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六大好消息:嫦娥五號發射,工業和港口保持世界第一

2020-12-18 雙滋傳媒官方媒體部

今年非常的特殊,非常的不易,我們都經歷了不尋常的一年,我們祖國一樣經歷了不同尋常的一年,越是不容易中國越是取得了大量值得驕傲的成績。

今年中國六大好消息1、11月底嫦娥五號成功發射,12月初嫦娥五號成功月球取到樣品,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重大突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一流航天大國;

2、中國工業連續十年世界第一,中國從薄弱工業基礎建立起世界一流工業體系,中國在高鐵製造、船舶製造、港口機械製造、紡織製造均保持世界第一,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工業大國;

3、全球十大港口中國擁有7座:12月第一天中國官媒央視報導全球十大港口有7座來自中國,中國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口國家。其中上海港是全球最大貨櫃港口,寧波港是全球第一大貨運港口,蘇州港是全球第一大內河港,無論貨櫃還是貨運、內河中國的港口均是世界第一,而且三個世界第一都在長三角,這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4、今年中國金融中心上海已經超過香港東京進入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上海重返遠東最大金融中心,這是中國金融崛起重要象徵;

5、中國外貿逆勢增長,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如此嚴峻的外部經濟環境,中國外貿還能逆勢增長,可見中國經濟的基礎和抗壓實力有多強;

6、今年中國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這是中國經濟的重大突破和重大成果。

今年非常的艱難非常的不易,但是我們祖國在經濟、科技、教育、金融、工業、外貿全面突飛猛進,取得一個個自豪的成績,為偉大的祖國點讚。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原創出品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十大好消息匯總:經濟正增長,港口和工業世界第一
    2020年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大家過了一個人生從未經歷過的艱辛一年,同時也有不少好消息,今天我來盤點2020年的十大好消息。【2020年中國十大好消息匯總】1、中國公共衛生事件快速得到控制;2、上海金融中心超過香港東京,問鼎亞洲第一,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進入世界前三,預計十年內上海將取代紐約成為世界最大金融中心;3、中國工業世界第一保持十周年,2010年中國工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2020年剛好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十周年;4、第三屆進博會成功舉辦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一箭穿雲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今年上海六大好消息:金融進入全球第三、航空樞紐和港口世界第一
    今年非常特殊的一年,作為中國最大外貿、最大航空樞紐城市也過著非常不尋常的一年,2020年即將結束,上海給我們帶來六大驚喜。上海今年六大好消息:1、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式進入全球前三,這是最近幾十年來上海首次進入全球三大金融中心;2、今年第三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如此嚴峻的外部環境,舉辦如此大規模商業活動,還短短幾天實現700多億美元成交,大大推動上海和中國外貿經濟復甦;3、科研實力進入全球前五,上海的科研實力持續上升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51Talk小學員用英文喊話世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隨著一束烈焰劃破黑夜,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冉冉升空,「長五」送「嫦五」,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實現新的突破,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我們一起等到天亮,嫦娥五號長徵五號發射時間基本定了!
    #不確定消息(好吧,其實也很確定了)搭載著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時間有了,很可能就在今晚到明天凌晨時分。而嫦娥五號任務的權重也相當高,它是我國月球探測三步走「繞、落、回」中最重要的最後一步,此次發射將驗證中國航天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執行能力,同時也是未來載人登月的一次演練。因為一些原因,原定2017年發射的嫦娥五號一再推遲,直到今年11月底,終於看到嫦娥五號要發射了!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在世界上首次採用無人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式,實現月球月面的採樣返回。 今年最具「分量」的發射 探測器重達8.2噸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由於芯級直徑大於其他長徵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被親切地稱為「胖五」。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榮威iMAX8作為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榮威iMAX8作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保障任務並見證嫦娥五號「奔月」的歷史性時刻!
  • 嫦娥五號飛行試驗器今年發射 測試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飛行試驗器今年發射測試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 將是2017年實現探月無人採樣返回的最重要試驗今年即將發射的試驗器,是2017年以前探月工程最後一個太空試驗,因為這項試驗風險太大,且沒法在地面進行模擬。月球起飛上升我們從來沒有搞過,到時候月球上見。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2020年11月17日,也就是在發射前一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101發射工位,做好發射的準備,等待窗口期的出現。「長徵五號」火箭算起來已經是中國航天的老朋友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我們的「胖五」——「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在一年之內完成了四發飛行任務,這也是史無前例的。「胖五」總長56.97米,起飛重量863噸,箭體直徑5米,將捆綁4個助推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發射前就安座在「胖五」的整流罩裡。
  • 中國探月三期主任務:發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
    我國探月三期的主任務是發射嫦娥五號採樣返回器,從月球取回2千克月樣品到地球實驗室供科學家進行精查。其目標是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對返回樣品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深化對月球和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時間:2020-11-24 12: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剛剛,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21秒806,我國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2020-11-24 09:49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長五」夜飛,「嫦五」奔月|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
    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長徵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對於我國探月工程來說,這次任務是「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對於長徵五號系列火箭來說,也是今年的收官之戰。特別是,此次發射堪稱本年度最具分量的發射。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北京越野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
    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同步開啟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降落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採取約2公斤重的月球土壤樣品。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對於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經過綜合考慮,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奔月軌道的設計,可以滿足各種約束條件。二是減少太陽活動對於「嫦娥五號」的影響。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