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清明上河圖》今年將首度到南院展出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春伊始,臺北故宮今天公布2020南北院5大亮眼展覽,其中《清明上河圖》將首度到南院展出。另外,臺北故宮日前在官網宣布,懸缺已久的常務副院長將由余佩瑾接任。

臺北故宮日前在官網公布懸缺已久的常務副院長,由資歷豐厚的餘佩瑾接任。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畢業的餘佩瑾,先前是臺北故宮器物處處長,研究領域含括中國陶瓷史、17至18世紀清宮與世界的交流,去年受到好評的「小時代的日常—一個17世紀的生活提案」則由她策劃。

2020年臺北故宮南院年節將推出「清明上河圖特展」,1月22日至4月26日《清明上河圖》首度南下,展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宋代張擇端《清明易簡圖》及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另外搭配新媒體作品《古畫動漫-清明上河圖》、《書畫互動桌-清明上河圖》與《話·畫-清明上河圖》,讓民眾通過豐富的感官體驗,遙想汴京的繁華盛景。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推出特展 八件《清明上河圖》各擅勝場
    清明節之際,臺北故宮博物院特闢專室推出「清明上河圖特展」,首度將院藏8件質量精美的《清明上河圖》全數展出,展期4月2日至6月26日,邀請民眾細細品味明清兩代畫家詮釋的《清明上河圖》及舊時風俗民情。   《清明上河圖》是宋代風俗畫巨作,描繪北宋首都開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 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原標題: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 應妮)明年,紫禁城將迎來600歲誕辰紀念。故宮博物院4日透露,將推出數十項優質展覽,展現六百歲紫禁城的魅力。
  • 清明上河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各版本之比較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圖》共計八卷,可區分具名為張擇端(活動於12世紀前期)者,仇英(約1494-1552)的《清明上河圖》,以及《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三類。前兩種在結構與內容上,主要參照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雖屬摹本或偽託之作,但均添入新的城市風情與時代風格,塑造迥異於宋本的新貌。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北京故宮藏),是宋代風俗畫的巨作,描繪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的繁榮景象,寫實的表現手法和傳奇性的流傳過程,不僅凝聚鑑賞者和收藏家的目光,亦是藝術史學者關注與研究的課題。
  • 臺北故宮贈上海市長韓正《清明上河圖》複製品
    晚上逛書店,40分鐘買了4本書 韓正昨參觀臺北故宮和誠品書店  宋寧華  本報臺北今日電(特派記者 宋寧華)昨天下午,韓正一行來到位於陽明山腳下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晚上10時,臺北不少商店已經華燈漸弱,但韓正仍興致勃勃地來到信義誠品書店,並挑選了4本書。他表示,饒河夜市的小吃令人難忘,誠品書店的「文化夜市」同樣魅力十足。  錯過《富春山居圖》  昨天下午,韓正一行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許多正在這裡參觀的上海遊客聞訊後特意等候迎接。
  • 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0件4大洲面具藝術品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典藏處長伊夫·勒弗(左)與故宮博物院長吳密察(右)憶起啟動面具繪畫儀式。(張毓翎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1月1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館南院11月15日起舉辦「法國凱布朗利面具精品展」,歷經2年籌備,精選100件來自4大洲最具代表性的面具藝術作品,此展覽是由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典藏處長伊夫·勒弗(Yves Le Fur)策畫,首度將館藏文物巡迴至臺灣,期盼帶領觀眾從不同造型的面具作品,一窺世界各地的文化。
  • 臺北故宮南院下月嘉義開館
    圖:臺灣高鐵與臺北故宮博物院10日舉行高鐵彩繪列車記者會,現場展出「青花龍紋天球瓶」 / 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將於2015年12月28日開館試運營,臺灣高鐵和臺北故宮首度合作,推出「遇見故宮南院」高鐵彩繪列車,並於11月10日在臺北站舉辦首發儀式。
  • 臺灣寫真:臺北故宮的清明上河圖「活」了(圖)
    中新社臺北三月十五日電題:臺北故宮的清明上河圖「活」了                   中新社記者 吳慶才 耿軍  臺北故宮珍藏的《清明上河圖》雖然只是仿製品,但科技卻讓它「活」了起來。  記者十五日卻有幸在臺北故宮舉辦的「數位典藏科技成果展」上親眼目睹了這幅活起來的《迕魃蝦油肌罰喚刑究萍嫉納衿媼α俊?lt;/p>  光影在變化,畫卷在移動——  只見: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
  • 故宮2020年再展《清明上河圖》
    從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底,故宮將推出數十項展覽,《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亦在其列,故宮展出文物數量將創新高,預計2019年年底文物展出率就將從3%增至8%。2020年6月30日,長達18年的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結束,1200棟古建築將開啟「盛世美顏」。
  •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歷代十七帖法書名品展」及「清明上河圖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2日推出「書中龍也——歷代十七帖法書名品展」及「清明上河圖特展」。­  「書中龍也——歷代十七帖法書名品展」邀請觀眾欣賞「書聖」王羲之晚年時致友人信札所集成的《十七帖》,這些信札書體以草書為主,用筆流暢,線條遒勁有力,姿態勻稱優美,有「書中龍也」的美譽。
  • 臺北故宮LINE,《清明上河圖》貼圖大熱
    臺北故宮也一樣,近年推出不少玩味創新的宣傳與產品,激起不少年輕人興趣。這個古玩文物殿堂近日再獻新猷,帶來過癮非常的《清明上河圖》LINE貼圖,引來大批網友贊好課金。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宮畫院版《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風光,以散點透視的構圖法,讓繁華景貌和大宋民眾躍然長卷之上。已知最早版本由北宋張擇端所畫,藏於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則藏有明代大畫家仇英及清宮畫院等版本。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來到臺北 三種版本分藏兩岸
    臺灣民眾在「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前駐足觀賞。本報記者 李煒娜攝三種版本分藏兩岸7月1日起,被譽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移師臺北展出。「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展覽,選在原臺北花博會爭豔館舉辦,展期到9月4日。據主辦方介紹,目前已有10萬張門票預約售出,而開展短短兩天,觀展人數已經破萬,島內民眾的期待可見一斑。展覽由上海世博局與臺灣聯合報系共同主辦。一進展廳,觀眾就能看到3種版本的《清明上河圖》複製件組合展出,包括北宋張擇端繪製版以及明代仇英版和清朝乾隆年間清院版。
  • 《清明上河圖》——世界名畫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溥儀帶著他的還沒來得及變成現金的「留學費用」一起到了長春,《清明上河圖》便在偽皇宮東院圖書樓中度過了一段日子。1945年,蘇聯紅軍打進東北,把包括《清明上河圖》在內的文物作為戰利品上交東北人民抗日聯軍。遼瀋戰役後,東北人民抗日聯軍將這幾箱文物和他們在長春溥儀偽皇宮裡發現的兩幅題為《清明上河圖》的古畫一起,存放在東北人民銀行保險庫。
  • 「皇帝的多寶格」特展 臺北故宮南院祭出619件精巧珍玩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工商」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故宮南院於25日盛大推出「皇帝的多寶格」特展,一次展出619件多寶格珍玩,飽覽清皇帝最愛的古玩奇珍,帶領觀眾體驗皇帝專屬多寶格的機妙與賞玩樂趣,處處精彩、充滿趣味。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臺北故宮南院展出的「翠玉白菜」。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此前呼聲甚高的臺北故宮人氣王「翠玉白菜」,不負眾望地暫別本院,為南院連續「站臺」10個月。考慮到參觀人數眾多,近130平方米的展廳只展出「翠玉白菜」及其數碼影像。 在「翠玉白菜」完成使命回北院後,包括「肉形石」、「金甌永固杯」在內的珍寶將「接棒」饗客。在南北兩大院區分別設置的「至寶廳」,兩館的鎮館寶物將交替展出,成為點亮文化之旅的「南北雙星」。
  • 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新華網臺北2月25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25日向媒體透露,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今年年底對外開放,新的一年將獻上諸多精彩展覽,為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獻禮。
  • 臺北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展廳 展櫃可防彈
    為妥善保存珍貴文物,又能讓民眾近距離看文物,南院特製立軸櫃,大幅將畫作與觀眾間的距離從過去70公分以上縮短至20公分,且材質不但可讓櫃內維持一定溼度和溫度,還具防彈功能,號稱全臺唯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南院打造專屬的書畫展廳。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臺北故宮新開的南院裡藏了些啥寶貝?
    可是,受天災打斷和政治、人為因素的影響,建設作業又屢出紕漏,故宮南院直到今年年底才終於開門迎客。臺北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由臺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南北故宮主題側重雖不同,但未來南北故宮文物會交流互展。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大家最關心的,臺北故宮南院裡的寶貝吧——臺北故宮本院珍品南下輪展南下寶貝一號:翠玉白菜此前呼聲甚高的臺北故宮人氣王「翠玉白菜」,不負眾望地來到南院展出10個月。
  • 臺北故宮南院開特展 《十駿犬》助興戊戌新春
    臺北故宮南院特展「戊戌狗年·喜迎上元」開展記者會上,導盲犬與郎世寧《十駿犬》真犬、畫犬相見歡。這組畫作現今保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農曆狗年春節,臺北故宮南院推出「戊戌狗年·喜迎上元」年度特展,讓多幅駿犬圖首度聯袂登場,供觀眾一飽眼福。  「巨作」齊登場  臺北故宮的「戊戌狗年·喜迎上元」年度特展,近日在南院隆重登場,以「狗年」為主軸,展出郎世寧《十駿犬》及新春元宵、吉慶等相關的院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