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產業成行業新風口,國內有產量企業不到20家

2020-12-18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5月28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中國奶業協會主辦的「2019奶酪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我國乳製品年均增量為0.8公斤,遠低於上一個十年年均2公斤的增速,而大力發展奶酪產業是促進我國奶業振興的有力助手。目前,包括妙可藍多、蒙牛、光明、菲仕蘭在內的國內外乳企均在積極布局國內奶酪市場,成為行業新風口。

不過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奶酪消費量僅為0.1公斤/年,遠低於乳業發達國家。與連續13年保持高速增長的進口奶酪量相比,目前國內有奶酪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約45家,有實際產量的不到20家,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國內外乳企瓜分奶酪市場

在此次高峰論壇上,中國奶業協會會長李德發援引國際乳製品聯合會公報(2018)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奶酪產量2114萬噸,自2010年平均年增長率達2.2%,是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場中需求量唯一持續增長的乳製品,亞洲尤其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奶酪消費增長的新動能。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8年6月發布《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要求優化乳製品產品結構,統籌發展液態乳製品和幹乳製品,支持發展奶酪等幹乳製品。這被視為國內奶酪企業發展的鼓勵政策。

目前,包括蒙牛、光明、三元、妙可藍多在內的多家乳企都在積極布局奶酪市場,餐飲已經成為驅動國內奶酪消費的最主要渠道。

「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董事長柴琇介紹,妙可藍多在全國建有4家工廠,奶酪年產能達5萬噸。2017-2018年度,其馬蘇裡拉奶酪在餐飲專業渠道銷量同比增長超60%,成為過億大單品;兒童奶酪棒產品上市一年即完成1億元銷售額,2019年1-4月銷售額同比增長500%。

早在2008年,蒙牛集團就在內蒙古和林格爾布局奶酪工廠。2018年,蒙牛在奶酪零售市場品牌佔有率居國產品牌前三名,自產黃油產品居國產品牌首位。2019年,蒙牛還與歐洲最大的乳品公司阿拉成立奶酪合資公司,加大奶酪生產投入。

而作為國內首個擁有自主加工奶酪生產技術的廠家,三元食品早在1983年就開展了奶酪製作培訓,並於1986年生產出國內第一塊奶酪。目前,三元食品擁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奶酪生產基地,年產量達1萬噸以上,是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區域最大的奶酪片供應商。2018年,三元食品餐飲用奶酪銷量達5000多噸。

除本土企業外,恆天然、菲仕蘭等海外乳企也在分食中國奶酪市場「蛋糕」。在不久前的中國國際焙烤展上,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透露,餐飲業務已成恆天然第二大收入來源,恆天然旗下安佳品牌芝士已經在中國比薩市場佔比超過50%。

此外,荷蘭皇家菲仕蘭也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未來將增加引入中國市場的乳製品品種,其中就包含奶酪產品。菲仕蘭還呼籲中國儘快完善乾酪相關標準,解決進口乾酪不能在中國市場分切銷售等問題。

國內奶酪產業受國標、消費習慣制約

與乳企的熱情相比,我國奶酪人均消費量依然很低。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奶酪消費量僅為0.1公斤/年,與荷蘭人均消費21.6公斤/年、美國人均消費15公斤/年有明顯差距。而就目前國內奶酪消費量而言,進口產品依然佔據主要份額。

來自中國奶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乾酪進口量10.8萬噸,其中從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進口的切達奶酪和奶酪粉16341噸,連續5年累計增長297%。與之相對應的是,目前國內有奶酪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約45家,其中有產量的企業不到20家,2017年產量僅約4萬噸,而以國內奶源為原料的自產各類奶酪估計年產不足1萬噸,且品種限於再制奶酪、新鮮奶酪、俄式鞍達硬制奶酪。

原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曾向新京報記者透露,2018年我國國內奶酪總消費量約15萬噸,除進口產品外,約有4萬噸為國內加工。而在這4萬噸中,僅有20%為國內企業生產的天然乾酪,另外80%左右仍是國內企業利用進口原天然酪加工的再制乾酪,這意味著國產天然奶酪實際產量還不到1萬噸,與中國奶業協會的披露的調查數據相一致。

宋崑岡認為,影響國內奶酪發展的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國人的飲食習慣,二是現行乾酪國標規定的微生物指標不合理,影響了乾酪生產與銷售,應儘快完成修訂。此外,現行乾酪生產許可條件審查細則尚未包括「乾酪分切」的內容,給希望建設乾酪分切包裝廠的企業造成了障礙。

據了解,國外乾酪的黴菌、菌落總數不受限制,但我國現行的乾酪國標對黴菌、酵母菌則有限量規定,這就導致了大量優質乾酪產品進口受限,不利於豐富奶酪產品的市場供給。

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董事長高瑞宏也曾公開表示,目前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乾酪產品有20餘種,由於現行乾酪國標的限制,很多產品還未能進入。

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部門主任王君在今年3月的中國乾酪發展研討會上透露,從2015年起,我國就已經啟動了乾酪標準的修訂工作,目前基本上有了草案。新標準將刪除黴菌等指標,語言描述也將更加精確簡潔。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資料圖片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我國年人均奶酪消費量僅0.1公斤 奶業振興不妨「動動」奶酪
    「奶黃金」成新風口奶酪,又稱芝士,由於營養價值豐富,又被稱為「奶黃金」。中國奶業協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介紹,生產1公斤奶酪大約需要10公斤奶。奶酪高度濃縮了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鈣、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且品種風味豐富、食用方法多樣。
  • 乳製品加工量全國前三,卻成外地企業布局版塊 山東奶業如何突圍?
    我國產值最高的乳品企業年產值是900億。這樣一算,山東乳製品行業的規模,相當於這一家企業的1/3。這個數據背後,是山東乳品行業一個稍顯尷尬的現狀。企業固守本土,行業亟需探索一條做大做優做強之路。養殖大省 成為外來企業布局的版塊奶牛耐寒不耐熱,氣溫高於20攝氏度,奶牛的產奶量就會下降。
  • 奶酪市場增速迅猛 乳企加碼布局
    妙可藍多被稱為「奶酪第一股」,此次動作被業內看做是對奶酪行業的再次布局,事實上,伊利、三元、恆天然等多家乳企也都在積極布局奶酪業務,僅奶酪棒一個單品便有不下20款產品。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奶酪棒成大單品 各品牌競爭白熱化 在商超的貨架上,色彩鮮豔、形狀可愛的奶酪棒十分吸睛。正在選購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孩子一天可以吃五六個。
  • 一塊奶酪提升一個產業 「奶黃金」正迎來黃金時代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記者喬金亮)12月13日,農業部倡導的奶酪校園推廣行動在北京舉行。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說,要通過奶酪校園推廣行動,引導奶酪消費,帶動國產奶酪產業發展,增添奶源基地建設和乳品優化升級的新動能,達到奶農增收、乳企增效的目標。
  • 殲-20急需一種產品,但全國產量不到日本一家企業1/5!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十分廣泛報導稱,中國目前已經掌握了T800等較高端的碳纖維生產技術,但日本東麗公司掌握這一技術是在上世紀90年代;2016年東麗公司的碳纖維產量約為4萬噸,而中國目前碳纖維企業約30家工廠,總產能只有2萬多噸,實際產能只有7000噸左右;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中國碳纖維實際產能較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
  • 2019年中國家用縫紉機行業產量分析,網絡銷售成主要銷售渠道
    其中,家用縫紉機產量僅有300萬臺,佔比30.09%。資料來源:中國縫製機械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分產品來看,2019年我國普通家用縫紉機產量為190萬臺左右,較2018年增加20萬臺,增長主要因為非洲、中東、南美等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多功能家用縫紉機產量約為110萬臺,同比下降26.67%。
  • 十堰專用車生產資質企業35家 十堰專用車產量佔全省4成
    市政府日前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的《關於我市專用車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市新增專用車生產企業22家,專用車產能由「十二五」末期的15萬輛擴大到25萬輛,「十三五」以來年均生產專用車11萬輛,約佔全省專用車產量的40% 。截至目前,全市具有專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達到35家,佔湖北省專用車企業數量的五分之一。
  • 致富新機遇出現?農民也迎來賺錢風口,兩個行業或成「香餑餑」!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雷軍說的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但其實後面還有著更重要的一句「長出一個小翅膀,就能飛得更高」,而隨著我們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很多人抓住了這波風口,成為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
  • 亞翔集成:國內半導體和面板產業風口來臨 潔淨室工程龍頭持續受益
    點評:國內半導體和面板處於產業風口,下遊強勁需求帶動潔淨室工程高景氣度。根據中國電子學會預測,到2020年,我國潔淨室工程行業市場規模將由 2015年的767.55億元增至1,412.3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在12.97%左右。行業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為行業領先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潔淨室工程作為半導體和面板行業的前期投資將維持高景氣度,龍頭企業率先受益。
  • 印度訂單急轉中國,家紡行業站上風口!
    導語:印度為保護紡織、鋼鐵等主要製造業利益錯失RECP,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無法保證正常交貨,服裝訂單回流中國,國內紡織業站上風口。據通聯數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157.8億美元,增長9.3%。   中國和印度,全球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紡織基地。
  • 造大排量 上高端品 重慶摩託車產業搶佔新「風口」
    透過近年的摩博會和市場,業內人士已看清了這一波風口:  隨著汽車的普及,摩託車的代步功能日漸弱化,運動和休閒功能日益凸顯。  隆鑫通用一位負責人表示,近三年來,整個行業250cc及以上的大排量摩託車銷量,在國內的年度複合增長率達到40%左右。  去年,大排量摩託全國銷量是24萬臺,今年即使在疫情影響下,1-8月增長率也達到61%。
  • 南海裏水鎮搶佔風口 打造全球智能家居產業名鎮
    在南海區東北部,距離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火車站、三山貨櫃港、平洲客運港等交通樞紐20分鐘車程,身處佛山北大門、一環創新圈的裡水,正興起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集群「全面再造」的熱潮。智能家電作為裡水支柱產業之一,鎮內聚集400多家企業,年產值200多億元。然而,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傳統產業轉型迫在眉睫。
  • 龍江地產奶酪搶灘國內市場
    「國產奶酪面臨市場被瓜分、初級乳製品成本高、奶酪製作工藝複雜、奶酪成本高消費群體小等制約性因素,導致國產奶酪步履維艱。」杜海濤說。  目前中國奶酪市場已經被百吉福、安家、總統等國外奶酪企業佔據。無論是超市還是餐廳廚房商用,奶酪基本上都被進口品牌壟斷,國內品牌只佔據很小份額。乳製品市場尤其是奶酪等高端乳製品市場會越來越擁擠,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 緊抓充電產業風口 科士達登陸2019EVE行業大舞臺
    緊抓充電產業風口 科士達登陸2019EVE行業大舞臺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http://www.evexpovip.com 作者: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展
  • 晉江集成電路產業緊抓「新基建」風口 全產業鏈生態興起
    晉江新聞網12月19日訊 「新基建」正成為時代的新風口,成為新經濟重要增長點。今年來,晉江在大力優化福建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硬設施」的同時,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集聚半導體上下遊配套企業,加快培育發展集成電路產全業鏈生態圈,為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源源不斷地注入發展「芯」活力。
  • 網絡視聽產業論壇開幕 東方明珠總裁張煒詳解行業「風口」
    上海2016年9月20日電 /美通社/ -- 2016上海網絡視聽季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論壇開幕。本次視聽季為期6天,主題為「融合、品質、多元」。作為行業極富影響力的一次盛會,論壇吸引了多位重量級人物參加。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明珠」)總裁張煒作了題為「在風口,掌控入口」的演講。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2期: 2019全球乳業20強出爐,伊利、蒙牛...
    該榜單連續第三年沒有新成員上榜,雀巢(243億美元)仍然高居榜首,位居第二的Lactalis(208億美元),銷售額較2017年的199億美元增長了4.5%,和雀巢較2018年相差的43億美元縮小到今年的35億美元,差距進一步縮小。在中國企業中,伊利第八(112億美元)仍是全球前20大乳品企業中最大的亞洲企業,蒙牛(103億美元)則保持了第十名的位置。
  • 商業周刊發布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榜單 新晉科技網際網路企業「趕超...
    近日,繼《福布斯》雜誌公布全球十大科技公司市值排名後,彭博商業周刊接連發布了一份包含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市值(估值)排名的報導。該份排名包含中國11家上市企業與9家高成長性未上市企業,結合20家企業的最新市值、估值進行了綜合排名,引發行業關注。從最新排名來看,阿里、騰訊依然保持前兩名不變。
  • 2019年飼料行業競爭格局:新希望、海大集團和雙胞胎集團 產量處於...
    在此情形下,龍頭飼料企業一方面憑藉自身產品力與服務營銷優勢,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通過併購,延伸企業產業鏈條,以期獲得更強的競爭優勢。未來,行業競爭將呈現出強者恆強的發展趨勢。 龍頭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 根據全國飼料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從龍頭公司的產量佔比來看,產量處於前三的公司包括新希望、海大集團和雙胞胎集團,2018年飼料產量分別為1714.8萬噸、1065.4萬噸和1000萬噸,佔我國飼料總產量比重分別為7.5%、4.7%和4.4%,CR3產量佔比約為16.6%
  • 解讀體育產業新風口: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本月10日召開
    哪裡是體育行業的新風口,寒冬中如何求生並突圍,已經成了擺在體育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整個體育行業急需一次轉型升級,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破局:找尋寒冬突破點普華永道發布的《2019年體育調查》顯示,全球體育產業創新意願不足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