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帝國瓦解之後,希臘和中東地區進入了漫長的繼業者戰爭時代和希臘化時代,最終分成了安提柯、託勒密和塞疏古三大繼業者王國,其中最強大的就是塞琉古帝國,極盛時期版圖達300萬平方公裡。
塞琉西王朝(公元前312年 - 前64年),又譯塞琉古王朝、塞琉古帝國、希律西底王朝,是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塞琉古一世創建的以敘利亞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亞美尼亞在內(初期還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王朝。塞琉西王朝在公元前3世紀前期曾一度強盛,公元前280年前後,版圖面積達到約350萬平方公裡,人口達到約1030萬。但隨後其版圖不斷縮小,很快就掉出了強國的行列。
希臘化國家中版圖最大者,領有西起小亞細亞、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東至阿富汗、中國(時值戰國後期至西漢末期)新疆和阿富汗邊境帕米爾高原的西部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因以敘利亞為統治中心,又稱敘利亞王國。都城安條克。
1 、帝國的建立
前320年,特裡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結束了3年的第一次繼業者戰爭,塞琉古一世獲得了巴比倫總督的地位;然而,隨著亞歷山大大帝之後最偉大的名將安提柯一世的崛起,前315年,塞琉古一世被迫逃亡埃及的託勒密王朝,而安提柯一世則控制帝國東部土地,成為希臘化世界的霸主;
前312年,加沙戰役,在託勒密王朝的協助下,安提柯一世艱難的擊敗了安提柯一世,於次年重新進駐巴比倫(塞琉古帝國紀元開始),並迅速實行徵服伊朗高原其他總督的行動;
前305年,塞琉古一世擊敗了巴克特裡亞總督斯塔桑諾(也可能是其繼承者),正式稱王立國,至此塞琉古帝國徵服了幾乎整個大伊朗地區。
2 、帝國的極盛和中衰
前303年,持續3年的塞琉古-孔雀戰爭結束,塞琉古一世與孔雀王朝開國君主月護王籤訂和平條約,以帕洛帕米薩達、阿拉霍西亞和格德羅西亞(有爭議)換取印度的500頭戰象;前301年,伊普蘇斯戰役,與其他繼業者一起滅亡了極盛一時、並試圖重新統一亞歷山大帝國的安提柯一世,完全確定了亞歷山大帝國的分裂局面,同時塞琉古一世也取代了安提柯一世成為希臘化世界的霸主;
前281年,庫魯佩迪安戰役,更是擊敗和殺死了利西馬科斯,幾乎統一了除了託勒密王朝以外的整個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帝國達到達到了擴張的頂峰,雖然不久塞琉古一世就遭遇暗殺,但是仍然控制了大部分安那託利亞地區;
前246年,與託勒密王朝餓第三次敘利亞戰爭爆發,在安條克戰役中,塞琉古帝國被託勒密王朝擊敗,其核心領土巴比倫尼亞差點被託勒密王朝徵服,東方的帕提亞、巴克特裡亞總督徹底獨立,塞琉古帝國進入了中衰時期(不符1.3 西亞)。
3 、帝國的中興、衰弱和滅亡
前223年,經過幾十年的中衰時期,中興之主安條克三世即位;前209年,赫卡通皮洛斯戰役,安條克三世迫使帕提亞帝國臣服,同年的阿利烏河戰役,徹底擊敗了巴克特裡亞國王歐西德莫斯一世,進而使其臣服,安條克三世因此獲得了「大帝」的頭銜,至此塞琉古帝國重新徵服了幾乎整個大伊朗地區;
前200年,帕尼翁戰役,安條克三世徹底擊敗託勒密王朝,重新成為了希臘化世界的霸主;雖然安條克三世恢復了帝國昔日的輝煌,但是,歷史的車輪將又一次見證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前192年,安條克戰爭爆發;前190年,邁昂尼蘇斯海戰、馬格尼西亞戰役,即使在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巴卡的幫助下,安條克三世仍然不敵新興勢力羅馬,從而喪失了希臘化世界的霸主地位,而亞美尼亞、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徹底重新獨立。(不符1.3 西亞)。
前168年,厄琉息斯戰役,安條克四世擊敗託勒密王朝,直達亞歷山大城下,但是剛剛贏得彼得那戰役並滅亡安提柯王朝的羅馬插手進來,發生了著名的"在沙地劃下底線"事件,逼退了安條克四世,羅馬徹底成為了希臘化世界的主宰,塞琉古帝國徹底衰弱;
此後的塞琉古帝國進入了漫長的內戰階段,並被帕提亞和羅馬東西夾攻,領土損失怠盡,甚至在前83~前69年被亞美尼亞的提格蘭二世(大帝)兼併,最終在前63年被羅馬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