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故裡偃師10億建玄奘學院 唐僧千年後再收徒

2020-12-16 搜狐網

  唐僧千年後再收徒 玄奘故裡偃師10億建玄奘學院

  記者 奚春山 袁曉強

  核心提示

  繼今年7月7日,北京一公司3億元重建玄奘寺後,唐僧的家鄉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再次迎來利好消息,印尼信心集團投資10億元,要建玄奘學院。

  在佛教界,出生於緱氏鎮的唐玄奘,地位很高,被稱為「千古一佛」,名揚海內外。

  在緱氏鎮建一所佛學院,這將開中國大學之先河,因為在中國內地還沒有一所大學,建在一個鄉鎮。

  偃師緱氏鎮玄奘學院投資10億元,佔地1500畝

  10億元的投資即將落地,而且建的是所大學,這件喜事讓偃師緱氏鎮黨委書記王耀宗感到振奮。

  10月13日,王耀宗獲悉,在2009豫粵洽談會上,由印度尼西亞信心集團投資10億元的偃師玄奘學院建設項目已經籤約。「下個月,就要去印尼和信心集團洽談具體事宜」,王耀宗告訴記者。

  協議中確定的玄奘學院,為本科院校,佔地1500畝。作為世界文化名人,生於公元600年的唐玄奘,可謂家喻戶曉。而它的出生地,就在偃師緱氏鎮。

  如果在緱氏鎮建一所佛學院,這將開中國大學之先河,因為在中國內地還沒有一所大學,建在一所鄉鎮。

  針對緱氏鎮要建玄奘學院的消息,香港玄奘法師研究會會長圓明法師認為,這在中國佛學史上也是開時代先河的,因為還沒有一所大學以法師的名字命名,也沒有一所大學能建在法師的出生地。

  圓明法師介紹說,玄奘學院除了中國臺灣地區有一所,內地還沒有。

  在不少大學畢業生就業前景堪憂的大背景下,佛學院的畢業生會有一個好的前途嗎?作為河南目前唯一的佛學院,河南佛教學院工作人員胡玉亭曾告訴記者,佛教人才很匱乏,「佛學院畢業的學生很搶手,很少下到縣裡工作」。

  開封大相國寺總策劃郭力說,在大相國寺進修過一年的和尚,去南方的寺廟,每月的收入可以拿到8000元以上,只要玄奘學院的教學質量有保證,畢業生的出路不成問題。

  玄奘學院建在偃師緱氏鎮,天時、地利、人和

  史志記載,玄奘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緱氏鎮陳河村,少時出家洛陽淨土寺習佛經,後遠遊印度,精心鑽研佛教經典。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記》、《會宗論》、《制惡見論》等,翻譯印度佛經七十五部,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玄奘其人以及他留下的文化遺產,一直被國內外佛教界、學術界所重視,也被旅遊界、新聞界所關注。亞洲的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以及歐美的俄、德、美等國,近幾年興起了玄奘研究熱。在印度,玄奘的紀念堂已修繕一新。印度人研究本國歷史,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去考證。印度的史學家說:「沒有玄奘,就沒有印度中世紀的歷史。」印度中學和小學的教科書,都有有關玄奘的內容。

  圓明法師說,玄奘在佛教界被稱為「千古一佛」。在宗教界,玄奘是一個偉大的宗教家;在哲學界,他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在史地界,他是一個偉大的旅行家;在留學史上,他是我國最偉大的留學生。用今天眼光來看,他是我國甚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翻譯家。

  10年前我國就成立有中國玄奘文化研究中心。1991年,全國著名專家學者17人聯名在北京倡議:開展玄奘研究,修復玄奘故裡。中央電視臺向世界推薦的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人,首批的6人中就有玄奘。2004年5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玄奘定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僅僅因為偉大的玄奘出生在此,就要在一個鄉鎮建所大學嗎?和印尼信心集團有過接觸的王耀宗認為,玄奘學院是政府的招商引資項目。之前,偃師緱氏鎮已整修了玄奘故裡。今年7月,又擴建了玄奘寺,並請來圓明法師做住持。玄奘學院建在緱氏鎮,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

  王耀宗透露,建玄奘學院,是專家學者的倡議。2006年4月,著名學者黃心川、國學大師馮其庸等16名專家學者聯名致信省委領導,提出三項建議:一、修復玄奘故裡二期工程,二、建立玄奘大學,三、河南每一年或兩年要搞一屆「玄奘文化節」。同年10月,央視舉行玄奘之路大型考察活動,啟動儀式就選擇在陳河村舉行。

  為體現玄奘尊崇的地位,圓明法師主持擴建的玄奘寺佔地160畝,全部完工需時3年,而其中的大雄寶殿更是以11開間的規制,開創中國建築先河。圓明法師說,中國皇帝一般是9開間,因為9這個數字是至尊的象徵,但玄奘是千古一佛,所以不受俗家制約。而且和所有的寺廟坐北朝南的建築格局不同,玄奘寺是坐東朝西,這寓意玄奘西天取經的歷程。

  在圓明法師看來,寺院和大學建在玄奘家鄉,有利於佛學研究,也有利於當地佛文化遊的開展。

  當地村民對玄奘故裡的開發表現了極大熱情

  緱氏鎮陳河村是玄奘出生和學習的地方,村裡不少人都能講出玄奘的許多故事。「我們就是聽著玄奘的故事長大的。」陳河村34歲的村民陳志偉是玄奘大哥的第48代世孫,他目前在玄奘故裡上班,負責售票和保衛工作。如今的陳河村,居住著陳氏後裔72戶人家,總人口288人,已經延續至第49代孫。

  在陳志偉看來,雖然玄奘故裡是從洛陽到少林寺旅遊中間的一站,但是參觀者並不是太多。他說,上午來的客人多,下午一般沒有什麼人來。

  每月初一、十五,陳河村村民都要自發到玄奘故裡燒香、跪拜。每年的正月初一,全體村民基本上都去祭拜。

  和河南大部分鄉村一樣,陳河村年輕些的村民,很多離開家鄉,不過不是「取經」而是打工,他們要通過遠行打工去改善自己相對落後的經濟條件。

  作為以農業為主的緱氏鎮,王耀宗說,這裡的葡萄非常有名,種植面積有1.2萬畝,價格也較高。村民種一畝葡萄一年至少收入萬元以上,這裡的葡萄還註冊了商標——唐僧寺。但王耀宗清楚,緱氏鎮的葡萄再好,也趕不上吐魯番,今後想致富,還得吃祖宗——玄奘的飯,因為這是緱氏鎮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吃老祖宗的飯?10月13日上午,省委書記徐光春在鄭州大學嵩陽書院開學典禮上為師生激情講述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在回答河南如何發掘文化產業的亮點時,形象地說:「河南文化產業發展靠什麼?就是要學會靠老祖宗吃飯!」「要學會靠老祖宗吃飯,不能當敗家子,把這些遺產變賣掉,而是要把死的活起來,把靜的動起來。」

  修復玄奘故裡、蓋寺廟,建大學,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村民搬遷問題,但當地村民對玄奘故裡的開發表現了極大熱情。1991年,由河南省旅遊部門和洛陽市旅遊部門共同出資80萬元修復和重建了陳家祠堂,形成了玄奘故裡現狀。「當時鄉親們非常高興,都認為應該修復,涉及搬遷的十多戶村民都是無條件搬遷且毫無怨言。」

  王耀宗說,在故居修復期間,陳河村一千多名村民不計得失,自發參加義務勞動。去年,當地政府在故居門前修建了一條玄奘大道。

  玄奘產業的金鍊條

  儘管現在緱氏鎮的開發,還沒有讓當地人嘗到太多甜頭,但前景還是很令人看好。浙江普陀山的南海觀音雕像對當地旅遊影響巨大。數據顯示,普陀山2008年旅遊總收入20個億,當地百姓收入每人每年平均20萬元以上。事實說明,佛文化魅力無窮。

  「我們建議將玄奘佛文化遊的有關計劃,層層上報甚至爭取當面匯報,讓上級主管部門了解此事、支持此事。」在2006年,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的專家曾給偃師市提出建議說,應該把玄奘故裡打造成玄奘文化旅遊區,讓玄奘故裡成為世界級的佛教文化旅遊中心。

  在王耀宗看來,缺乏知名企業,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的緱氏鎮,打好了玄奘故裡這張牌,就能構建佛文化遊的濃厚氛圍,而緱氏鎮的知名度和經濟實力,都會有一個飛躍。而這張牌,是中國內地其他地區根本不具備的。

  打好玄奘故裡這張牌,已是從河南省委到緱氏鎮的共識。2007年4月1日,省委書記徐光春視察玄奘故裡時做出了「玄奘故裡要抓緊進行升級改造,要把玄奘故裡打造成河南的國際名片」的重要指示,省政協主席王全書也做出了專門批示。當年4月5日,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連維良帶領洛陽市發改委等局委負責人再次來到玄奘故裡,提出由市長牽頭組建玄奘研究所,偃師市委、市政府要在現有基礎上做一些容易做到的事。

  緊接著偃師市政府又投資23萬元對景區入口服務區進行綠化整修,投資300萬元對休水河道進行開挖,投資16萬元對玄奘故裡400多米長的古寨牆進行保護性護砌。

  如今,隨著玄奘學院的投資問題得到解決,偃師各界正在向把玄奘故裡打造成河南的國際名片這一目標進發。

相關焦點

  • 河南:偃師市「玄奘故裡」盛大開館
    千年後再收徒 玄奘故裡偃師10億建玄奘學院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10-21 核心提示繼今年7月7日,北京一公司3億元重建玄奘寺後,唐僧的家鄉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再次迎來利好消息,印尼信心集團投資10億元,要建玄奘學院。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參見前文丨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伍  除了唐僧玄奘在國內和域外的歷史真實形象,我在尋訪古代絲綢之路過程中,還意外地聽到許多富有傳奇色彩、把唐僧玄奘加以神化的民間傳說,這可以看作是與文學形象相對應的第四種形象。
  • 偃師市「玄奘故裡」盛大開幕
    偃師市「玄奘故裡」盛大開幕玄奘故裡景區始建於1992年,緱氏鎮在陳河村開發建設玄奘故居,主要對玄奘故居、陳家花園遺址、鳳凰臺、鳳凰谷、馬蹄泉和玄奘父母的合葬墓作為一個自發建設的鄉鎮級景點,玄奘故裡對外開放十幾年間,接待了國內外數十萬遊客,吸引了包括印度、韓國、日本、斯裡蘭卡、尼泊爾、臺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國際友人。
  • 玄奘故裡在洛陽偃師市,你真的知道嗎?
    了解西遊記中玄奘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對玄奘的故裡了解嗎?所以今天小贊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讓大家對於洛陽更加了解。洛陽市偃師市,就是玄奘的故裡,但是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偃師市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地區,市客家先民首次南遷出發地和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一。偃師北鄰黃河,南倚嵩山。這個地名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在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東徵伐紂在此築城「息偃戎師」而得名偃師。
  • 玄奘故裡在府店鎮? 我市學者有此一說
    本報訊 (記者 王志平)唐代聖僧玄奘的故裡在何處?不少人認為在偃師緱氏鎮陳河村。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員溫玉成等學者經研究和實地考察,認為玄奘故裡不在偃師緱氏鎮陳河村,而在府店鎮滑城河村。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中原文物》雜誌上。 溫玉成說,明清時代的《偃師縣誌》中沒有關於玄奘故裡的記載。
  • 西遊記唐僧原型玄奘法師與成都大慈寺的一段傳奇經歷
    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他13歲跟隨哥哥長捷法師在洛陽淨土寺出家,許下宏願「意欲遠紹如來 近光遺法」。
  • 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幾次邀請玄奘法師(唐僧)還俗當官?
    貞觀十九年(645年),前往南亞留學的玄奘法師回國,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迎接。唐太宗與玄奘可謂一見如故,不信佛的唐太宗更為玄奘的譯經工程提供了大力支持,玄奘也成為唐太宗晚年重要的朋友。有意思的是,與玄奘法師第一次見面後,唐太宗就多次邀請玄奘法師還俗,進入朝廷出任高官。唐太宗讓玄奘法師還俗當官的邀請當然都被玄奘法師婉拒。那麼唐太宗為什麼想讓玄奘法師(唐僧)當官呢?
  • 何以偃師|偃師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點
    10、玄奘故裡 玄奘故裡位於偃師市緱氏鎮,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唐代佛學家、旅行家、翻譯家玄奘,出生在距洛陽市東南約40公裡的地方,屬今偃師市緱氏鎮東北1公裡的陳河村。玄奘故裡主要包括故居、陳家花園、西原墓地三大部分。
  • 「唐僧」玄奘一生傳奇,作為得道高僧,葬身之處卻鮮為人知
    「唐僧」玄奘一生傳奇,作為得道高僧,葬身之處卻鮮為人知。玄奘的長眠之地,卻是另一番景象,非常的冷清,許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原來他最後長眠於此。這就是興教寺,距離大雁塔只有20多公裡。世人只知「唐僧到了寺廟,走入山門後,映入眼前的就是大雄寶殿,鐘鼓樓、藏經樓等等,每一處都能令人感覺莊嚴,慈祥寧靜的氣息。
  • 玄奘取經回國後,究竟過得怎麼樣?
    話說,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抵達西天以後去拿經書的時候,幾個神仙竟然跟唐僧索要小費: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神佛世界也要討價還價,搞得唐僧滿眼垂淚:徒弟呀,這個極樂世界也還有兇魔欺害哩。這是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裡面的情節。從這個情節,可以看出這部神魔小說之所以偉大,在於它借神佛妖怪的世界,寫出了從古到今中國社會的實況。即便是現實主義小說,也很少寫得像它這麼入骨。今天要講的,正是唐僧的原型——歷史上真實的大唐玄奘(600—664年)的故事。
  • 《西遊記》內幕大揭秘:玄奘唐僧相去甚遠(圖)
    《西遊記》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但你聽說過嗎:孫悟空身高只有1.33米,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時已是近1100歲「高齡」;唐僧原型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的申請最初未獲唐太宗批准,結果只能「偷渡出境」;考古發現使吳承恩的生前容貌在當代得到忠實復原,但他卻很可能不是《西遊記》的原作者。
  • 跟唐僧一起穿越帕米爾高原 學者復原玄奘回國之路
    再將旁邊的3D 小人拖進地圖,俯瞰變為平視,置身「長蛇」之上,仿佛身處高原峽谷,目之所及是雪山、河流,還有前方的古道。  這是近百年歷史上首支對絲綢之路帕米爾段精確復原的科考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對重要節點的重新定位,運用現代技術將它網絡地圖上。
  • 大唐玄奘——佛性佛法堪佛心
    10歲入寺,11歲受學,12歲剃度,22歲受具足戒,28歲論道大覺寺,30歲立志西行求經,32歲始髮長安,歷經110國,歷程5萬裡,歷時19年,求得佛經657部,回國後潛心譯經19年,成經1335卷,譯文1335萬字(參考資料:郭元興《試論玄奘法師出生西行的年代問題》)。
  • 西安地鐵站壁畫引爭議:玄奘與千年後的泰姬陵同框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引發爭議的壁畫出現在陝西西安地鐵大雁塔站,畫中,發生於公元600多年的玄奘求經的故事與建於公元1600多年的泰姬陵同框出現在一幅壁畫裡。多數網友指責壁畫有損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2月13日,西安地鐵發布消息,就「玄奘與泰姬陵同框」一事做出解釋稱,這幅壁畫是為了「強調時空觀的交錯視覺表現」。
  • 大慈寺:玄奘與成都的不解因緣
    大慈寺極盛時期為唐宋,此後幾經毀建。其中最為慘烈的,應當是明宣德十年(1435年)被燒為荒墟。那場大火之後,大慈寺僧眾遷往與之淵源極深的多寶寺。歷經千年滄桑,大慈寺的佔地面積已大幅縮減。 2003年底,大慈寺恢復開放籌備小組成立。 2004年1月7日,成都市大慈寺修復施工工程全面展開。
  • 偃師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偃師市中有個地方是玄奘的故鄉,而且也稱之為是玄奘的故居,而除了這個也是有著其他不同的景色點的,對此偃師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盤點偃師最著名景點 玄奘故裡 玄奘故裡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
  • 玄奘取經為什麼要繞遠路?
    唐僧自長安到西天(印度)取經要走十萬八千裡,這是在《西遊記》中人盡皆知的事情。雖然事實上,長安到印度並沒有十萬八千裡,但在那個交通極不發達的年代裡,玄奘取經所經過的一萬多裡也足夠駭人。那麼,歷史上的玄奘為何放棄了其她路線,而選擇了涉沙漠、過帕米爾高原這一條看起來很繞的路線?唐太宗登基後不久,唐僧在長安遇到一個天竺僧侶,在論道一番之後,有了去天竺尋求真經的念頭。開始的時候,唐僧也希望獲得朝廷的支持,就叫上一些僧人,上書請求西遊取經。
  • 唐初佛教高僧,傑出的翻譯家和旅行家-玄奘
    #唐玄奘#唐初佛教高僧,傑出的翻譯家和旅行家-玄奘玄奘(600/602~664)  唐初佛教高僧,傑出的翻譯家和旅行家。俗姓陳,名禕。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南緱氏鎮)人。十三歲出家於洛陽淨土寺,法名玄奘。
  • 玄奘故裡的有機富硒南瓜豐收了—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洛陽訊 (記者史俊庭)9月21日,記者跟隨洛陽師院生命科學學院楊學義院長、仝瑞建副院長及韓建明教授一行赴洛陽儀狄牡丹科技有限公司的千畝有機富硒南瓜種植示範基地察看南瓜的收穫情況。 據悉,該有機富硒南瓜種植示範基地基地位於玄奘故裡——河南省偃師市,洛陽儀狄牡丹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綠色農業為特色的農業龍頭企業,有機富硒南瓜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之一,2016年種植面積達1萬畝。 多年來,洛陽師院生命科學學院重視整合專業資源,與洛陽周邊多個縣市的企業單位建立扶貧合作關係,開展科技興農實踐。
  • 真實玄奘"西遊"曾險些成祭品:刮過一陣狂風獲救
    幼年成孤,天資過人  玄奘生於一個隋朝的官宦之家,原名陳褘,他的父親因為不滿隋煬帝的統治而辭官歸隱。幼年的玄奘曾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母親、父親先後因病去世,10歲時只剩下他和哥哥兩人相依為命。走投無路的哥倆到洛陽謀求生計,在寺廟裡當了兩名做雜活的「小沙彌」。3年後,13歲的陳褘從數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一位正式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