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甘苦,嘗之者識——
在火與冰的交織中接受考驗;
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在心與力的交融中經歷淬鍊。
這,就是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2020年35名軍培學員的精神寫照。
軍人,他們引以為豪的名字;
黨員,他們引以為榮的稱謂。
2020年8月—12月,他們在國網遼寧技培中心接受培訓,由復轉軍人淬鍊成國網新兵!
整裝: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無懼壓力,直面挑戰,是戰士的氣度;
不畏困難,勇於突破,是軍人的本色。
走出軍營,脫下戎裝;躋身遼電,穿上工裝——
轉變的,僅僅是身份;不變的,依然是壯志。
在這些復轉軍人眼裡,踏進技培中心,仿佛再次走進軍營;接受崗前培訓,就是重新走向戰場,唯有衝鋒,別無選擇。
「過去情系國防建設當先鋒,現在紮根電力事業當尖兵,兩個戰場雖然不一樣,但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的宗旨一脈相承。我們堅信:無論崗位如何變化,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不能丟,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不可移!」來自葫蘆島公司學員代表蘇東陽在開班儀式上一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傳遞的是全體軍培學員的鄭重承諾。
一句承諾,底氣十足。
這,源於他們的輝煌履歷。
在部隊服役期間,35名學員政治過硬,全部是共產黨員,兵齡都在12年以上,人人身懷絕技:有在全軍大比武中奪魁的標兵,有在戰區狙擊手比武中奪冠的神槍手,大部分學員執行過抗洪搶險、北京奧運安保、「7·16」大連輸油管道爆炸撲火、遼寧號航母試驗試航、中俄聯合演練及跨區聯合演習等重大任務;個個榮立過三等功,10餘人榮立二等功,兩人因在工作中表現突出榮立一等功。
沒有寒暄,無暇攀談,簡短的見面會和開班式後,緊鑼密鼓的培訓隨即展開。
無論白天黑夜,不管颳風下雪,集部隊榮耀、家庭囑託和單位期許於一身的35名軍培學員,以提升綜合能力、掌握專業技能為要務,教室裡學習基礎理論,訓練場練習實際操作,每日的課程編排環環相扣,井井有條。
這是全新的開始,也是嚴峻的考驗。
運籌:心之所往靶之所向
為兵,當盡心竭力;為將,則殫精竭慮。
歷年來,公司人資部和技培中心在復轉軍人培訓方面的積極探索和認真實踐從未停歇——
發揮軍人優勢,展現軍人氣勢,施展軍人才勢,將精神力量化作學習動能,使軍培學員學得快、學得實、學得優,能夠快速轉換角色,迅速適應崗位,回到生產一線就能拿得起、撐得住、幹得好。
科學、嚴謹、務實、高效的管理體系已然形成,對各種管理細節的體察和完善從未止步——
「以兵帶兵、以兵管兵」的管理模式更加深入人心:無論是培訓管理部主任,還是班主任、輔導員,都曾經是軍人,和學員有天然的親切感,學員對他們也容易產生認同感,而「日考核、周點評、月總結」的管理方法,明確了量化目標、任務標準和考評要求,加大了培訓效率的可視感。
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塑造匠心品質;學以致用,以管理自覺觀照人格校驗——
洞察學員所需,感知學員所想,消解學員所惑,2020年的培訓亮點不一而足。
自查自糾,尋找差距——
共同聽取意見,吸納建議;
對標對表,彌補不足——
一起品評操行,剖析癥結;
普遍談心,紓解心緒——
對面交流思想,深入溝通。
這一切,都是為了發揚作風,嚴肅紀律,鞏固學習成果,提升培訓質效。
由此佐證——
適度把控培訓節奏,適時修正培訓計劃,復轉軍人培訓是思考培訓、踐行培訓、創新培訓思想的良好實踐,檢測的是管理智慧,成就的是管理藝術。
行進:紅旗指引丹心永駐
善打攻堅戰,敢啃硬骨頭,是軍人的標籤;
事事爭先鋒,處處做表率,是黨員的底色。
雙重身份,一個目標——
以軍人之姿展現風貌,以黨員之態彰顯風範,35名軍培學員精神抖擻,士氣高昂,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完成從優秀軍人向電力尖兵的蛻變。
抖擻的精神,源自堅定的信仰。
高昂的士氣,來自執著的信念。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35名有著10年以上黨齡的軍培學員,在培訓期間依然保持黨的組織生活,以舉行主題活動激發學習活力,以傳承紅色基因催生學習動力,培訓場上黨旗飄揚,口號嘹亮,洋溢著自豪,充滿了自信!
將黨建融入培訓是2020年復轉軍人培訓品牌的一大特色。培訓期間,眾多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相繼展開——
召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先進事跡分享會,以激情演講實現相互激勵;
組織參觀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基地,以深入座談傳遞奉獻精神;
舉辦「實訓場上黨旗紅、立足崗位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以技能競賽凝聚團結力量。
不僅如此,從培訓班組建第一天起,培訓管理黨支部就制定了相關組織制度,有計劃地開展黨日活動和政治教育,抓實抓好黨的組織生活。學員們定期撰寫思想匯報,及時向組織匯報思想,依靠組織反映情況、解決問題。
衝鋒:闖關奪寨勢如破竹
面對新工作,沒有一專之長難以勝任;
走上新崗位,缺少一技之能無法立足。
獲取新知識,學會新技能,是35名軍培學員的滿心期待。
公司人力資源部、技培中心為軍培學員精心安排了培訓課程,面對繁多的專業要點、豐富的訓練科目,要想紮實掌握知識、快速提升技能,唯有刻苦學習,認真訓練。
衝關拔寨,要有真正的本領;
攻城略地,要靠強大的實力。
不會就學,不懂就問——
理論課上,他們了解各項制度,熟悉工作規程,掌握行業規範;
廣聞博覽,增智提技——
實訓場上,他們嚴守安全規範,辨識專業器具,反覆登塔走線。
在高強度訓練中,有的學員即使患有嚴重損傷疾病,依然咬緊牙關,每一個動作都力求標準規範;
在高頻次訓練中,有的學員技術本已達到競賽標準,仍舊反覆訓練,每一次成績都期望勝於往昔。
知難而進,迎難而上,部隊中傳承的光榮傳統在培訓場上再次綻放。
向先進看齊,與標杆比肩,不甘於服輸,不屈居人後,攜手向前,共同進步,35名學員將軍人的優良作風揮灑得淋漓盡致。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部隊的大熔爐裡,不經歷千錘百鍊,難以成為國防衛士;
在國網的大平臺上,不經過千磨萬擊,難以成為電力尖兵。
獲得新知、提升技能、磨練意志、陶冶情操——
四個月的櫛風沐雨,四個月的朝乾夕惕,堅毅寫在臉上,自信刻在心中。
有了不俗的開篇,自會佳作頻出;
有了不凡的身手,自當才華畢現。
幾經淬鍊,滿懷理想,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35名電網新兵,壯志在胸,英姿煥發,向著新的戰場繼續衝鋒!
作者:楊朝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