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名山大川多得數不勝數,除了三山五嶽,還有各種「四大」、「五大」還有「十大」名山。中國80%的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山,有的揚名四海,有的不露鋒芒。但無論如何,每一座山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與特色。
很多人說起山川,都喜歡以海拔論高下,畢竟登上峰頂是每一個登山愛好者的終極目標。然而古語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海拔高也好,矮也好,山就在那裡,本身處於自然之中,無所謂高下。在蘇州以東的崑山,有那麼一座山峰,雖然海拔僅有80米,但它卻是崑山的「寶」。
這座「寶山」位於崑山的亭林園內,叫做玉峰山。因為滿山一片翠綠,而且山石潔淨如玉而得名。又由於山體從遠處看形狀像馬鞍,因此又叫做「馬鞍山」。崑山作為百強縣老大,實力自然沒得說,生活壓力肯定不會小。作為崑山的最高峰,玉峰山也是當地人喜愛的休閒健身場所,也經常有蘇州、上海和其他周邊城市的戶外愛好者來這裡爬山。
若要說起玉峰山的海拔,可能會有不少驢友嗤之以鼻,因為它最高處僅有80.2米,這還只是官方高度,也有一說是66米的,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反正不怎麼高。因此玉峰山也因為它的海拔經常被驢友吐槽,說「就這麼點高度山也能叫做山?一個小土坡而已,壓根沒啥挑戰性嘛」。
事實上,如果僅以海拔的高低來衡量一座山的價值,那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因為江蘇的地形就是以平原為主,所以山都不會很高,玉峰山也是如此。由於山體一峰獨秀,從一些角度看起來,使得玉峰山就像是「放大版」的蘇州園林假山,而且貴為「崑山三寶」之一的昆石就是產自這座山裡。 因此對於崑山人而言,玉峰山是一座「寶山」。
在我國的名石當中,聽過昆石的人不怎麼多,但它卻是和靈璧石、太湖石、英石並稱「中國四大名石」,又和太湖石、雨花石一起入列「江南三大名石」,可見它的價值有多寶貴了。昆石的造型非常美觀,是難得的藝術品,但由於數量稀少,自宋朝以來,歷代當政者都嚴禁私自進玉峰山採挖昆石,也讓這座小小的玉峰山免遭滅頂之災。
玉峰山不僅本身是個寶,它的周邊也都是寶,山下有崑山愛國學者顧炎武的紀念館,有崑曲博物館,還有千年古寺-華藏寺,在這裡能了解到很多崑山的歷史文化。這裡的自然風光也很獨特,山下過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與昆石同為「崑山三寶」之一的並蒂蓮盛開了,在山頂還可以吹吹風,享受一下在高處俯瞰崑山城的感覺。
話說回來,玉峰山海拔低也有低的好處,就是走起來不那麼累。即使吐槽的人很多,但總體而言也沒那麼不堪,旅遊最主要的還是看個人的心態,來到崑山等一回玉峰山,吃一碗奧灶面,也是種享受。那麼你來崑山登過玉峰山嗎?覺得海拔對於一座山的價值重要嗎?歡迎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