體質的方法(8064系列的請點擊這裡)。在手機上裝上RE管理器,到系統根目錄下的PROC目錄查找到下找到last_kmsg▼
把文件先拷到內置儲存卡,然後用拷到電腦用Word打開,搜索關鍵字「ACPU」,找到類似圖中的字樣。圖中的「ACPU PVS:2 」就代表這臺手機的SoC體質,從0到6數值越大越好,從這臺Nexus 5的體質來看並不算特別好。小編此前也查詢過一臺G2和E330S的體質是2,它們之間的性能表現也有著很大差異,所以CPU的體質對性能發揮的也只能說起到一定參考的作用▼
理論性能測試
安兔兔評測,跑分讓人大跌眼鏡,小編試了幾次,只有26000分數和驍龍800正常水平完全不符,在CPU頻率處我們看到只有1574MHz,可見降頻的嚴重▼
Vellamo,高通推出的網頁性能測試軟體,
CPU降頻
Nexus 5的降頻究竟有多嚴重呢?我們通過頻率檢測應用trepn導出數據來看看(測試環境:機身冷卻,使用SetCPU鎖頻在2.3GHz,運行安兔兔的CPU測試部分)▼
從圖中看出,CPU0(黃線)的頻率是保持的相對穩定的,但是也不能保持很長時間的高頻,僅幾秒鐘時間就從2.3GHz降低到1.5GHz,到尾段甚至只有1.19GHz,可以看出Nexus 5依然繼承著Nexus 4優良的「降頻傳統」。當然,後續我們通過刷入第三方內核、改閾值等方法, 可以大大改善這個問題。
圖形性能測試
GFXBench 2.7.2,成績也不算很好,雖然不如安兔兔那麼慘不忍睹,不過也達不到驍龍800對的平均水平▼
3DMark,表現依然一般▼
Basemark X,終於有一項圖形得分「能看」了,小編感動了半天▼
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可以衡量CPU、GPU綜合的性能水準,我們使用五款大型遊戲對Nexus 5的圖形性能進行測試。
極品飛車17 1.0.50
雖然已經更新到最新版,不過由於兼容性問題引起的貼圖錯誤有多杯具相信也不用多解釋了▼
真實賽車3
表現較好,全遊戲第一條跑道平均49幀,當然這和其他驍龍800的手機動輒50多幀還是有一些差距▼
狂野飆車7 1.1.1
使用上海賽道進行測試,Nexus 5表現依然強勢,平均能達到50幀▼
狂野飆車8 1.0 OpenGL ES 3.0「神油版」
OpenGL ES 3.0專用版狂野飆車8,只適合支持該技術以及Android 4.3的手機使用。測試時使用東京賽道,Nexus 5上能正常開啟最高特效,幀數方面由於鎖在30幀,所以並不能看出它和其他手機的差距▼
現代戰爭4 1.1.0
直接強制關閉▼
遊戲測試頻率圖表(狂野飆車8)▼
從頻率分布的情況來看,在遊戲中一開始還能保持在1.5GHz左右,運行一段時間以後只能保持在1GHz,不過所幸的是GPU幾乎沒有降頻,一直在450MHz的頻率上,所以對遊戲幀數的影響不算非常大。而四核裡面CPU0(綠色)和CPU1(橙色)的頻率相對較穩定,而CPU2和CPU3則波動很大。
以上五款大型遊戲的測試中可以看出,雖然Nexus 5的CPU降頻較嚴重,但是憑藉Adreno 330和V53驅動的強強聯手,還是能流暢運行現在的大型遊戲。而部分遊戲由於Android 4.4的關係並不能正常運行,我們只能坐等版本更新了。
Android 4.4新特性以及流暢度演示視頻:
驍龍800以往在測試中視頻硬解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那Nexus 5的硬解性能又如何呢?我們通過一些主流格式的視頻測試一下。測試中使用MXPlayer和自帶播放器進行,BSPlayer由於還沒適配Android 4.4所以不能運行。
視頻列表:
720P組
FLV 俺妹OP,1280×720,H.263
MP4 周杰倫《雙截棍》,1280×720,H.264 High Profile L5.1,碼率17M
AVI 《境界之輪迴》預告片,1280×720,Xvid
WMV 微軟WMVHD官方視頻,1280×720,VC-1,MP@HL
RMVB 《黑神》小劇場,1280×720,RV40
FLV 指環王,1280×720,HEVC,1000kbps
1080P組
MP4 Clannad OP ,1920×1080,H.264 High Profile L5. ref16
MKV 柯南劇場版15預告片,1920×1080,H.264 Main Profile L4.0,音頻編碼AC-3
WMV 微軟WMVHD官方視頻,1440×1080,VC-1, MP@HL
MKV Fate stay night [Realta Nua],1920x1080p,Hi10P,23.976fps
FLV 指環王,1920×1080,HEVC,1200kbps
MP4 2160×1440,ref3,fps=30
MP4 3840×2160,ref3,fps=24
測試結果:
從測試結果來看,Nexus 5雖然使用了驍龍800處理器,但是在優化方面並不算特別好,對flv和wmv的支持度不足,希望後期通過系統更新和軟體優化能夠支持更多格式。而在驍龍800的「傳統強項」高解析度mp4上則依然可以正常硬解。
先來看看Nexus 5的拍照界面,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原生拍照應用,和Android 4.3上的差不多,依然可以在取景器出通過點擊調出菜單▼
增加了HDR+的功能▼
Nexus系列一向給人的印象拍照都不太給力,尤其是Nexus 4的800萬像素攝像頭更是像自帶「油畫特效」一般,銳度和色彩方面都表現很差,這次Nexus 5的表現又會如何呢?Nexus 5的攝像頭配置比以往的Nexus系列都有很大的提升,除了使用上800萬像素的攝像頭以外,還加入了光學防抖技術,大大提高了出片率。作為對比,我們使用同樣出自LG以及帶有OIS光學防抖的G2作為對比對象,當然,這個對比是不公平的,G2作為LG的旗艦,用上了自家最頂級的1300萬像素攝像頭,在畫面細節上會比800萬像素的Nexus表現更加優秀。
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樣張,首先是日光環境:
Nexus 5(這裡光圈信息有點問題,正常應該是F2.4,點擊可查看原圖)▼
G2(點擊可查看原圖)▼
雖然兩者光圈、ISO都一致,但是這組樣張Nexus 5亮度更高一些,但是在畫面對比度和細節上G2要更出色一些▼
Nexus 5▼
G2(點擊可查看原圖)▼
這組樣張G2的白平衡出現嚴重問題,整體畫面嚴重偏紅,而Nexus 5的白平衡則準確很多,但是也有輕微的偏黃現象,而畫面細節方面依然是G2的高像素有優勢
Nexus 5和G2都帶有光學防抖,我們當然也要對比一下兩者夜景的表現:
Nexus 5(點擊可查看原圖)▼
G2(點擊可查看原圖)▼
這一組樣張中,由於光線較差,所以兩者在畫面細節上都有很嚴重的塗抹現象,相比之下Nexus 5的反而更清晰一些,而且白平衡更準。G2就算開了「外掛」夜景模式,也無補於事。
Nexus 5(點擊可查看原圖)▼
G2(點擊可查看原圖)▼
這一組樣張對比兩者的抗眩光的能力,結果顯而易見,G2優勝太多了。
Nexus 5(點擊可查看原圖)▼
G2(點擊可查看原圖)▼
這一組的細節表現上1300萬像素的G2似乎佔不到什麼優勢,兩者幾乎在同一水準,另外顏色的區別是因為對面有變色的燈照射過來,並不是兩者的顏色有如此大差異▼
從以上幾組的對比樣張中,Nexus 5在日光成像上和G2有一定的差距,而夜景兩者的水準較接近,Nexus 5輸在炫光控制差。對於原生系統來說,這樣的表現已經實屬不易。此處特別提一下,Nexus 5的對焦和快門都是偏慢的,拍照的體驗並不算特別好。
Nexus 5的前置攝像頭是130萬像素的,光圈F2.9,細節方面表現很一般,當然對於親兒子的前置,我們應該用一種「能用就行」的態度去看待▼
另外提一下,Nexus 5是不支持4K視頻錄製的▼
Nexus 5的電池容量是2300mAh,相對於4.95英寸的屏幕和驍龍來說,這電池還是顯得小了些,而Google宣稱Android 4.4在省電方面有特別的優化,那實際使用情況又會如何呢?我們選擇了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作為對比,其中一款是配置和電池容量都比較接近的LG G2(F320S,驍龍800,2610mAh可拆卸電池,Android 4.2),另外一款則是以續航著稱的Galaxy Note 3(SM-N900,Exynos 5420,電池容量3200mAh,)。
測試環境
屏幕亮度:Nexus 5:手動50% Note 3:手動60% G2:手動60%
音量:三者皆開到75~80dB的音量
遊戲:NBA2K14 自動運行半小時
WiFi上網:微博、Chrome、百度貼吧半小時
音樂播放:關屏播放FLAC格式音樂,關閉音效,播放音樂一小時
3G上網:微博、Chrome、百度貼吧半小時
GSM通話:關屏聽筒通話半小時
硬解視頻:自帶視頻播放器,播放mp4視頻半小時
測試結果如下▼
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Nexus 5的表現對於2300mAh的電池容量來說已經算是可以接受了,但是和參照對象之間還有較大差距,也許是對手太強了。Nexus 5主要的差距在音樂播放以及視頻硬解方面,這兩項的落後讓人有點意外。而G2的表現真的讓人眼前一亮,雖然韓版「只有」2610mAh的電池容量,但是續航表現竟然已經接近Note 3,其中大型遊戲半小時只耗電8%也堪稱「逆天」。
驍龍800可是個發熱大戶,但是我們上文已經提到過,Nexus 5的降頻實在是很「感人」,所以就算是大型遊戲機身溫度也並不高。在自動運行20分鐘NBA2K14以後,正面溫度36攝氏度(室溫24攝氏度)▼
背面39.3攝氏度▼
港版的Nexus 5支持FDD-LTE、WCDMA、GSM三種網絡,美版更是支持CDMA。我們這裡使用聯通WCDMA進行測試,可以正常支持HSPA+網絡▼
Android 4.4的無線和網絡中還加入了手機套餐、小區廣播、默認簡訊等詳細設置:
由於聯通沒有預設配置文件,所以進入新功能「手機套餐」不能正常使用▼
小區廣播的設置▼
可以選擇默認的簡訊應用,Android 4.4中環聊已經和簡訊整合▼
時下比較流行的5GHz頻帶也是支持的
Nexus 5支持無線充電,只要符合Qi標準的無線充電器,我們就能直接把手機放上去充電了▼
Nexus 5相對於Nexus 4的另外一個提升就是支持OTG,由於原生Android系統不像其他品牌一樣帶有文件管理器,所以需要使用U盤的話需要自行安裝支持OTG的文件管理器,以下使用的是OTG Disk Explorer。而滑鼠、鍵盤可以直接使用▼
外在設計
作為Android 4.4的首發機型,從Nexus 5身上我們可以看到Nexus系列的一些風格的改變。從硬體的設定來看,Nexus 5依然延續了親兒子系列簡潔機身設計、虛擬鍵、信號燈等傳統,同時增強了攝像頭的性能以及加入LTE的支持,這都是值得讚許的。機身做工的問題卻讓Nexus 5的檔次感低了不少,側面的亮面黑色邊框容易磨損且顯得廉價,背蓋的材質從玻璃變成啞光塑料都讓人感覺這次的用料設計誠意不足。
系統
Android 4.4相對Android 4.3的改變雖然算不上是翻天覆地的,但是也有很多亮點的功能以及改進。透明狀態欄和虛擬鍵、沉浸式全屏、UI上的一些改進都讓我們驚喜十足。而更大的改變則是Android 4.4加入了ART的運行環境,我們也將會另外進行針對性的測試。
性能
而在性能優化上,Nexus 5依然繼承了Nexus 4的「降頻傳統」,在性能測試中讓我們大跌眼鏡,甚至有網友戲稱這是「8974跑出8064的水平」。當然,驍龍800是貨真價實的,我們只需要更換第三方內核再配合一些參數的調整,就可以大大改善這個問題(Nexus 4是個很好的例子,針對這款手機有不少第三方內核),在截稿前,XDA-developers上已經有Nexus 5的超頻、降壓內核出現。而在拍照水平上,Nexus 5相對Nexus 4來說進步幅度很大,但是和現階段優秀的攝像頭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拍照
提到拍照,可謂Nexus永遠的痛,尤其是Nexus 4的表現,讓我們對LG拍照以及原生系統的優化都感到失望。而後來LG推出的G2可以說是給LG的拍照性能徹底「挽尊」,作為G2近親的Nexus 5,依然有著光學防抖的功能,拍照的優化也讓人滿意。雖然和Android旗艦產品還有一定差距,不過我們終於可以說:「Nexus有攝像頭了!」
續航
在上升到4.95英寸1080P的屏幕和驍龍800的搭配卻還是保持在2300mAh這個較低的水平上,雖然Android 4.4號稱在續航方面有很大的優化,但是從我們的實際測試中似乎提升並不大,這樣的電池容量依然有點「hold」不住如此強的配置。對於Android手機的續航來說,電池容量依然是硬道理,優化只能說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雖然續航水平並不算很優秀,但是應付一般使用強度一天一充還是可以滿足的。
購買建議
我們在市場上能購買得到的Nexus 5暫時分為港版和美版,其中港版售價較高,截稿前在3000元左右(16G),適合勇於嘗鮮的用戶。以3000元價位來說,LG自家的旗艦G2其實更值得推薦,除了系統版本較舊,無論是在屏幕尺寸、拍照、續航、外觀用料設計上,Nexus 5都遜色不少。而美版的價格優勢暫時也沒有表現出來,截稿前16G代購售價接近2800元,32G要3100元,雖然這個價格相對港版來說實惠一些,但是依然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建議再觀望一段時間。總體來說Nexus 5很適合典型的Android用戶,有很大的折騰空間,眾多的ROM和內核都大大提高Nexus 5的可玩性。
相關連結:
四強爭霸 智慧型手機高端SoC分析
首發Tegra4 小米3工程紀念版詳細評測
全球首款柔性屏 三星Galaxy Round上手體驗
誰更牛?驍龍800、Exynos 5420版Note 3對決
霸氣雙四核 Exynos5420版Note3詳細評測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