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悄悄漲價真來了?要靠中國求生的優衣庫為啥還要逆市漲價?

2020-12-20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江瀚視野

前不久,我們剛剛討論過優衣庫的中國門店數開始超過日本,中國已經成為在當前疫情期間整個優衣庫最重要的市場,甚至都被不少網友稱為優衣庫的救命稻草,但是好景不長,就在大家覺得優衣庫會在中國好好做的時候,優衣庫自己去開始了花式「作shi」的步伐,優衣庫悄悄開始漲價了?

一、悄悄漲價的優衣庫?

根據新華社、前瞻網等媒體的報導,前不久優衣庫的漲價逐漸登上了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對於不少人而言,優衣庫近年來已經成為了換季新裝的購物必逛場所。截至9月底,其中國門店數量已增至782家,並且預計在2021年之前可能會超過日本的總數。

疫情影響下,優衣庫大中華區的地位進一步凸顯。其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的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3000家。不過,這種快速擴張之下,不少人開始發現:優衣庫似乎在悄悄地漲價,原本打著親民口號的它,不少產品賣得越來越貴。

經常光顧優衣庫的消費者可能已經注意到,優衣庫變貴了。一位網友吐槽,如今優衣庫300塊以下的衣服似乎只出現在特價打折的時候,大部分都是599、799、999元,倒不是買不起,而是感覺不值了。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優衣庫最近的經營數據,分區域來看,優衣庫國際市場收入自2018財年趕超優衣庫日本市場收入之後,2019財年,差距進一步拉大,優衣庫國際收入突破一萬億日元,達10260億日元;2020財年第一季度,優衣庫日本銷售額同比下跌5.32%至2330億日元;優衣庫海外收入則同比下跌3.6%至2807億日元,創十年來最大跌幅。

分營業收入結構來看,迅銷集團旗下擁有優衣庫、GU、Theory等品牌,其中,優衣庫為其主要收入來源。2017-2020財年第一季度,優衣庫在國際市場的營收佔比逐年上升,優衣庫在日本市場的營收佔比則逐年下降。另外,GU品牌業績表現亮眼,營收佔比逐年提高。2020財年第一季度,優衣庫日本市場收入達2330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7.4%;國際市場方面,營收佔比達45.1%。優衣庫國際市場地位逐年提高。

一方面是中國門店的不斷增加,經營業績的壓力巨大,另一方面則是優衣庫開始全面的漲價,為啥原本便宜的優衣庫反而不香了呢?優衣庫為何要在自己最重要的市場上開始漲價呢?優衣庫悄咪咪漲價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二、優衣庫為啥要悄悄漲價?

之前,我們其實已經反覆說過,對於一個廠家來說,漲價並不是一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不過優衣庫漲價似乎總是讓人有些接受不了,眾所周知,優衣庫和無印良品、大創優品等一系列的日本品牌都是創立於日本經濟開始蕭條的失落三十年時期,由於主打有品質的低價,這些品牌快速發展起來,之後藉助「真香定律」的作用,優衣庫等廉價品牌開始在全世界擴張,可以說低價已經成為了優衣庫的一種特殊的品牌形象,這個時候卻要打破自身積累了多年的品牌形象,優衣庫到底想要幹什麼呢?

第一步,我們還是要客觀的說,為什麼優衣庫要選擇漲價呢?

一是的確優衣庫的製造成本正在不斷上升。今年席捲全世界的疫情的確對於大部分的世界服裝企業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我們看到從阿迪達斯、耐克,到HM,再到前不久的艾格,以及中國的拉夏貝爾,在疫情的衝擊之下,一方面由於大多數人家裡蹲和收入的降低,大家都沒有足夠的購買力來購買時裝了,一是用不上二是真沒錢了,另一方面,疫情也對全世界的供應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原本這些服裝企業可以在一些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很低的國家布局來推動自身成本的降低,但是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想要維持穩定的供應鏈的確是越來越困難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要增加成本來維繫自身的供應穩定,今年4月,迅銷集團曾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會履行對供應商的承諾,之後訊銷集團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調整生產進度之類的,雖然沒有直接公布優衣庫到底採用了哪些政策來支持供應鏈企業,但是想都知道這的確是一筆大投入。

二是優衣庫雖然保住了中國市場,但是依然需要依靠中國市場來維繫其他市場的生存,對於優衣庫這樣的跨國企業來說,整個世界市場是一個整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中國可以碩果僅存,其他市場都是嚴重的虧損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維繫其他地方的門店生存,優衣庫就需要在能賺錢的門店上獲得更多的收入,目的是能夠用能賺錢的門店收入盈利來彌補其他門店的虧損,從而達到一個盈虧平衡的狀態,這對於優衣庫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兩點的影響之下,優衣庫合計來合計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中國市場的利潤,在門店數和用戶需求都是相對剛性的情況下,提高產品的單價無疑就成為了優衣庫最好的選擇。

第二步,優衣庫的漲價策略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一是對於大多數中國消費者來說,大家已經形成了一種心智上的認知,優衣庫就是有品質的低價商品,加上其基本上都是基本款的策略,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才會形成對於優衣庫如此良好的用戶習慣。雖然,我們承認不少中國消費者都有購買優衣庫的用戶習慣,但實際上這種用戶習慣是非常不具備粘性的,中國消費者大多數都是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一旦優衣庫漲價的話,就會把大量消費者擠出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不少消費者覺得優衣庫漲價之後再買優衣庫就有點不值的感覺了。

二是優衣庫的定位註定了其用戶的群體,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的確是很有錢的用戶都會買優衣庫,畢竟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優衣庫的基礎款給了她們用於搭配衣服的很多選擇,所以一些穿著很貴衣服的名媛都會選擇用優衣庫來搭配衣服,看重的就是優衣庫的特色。然而,你如果想要用基礎款來賣高價實在是有些太異想天開了,畢竟你的價格和品牌就在那裡,消費者再怎麼樣也不會為你更多的品牌溢價買單了,原來就看重你的便宜和基礎,但是如果你漲價到三百以上的話,為什麼我不去買那些更高端更好的牌子呢?

三是優衣庫不要忘了中國市場的特點,中國市場最大的特色就是強市場替代性,一旦你優衣庫通過漲價讓出了三百元以下價位的市場的話,很快中國企業就會迅速填補你的空白,那個時候優衣庫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就會出現了。

優衣庫漲價讓人想起了前車之鑑無印良品,優衣庫一旦漲價下去將有可能成為被中國消費者另一個揚棄的無印良品。

那麼,不妨最後問一個問題,優衣庫漲價你會去買嗎?

相關焦點

  • 悄悄漲價的優衣庫:靠中國求生為何還要逆市漲價?
    前不久,我們剛剛討論過優衣庫的中國門店數開始超過日本,中國已經成為在當前疫情期間整個優衣庫最重要的市場,甚至都被不少網友稱為優衣庫的救命稻草,但是好景不長,就在大家覺得優衣庫會在中國好好做的時候,優衣庫自己去開始了花式「作shi」的步伐,優衣庫悄悄開始漲價了?
  •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 優衣庫悄悄漲價背後
    「悄悄漲價」的優衣庫還值得買嗎?  對於不少人來說,優衣庫近年來已經成為了換季新裝的購物必逛場所。也正是因為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優衣庫經常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11月14日,優衣庫再度登上微博熱搜,原來它「悄悄」漲價了,遭到網友們的紛紛吐槽。  1  優衣庫「漲價」  近日,優衣庫因「悄悄漲價」一事再度登上熱搜。  據部分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2020年公司淨利潤和營收出現3年來首次下滑,而在這期間,優衣庫押注的中國市場,價格悄然上漲。
  • 有沒有發現 優衣庫的衣服悄悄漲價了?
    有沒有發現 優衣庫的衣服悄悄漲價了? 2020-11-16 11:31:50 來源:中服網 11月14日,日本知名快時尚品牌優衣庫悄悄登上微博熱搜,原因是它漲價了。
  • 優衣庫悄悄漲價,官方回應:只是增加了中高端產品
    優衣庫悄悄漲價,官方回應:只是增加了中高端產品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去優衣庫買衣服呢?因為一直以來,優衣庫給人的印象就是低價格、但是性價比高的平價產品,便宜也是優衣庫和別的品牌競爭的主要動力,從優衣庫創立以來,受眾目標人群就是沒錢的年輕人。
  • 營收3年來首次下滑,「悄悄漲價」的優衣庫還值得買嗎?
    11月14日,「優衣庫悄悄漲價」的話題登上熱搜,引起熱議。有關報導稱,受到疫情的影響,優衣庫銷售驟減、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再加上疫情擴大的全球形勢讓部分地區市場陷入停滯,導致八成收益來自子品牌優衣庫的迅銷集團2020年公司淨利潤和營收3年來首次下滑。
  • 優衣庫:我們沒有偷偷漲價,只是增加了中高端產品!
    韓國的倒下就意味著其他地方的補增,而中國恰恰是優衣庫選擇補增收益的地點。自今年疫情以來,全球僅中國最先控制住了疫情,這讓許多商家都對中國投來了重視目光。中國市場確有巨大潛力,市場也是這樣認為的。優衣庫被譽為『快時尚零售代表』,但悄悄漲價後還能做到以前一樣的成績嗎?早在今年3月,海底撈就因漲價引發共怒,最後不得已恢復價格並出面致歉。
  • 因漲價再度登上熱搜,優衣庫官方予以否認:價格平穩並未漲價
    文/藍鯨產經 羅曾近日,優衣庫因「悄悄漲價」一事再度登上熱搜。11月16日,藍鯨財經向優衣庫求證此事,優衣庫方面否認漲價。據部分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2020年公司淨利潤和營收出現3年來首次下滑,而在這期間,優衣庫押注的中國市場,價格悄然上漲。
  • 優衣庫偷偷漲價,僅有的首富同款都買不起了
    受抵制運動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優衣庫在韓國的銷量斷崖式下滑,號稱亞洲最大門店的首爾明洞中央店也將於下月關店。西邊塌了的牆,就需要搬東邊的磚補上。近年來,優衣庫越發重視中國市場。但一邊押注中國市場,一遍又悄悄提價,優衣庫「快時尚零售之王」的寶座還能輕易保住嗎?
  • 優衣庫國外店打折國內偷偷漲價 還值得買嗎?
    12月6日,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亞洲旗艦店之一的韓國首爾明洞店受到「抵制日貨」運動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宣布下個月關門。優衣庫偷偷漲價,還值得買嗎?對很多人來說,優衣庫近年來成為換季新產品購物的必逛場所。因為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優衣庫經常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11月14日,優衣庫偷偷漲價登上微博熱搜,遭到網友們吐槽。
  • 優衣庫悄悄漲價被吐槽不值,300元以下的衣服難尋?
    聯商快訊:打造進博會消費品類最大展臺、蟬聯2020雙十一天貓男女裝品牌冠軍……近期,優衣庫風光無限。11月14日,優衣庫再度登上熱搜,而這次是因為悄悄漲價。經常光顧優衣庫的消費者可能已經注意到,優衣庫變貴了。一位網友吐槽,如今優衣庫300塊以下的衣服似乎只出現在特價打折的時候,大部分都是599、799、999元,倒不是買不起,而是感覺不值了。受新冠疫情影響,數月內實體門店暫停營業、線下客流量減少導致業績惡化,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優衣庫毛利率持續下滑,終端產品價格也就自然而然隨之上漲。
  • 漲價風波|樸實優衣庫的野心
    另一方面則是,優衣庫的忠實用戶也有著升級的需求,在「服適人生」的理念下,優衣庫需要通過非常態的產品線來拓展品牌的寬度。優衣庫此次漲價主要是由於受疫情影響人工、原材料成本漲價,還有你看不到的野心。· 漲價不止因為疫情· 優衣庫的漲價也備受網絡吐槽,畢竟在大部分優衣庫的消費者眼中,優衣庫始終是一個「平價」品牌。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製造業各項成本在節節攀升,優衣庫也不例外。
  • 漲價風波 | 樸實優衣庫的野心
    另一方面則是,優衣庫的忠實用戶也有著升級的需求,在「服適人生」的理念下,優衣庫需要通過非常態的產品線來拓展品牌的寬度。優衣庫此次漲價主要是由於受疫情影響人工、原材料成本漲價,還有你看不到的野心。做所有人都買的服裝店在超市你可以買到所有你想買的生活日用品,在優衣庫你也可以買到適合全家人的衣服。
  •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 優衣庫漲價後還會降價嗎
    近日,優衣庫宣布其在韓國首爾明洞的全球旗艦店將在2021年1月31日正式關閉。  公開資料顯示,首爾明洞的優衣庫於2011年11月11日開業,該店面積 3966 平方米,是公司的全球第六家旗艦店,也是迄今僅次於紐約全球旗艦店的世界第二大門店。
  • 不敢漲價的優衣庫,和它的高端野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CBNData消費站,作者 | 賀哲馨,編輯 | 鍾睿「優衣庫和Jil Sander的聯名,有那麼好嗎......?」上周,優衣庫發布與Jil Sander時隔近10年的合作款,CBNData消費站(下稱C站)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條評論。C站瀏覽了其他網友的發帖,發現類似的觀點並不少。
  • 優衣庫漲價,+J聯名卻遭日本人哄搶,「零售之王」位子不保?
    近日,向來有著「零售之王」、「性價比之王」之稱的優衣庫因為漲價而上了熱搜。之前去優衣庫都是抱著「撿便宜」的心態,是當之無愧的吃土黨福音,而如今300塊的衣服只出現在特價打折的時候,價格大幅度提升,並且降價空間也明顯縮小,遭到不少網友的吐槽:倒也不是買不起,就是覺得不值了!
  • 優衣庫「偷偷漲價」!業績增長中國貢獻大,中國門店數量已超日本
    據新周刊微信公眾號消息,今年優衣庫79元、99元的打底衫幾乎找不到,200元以下的衣服也只出現在打折區域,取而代之的,更多是699、799,甚至1299元的羽絨服。 另外,此前「優衣庫偷偷漲價」還曾登上過熱搜,對於偷偷漲價的質疑,優衣庫方面回應稱,商品沒有漲價,只不過增加了中高端產品的佔比。
  • 不敢漲價的優衣庫,和它的高端野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冷靜的中國消費者 通常 Jil Sander 本牌的西裝定價在1-2萬元的水平,因為優衣庫的加入,本來只夠買到一隻袖子的錢,現在竟能購得她設計的整套西裝。聯名系列發售之後,很快「瘋搶」的熱搜就安排上了,只是這次扒捲簾門的主角換成了別人。
  •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為其全球第二大門店
    優衣庫「悄悄漲價」 前段時間,優衣庫因「悄悄漲價」一事再度登上熱搜。 據部分媒體報導,優衣庫中國市場,價格悄然上漲。有網友吐槽,如今優衣庫300塊以下的衣服似乎只出現在特價打折的時候,大部分都是599、799、999元,因而消費起來會覺得不值得。
  • 「穿不起」的優衣庫
    而迅銷集團絕大部分收益均來自於子品牌優衣庫。數據顯示,優衣庫上一財年收入為16508.25億日元,佔比82.2%。其他品牌業務的佔比不足20%。其實,對比快時尚品牌們退出中國、出售業務、關店、裁員的消息,優衣庫還算過得「安穩」的服飾品牌,即便在公共衛生事件嚴重的北美地區不斷擴大虧損的窘境之下,優衣庫依然能自如轉向,靠口罩和大中華區的消費回暖暫時穩住頹勢。
  • 零售大王漲價遭吐槽!便利店調價小動作被你發現了沒?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很多品牌都會參與做促銷活動,但也有些品牌玩不起,在雙十一來臨之前悄悄抬價,使得顧客雙十一期間購買比平常還要貴一些,從而引發了很多怨言!「玩不起就不要參加」「以後再也不買XXX的衣服了」「雙十一熬夜零點搶購,品牌居然改價了,氣死了!最後一件也沒買!」